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攻略】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高分提升卷1(沪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分攻略】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高分提升卷1(沪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7 11: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分攻略】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高分提升卷1(沪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险峻的绝壁上,徒手攀岩者稳如壁虎又矫似雄鹰。这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被誉为勇敢者的“岩壁芭蕾”。像很多体育项目一样,攀岩运动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力学知识。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1)徒手攀岩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进行攀岩,这些动作的施力物体是(  )
A.岩石 B.空气 C.运动员 D.水
(2)攀岩过程中,除了自身体力消耗、力量不足造成失败之外,打滑也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你是一名攀岩者,为防止攀岩过程中打滑,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
A.用力抓住岩石或岩石缝隙
B.经常在手上抹上镁粉吸收汗液
C.穿鞋底有深花纹的登山鞋
D.带光滑的手套,防止手被划伤
(3)攀岩者的手和脚对岩石向下用力,身体就会向上运动。这是因为(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C.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D.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2.有关分子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0℃的冰块没有内能
3.中国(长沙)国际智能制造装备博览会(简称“长沙智博会”)8月20号在长沙举行,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的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D.能区分机器人和工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4.小冬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做圆周运动
D.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
5.掷出去的铅球,最后要落回地面,这是由于( )
A.铅球具有惯性 B.铅球离开手后不受力的作用
C.铅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铅球受到重力的作用
6.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加油机在给歼击机加油时的情景,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歼击机速度可能不同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歼击机都是静止的
D.以歼击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B.耳熟能详是指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消失了
9.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
B.在0~2s内拉力F等于7N
C.在0~6s内拉力F等于5N
D.在2~6s内拉力F等于7N
10.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速度是40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
A.猎豹最快 B.旗鱼最快 C.褐海燕最快 D.三者一样快
11.小明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三次实验木块必须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比较乙、丙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在甲图中,他把木块侧放,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他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D.在实验乙中,若木块上方砝码的重力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匀速直线滑动时,砝码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0.5N
12.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镜面的大小 B.物体本身的大小
C.物体距镜子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13.如图所示是人类航天器拍摄的地月同框的照片,据此推断从航天器的角度看当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可能为(  )
A. B.
C. D.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美妙的音乐不会成为噪声
C.马路两旁植树可减弱噪声 D.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15.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凸面镜扩大视野
B. 夕阳下动物的剪影
C. 夜晚看见自行车尾灯很亮
D. 玻璃砖后的钢笔移位
16.现在很多地方设了电子眼,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违章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控摄像头能够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
B.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D.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17.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中央公园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静止的
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1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飘逸的诗文中描绘出了一副完美的物理画卷。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
A.彩色的云霞是光的色散现象
B.“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行船的速度很大
C.诗人在船上能辨别出猿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D.以轻舟为参照物,万重山是静止的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5cm
B.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D.投影仪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20.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分别为F1 =3N,F2 =5N,并且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则F1与F2的合力(  )
A.一定是8N B.一定是2N C.可能是8N D.可能是2N
二、填空题
21.许多科学小实验都可以用身边的器材完成,小华同学在探究声音的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1所示,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发现振动幅度变大,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可能是由于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 Hz。
(2)小华用示波器来研究声音的特性,如图2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 ,从物理学角度来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
22.“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是李白的《风台曲》中诗句。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箫,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取“音色”)。
23.水平面上一辆重120N的小车,在20N的水平牵引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车受到的阻力是 N;如果突然将牵引力撤去,小车的速度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4.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依据是 原理,当水平拉力增大到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5.如图中圆的直径是 cm,如图中停表所记录的时间是 s.
三、作图题
26.如图所示,一木块沿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向上运动,请画出木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
27.画出图中物体AB平面中所成的像。
四、实验题
28.下图是小强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①三次实验中,均保持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在水平面上,小车每次停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由三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远,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②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 (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
(2)当蜡烛距离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正好能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填“倒立”或“正立”)、 (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4)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五、计算题
30.草原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捕食战,野兔在草地上以36km/h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同时秃鹰在野兔后方110m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通过计算判断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31.一列火车长300m,完全通过一个长1.5km的隧道,用了1.5min。求:
(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
(2)若以同样速度通过长为1100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1.(1)C
(2)D
(3)A
【详解】(1)由题意可知,“抓、撑、蹬”等动作是运动员对岩石施加的力,因此,这些动作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A.用力抓住岩石或岩石缝隙,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可增大摩擦,防止打滑,故A不符合题意;
B.经常在手上抹上镁粉吸收汗液,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防止打滑,故B不符合题意;
C.穿鞋底有深花纹的登山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防止打滑,故C不符合题意;
D.带光滑的手套,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会使摩擦力减小,容易发生打滑,因此,不会采取这样的措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反作用力。攀岩者的手和脚对岩石向下用力,身体就会向上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同时会受到岩石施加的反作用力,与惯性、大气压、重力势能等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详解】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B错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所以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A.
3.D
【详解】A.智能机器人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真空不能传声,机器人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C错误;
D.我们可以通过音色来区分声音的特点,能区分机器人和工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石块由于惯性,将保持绳子断的那一瞬间的速度永远匀速运动下去,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因为在空中飞行的铅球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阻力与铅球的运动方向相反,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铅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做曲线运动,最终落到地面,故选D.
6.D
【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歼击机以对方为参照物,必须保持位置不变,因此它们的速度一定是相同的,故B错误;
C.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战机和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歼击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歼击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敲锣时用力越大,鼓面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A错;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色不同,所以耳熟能详说明每个人说话的音色是相对固定的,故B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正确;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应选C.
8.A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详解】A.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故A正确;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汽车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B错误;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弹仍具有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通过不同的选项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知识的理解,一定要知道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有惯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9.D
【分析】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详解】由图像可以看出,在前2秒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在超过2秒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是平衡力;由于木块是向上运动的,所以摩擦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拉力需要平衡重力与摩擦力,所以可知在2秒后拉力的大小为7N,而在前两秒内拉力大于7N。
故选D。
10.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猎豹的速度为,旗鱼的速度为
褐海燕的速度为

故选C。
11.C
【详解】A.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测量摩擦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三次实验的速度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比较乙、丙两图,压力大小不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一定,改变粗糙程度,故B错误;
C.在图甲中,把长方体木块侧放,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未改变,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故C正确;
D.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砝码也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砝码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所以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是0N,故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试题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永远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面镜时像变大,远离时像变小,是由于我们的眼睛看物体时有近大远小之特点的缘故.
考点:平面镜成像
13.D
【详解】图中地月都有明亮区域,说明当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不在一条直线上。图中地球正面较亮,月亮较暗,据此推断从航天器的角度看当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可能为D。
故选D。
14.C
【详解】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噪声的规定由物理学和环保角度两个范畴;
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美妙的音乐若影响了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或学习就属于噪声,故B错误;
C、茂密的树叶可以吸收和反射声音,所以植树可以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发声体的振幅变大,会增大声音的响度,不会影响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对声音的考查较为全面,要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及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15.B
【详解】日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A.汽车的观后镜和街头路口的反光镜都是凸面镜,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夕阳下动物的剪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夜晚看见自行车尾灯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从而此引起行人和司机注意,故C不符合题意;
D.“钢笔移位”,是由于光线通过玻璃、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AD
【详解】A.监控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故A正确;
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则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小,故B错误;
CD.监控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即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C错误。
故选AD。
17.AB
【详解】ACD.由v—t图像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小明的运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小明做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根据s=vt可知,0 ~10s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v—t图像可知,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B。
18.ABC
【详解】A.太阳光是复色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形成彩色的云霞,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千里江陵一日还”即日行千里,说明了行船很快,行船的速度很大,故B符合题意;
C.音色指的是声音的品质、特色,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诗人在船上能辨别出猿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故C符合题意;
D.“轻舟已过万重山”,以轻舟为参照物,万重山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9.BD
【详解】由图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物距,且光屏上能成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不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由图可知
u=50.0cm-20.0cm=30.0cm
v=95.0cm-50.0cm=45.0cm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则
2f>30.0cm>f
45.0cm>2f
解得
15cm故选BD。
20.CD
【详解】已知:F1=3N,F2=5N,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
F=F1+F2=3N+5N=8N
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
F’=F2-F1=5N-3N=2N
合力可能是8N,也可能是2N。
故选CD。
21. 变大 振幅 20 乙、丙 丁
【详解】(1)[1][2]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实验中发现振动幅度变大,声音的响度变大。
[3]人类听力范围是20-20000Hz,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可能是由于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
(2)[4]图2中,乙、丙两图波形振幅相同,所以响度相同。
[5]从物理学角度来判断,丁图波形振动不规则,属于噪声。
22.音调
【详解】吹箫发出的声音,是由箫内部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改变了里面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23. 20 减小
【详解】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车受到的阻力等于牵引力为20N;如果突然将牵引力撤去,小车水平方向只受到阻力作用,受力不平衡,将改变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做减速直线运动.
24. 1.8 二力平衡 1.8
【详解】[1][2]根据题意知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1.8N;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8N。
[3]当水平拉力增大到3N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1.8N。
25.
【详解】(1) 读图可知,两个三角板板直角边所对应的位置之间的长度就是圆的直径.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又因为这段长度从1.00cm开始,到2.55cm结束,所以圆的直径就是:2.55cm-1.00cm=1.55cm. (2)停表内圈指针指在6刻度之间,靠近6,外圈指针指在17.5上,说明是17.5s,所以停表所记录的时间是6min17.5s=367.5s.
【点睛】1.图中圆的直径的长度通过两个直角板转化到了刻度尺的对应位置,我们就可以在刻度尺上直接读出这段长度的值了;读数时明确分度值、找准起止点是必须注意的,读数时应估读一位数,即分度值的下一位.2.停表外圈的分度值为1s,内圈的分度值为1min.
26.
【详解】已知斜面是光滑的,说明物体不受斜面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都作用在物体的中心(几何中心),方向分别是竖直向下和垂直斜面向上,作图如下:
27.
【详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如下图所示:
28. 慢 A
【详解】(1)[1]由三次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毛巾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大,小车滑行的距离最短;而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滑行的距离最长。由此可看出,若水平面越光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滑行的距离就越远。
(2)[2]由实验推理可知,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9. 同一高度 10 倒立 缩小 靠近 凹透镜
【详解】(1)[1]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2]当u=20cm时,物体成等大的像,所以2f=20cm,即焦距f=10cm。
(3)[3][4]由题意知,f=10cm,当物距u=30cm时,u>2f;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5][6]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
30.野兔能安全逃进树洞
【详解】解:野兔的速度
v1=36km/h=10m/s
野兔跑到树洞所用时间
秃鹰到洞口的路程为
s2=50m+110m=160m
秃鹰到洞口所用的时间为
所以秃鹰到达洞口时,野兔已经进洞,野兔能安全逃进树洞。
答:野兔能安全逃进树洞。
31.(1)20m/s;(2)70s
【详解】解:(1)已知火车长300m,隧道长为1.5km=1500m,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走的路程为火车长和隧道长之和,即
用的时间为1.5min=90s,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为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为20m/s。
(2)若以同样速度20m/s,通过长为1100m的大桥,所走的路程为火车长和大桥长之和,即
根据可知,需要的时间为
需要的时间为70s。
答:(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为20m/s;
(2)若以同样速度通过长为1100m的大桥,需要的时间为70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