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

文档属性

名称 与朱元思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3 09:0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与 朱 元 思 书吴 均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骈体文 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简介作者 韵 缥 碧 轩 邈 泠 嘤 yùnxuān miǎo
和 鸣 转 鸢 戾 天língyīngpiǎo bìkē
经 纶 窥 谷 横 柯
yuānhè mínglìjīng lún kuīzhuàn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指烟雾一样的颜色表约数,相当于“左右”。独一无二,绝,到极点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从:顺,随完全消散从 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 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东时而西。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piǎotuān青白色急流的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形容江水清澈见底。汹涌的波浪像奔驰的马.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厉害. 译文: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miǎolíngyīngyuānlì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山峦凭依(高峻的)的形势,争着向上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
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
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形容水声的清越相向和鸣戾,至 到天上,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筹划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好像,如同互相掩映看见 译文: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的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静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文言积累卡片窥谷忘反
千转不穷“反”通“返”,返回
“转”通“啭”,鸟叫声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作动)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作动)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天下独绝(到了极点),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 一百许里(古义:左右)
蝉则千转不穷(古义:穷尽)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品味赏析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2、通过理解和分析,领会作者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内容: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
整体感知 中心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1段:概括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第2段:描写异水。第3段:描写奇山。总分 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3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  读第2段,思考:作者笔下的异水有什么特点?用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的?1、清澈2、湍急侧面描写夸张、比喻水色——水皆缥碧水深——千丈见底水中物——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正面描写 静(详) 动(略)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两个角度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1、视觉2、听觉息心忘反
蔑视功名劝友
归隐泠泠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奇山?1、从山自身写.2、从山上的其它景物来写山。1、从山自身写,把静止的山赋予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山之峻峭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2、从其它景.物来写山 从动物:从人:从植物:鸟、蝉、猿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用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托山之雄奇幽美。寒树、横柯、疏条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水色
深 清
急山动物

植物动静结合
调动听觉、
视觉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讨论 作者通过对奇山异水的描写,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乌篷摇梦到春江》精彩片段:
富春江的俏,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情趣。
富春江的娇,在于它的色泽,那江水,活脱脱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船行江上,望两岸,千嶂染翠,峰峰岭岭都浓浓淡淡地绿进去;立船头,看江心,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地绿出来。
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它无与伦比的静。千里涧水汇清流,那汇和流,仿佛在水底暗处悄悄进行,那或顺流或逆行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