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科学 课题 冬眠与迁徙
课型 新授课
课标分析 1.知道动物通过迁徒、冬眠等方式适应季节变化。 2.在教师引导下,能根据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说出这些变化对维持动物生存的作用。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迁徙和冬眠的过程、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4.能树立保护动物及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
教材分析 《冬眠与迁徙》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从生活中大雁迁徙现象作为切入点,说明动物存在迁徙和冬眠现象。通过探究哪些动物会冬眠、迁徙,在探究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得出动物迁徙或冬眠的原因,由此将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建立知识联系,让学生知道动物通过迁徙、冬眠等方式适应季节变化。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中大雁迁徙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大雁为什么在秋天飞往南方;借助任务卡搜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为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动物过冬时的状态,了解它们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知道什么是冬眠;指导学生观察角马等动物在不同季节的行为改变,猜测它们在做什么,知道什么迁徙。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搜集资料了解不迁徙也不冬眠的动物怎样过冬。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通过对比能够获取更加全面地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全面性有很大提升,对科学探究能够表现出积极的探究欲望,并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冬眠与迁徙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学生对冬眠与迁徙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还不了解动物冬眠与迁徙的原因,以及这些现象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了解冬眠的动物怎样过冬,知道冬眠是为了适应环境 2、了解动物的迁徙,迁徙是因为季节变化、觅食、繁殖等原因
评价任务&评价标准 冬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通过青蛙等动物的过冬方法,使学生知道冬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动物迁徙 通过观察角马的迁徙,使学生知道迁徙是动物为了繁殖、觅食等的一种生存方式。
课堂环节 具体内容 设计意图
1.导入 教师用谜语“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带着一把小剪刀,半天空中飞呀飞“来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迷底——燕子。 教师提出问題:北方的燕子为什么秋天走春天回 学生回答。 教帅板书:冬眠与迁徒。 以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出本节学习课题
新授 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教师出示乌龟、青蛙、刺猬过冬时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3种动物的状态。 学生以小组讨论:这些动物正在做什么 教师巡视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会冬眠以及如何冬眠。 学生汇报。 教师出示资料卡:随着气温的降低,青蛙的体温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青蛙就会钻进泥土中“睡觉“,以此来躲避严寒。 学生阅读资料卡后,交流、汇报了解的知识。 学生以小组汇报。 师生共同总结: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探究 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角马、大雁、大麻哈鱼迁徒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正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后以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教师启发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会迁徙以及如何迁徙。 学生汇报。 教师出示更多迁徙动物的图片或视频。 教师出示资料卡:大麻哈鱼出生在河流中,孵化后进入海洋。在海洋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大麻哈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寻找合适的场所产卵。 学生阅读资料卡后,交流、汇报了解的知识。 教师总结:有些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迁徙。
练习 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冬眠和迁徙的动物 使学生充分了解周围动物的习性。
总结 通过总结,使学生系统掌握动物冬眠和迁徙的习惯。
板书设计 冬眠与迁徙 冬眠 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动物冬眠的原因:一是躲避严寒。二是食物不足 迁徙 觅食:为了解决生存需要,不得不迁徙。 繁殖 季节变化 通过板书展现本节知识要点,便于学生掌握本节重点知识。
作业 调查不迁徙也不冬眠的动物有哪些,了解它们是怎样过冬的。例如:为了过冬,有的动物换毛,有的动物储存食物等。 学生全面了解动物在适应季节变化过程中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