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生活除垢中,其原理不属于盐类水解的是( )
A.醋酸除水垢 B.明矾净水 C.溶液除锈 D.热碱除油污
2.已知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适量水后平衡向右移动,增大
B.加热后平衡向左移动,增大
C.加入后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可得到红褐色沉淀
D.加热蒸干溶液并灼烧可得
3.反应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 B.
C.B、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D.A、C两点的反应速率:
4.某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5 15 25 35
1.0 0.85 0.81 0.80 0.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5s内的平均速率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则反应的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和,反应达到平衡前
5.在Ni的活化下可放出,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活化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i-H键的形成对氢原子的迁移是不利的
B.在此反应过程中Ni的成键数目未发生变化
C.该反应过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
D.整个过程中,N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6.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热化学方程式 结论
A 的燃烧热为
B 含的稀溶液与浓硫酸完全中和,放出热量小于57.3 kJ
C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7.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则A、B都是弱酸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若,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A、B两种酸溶液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8.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室温下,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小于
B.室温下,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
D.与反应生成的分子数目小于
9.实验测得溶液、溶液以及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
B.随温度升高,溶液的pH变化是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C.随温度升高,溶液中减小
D.随温度升高,溶液和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
10.鸟嘌呤(G)是一种有机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用GHCl表示)。已知GHCl水溶液呈酸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溶液加水稀释,pH升高
B.水溶液的
C.GHCl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D.GHCl水溶液中:
11.以 为例,探究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取相同浓度的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和现象 分析
A 观察溶液为绿色 和同时存在
B 升高温度,溶液变为黄绿色 平衡正移,的浓度增大
C 加几滴溶液,静置,上层清液为蓝色 平衡逆移,的浓度减小
D 加少量Zn片,静置,上层清液为浅黄绿色 平衡正移,的浓度增大
12.某小组研究沉淀之间的转化,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已知:ZnS为白色固体,CuS为黑色固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②中现象可证明与的反应是有限度的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ZnS转化为CuS
D.该实验可以证明CuS比ZnS更难溶
13.常温下,将的酸HA溶液与的NaOH溶液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反应后溶液pH一定等于7
B.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液中
C.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一定大于
D.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一定小于
14.25℃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氨水,溶液中减小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的值增大
C.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NaHS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D.将浓度为溶液加水不断稀释过程中,始终增大
15.常温下,将溶液逐滴加入到二元弱酸()溶液中。已知:,随着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NaHX溶液中
C.时,加入NaOH溶液体积大于20 mL,
D.加入NaOH溶液体积为40 mL时,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5分)
16.(14分)盐碱地是土壤表层集聚过多盐碱成分,对农作物有害的土地。
(1)盐碱地(含较多、NaCl)不利于植物生长,盐碱地呈碱性的原因为____________(填离子方程式);已知25℃时,的,则当溶液中时,溶液的______。
(2)Cu、Fe、Mo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常用的铜肥是胆矾,在盐碱地施用胆矾时,宜将其溶液______(填“喷在叶片上”或“随水灌入土壤中”),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
(3)已知:常温下,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常温下,向溶液中缓慢滴加盐酸,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和未画出)。据图回答问题:
①曲线Ⅰ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②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为A______B(填“>”、“<”或“=”)。
③根据上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滴加至B点时,
b.滴加至C点时,
c.滴加至D点时,溶液
(4)已知HCN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说明和结合能力的相对强弱____________。
(5)证明HCN是弱电解质,你的设计方案是____________。
17.(13分)滴定法是化学分析的常用方法,兴趣小组利用滴定法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测定盐酸的浓度
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注入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上,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2)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操作滴定管的图示如下,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3)下列情况会使所测盐酸浓度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事先用待测盐酸润洗
b.滴定前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滴定过程中刚变色就立即停止滴定
d.滴定结束后,俯视刻度线读数
实验Ⅱ.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某市售双氧水中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量取1.00 mL的市售双氧水配成250.00 mL溶液,然后量取配制的双氧水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的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4)滴定时,将标准溶液注入______(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
(5)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计算该市售双氧水中的含量为______g/L。
(7)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提示:
选项 滴定管中的溶液 锥形瓶中的溶液 指示剂 滴定终点颜色变化
A NaOH溶液 溶液 酚酞 无色→浅红色
B HCl溶液 氨水 甲基橙 黄色→橙色
C 酸性溶液 溶液 无 无色→浅紫红色
D 碘水 溶液 淀粉 蓝色→无色
18.(14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燃煤为主,将煤气化可减少环境污染。
(1)将煤与水蒸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制合成气。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反应(a)、(b)的(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能说明反应(a)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C.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②在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只发生反应(b),反应5 min到达图中M点,请计算0~5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已知反应速率,、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N处的______。
(2)一种新型煤气化燃烧集成制氢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Ⅳ.
副反应:
Ⅴ.
Ⅵ.
已知反应Ⅰ、Ⅱ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图2所示。
图1 图2
①由反应Ⅴ和反应Ⅵ可知,______;反应Ⅰ的______(填“>”或“<”)0。
②温度小于800℃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为提高反应Ⅱ中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写一条)。
④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只发生反应Ⅱ,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
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制氢工艺中设计反应Ⅲ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19.(14分)利用含锶(Sr)废渣制备晶体的流程如下:
已知:i.含锶废渣中Sr主要以和的形式存在;
ii.2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转化
①转化前,含锶废渣需要粉碎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转化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氨水,提高溶液pH,目的是提高______(填粒子符号)的浓度,将转化为。
(2)溶出
溶出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纯化
溶出液中除含有外,还含有和少量的、等杂质,其中与近似相等。纯化过程涉及操作如下:
已知:iii.25℃,和沉淀时的pH(当金属离子浓度为时,可认为沉淀完全):
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沉淀开始溶解
2.3 4.1 ——
4.0 5.2 7.8
iv.和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g 氢氧化物 20 40 60 80 90
1.77 3.95 8.42 20.2 44.5
0.173 0.141 0.121 0.094 0.086
①为除去溶液中的和,应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25℃时,______。
②滤液1中加入适量NaOH调节pH至14和升温至90℃有利于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90℃时,______(填“>”或“<”)。
④操作X是加热浓缩、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咸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C 3.C 4.D 5.C 6.D 7.B 8.A 9.B 10.A
11.D 12.B 13.D 14.B 1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5分)
16.(14分)(1)(1分) 10
(2)喷在叶片上(1分) 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难溶物,农作物不易吸收(1分)
(3)①(1分) ②> ③c (4)
(5)取固体NaCN溶于水,测其pH,若,则HCN为弱电解质(或取的HCN溶液,稀释10倍,若稀释后,则HCN为弱电解质;或取同浓度的HCN和盐酸,测其pH,若HCN的pH大于盐酸的pH,则HCN为弱电解质;或取溶液,测其pH,若,则HCN为弱电解质等合理答案即可)(其余每空2分)
17.(13分)(1)① (2)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1分) B(1分) (3)cd
(4)酸(1分) (5)
(6)340 (7)D(其余每空2分)
18.(14分)(1)①BD(2分) ②0.1(2分) 100(2分)
(2)①+131.3 > ②未达到自发进行反应的温度(2分)
③适当降低温度或增大(答案合理即可) ④75%(2分)
⑤减少因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其余每空1分)
19.(14分)(1)①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1分) ②
(2) (3)①(1分)
②温度越高,的溶解度越小,同时pH越大,浓度越大,越有利于与结合
③> ④冷却结晶(1分) 过滤(1分)(其余每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