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8 07:1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中国目前总共有多少人口?
1443497378
这么确切的人口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人口普查
——2021年5月11日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的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时空定位
社会救济与优抚
户籍制度
基层管理
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
前211年
秦汉
战国
581年
960年
1368年
1840年
魏晋南北朝
宋元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分“黄籍” 与“白籍”
大索貌阅 输籍法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
户贴、黄册制度 乾隆及后停编户籍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城内设坊 郊外设村 邻保制度
宋保甲法
明:里甲制 十家牌法 清:保甲制
汉常平仓制度秦皇帝赐老人鸠杖
隋义平仓制度唐朝开始专设救济机构
宋开始,宗族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前475年
220年
隋唐
明清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一、概念解析:
户籍是以户为单位的人口登记簿。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
当屋居村落和氏族出现后,人类社会开始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血缘同居范围的不断缩小,孕育出早期的“户”与“家”。这就为最初的户口管理和统计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氏族之间的联系和合并,出现了部落式邦国,使人类团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观念的产生,邦国之间的联合与战争时常发生,需要对人口进行有组织的统计和管理。使这种需要变为现实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则莫过于兵员征集与赋税征收这两个因素了。
——宋昌斌《中国户籍制度史》
1、中国古代实施户籍制度的根本目的:
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户籍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登记制度与管理制度。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2)政治方面:维护社会安定
(1)经济方面:征发赋税徭役
历代王朝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
是统治阶级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依据;
历代王朝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是统治阶级征收赋税、征发徭役,提高政府财政收入的保证;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2、萌芽阶段:
早在商代,就已进行了人口登记。当时以人丁为基本登记单位,目的是为了征集士兵,目的比较单一。这种户籍登记制度被称为“登人”制度,是户籍制度的最初来源。
登人四千,收众人乎从古王事。
——《殷虚书契前编》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
——《周礼·秋官·司民》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3、起源:
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
开始制定户籍;
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并行以定甲士当被兵之数,上其都。
——《管子·度地》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商君书》
(1)秦献公时期:“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2)商鞅变法时期: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
战国时期各国制定户籍的原因?
①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
②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的发展;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4、发展:
◎里耶秦简·户籍簿
(1)秦朝——分类登记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
——《史记·七十列传·蒙恬列传》
异时算轺车贾人缗钱皆有差,请算如故。诸贾人末作贳贷卖买,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二千而一算。
——《史记·八书·平准书》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4、发展:
(2)汉朝——户籍严管与散乱
①西汉——编户齐民
管理: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登记: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维护: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②东汉——户籍散乱
原因: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编户齐民制度
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同时废除过去封建体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统统是皇帝的臣民,是谓“齐民”,总称“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对国家的义务:
①田租:三十税一;
②人头税:算赋:15-56岁120钱;口赋:7-14岁20钱;
③徭役:每年一个月,并戍边三日,戍边三日不去则交更赋代役;
④兵役:一生服役2年。
4、发展:
(3)两晋和南朝——黄籍、白籍和土断
◆“黄籍”:西晋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
◆“白籍”:东晋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土断”: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魏晋时期连年战争,产生大量流民。为了区分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和外来流民,东晋时期分别用黄籍和白籍登记户籍加以区分。
魏晋南北朝户籍制度中出现“白籍”、“土断”的原因?
(1)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
阶级的依附阶层。
(3)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4、发展:
(4)隋唐——严格核实
大索貌阅: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户籍三年一造,刮户: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刮户”。
由于唐政权强力推行了籍账制度,从而借此检括出大批隐漏人口,复核出人丁的实际年龄,大大防止了虚报年岁以规避税役的弊端,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最大限度搜刮租调征发力役的目的。
——《从敦煌户籍残卷看唐代籍账制度》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大索貌阅
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目的在于搜括隐匿人口;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目的在于责令官员亲自当面检查年貌形状,以便查出那些已达成丁之岁,而用诈老、诈小的办法逃避承担赋役的人。
4、发展:
(5)宋朝——主户与客户
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宋代“不立田制”,土地兼并严重,按人头纳税易致赋税不均,故纳税根据土地来算,相应的户籍制度与土地融合,适应了土地私有的社会发展要求。
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由40%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就相应上升了。
王安石变法中的赋役政策: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4、发展:
(6)元朝——诸色户计(职业定籍)
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蒙古主从之,于是颁条画五章。如出军不得妄杀;刑狱惟重罪处死,其馀杂犯,量情笞决;军户,蒙古、色目人每丁起一军,汉人有田四顷、人三丁者签一军,年十五以上成丁,六十破老,站户与军户同;民匠限地一顷。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五十九》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元朝亦集乃路户籍文书
4、发展:
(7)明朝——职业定籍、黄册(户籍管理松弛)
①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②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③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黄册以户为主,使赋役之法确定,不易紊乱逃逸,重在征发徭役;
鱼鳞图册是土地登记簿,以田土为主,确定土地所有权,清理隐匿,重在征收田赋;
鱼鳞图册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4、发展:
(8)清朝前期——固定人丁、永停编审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
“摊丁入亩”: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亩中,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0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
意义: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功能。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田地贵少,寸土为金”,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危害。
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④高产作物的推广;
危害:
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
③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②税收制度的变革;
③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⑤耕地面积的增加;
②人地关系紧张;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以及形成的历史因素。
功能:
①统计人口,征发赋役;
②维护社会治安;
③限制人口流动;
原因:
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要求;
②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的维持;
③封建的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
经济:
政治:
思想:
根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程,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特点:
①严密性:户籍登记种类渐趋精细
②等级性:户种等级不同
③世袭性:户籍世袭
④限制性:制约人口流动
⑤继承创新性:宏观继承、适时而变
⑥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
中国古代政府建立基层组织的原因:
②实现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①征发赋役,维护社会稳定;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三老:掌教化
啬夫:掌狱讼、赋税
游缴:掌捕盗
里正
亭长:负责传递政令
和维护治安。





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1里=100户)
(1)特点:
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演变:
①秦汉时期——乡里制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史记·高祖本纪》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2)演变:
②唐朝时期—乡里制
=4户
=20户
=100户
=500户
五里为乡,设类似于秦朝的组织(三老、啬夫、游缴)百户为里,设里正
城内设坊,设坊正
郊外设村,设村正





(坊)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2)演变:
③明朝时期——里甲制





承宣布政使司(省)
甲首
里长
=10户
=110户
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
——《明史·志·卷五十三》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2)演变:
④清朝时期—保甲制






牌长
甲长
=10户
=100户
保长
=1000户
每户发给一张印牌,上面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有人外出或者有客来访都要注明行踪,牌头、甲长等平日对这些情况进行稽查,如有可疑之人立即上报保长、地方官处理。
各户之间联名作保,一家犯罪,其他各户依律连坐。通过推行保甲制度,以保甲为目,以牌头、甲长、保长乃至各级地方官吏为纲,就可以把全国百姓组织起来,使之互相监督,防患于未然。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推行严密的保甲制;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2)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士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①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②宗法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作用:
①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
②保证了赋役征发;
③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
④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④促进基层经济发展;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原因: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2、表现:
(1)储粮赈灾
汉朝——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隋唐——置仓积谷、自置义仓:
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后世:社仓、义仓的设置较为普遍。
隋文帝于开皇三年“以仓库尚虚,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委输,漕关东之粟以给京师。”
——《唐六典》卷20《常平署》
2、表现:
(2)优抚弱势群体
秦汉时期——鸠杖: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从唐朝开始——设收容专门机构:
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明初——优抚老人:
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风俗通》曰:俗说高祖与项羽战于京、索,遁于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止鸣其上,追之者以为必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鸠,故作鸠杖以扶老。
——《水经注·卷七》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宋朝以后——宗族内部救助: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2、表现:
(3)宗族救助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思考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请说明理由。
原因:
①政府对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的重视;
②保证人口繁衍和生产力发展;
③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理由:
①古代生产力还未达到能普遍予以救助的水平;(根本)
②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对剥削对象予以全力救助;
③官吏的搜刮和监守自盗;
这种救助没有形成普遍化和经常化的机制,时有时无,覆盖面和力度都很有限。
【合作探究】
荀悦所言:“天下国家一体也,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民为手足。”基于此种认识,中国古代一切社会生活都被吸纳进以王权为核心格局内,……在古代统治者心目中,民众既是政治社群中必须由贤者统治和教化的群体,他们天然地处于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中的最底端,同时,精明的统治者们也没有把民众改变自身命运的通道完全关闭,通过构建起一套较为完备的文官选拔、考核及奖惩制度实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有效流动。除此之外,以士人为主体的乡绅阶层成为连接统治者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桥梁。于是,朝廷政令止于府、县而又不失之于民众的管理方式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图景的一大奇特象。……当儒学话语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后,外儒内法、兼及百家的治国形态在两千余年的政治实践中逐渐走向成熟、德主刑辅、宽严相济的治国策略被统治者们运用得炉火纯青。
——摘编自王光《中国传统国家治理及其近代变革》
★结合材料与所学,说明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对当今的启示?
①“以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促进阶层流动,扩大中间阶层——注重国家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③强调教化——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救助与教育相结合,扶贫先扶志;
④一定的基层自治——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调动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⑤“为政以德”“德主刑辅、宽严相济”——坚持在以德治国的同时,健全社会治理的法律体系;
知识小结
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核心以及侧重点是什么?
重点:救灾
核心: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侧重: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
【课堂小结】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汉 隋




清 分类登记制度
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
户籍三年一造
主户与客户
诸色户计
户帖、黄册
永停编审
乡里制度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里甲制
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十家牌法
保甲制
邻保制度
什伍组织
常平仓制度
置仓积谷,义仓、社仓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慈善组织兴起
养济院
众济院
福田院
养病坊
鸠杖
赋役制度向土地摊派户籍作用减弱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控制加强
民间救助的作用逐渐增大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