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金属腐蚀原理的探析,加深学生对与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初步建立化学电源的基本模型,提高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及模型认知能力。
2. 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证据推理得到实验结论,初步形成分析推理、对比归纳的能力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3. 通过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化学科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激情,感受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学习者特征
1.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初步理解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探究的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已经学习了原电池原理与电解池原理的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加考虑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思维、探究能力。
2.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实验,学生对此充满了期待。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电化学防护原理。
难点:金属发生吸氧腐蚀的原理。
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和难点以小组合作及实验探究的形式突破。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义
环节一 探究保暖贴的发热原理 学生结合保暖贴说明书思考发热原理 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环节二 探究保暖贴发热原理中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现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探究铁-碳-食盐水是否形成原电池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现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探究电极产物 结合资料卡片信息,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现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环节三 构建金属腐蚀模型 从装置维度和原理维度思考构建模型 模型构建,掌握学习方法
环节四 探究析氢腐蚀原理 结合文献研究数据分析解释 SO2、NO2 会加重钢腐蚀原因。 文献研究,探析原理
环节五 完善金属腐蚀模型 结合析氢腐蚀,吸氧腐蚀原理完善模型 模型完善,模型应用
环节六 探究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 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为港珠澳大桥设计防腐方案 学以致用,培养学科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环节七 金属腐蚀的应用 了解金属腐蚀虽然带来巨大的危害但是仍可以被应用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培养学生对事物发展的认知。
环节八 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总结,演示情景剧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九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学会研究方法和思路,设计一款食品脱氧剂 学生通过教材资料及所学知识,设计食品脱氧剂。 生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