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8 07:1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认识其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所 面临的危机。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正确认识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成就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历史长时 段和全球视野出发,认识在世界形势下中国社会的迟滞。
时空观念: 对明至清中叶经济、思想变动和未能实现社会转型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分析明清时期新经济因素缓慢发展的原因。
史料实证: 史料中提取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重大变化的信息。
家国情怀: 明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趋势,多角度对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原因进行
合理解释,既要有文化自信,又要树立忧患意识、进取意识。
李贽的顾炎武、王夫 进步思之、黄宗羲的 想 民主色彩思想
↓鸦片战争
元朝 明朝
文人画开始出现、
元曲、元杂剧
907 960 979 12711276 1368 1644 1840 1912(年)
两宋时期
宫廷画活跃
风俗画兴起 宋词
清朝
明清小说、京剧
时空观念
五代十国时期
陆王 心学
清帝 退位
程朱理学
印刷术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明清社会在诸多
领域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万明《晚清社会变迁的研究》
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
思想体系的构架……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 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明清中国由一个比较单一的农业社会结构,正在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变,
并与世界接轨。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
---《中国通史》 (社科版)
【自主学习】请根据“时空定位”并阅读教材,你认为明至清中叶“中国传
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变化”) 在经济与文化上有哪些表现
①经济之变:农作物、手工业经营方式、商业(货币、商人、商路、市场)变化。
②思想之变:变在对传统主流思想的反思与批判(“承古萌新”)。
③文艺之变:变在体裁:小说和戏曲;变在内容,进一步走向平民化和通俗化。
④科技之变:变在内容,对传统的总结,对西学东渐成果的吸收。
表现 作物 品种
①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
经营 方式
②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种植 结构
③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特点
农业商品化
一 、经济之变:发展与局限
思考1:农业发展有哪些表现 新特点是
(1)农业
1.明清经济的发展
特点:手工业新式化
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
、同一空间 (或者说同一劳动 场 所 ) , 为 了生产同种商品在 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 在历史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 生产的起点。
——马克思《资本论》
★新的经营方式:手工工场 时间 明朝后期 地点 南方 行业 丝织、榨油、制瓷等
特点 雇佣劳动+商品生产+较大规模
意义 标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进步
出现手工工场
(2)手工业 思考2:手工业发展有哪些表现 新特点是
各行业
经营
方式
表现
表现 ①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②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兴盛 ③商帮形成(如徽商、晋商) ④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市镇勃兴(如景德镇、佛山镇等) 特点:商业群体化 1400年到1800年,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 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 ……它吸引和吞 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3)商业 一新的繁荣期 思考3:商业发展有哪些表现 新特点是
(1)周秦至唐代,城市主要职能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3)明清时出现了专门的工商业市镇。
2.明清经济的局限性
(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社会进步和转型。
农业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等并无实质性突破;
手工业中采用新经营方式整体较少发展缓慢;
商品经济未能对自然经济形成根本上的冲击。
小农经济仍占主体(重 农抑商)
【拓展】城市职能的演变
二、思想之变
随着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理学已沦变为“游谈无根” , “竭而无余
华” ,完全以抄袭“宋人语录”及“策论”为治学圭臬,严重脱离实际,
变成了空疏无用之学,对明清以来的学风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使得一
般士人沉湎于空谈心性,不切实际,不谙时务。
——王杰:《反省与启蒙:经世实学思潮与社会批判思潮——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群体为例》
思考4:为什么要批判理学
空疏无用,不切实际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 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
②方法论: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良知”
“致良知” “知行合一”
材料:南宋陆九渊强调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真理”,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 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1. 陆王心学 特点:对传统主流思想的反思与批判
( 1 ) 主 张 :①世界观:良知就是天理
王阳明
陆九渊
历史故事:阳明弟子与小偷
王守仁弟子有一次半夜里捉到一个小偷,便对小偷讲说“良知”的道 理。贼大笑,问他: “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 ”当时是大热天,他 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 “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 ” 贼犹豫了,说: “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 “这就是你的良
知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思想特点:
①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②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③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同 点 世界观 外在的理(客观唯心主义) 内在的心(主观唯心主义) 方法论 格物致知 (接触学习) 致良知,知行合一 (反省内心) 相 同 点 内容 主 邹组 的有 王里

实质 理习
【拓展】对比:程朱理学vs陆王心学
原因:
(1)经济:商品 经济发展和资本主
义萌芽的出现;
(2)政治:专制 统治的不断强化
(3)思想:宋明 理学日益僵化,思 想文化专制,西学
把志诗变要 判专制集败热 寒 非事东海之风《藏书》
制制度,反权,提出经集权,提 (4)社会:市民 对农肺简,致,即屈人循恢理。 阶层扩头菊艳浴化
“学习聚焦”: 明朝中期起, 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
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 (这种倾向为何出现 )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明末思想家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倾向。
“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
提倡个性自 由,蔑视权 威和教条,
2.儒学的活跃一批判与继承
明朝后期 李贽
①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 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 挑战。
反对盲从孔子,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
②提倡个性自由;特别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明末清初 黄宗羲
①抨击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②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
①抨击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
②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③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梁启超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循天下之公
特点
表现
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提倡个性自由,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反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 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黄宗羲、 王夫之和顾炎武都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提倡“经世致用”
顾炎武提出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 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进步意义:
①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②构筑了具有时
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③ 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拓展:明清社会思想领域的变化有何意义
西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广泛而深入地解放思想
新思想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批评继承,仍属于儒家,影响只在少数 士人。
官方思想:程朱理学仍然占有统治地位,政府实行思想控制。

三、 文艺之变:小说与戏曲
1. 背景:
(1)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2)市民阶层壮大,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3)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4)印刷技术成熟。
类 名称 作 者
地位
小 说 《水浒传》 (元明)施耐庵
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 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三国演义》 (元明)罗贯中 《西游记》 (明)吴承恩
神话小说的杰作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讽刺小说的杰作
《红楼梦》 (清)曹雪芹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戏 曲 传奇 (明)汤显祖 (清)孔尚任
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昆 曲 昆山一带流行
在戏曲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京剧 道光年间形成
徽剧、汉剧融合二调,吸取其他地方戏的 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
3.特点: 平民化、通俗化
2.成就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内容
科技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医药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工艺学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
地理与地质学
四、科技之变:传统科技与西学东渐
1. 传统科技
特点: ①总结性;②实用性;③吸收西方科技。
2. 早期西学东渐
( 1 ) 时 间 : 明朝后期起
(2)传播者: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如 利玛窦、南怀仁……
(3)传播方式:
①传教;
②介绍一些西方的科学知识;
③翻译书籍;
④ 绘制地图。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意大利人 利玛窦
徐光启与利玛窦
二、思想之变: 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专制倾向。
三、 文艺之变:小说与戏曲 世俗化、平民化
四、科技之变: 总结性、实用性、吸收西方技术
明清处在近代文明的前夜,农耕文明新高峰,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
统经济模式的变异,思想领域、文学领域、科技领域与之相呼应。但 这些变异未能冲破传统因素的阻碍,得到顺利发展。
农耕经济继续发展,有所突 破,转型困难。
第15课明
至清中叶
的经济与
文化
一、经济之变:发展与局限
世界
商品经济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
◆封建专制体制高度强化
◆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海禁及闭关锁国
“我”量变质不变!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危机一一世界之变与我之不变
危局
世界发生巨变
思考5:中国该何去何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 基。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将总结经验、
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 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2017年10月,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
文化自信;与时俱进;改革开放
明 末 清 初 活 跃 局 面 批 判 君 主 专 制
小 说 : 四 大 名 著 — 世 俗 化 、
戏 剧 : 昆 曲 → 京 剧 → 古 典
科 技 : 传 统 总 结 → 西 学 东
反 对 专 制倾向
平 民 化
艺 术 精 粹

农 业 发 展
商 业 繁 荣
手 工 业 进 步
陆 王 心 学
李 贽 反 传 统
本课思维导图
出现提 倡自由
文 化 的 新 变 化
经 济 的 变 化
思 想
课堂小练
1. 明朝中期,常熟一地主购买大片沼泽,雇用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
地改造为良田,凿水池用以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果 木蔬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这说明,此 时江南( B)
A. 开始出现多种经营的农业经济 B. 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C.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D. 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时期
2.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
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由此可知王阳明 ( C )
A. 注重道德实践 B. 强调重义轻利
C. 提倡心性修养 D. 批判虚假说教
3. 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
主张“工商皆本”等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观念。这些观念( B)
A. 代表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 促使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
C. 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D.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