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中小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Fe56 Co59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楚雄州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下列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明初青花八开光人物罐
B.战国螺纹柄山字格铜剑
C.民国郭燮熙梅花四条屏图轴
D.侏罗纪恐龙头骨化石
2.北京大学科研团队构筑了纯化的h一10BN和h一11BN范徳华界面对原子进行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B和11B互为同位素 B. 10B和11B的质子数相差1
C.10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BN的电子式为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Mg2+、Na+、、OH- B.Al3+、K+、、Cl-
C.Na+、K+、OH-、 D.H+、Fe2+、I-、ClO-
4.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且前后有因果关系的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铝制品耐腐蚀
B.钠单质还原性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单质
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氢钠常用作胃酸中和剂
D.氧化铁粉末呈红棕色;氧化铁用作油漆﹑橡胶的红色颜料
5.云南普洱茶世界闻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普洱熟茶时的发酵过程未发生化学变化
B.使用沸水泡茶可以加快茶叶中可溶物质的溶解
C泡好的茶水属于分散系
D.品茶时闻到茶香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
6.直径为几十纳米的纳米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和介电特性,它的一种制备方法是氯金酸(HAuCl4)与硼氢化钠(化学式为NaBH4,B显+3价)反应:2HAuCl4+2NaBH4+6H2O=2Au+2NaCl+5H2↑+2H3BO3+6HC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金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硼氢化钠为还原剂
C.氧化产物为H3BO3.和HCl
D.每生成2gH2,转移1.6mol电子
7.在人体中,含量前10的元素是氧、碳、氢、氮、钙,磷、硫、钾、钠、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Na>Cl B.碱性:NaOH>KOH
C.非金属性:O>N>P D.CO2、S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8.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现有四支盛有新制氯水的试管,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对应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推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实验现象 推论
A 往试管内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新制氯水中含有H+
B 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呈黄绿色 新制氯水中含有Cl2
C 往试管内滴加品红(一种色素)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D 往试管内滴加NaHCO3溶液 有气泡产生 酸性:HClO>H2CO3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图示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少量氢氧化铁胶体
B.转移溶液
C.观察钾元素的焰色
D.制备少量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10.合成氨技术对全球农业、工业和医药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种以N2和H2为原料光催化合成氨气的部分原理如图,其中表示失去电子后带正电的空穴,表示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N2得电子
B.图示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C.每生成17gNH3,转移3mol电子
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N2和NH3的物质的量相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或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Mg2+含有的电子数为NA B.11gCO2含有的O原子数为0.5NA
C.11.2LCH4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 D.0.1mol/L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12.H2S的治理是油气行业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一种氧化铁法脱硫反应原理如下:
①Fe2O3+3H2SFe2S3+3H2O
②Fe2S3=2FeS+S
③4FeS+3O22Fe2O3+4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2S3与FeS互为同素异形体 B.反应①中有电子的转移
C.反应②中的氧化产物为S D.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Ⅵ族
13.从铝灰(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MgO及一些不与酸碱反应的不溶性物质)中提取Al2O3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1中含有大盘[AlOH)4]- B.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Fe(OH)3、.Mg(OH)2
C.Al(OH)3能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 D.Al2O3属于新型合金
14.已知X、Y、Z、W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18号主族元素,X元素形成的某种单质R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W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常用于吸附异味和色素 B.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离子半径:W>Y>Z D.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15.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应先点燃甲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乙、丁处酒精灯
B.乙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H2O(g)Fe2O3+3H2
C.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丁处黑色粉末变红,戊处白色固体变蓝
D.己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戊中干扰实验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⑦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
(2)上表九种元素中,属于碱金属元素的为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为__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为____(填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①和⑨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⑥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常用作供氧剂,该物质与④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17.(12分)硫酸锰(MnSO4)是常见的锰盐,常用作微量分析试剂、媒染剂和油漆干燥剂。工业上用软锰矿石制备硫酸锰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软锰矿石的主要成分为MnO2,杂质主要为Mg、Ca、Fe的氧化物,MnO2与稀硫酸不反应;
②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S2;
③CaSO4微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加热.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以采取的描施有__________(填一种)。
(2)“加热、酸浸”时不宜使用浓盐酸,原因之一是会产生一种污染性气体,生成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黄铁矿和稀硫酸“浸出锰”时,会发生反应:MnO2+FeS2+H2SO4→MnSO4+Fe2(SO4)3+H2O(未配平)。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MnSO4中所含有的化学键种类为__________。
(4)“浸出锰”之后“过滤”,滤液中含有Fe3+和Fe2+,加入H2O2溶液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过程的温度不宜过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18.(13分)二水合草酸钴[CoC2O4·2H2O]常用于制指示剂、催化剂及有机合成中间体。某同学在实验室按如下步骤制备二水合草酸钴:
在一定温度下,将0.25L0.5mol/LCoSO4溶液加入1mol/L的H2C2O4溶液中,保温﹑搅拌反应0.5h后,静置3h,过滤,固体用冷的蒸馏水洗涤数次。
已知:H2C2O4为二元弱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草酸晶体(H2C2O4·2H2O)配制500mL1mol/L草酸溶液。
①需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和________。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g草酸晶体,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砝码生锈 b.草酸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2)CoSO4溶液加入1mol/L(NH4)2C2O4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二水合草酸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二水合草酸钴受热易分解,在不同的温度下分解产物不同。18.30g二水合草酸钴在空气中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已知二水合草酸钴在温度较低时易失去结晶水,在温度较高时易分解生成氧化物。250℃时,固体物质为________ (填化学式);500℃时在空气中灼烧二水合草酸钴使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提示:500℃时,钴的氧化物可能为CoO,Co2O3或Co3O4中的一种)。
19.(12分)部分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及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如图。已知A、D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B为红棕色的氧化物,C是一种两性氧化物,部分条件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A物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写出稀盐酸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E的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可以采用的除杂方法为____(填标号)。
a.通入适量Cl2 b.加入适量稀硝酸
c.加入稍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加入稍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4)物质C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工业上在冰晶石作用下电解熔融的C可制备A和一种气体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中每转移0.5mole-,生成_____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M。
20.(11分)甲、乙两同学分别取A、B两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各10mL,分别向A、B溶液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盐酸,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所加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属于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CO2的结构式为_____。
(2)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3)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忽略溶液混合造成的体积变化,b点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d点生成的CO2的总体积为_______mL(换算成标准状况)。
(4)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
楚雄州中小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高一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1.B
【解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B项符合题意。
2.A
【解析】10B和11B的质子数相同,B项错误;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项错误;BN中不存在离子键,D项错误。
3.B
【解析】Mg2+与、OH-均会形成沉淀,A项不符合题意;OH-与会发生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Fe2+、I-会被ClO-氧化,D项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铝制品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A项不符合题意;钠会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不能置换出铜,B项不符合题意;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且其腐蚀性小,因而常用作胃酸中和剂,C项不符合题意。
5.A
【解析】发酵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
6.C
【解析】NaBH4是还原剂,对应的氧化产物为H2,C项错误。
7.B
【解析】K的金属性强于Na,KOH的碱性更强,B项错误。
8.B
【解析】氯水不能使酚酞变红,A项错误;Cl2不具有漂白性,C项错误;有气泡产生是因为氯水中含有HCl,不能根据有气泡产生的现象判断HClO与H2CO3的酸性强弱,D项错误。
9.D
【解析】生成Fe(OH)3沉淀,A项不符合题意;容量瓶的瓶塞需用细线系在瓶颈处且玻璃棒不能靠着容量瓶口,B项不符合题意;铜丝会干扰实验且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C项不符合题意。
10.B
【解析】图示过程中没有非极性键的形成,B项错误。
11.B
【解析】l mol Mg2+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A项错误;未注明温度、压强,C项错误;体积未知,D项错误。
12.CD
【解析】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A项错误;反应①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
13.BC
【解析】滤液1中含有大量Al3+,不含有[Al(OH)4]-,A项错误;Al2O3属于氧化物,不属于新型合金,D项错误。
14.B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Y、Z、W分别为C,O,Na,S。金刚石不具有吸附性,A项错误;O的非金属性更强,对应的最简单氢化物更稳定,D项错误。
15.B
【解析】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B项错误。
16.(1)硅(1分)
(2)Na(2分);F(2分); HClO4(2分)
(3) (2分)
(4)2Na2O2+2H2O=4NaOH+O2↑(2分);Na2O2(1分)
【解析】(3)HCl为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用电子式可表示为。
(4)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过程中既有升高又有降低,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7.(1) (1分);粉碎软锰矿石(或其他合理答案,1分)
(2)4HCl(浓)+MnO2MnCl2+Cl2↑+2H2O(2分)
(3)15∶2(2分);离子键、共价键(填极性键或极性共价键同样给分,2分)
(4)2Fe2++H2O2+2H+=2Fe3++2H2O(2分);温度过高,H2O2易分解(2分)
【解析】(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MnO2+2FeS2+14H2SO415MnSO4+Fe2(SO4)3+14H2O,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为MnO2和 FeS2物质的量之比为15:2。
(4) H2O2受热易分解,若温度过高,H2O2分解会造成原料浪费,增加成本。
18.(1)①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引流(1分)
②63.0(2分);ab(2分)
(2)2H2O+CoSO4+(NH4)2C2O4=CoC2O4·2H2O↓+(NH4)2SO4(2分)
(3)CoC2O4(2分);3CoC2O4·2H2O+2O2Co3O4+6H2O+6CO2(2分)
【解析】(3)由图可知,225℃时,失去的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18.30-14.70)÷18=0.2 (mol),二水合草酸钴总物质的量为18.30÷183=0.1 (mol),则二水合草酸钴中的水分子全部失去,剩余的固体为CoC2O4;设18.30 g二水合草酸钴在500℃灼烧后生成的固体为CoxOy,则mol CoxOy的质量为8.03 g,则 M(CoxOy)=80.3xg/mol,求出x:y≈3∶4,则最终的固体为Co3O4。
19.(1)第三周期第ⅢA族(2分);作除锈剂(或其他合理答案,1分)
(2)Al2O3(1分);置换反应(1分)
(3)c(2分)
(4)Al2O3+2OH-+3H2O=2[Al(OH)4]-(2分); 2Al2O34Al+3O2↑(2分);2.8(1分)
【解析】A、D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且B为红棕色的氧化物,则B为氧化铁,D为铁;又因为C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所以C为氧化铝,A为铝。
20.(1)离子(1分);O—C—O(1分)
(2)NaHCO3、NaCl(2分)
(3)+H+=CO2↑+H2O(2分);0.25(1分);56(2分)
(4)0.5(2分)
【解析】(4)A溶液中开始滴加盐酸就直接产生CO2,则初始A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B溶液中cd段为NaHCO3与盐酸反应,则0c段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则初始B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b点时生成NaCl的物质的量为0.5×10×10-3mol,根据Na+守恒可知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10×10-3÷(10×10-3)=0.5(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