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7 15:5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咸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
生物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血液中的CO2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与水结合生成碳酸后解离出H+,H+刺激位于延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进入血液可参与体液调节
B.CO2刺激呼吸运动加深加快的过程依赖完整的反射弧
C.H+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器后,可使感受器神经元膜受刺激部分Na+内流
D.若某人患病导致呼吸困难,则会引起体内乳酸增加和CO2含量减少
2.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该反射的中枢位于中脑。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括约肌向虹膜中心收缩,瞳孔缩小;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开大肌向虹膜外周收缩,瞳孔扩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瞳孔对光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支配瞳孔括约肌的交感神经和支配瞳孔开大肌的副交感神经均属于自主神经
C.对外界光线的强弱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进而通过中脑来调节瞳孔大小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瞳孔的作用相反,有利于人适应外界光线变化
3.为了探究神经系统是否能够调控胰液的分泌,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相关实验,据表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组 注射试剂 注入部位 实验现象
甲 稀盐酸 上段小肠肠腔 分泌胰液
乙 血液 不分泌胰液
丙 去除神经的上段小肠肠腔 分泌胰液
A.促胰液素和胰液均是借助体液运输来传递信息的
B.甲组说明稀盐酸刺激时上段小肠肠腔会分泌胰液
C.丙组中去除上段小肠肠腔的神经体现了“加法原理”
D.实验现象表明胰液分泌存在不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
4.布美他尼是一种利尿剂,它能阻断钠—钾—氯共同转运体,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从而影响肾脏浓缩功能,利尿作用强大,因而常用于治疗组织性水肿、高血压等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布美他尼可以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
B.静脉注射布美他尼后,将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减少
C.布美他尼可能通过加快Na+、Cl-的排出从而降低血压
D.布美他尼能促进有毒物质随尿排出,可用于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病人
5.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自然存在于烟草中。它是烟草烟雾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辛辣的味道,可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为Na+提供通道
B.戒烟前,POMC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上升,食欲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多
C.戒烟后,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将可能使体重增加
D.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定向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6.花粉含有水溶性蛋白质,当它们与人体黏膜接触时这种水溶性蛋白会释放出来,在过敏个体中,免疫系统会对这些蛋白质产生IgE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初次接触水溶性蛋白质后分泌IgE抗体即引起过敏反应
B.花粉与组织胺结合,能促进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C.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或使用抗组织胺药物可缓解过敏症状
D.过敏反应是体液免疫过强的一种体现,两者抗体的产生及分布相同
7.在拟南芥中,赤霉素与细胞内的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R蛋白结合使R蛋白降解,从而抑制相关基因H的表达,引起细胞伸长、植株增高。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后,分别进行蓝光照射和黑暗处理,检测R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 )
A.蓝光受体被激活后,R蛋白的降解量减少
B.蓝光受体被激活后,拟南芥植株增高被抑制
C.赤霉素合成缺陷,有利于相关基因H的表达
D.推测蓝光受体可能会加强赤霉素受体的作用
8.某实验小组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某同学用血细胞计数板(样液稀释10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含有400个小方格)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表示一个计数室及显微镜下一个中方格菌体分布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滴管滴加培养液
B.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酵母菌均匀分布
C.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前后对照
D.若五个中格酵母菌平均数为右上图所示,则估算酵母菌的总数为4×106个/mL
9.海洋牧场是一种海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在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以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是海洋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海洋牧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牧场可使某些经济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提高
B.在海洋牧场的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会改变种群特征
C.海洋牧场调整了能量流动的方向,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海洋牧场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0.研究表明,捕食风险能诱导猎物进行防御反应,对猎物种群密度和繁殖力的影响远高于直接捕杀,研究者利用无人机(模拟猛禽类捕食者)作为捕食风险探究其对不同密度的某种鼠类种群增长率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捕食风险加剧了高密度种群的种内斗争
B.捕食风险增强了低密度种群的种内斗争
C.捕食风险增强了高密度种群的繁殖力
D.捕食风险导致低密度种群降低繁殖投入
11.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能释放二萜氧化物等物质抑制小麦的生长,从而快速成为麦田的单一优势种,导致麦田退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裂叶豚草作为信息受体向小麦传递化学信息
B.该化学信息可以改变麦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该化学信息能维持麦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D.该化学信息可以扩展小麦在麦田群落中的生态位
12.人类活动创造了绚烂的文明,但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生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少肉多素、低碳生活、节约水电等可以减少生态足迹总量
B.加大农、林、牧、渔业的科技投入,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总量
C.加大植树造林,保护绿水青山,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D.发达国家科技、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慢,人均生态足迹小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计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随着人类星际旅行计划的推进,如何降低乘员代谢率以减少飞船负载是关键问题之一,动物的冬眠为人类低代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图1显示某储脂类哺乳动物的整个冬眠过程包含多个冬眠阵。每个冬眠阵由入眠、深冬眠、激醒和阵间觉醒四个阶段组成,其体温和代谢率变化如图2。低温不能诱发非冬眠动物冬眠,但利用某种物质可诱导出猕猴等动物的低代谢状态,其机制是激活了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入眠阶段该动物体温渐降,代谢率发生变化,下丘脑是调控体温和代谢率的中枢
B.激醒过程中,脊髓发出的交感神经兴奋,使机体的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迅速回升
C.该动物冬眠季节不进食、不饮水,该动物维持低代谢率消耗的水主要来自脂肪的氧化分解
D.研究人体低代谢调节机制的关键是要找到降低新陈代谢相关的神经元和激活该神经元的物质
14.下图表示某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并引起血压变化的过程,其中ACE和ACE2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病毒与ACE2的结合是其入侵细胞的必要途径,病毒入侵后会使体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Ⅰ含量增加,进而影响血压。(图中AngⅠ、AngⅡ、AngⅠ-7均为激素,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TIR:AngⅡ受体
A.AngⅡ促进水分重吸收,增加血浆容量,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
B.患者体内AngⅡ含量升高,促进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升高血压
C.由该病毒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服用增加ACE2基因表达量的药物
D.由图可知,ACE和ACE2在调节血压方面作用的效果分别是升高和降低
15.生活史对策是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分为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存活曲线为生态学依照物种的个体从幼年到老年所能存活的比率所做出的统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对策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后代,以便在特定的环境中占据优势
B.r对策生物对应存活曲线Ⅰ型,K对策生物对应存活曲线Ⅲ型
C.r对策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K对策生物易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
D.r对策生物种群大小稳定,通常接近环境容纳量,K对策生物种群大小较波动、不稳定
16.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50~250年未砍伐)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如表所示(其中,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是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西黄松生态系统碳量 生产者活生物量(g/m2) 死有机质(g/m2) 土壤有机碳(g/m2) 净初级生产力(g/m2·年) 异养呼吸(g/m2·年)
老龄 12730 2560 5330 470 440
幼龄 1460 3240 4310 360 390
A.西黄松被砍伐后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幼龄西黄松群落,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碳量是360g/m2
C.幼龄西黄松群落的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小于老龄群落
D.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60分)
17.(12分)双极细胞是视网膜的一种中间神经元,它向内、外各伸出一个突起:向外为树突,末端分枝较多,与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轴突构成突触,接收信号输入;向内为轴突,整合信息后传递至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下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示意图。
(1)在反射弧中,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作为__________接受光信号。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时,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膜属于突触__________(填“前”或“后”)膜。
(2)根据图示,Ca2+内流后引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内源大麻素对甲细胞膜Ca2+通道的调节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眼压升高可使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大量释放,谷氨酸受体被过度激活,通过系列变化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引发青光眼等致盲眼病。请根据以上病因,从神经调节的角度提出两条不同的治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很多眼科疾病共同的病理损伤过程,如青光眼、视网膜动静脉阳塞等。大鼠RIRI会促进IL-1β的合成。从而造成神经节细胞损伤。藏红花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目前已经发现其药理成分藏红花素具有神经保护、心肌保护、增强记忆的功效。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藏红花素对RIRI大鼠的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手术设备,藏红花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注射器,IL-1β检测仪等。
18.(12分)不少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辅助治疗,有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现象。研究发现,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夜间短暂低血糖后引起的血糖反跳性增高,称为“苏木杰反应”;另一种为夜间血糖平稳,清晨出现一段时间高血糖,称为“黎明现象”。请分析并回答:
(1)当血糖含量较低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使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等激素的分泌增多,血糖浓度升高,避免因血糖过低而发生危险。
(2)当饥饿过度或降糖药物使用过量时,容易矫枉过正,出现“苏木杰反应”,这体现了__________调节机制。因此,为避免出现该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黎明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黎明现象组(DP+)和无黎明现象组(DP-),测定体内相关激素的含量如下图1。
图1 图2
由图1结果显示,__________节律性分泌异常可能与黎明现象有关。
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外周淋巴细胞中多个与生物钟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部分结果如上图2,DP+组中Rev-erbβ基因表达发生了节律性异常,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钟紊乱相关。由此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敏感状态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4)研究发现,生长激素会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除此之外,影响胰岛素作用敏感性的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5)为区分糖尿病患者的清晨空腹高血糖为上述哪种情况,临床上可将尿液中酮体(脂肪分解代谢的产物)的含量作为诊断依据之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为探究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 JA组 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
胚根长度(cm) 9.0 4.8 9.0 4.8 5.0
(1)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会产生乙烯,乙烯在植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答出两点),若植物体内乙烯含量升高,会抑制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等激素的作用。研究发现,生长素、茉莉酸、油菜素内酯等多种激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稻分蘖,这说明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应添加一个对照组,该组应加入__________。完善后,本实验中 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__________处理恢复,乙烯合成抑制剂对JA导致的胚根生长的抑制__________(填“有缓解作用”或“几乎无缓解作用”)。
(4)进一步研究发现,盐胁迫调节下,JA缺陷突变体的细胞增殖、细胞伸长相关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盐胁迫会促进乙烯合成基因表达。依上述发现及实验结果,请完善在盐胁迫条件下,JA和乙烯的作用机制(请在图中填写“→”和“+”或“-”,“+”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0.(10分)研究人员选取神农架国家公园1公顷的森林动态样地,用于研究针阔混交林群落中优势种在空间分布上的彼此联结性。种间联结包括正联结(相互吸引)和负联结(相互排斥),这对研究群落物种组成和演替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群落中垂直分层 优势物种的种间联结性
正联结比例 负联结比例 无关联
乔木层 2.54% 65.38% 32.08%
灌木层 15.75% 48.899 35.36%
草本层 21.66% 34.17% 44.17%
(1)一般来说,种间的正联结是由于两者具有相似的生境和相近的生物学特性。在该群落中,__________(填“乔木层”“灌木层”或“草本层”)优势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度最高,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某优势植物物种是喜阳喜湿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对某区域无人为干扰生境下该植物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胸径5cm及以下(Ⅰ级、Ⅱ级)为幼树,胸径为5~40cm(Ⅲ~Ⅶ级)为中龄树,胸径40cm以上(Ⅸ级以上)为老龄树。)
①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该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很可能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种群中与Ⅰ级幼苗相比,Ⅱ级幼树个体数明显偏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择性采伐会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但尚余主要上层乔木,仍保持原有生境特点。调查发现选择性采伐后生境中,Ⅰ级幼苗的比例低于无人为干扰生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营养级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实际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除图中所示以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有__________。
(2)假设物种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40%。则A增加10kg,至少需要B__________kg。
(3)从图乙中可知,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从营养结构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
(4)水鹿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林栖动物,主要以各种禾草、树叶为食。水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成分),其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时,能量从第__________营养级流向分解者。调查水鹿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粪堆计数法,即在一定的样方内统计单位时间内新增的粪堆数,以此来估算种群密度。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气候条件的变化影响,如果调查时正好碰上下雨天气,且日均排便量不变,调查的结果可能会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咸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
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
1.D 2.B 3.D 4.B 5.D 6.C 7.D 8.D 9.C 10.D 11.B 12.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计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A 14.BD 15.AC 16.AB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60分)
17.(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感受器(1分) 前(1分)
(2)促进谷氨酸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
内源大麻与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后抑制Ca2+通道的开放;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后抑制丙细胞释放甘氨酸,降低甲膜上甘氨酸受体对Ca2+通道的促进作用(写出一点得1分,共2分)
(3)抑制突触前膜减少谷氨酸的释放;使用与谷氨酸竞争受体的药物,减少谷氨酸与受体的结合(写出一点得1分,共2分)
(4)实验思路: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通过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手术制备RIRI模型大鼠。将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注射适量的藏红花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用IL-1β检测仪检测大鼠体内IL-1β的含量(3分)
预期结果:A组大鼠体内IL-1β的含量低于B组(1分)
18.(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写出两个,其中一定要有胰高血糖素,少写不得分)
(2)负反馈(1分) 睡前适量加餐,避免过度饥饿;合理控制降糖药物的使用量(写出一点得1分,共2分)
(3)生长激素(1分) 节律性(或昼夜节律)
(4)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或不能表达、表达错误),组织细胞信号传导异常(写出一点得1分,共2分)
(5)若发生苏木杰现象,则在出现低血糖时,会由脂肪参与代谢供能,造成尿中酮体增加
19.(14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写出一点得1分,共2分)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至少写出两个,少写不得分)
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1分)
(2)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 是否添加乙烯、JA及两种合成抑制剂、高浓度NaCl处理
(3)JA合成抑制剂 几乎无缓解作用(1分)
(4)(2分,若画出了“盐胁迫”与“JA”之间的箭头不得分)
20.(1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草本层(1分) 草本层的优势种的种间正联结比例均最高,说明很可能有相似的生境和相近的生物学特性,所以其生态位重叠度最高
(2)①增加(或增长)(1分) 该种群中幼树比例最高,老龄树比例最低,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该种植物是喜阳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在Ⅱ级幼树生长阶段需要较强的光照才能存活,因此Ⅱ级幼树个体数明显偏少
②该植物是喜湿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选择性采伐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林下郁闭度减小,土壤湿度下降,不利于幼苗生长
21.(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170
(3)1、2、3三个物种的营养级不同,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环境容纳量越小
(4)(初级)消费者(1分) 一(1分) 对水鹿没有伤害、对其生活干扰小;取样方便,操作简单;调查周期短(写出两点,每点1分) 随机取样(1分) 偏小(1分)(后两空顺序不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