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作业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科学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作业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科学教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16 22:2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学 科:小学科学
年 级:五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
《地球表面的变化》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单元名称
基本
信息 科学 五年级
第一学期
地球表面的变化
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地球的表面
1
2
3
4
5
6
7
第二单元第一课
第二单元第二课
第二单元第三课
第二单元第四课
第二单元第五课
第二单元第六课
第二单元第七课
地球的结构
课时
信息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风的作用
水的作用
总结我们的认识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学习内容
5-6年级学习目标
地球表面有由各种
水体组成的水圈。
举例说明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的形态。
地球内部可以划分 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三个圈层。
说出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简了解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知道抗
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人类生存需要防御
各种灾害,人类活动 说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的
会影响自然环境。 意识。
举例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能够针对现实环境问题提
出适当建议。
(二)教材分析
1.知识框架
地球的表面
地球的结构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风的作用
地球表面的变化
水的作用
总结我们的认识
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本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就地球表面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展开观察,进而引发学
生思考:这些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或者说什么作用
使它们成为现今的面貌呢?通过指导学生亲历一系列的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
逐步建构起地球现今的面貌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地球内外因的共同作用而
形成的这一科学概念,学生经历猜想、建立模型、模拟探究、形成解释等一系列
探究活动。
(三)学情分析
基础知识:在三四年级的学习,学生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经历过认
识岩石和土壤的过程,积累了一些地质成因的知识。
能力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五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敢于提出关
于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猜想,对实验的推理更趋于合理。但对收集证据,运用科
学思维,解释和论证科学结论的过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不断反思和重新架
构。
生活经验:学生熟悉自己身边的地形地貌,通过网络,新闻等媒介手段,学
生们对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有了解,但这些灾害产生的原因认识不清,是
模糊的、不完善的,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粗浅,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基于对地形图的观察,描述地球表面的整体样貌,丰富学生对地球表面的
认知,多维度提升对地球表面的初步认识。
2.会做地震、火山喷发、风蚀岩石等各种模拟实验,并根据模拟实验大胆猜
测,尝试证明自己的猜测。
3.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强调分享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愿意分
享、交流与反思,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家园的情感。
4.经历对“引起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因素”猜测、整理、再认识的过程,促
进学生进阶学习,帮助学生经历猜想、建立模型、模拟探究、形成解释等一系列
探究活动。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本单元作业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围绕本单元大概念展开的,设计两个环节,分
别是课堂作业和拓展作业。
(一)作业形式
课堂作业以教学中探究活动为主,以探究活动、建立模型和尝试交流和分享
等形式进行,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观察和推测得出结论的能力,提高学
生对地球面貌的变化的内外因的认知。
课后作业主要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完善,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帮助学
生建立模型、巩固课堂知识,完善认知,同时学以致用,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化成
能力,促进学生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实践,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分享的乐趣。
(二)评价方式
作业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三方面,注重自我评价和对学
习兴趣的评价。评价采用星级,每道题定位5☆等级,每道题评价明确,方便操
作。同时强调不以5☆封顶,当学生表现优秀可以不设上限,打6☆甚至更多,
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科学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信心,在兴趣中培养
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课时作业:
第1课时:地球的表面
时间 评价
要求 方式
环节
作业具体内容
评价要素
基于五种典型地形地貌图片的
1.是否基于对五种典型地
形地貌观察(1☆);2.描
述语言是否规范、准确(1
☆);3.对原因的猜测是否
合理(1☆);4.是否能够
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观点
(1☆);5.在汇总全班意
见后,是否对自己不合理的
猜测作出修正(1☆)。
观察,记录表格并给出合理猜测。
学生
7
课堂
作业
互评


教师
点评
本题是在观察了“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之后设计的,意在强
设 化学生对典型地形地貌的观察,描述变化原因的推测,注意地貌与地形的关
计 联,激起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研究的兴趣。抽提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旅途
意 见闻和网络、电视中的知识,发挥个人学习与小组交流研讨的优势,记录表
图 达自己的认识,尝试找出地貌与地形的关联,为后面的全班交流,形成初步
的共识奠定基础、提供线索。
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五种常见地
形地貌,尝试用超轻黏土制作地形
地貌模型小摆件。并与家人聊一聊
课后 芜湖的地形地貌。(准备材料:纸
拓展 张、笔、超轻黏土)
1.是否能画出五中地形地
貌的特征的简图(1☆);
2.黏土模型是否体现五中
地形地貌的典型特征(1
☆);3.黏土模型是否美观
好看(1☆);4.是否乐于
主动与家人分享知识(2
☆)。
教师
12 评价

钟 家长
评价
本题意在复习巩固五种地形地貌(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知
识,提高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画简
单线条”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识记,形成对地球表面样貌初步感知;“制作黏
土模型”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强调在玩中学,锻炼学生阅读文字,将抽象
平面图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能力;“聊一聊”引导关注家乡,培养对家乡的情
感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分享中获得乐趣的情感,促进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与
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2课时:地球的结构
时间 评价
要求 方式
环节
作业具体内容
评价要素
自学关于地球三个圈层厚底资
料的阅读卡片,对照圈层厚度比例,
用橡皮泥制作圈层厚度模型。
1.是否自主完成阅读(1
☆);2.是否能简单描述阅
读内容(1☆);3.模型三
个圈层厚度比例是否合适
(1☆);4.汇报交流是否
认真听取或积极表达观点
(1☆);5.是否对模型不
合理之处作出修正(1☆)。
学生
8
课堂
作业
互评


教师
点评
本课由第1课地球外部形态的认识,延伸到地球内部构造的学习,增强
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进一步激发兴趣与培养实践能力,但学生对于地球
设 内部结构的三个圈层缺乏深入的了解。本题适当补充一些资料,丰富学生对
计 地球的认识,采用自学和制作圈层厚度模型的方式,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
意 感知,进一步激发兴趣与培养实践能力。阅读、尝试表达、设计制作模型,
图 一步步修正认识,尤其是模型制作环节,怎样通过数据认识圈层比例,指导
制作科学性,以及交流汇报之后,发现自己制作不足,逐步转化教学重点,
同时为第3、4课的学习地震、火山喷发形成原因奠定知识基础。
观察煮熟的鸡蛋剖面,说清楚
1.是否具有浓厚兴趣,积极
什么部位代表哪个圈层,并简单记
主动观察(2☆);2.地球
录。(准备材料:纸张、笔、切开
内部结构简图是否符合实
6
的熟鸡蛋)
课后
教师 际(1☆);3.鸡蛋各部分
评价 代表地球圈层名称是否正
确(1☆);4.是否乐于主
动分享知识,参与班级交流
(1☆)。


拓展
本题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的认识。
通过学生指认圈层名称,加深对三个圈层名称的识记,强化科学术语的使用;
再次回顾三个圈层的厚度比例,直观感受地壳之“薄”,有效转化本课学习
重点,加深对地球内部构造真实情境的体验。在“地球表面不断变化”的大
概念指导下循序渐进,为后续学习地震和火山喷发原因提供知识储备,进一
步激发兴趣与培养实践能力。




第3课时: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时间 评价
要求 方式
环节
作业具体内容
评价要素
模拟地震成因实验,完成实验
记录单(包括“地面”的变化和“地
面”变化位置与“板块”对接边界
的关系)。
1.是否乐于参与模拟实验
(1☆);2.模拟实验操作
是否符合约定方法(1☆);
3.是否能够说出地震是地
壳运动引发的(1☆);4.
是否能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形成集体观点(1☆);5.
是否能基于证据大胆表达
自己的见解(1☆)。
学生
15
互评

课堂
作业

教师
点评
本题是探究地震成因的模拟实验。要求学生先猜测地震成因,再根据提
设 供的实验材料设计模拟实验,观察“板块”推拉过程并记录“地面”的变化,
计 能依据观察到的断裂、隆起、褶皱等现象推测地震成因。模拟实验过程中要
意 达成共识:地震是地壳运动引发的,挤压或拉伸两个“板块”是由地球内部
图 力量引起的,为推测地震成因提供依据;提示学生实验中注意观察“地面”
变化,为后面与自然界中岩层弯曲、断裂和错动的图片对比,最终达成共识。
设计制作防震知识宣传海
1.是否对广泛收集防震自
报,并开展汇报会和防震演练。
救自助知识有强烈的兴趣
(1☆);2.制作海报的防
15


震知识是否科学合理(1
☆);3.制作的海报是否美
观(1☆);4.是否主动分
享并欣赏他人海报(1☆);
5.积极参与防震演练,动作
是否规范、科学(1☆)。
课后
拓展
教师
评价
本题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搜集资料,制作海报,互相欣赏
和评价其他同学作品以及自救自助演练,让抗震防灾的知识入脑如心。为了
更好的将防震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可以结合学生提供的方法,开展演习等
活动,让学生自己评价防震方法,达到对地震抗震防灾知识的广泛了解,并
形成一定的能力好。




第4课时: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时间 评价
要求 方式
环节
作业具体内容
评价要素
模拟火山成因实验,完成实验
观察记录单(包括使用的观察方法
和对观察现象的描述)。
1.是否积极参与模拟实验
(1☆);2.是否能说出实
验材料分别代表地球内部
哪些结构(1☆);3.是否
按照注意事项完成操作(1
☆);4.是否能充分利用感
官全面观察;1☆);5.是
否基于证据,探究火山喷发
的原因(1☆)。
学生
10
互评

课堂
作业

教师
点评
本题是探究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是建立在充分的图片、文字资料
设 基础上。要求学生先分析实验材料分别代表地球内部哪些结构,意在将实验
计 材料及实验过程与自然现象一一对应,只有这样才能对每一种现象所代表的
意 意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强调利用感官,充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为推测
图 火山喷发的成因做出解释提供依据;原因建立对应关系,且有利于得出火山
喷发后对地表的改变。
你能对长白山天池的成因进行
解释,并说一说火山喷发对地球环
境的影响吗?
1.是否具有浓厚兴趣,积极
思考(2☆);2.是否乐于
主动分享知识,参与班级交
流(1☆);3.解释是否科
学合理,语言是否恰当(1
☆);4.是否能从正反两个
方面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
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
依存关系(1☆)。
6
课后
拓展
教师
评价


本题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的认识。
设 通过学生指认圈层名称,加深对三个圈层名称的识记,强化科学术语的使用;
计 再次回顾三个圈层的厚度比例,直观感受地壳之“薄”,有效转化本课学习
意 重点,加深对地球内部构造真实情境的体验。在“地球表面不断变化”的大
图 概念指导下循序渐进,为后续学习地震和火山喷发原因提供知识储备,进一
步激发兴趣与培养实践能力。
第5课时:风的作用
时间 评价
要求 方式
环节
作业具体内容
评价要素
探究风风对岩石的影响,并
填写实验记录报告
材料准备:砂岩、砂纸、放
大镜
1.是否基于认识提出合
理假设(1☆);2.实验
步骤设计是否清晰明了
(1☆);3.积极参与实
验(1☆);4.是否及时
准确记录实验现象(1
☆);5.是否能根据现象
得出结论(1☆)。
学生
互评
15
课堂
作业

钟 教师
点评
本题是在讨论“风对地球表面会产生怎样的作用”这一环节后设计
设 的,针对研究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设计便于实验探究的模型,让学
计 生体会到科学知识不仅能从书本、师长处获取,自主探究也是一种有效
意 途径。实验报告的引入,通过先观察“岩石表面的特点”,到“打磨前

后”的对比,“放大”了岩石前后的变化,充实了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的环节,注重模拟实验中思维过程的锻炼,使得整个探究活动都有明确
的目标指引,便于一定程度规范学生探究流程,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良
好习惯。
根据所学知识,向父母解释
以下四图的成因。
1.是否积极主动与父母
交流、讲解(1☆);2.
是否能清晰表达观点(1
☆);3.观点内容是否来
源于本课所学科学知识
(1☆);4.解释是否准
确(2☆)。
课后
拓展
15
教师
评价


家长
评价
本题旨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后,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善于将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对解释
实际问题的能力。“讲给父母听”的环节,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交往沟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
设计
意图
第6课时:水的作用
时间 评价
要求 方式
环节
作业具体内容
评价要素
1.观察下列图片,说一说让平
坦的土地变成这样的形态可能是什
么原因呢?
1.是否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1☆);2.是否能够提出
明确的观点(2☆);3.是
学生
10
课堂
作业
互评 否提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


法证明观点(3☆)。
教师
点评
2.你如何证明你的观点?设计
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本题设计于课程开始阶段,通过展示不同图片,让学生大胆猜想并提出
计 观点,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提炼观点的能力。设计实验不仅能够使学
意 生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还能锻炼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明确观点需要有
图 足够的证据支撑,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1.阅读资料,明确“地上
阅读下面材料,尝试系统解释黄河下游河段成为
河”的定义(3☆);
“地上河”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准确解释
资料:1.河流属于地表径流,容纳河流水体的凹地,
黄河下游河段“地上河”成
我们通常称为“河道”,一般来说河道的底部往往是低
因(3☆)。
教师
10 评价

于两侧地面的,成为一条下凹的凹地。
(评价依据:1.我国东西地
势差异。2.黄河泥沙来源。)
课后
拓展
2.“地上河”是指河道高出两岸地面,一般来源于沙
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较平缓的中、下游,
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
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
高出两岸地面,成为“地上河”。
钟 家长
评价
本题通过引入资料,锻炼了学生阅读并自主提炼观点的能力。同时本题
设计联系了本单元第一课我国地形地貌的特点以及东西地形差异性,让学生
利用学过的知识系统全面分析原因。通过复习--理解--运用,完善知识体系,



图 从而加深理解。
第7课时:总结我们的认识
时间 评价
要求 方式
环节
作业具体内容
评价要素
重新观察第 1课 5幅图,根据所学
内容对每一种地形成因做出科学解释,
并与先前的猜测进行比较。
1.是否积极主动参与。(1
☆);2.能否准确解释成因
(1☆);3.是否填写完整
表格(1☆);4.是否与之
前猜测比较(1☆);5.说
说为什么两次结果会有差
异(1☆)。
学生
10
互评

课堂
作业

教师
点评
本课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回顾与梳理,比较学习前后认识的不同,帮助
学生重建更为科学的解释,感受自己在《地球表面变化》单元的学习中获得
的成长。而且在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回顾模拟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会与学生
的原始猜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在解释现象的过程中,证据
的重要性。




调查附近因被侵蚀而变化的地
貌,解释变化原因,并根据所学知
识提出合理的治理建议。
6
侵蚀地貌图 形成原因 治理建议
课后
拓展
教师 1.完成调查取景(3☆);

评价
2.填写表格(2☆)。





通过学习,学生对于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有了自己的认识
和理解。本题的设计,让学生养成观察自己生活环境的习惯,认识到保护生
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科学知识竞赛:(环节:课堂作业 时间要求:10分钟)
1.下列关于地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
B.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
C.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
D.地球表面的地形一旦形成后就不会再改变了
2.小科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制作代表地壳的橡皮泥时,厚度应
该( )。
A.薄一些
B.厚一些 C.和其他层一样厚 D.厚薄没有要求
3.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法是(
①乘电梯下楼
)。
②在高楼层,就近躲在厚实的床、桌下
③在平房里,立即冲到空旷地
④不盲目大声呼喊,保存体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对于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土豆泥代表地壳
B.番茄酱代表岩浆
D.实验中不需要带护目镜
C.模拟实验中听不到任何声音
5.地球的内部力量改变着地球的地形,右图所
示是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的长白山天池,它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震
)。
B.火山喷发
D.流水作用
C.板块碰撞
6.小科暑假去新疆旅游,看到如右图所示
的景点“风蚀蘑菇”。经导游介绍,“风蚀蘑
菇”很久之前还是一块柱状的岩石,它发生变
化的原因是岩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风蚀作用,
请问风力作用最强的是(
A. ①处
)。
B. ②处
C. ③处
D.没有区别
7.小科同学看到山洪带来的危害,决定通过模拟实验探寻减少灾害的方法。
在研究“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实验时,下列设计方案比较科学的
是 (
)。
A.
B.
D.
C.
二、科学探究及整理(环节:课外拓展 时间要求:20分钟)
同学们,《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完成了,通过这段时
间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请自由选择本单元你印象最深的知识,跟别人分
享,并试着围绕其中一个问题画一张思维导图。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1
对应单元
对应学
理解
完成
时间
类型
难度
来源
作业目标
了解

应用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思维图
1
2
3
2
3
3
2
4
容易
容易
容易
容易
容易
中等
容易
中等
改编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原创
2

3
30


4
5


6
7

8

(三)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或者提示:
一、1.D 2.A 3.B 4.B 5.B 6.A 7.D
二、学生愿意分享,能针对本单元知识提出一个问题,解释合理,
观点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