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阿长的形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2.教学难点: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屏幕展示鲁迅的图片。
师:同学们,说起鲁迅,应该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他的一篇文章,大家还记得吗?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师:文中有一位人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还记得她是谁吗?
生:长妈妈。
师:长妈妈在那篇文章中,给我们讲了非常有趣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长妈妈这个人物在鲁迅的笔下曾多次被提及,甚至还成为他专门描写的对象,那么长妈妈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里面的另外一篇散文。我们一起来认识她。
2.初识阿长:
①阿长的职业是什么?
预设:(保姆)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可见她的身份很低微。
②长妈妈长得怎么样呢?(不好看,其貌不扬)
追问:文中有哪些关于长妈妈外貌描写的句子?
3.读懂阿长:
师:就是这样一个保姆,你们喜欢吗?
那童年的鲁迅喜欢吗?为什么还要为她写文章?
预设:从不喜欢到喜欢
可以看出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是经历了一个变化的。下面我们就在文章当中找一找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看看作者对阿长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预设:(第1段)憎恶;
(第6段)不耐烦;
(第13段)空前的敬意;
(第18段)谋死我的隐鼠,敬意被憎恶取代;
(第26段)新的敬意。
师:这就是作者对阿长的一条情感线,在这条情感线里我们发现鲁迅对阿长发生了两次敬意,那这两次敬意产生的事件有什么不同?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吗?
第一次是因为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在长毛的故事里哪一点让他对长妈妈产生了空前的敬意呢?
预设:(第17段)有伟大的神力,能阻挡大炮。
那这种相信产生的敬意维持的时间长吗?你怎么知道的?(不长)
预设:(第18段)谋害了我的隐鼠。
师: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一些事件的发生,这种敬意很快就没了,也就是说这一次发生的敬意不是长久的,而是短暂的。从文章中的原话说的这种敬意是怎样的?
预设:(第13段)“一时”
师:那第二次对长妈妈产生了敬意是什么事件?
学生:给我买来《山海经》,这一次产生的敬意是终生难忘的。
师:我们看这一条情感线,前面的部分和后面的部分,他运用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预设: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那么“扬”的部分就是本文要写作的重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文章重点部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部分,请同学们现在自由朗读,并思考屏幕上展示的这四个习题。
思考:(1)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我”对《山海经》的渴慕?
(2)“我”那么渴慕《山海经》,为什么不跟阿长说呢?
(3)当 “我”得到 《山海经》时,“我” 有什么反应?
(4)“我”为什么觉得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你觉得这“伟大的神力”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4.读懂阿长——阿长其心
师:多年过去了,这四本书成为了我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而且这四本书对我今后走向文学的道路也有深远的影响,你们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学生:(第29段)
师:可见这样一个目不识丁的保姆,成全了童年的我追求知识,渴求书籍的热切的愿望,它就像一只小小的火苗点燃了我求知的火焰,你们说这样一个保姆怎能不让我们心生敬意呢?
回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很多的东西通过时间的积淀,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当我们回头再看看鲁迅写的这篇文章,当他回忆起与阿长相处的点点滴滴的时候,甚至觉得那些令人讨厌的不耐烦的规矩背后竟然也包含了阿长的良苦用心。
同学们找找看,你从哪一些当初我不耐烦的规矩当中看到了阿长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预设:(第7段)“恭喜恭喜”。
对阿长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师:从这些描写当中你能看到阿长怎么样的内心世界?
预设:朴实善良。
追问:从刚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阿长希望自己得到幸福,也希望得到鲁迅的祝福。
从这部分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阿长不仅仅是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她还希望所有人都能得到祝福,你们找到了吗?
“大家恭喜”。
5.怀念阿长
师:所以这样的一个保姆怎能不让鲁迅深情怀念呢。所以作者将他满腔的感激与怀念都融入了最后的两段文字当中。从这两段文字当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其中蕴含的情感吗?
预设:真诚的祈祷、敬佩、深切的怀念。
称呼有几个?
三个称呼说的是同一个人,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和深切的爱。也表现出对长妈妈的内疚、遗憾、同情、怜悯。
6.作业:寻找阿长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一定也有着这样的“阿长”,她或许是你年迈不识字的老祖母,或许是你爱唠叨的母亲,还或许是爱管闲事的阿姨。她们爱你的方式也许是你当初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但是有一天,你读懂了她们。
请你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小练笔,写出感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