江西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对“世纪曙猿”化石的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等与人类相似,说明两者具有共同的祖先,A正确;:对“世纪
曙猿”化石进行研究,能够分析出其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等,B正确;从地层年龄与其对应的化石中能够总结出鱼类的出
现早于爬行类,C错误;化石、比较解破学和胚胎学等证据在生物进化研究中互为补充、相互印证,D正确。
2.C血红蛋白储存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人体内的氨基酸部分来自食物中蛋白质的分解,部分由人
体内自身合成,B结误:氨基酸的代谢发生在细胞内,C正确:尿道中液体不属于内环境,此过程无法体现内环境是细胞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错误。
3.B根据题意分析,摸到很烫的东西时会迅速缩手是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医生从指尖采血时主动不缩手需要大
脑皮层的参与,是条件反射,A错误:主动不缩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反射弧中的神经元较多,兴奋传递需要的时间
长,不自觉缩手不经过大脑皮层,所以参与不自觉缩手的神经细胞少于主动不缩手的,B正确;非条件反射与脊髓活动有
关,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活动有关,也要脊髓参与,主动不缩手体现了大脑皮层对脊髓功能的调控,C错误;在个体生命
活动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D错误。
4.D图中发生的电位变化是指由于Na+内流引起的膜内外电位差的变化,不一定指膜电位的翻转,A错误;图中所指的
是神经元上某位点发生电位变化的过程,不是指突触间兴奋的传递,B错误:Na+内流需要借助的是Na通道,是通道蛋
白,不会发生通道蛋白构象的改变,C错误:突触前神经元有N内流,可能会释放神经递质,但是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
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神经元C1内流,D正确。
5.D甲状腺球蛋白在核糖休中合成,经过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加工后分泌到滤泡腔中,A正确;②过程表示碘化甲状腺球
蛋白回收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通过胞吞作用,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根据题意,甲状腺
滤泡腔内储存的甲状腺球蛋白可以供50~120天的代谢所需,所以临床上服用抗甲状腺类药物要发挥作用需要等到储存
的甲状腺激素代谢完毕以后才能见效,C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D错误。
6,C肾上腺索作为信息分子,只具有调节功能,不能提供能量,不属于高能化合物,A错误:肾上腺素是一种应急激萦,运
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人心率加速、警觉性提高,B错误:据题干信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均有肾上腺素受体,肾上
腺素发挥作用后多数又被突触前膜回收”可知,肾上腺素可通过突触前膜回收,实现多次重复利用,C正确;肾上腺素作
用的靶器官较多,是因为多种细胞膜上有其受体,D错误。
7.C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先天遗传获得,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A错误;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B错误;异体移植器官
主要是引起细胞免疫,起免疫作用的主要是细胞毒性T细胞,C正确: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免疫防御,D错误。
8.B系统性红斑狼疮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造成组织损伤,因此属于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属于
免疫缺陷病,A错误;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双氢青蒿素能有效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可推测双氢青
蒿素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B正确;SLE患者体内有多种抗体,因此患者B细胞的活性可能高于正常人,C错误;再
次接触过敏原可导致过敏反应,而不能导致自身免疫病,D错误。
9.A实验一的自变量为遮光部位,目的是找出植物感受单测光刺激的部位,实险结果表明胚芽销顶端是感受单测光刺激
的部位,实验二是鲍森·詹森的实验,实验结果可以推侧植物的弯曲生长是由于顶端产生的某种影响引起的,A正确:
实验三拜尔的实验,由于光照会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的运输和分布,为了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
应在黑暗中进行,B错误:实验四中的对照实验是将从未接触过尖端的空白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销左侧,C错误:
温特未从植物体内提取并分离出使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化学物质,只命名为生长素,D错误。
10.B有些植物需经历低温诱导后才能开花,即春化作用(经一定时间的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可以避免出现
在冬季来临之前开花而导致无法正常结实的现象,A正确: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光敏色素在光照条件下被
激活,结构发生变化,信号经过转导,传递到细胞核内,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转录变化,在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表现出生
物学效应,B错误;植物的根,茎中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
布的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C正确:年轮形成的原因是: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形成颜
色较浅的带。秋冬季细胞分裂慢、细胞体积较小,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深的带,D正确。
11.D“J”形曲线中,增长倍数不变,但由于每年种群基数不同,故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也不同,A错误,该种群可能处于
理想状态下,即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等,种群数量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可表示为:N=N',B错
误,D正确;“丁”形增长曲线中每年与上一年相比,以恒定的倍数在增长,因此每年增加的个体逐渐增多,不存在K值,C
错误。
【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JA江西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生
物
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
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
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
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国:人教版必修2第6章十选择性必修1十选择性必修2第1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考察并了解了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
史发展等的情况。其中博物馆内展示的“世纪曙猿”化石,距今约4500万年,已能看到高等灵长类动
物的许多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能够说明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具有共同的祖先
B.对“世纪曙猿”化石进行研究,能够分析出其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等
C.从地层年龄与其对应的化石中能够总结出爬行类动物的出现早于鱼类
D.化石、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证据在生物进化研究中互为补充、相互印证
2.某同学学习完内环境的知识后,总结了尿素在人体内的来源和去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尿素、抗体、血红蛋白和激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内的氨基酸都来源于食物中蛋白质的水解
C,人体内的尿素来源于氨基酸的代谢,此过程发生在细胞内
D.尿素经尿道排出,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当我们摸到很烫的东西时会迅速缩手,但医生从我们指尖采血时却不缩手。下列关于不自觉缩手和主
动不缩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自觉缩手是条件反射,主动不缩手是非条件反射
B.参与不自觉缩手的神经细胞少于主动不缩手的神经细胞
C.不自觉缩手与脊髓有关,主动不缩手与脊髓无关
D.非条件反射的数量和条件反射的数量都是无限的
4.霍奇金循环是指神经纤维膜上某处受到刺激后发生膜电位的变化后加强N+的内流,最终产生动作电
位,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一中位变化
A.图中发生的电位变化是指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内流
Na通诉性增!
B.该循环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会使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
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发生Na+内流涉及通道蛋白构象的改变
D.若突触前神经元有Na+内流,可能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C】内流
【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6页)】
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