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1.2认识工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1.2认识工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17 00:0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工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工程的基本概念,认识工程师的职业特点。
学生能够了解工程的基本步骤,包括设计、建造、测试和改进。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工程类型(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的方式,了解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实践应用。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简单的工程设计和制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工程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对工程师职业的尊重。
帮助学生认识到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沟通和分享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
几种常见工程类型的初步了解。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工程设计、建造和测试等步骤的理解和实践。
学生对不同工程类型特点和应用领域的区分。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相关PPT课件和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实例。
简单的工程设计制作工具和材料(如纸杯、吸管、橡皮筋等)。
实地考察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相机、测量尺、记录本等)。
2. 学生准备:
准备好观察记录本和笔,用于记录课堂学习和实地考察的结果。
准备好小组合作所需的材料(如剪刀、胶带等)。
家长协助下进行相关工程实例的收集和了解。
四、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导入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工程吗?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工程的概念和工程师的职业特点。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工程,了解工程的基本步骤和几种常见的工程类型。”
【新课讲解】(15分钟)
1. 工程的基本概念
讲解工程的定义:“工程是运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设计、建造和维护各种设施和系统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身边有哪些工程实例?它们有什么特点?”
2. 工程的基本步骤
讲解工程的基本步骤:“设计、建造、测试和改进是工程的基本步骤,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
通过PPT展示或视频资料,展示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制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工程步骤的实践应用。
3. 常见的工程类型
讲解几种常见的工程类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工程类型。”
通过PPT展示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工程类型的实例和特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各种工程类型的应用领域。
【实验探究】(15分钟)
分组进行简单的工程设计制作活动。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问题或需求(如制作一个简易的纸桥、设计一个简易的风车等),按照工程的基本步骤进行设计和制作。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工程的基本步骤和实践应用,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小组展示: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工程设计制作成果。
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提问与答疑:学生就工程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向教师提问,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如何改进自己的工程设计”、“不同工程类型的特点和应用”等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想法和创意。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我们了解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初步了解了几种常见的工程类型。通过动手实践,大家也体验了工程设计制作的过程。”
强调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工程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未来的工程师。”
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工程实例,思考它们的设计、建造和测试过程。”
五、知识点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和几种常见的工程类型。通过动手实践和小组讨论,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实践应用。同时,学生也认识到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导入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工程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解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展示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类型。
实验探究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工程设计制作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互动环节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改进之处: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工程设计制作的目的和内容不够明确,今后可以加强对设计制作的指导和讲解。
在学生互动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话题讨论如工程伦理、环境保护等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在课后作业布置上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如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模型或设计一个简易的电路图等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3. 后续教学计划:
在后续课程中将继续关注学生对工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将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如数学、物理等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工程的认识和理解。例如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了解工程中的测量和计算;通过物理学习让学生了解工程中的力学和电学原理。
将鼓励学生参与工程相关的科技活动和比赛,如机器人制作、桥梁设计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