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4 谁先迎来黎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4 谁先迎来黎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17 00: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谁先迎来黎明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顺序。
让学生了解时区及时差的概念,并会进行简单的时区换算。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自转对时间的影响。
教会学生利用地图和时钟等工具来理解和解释时区及时差现象。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成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认识到科学是解释自然现象的有效工具。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乐于合作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其对时间的影响。
时区及时差的概念和简单的时区换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地球自转方向与时区关系的理解。
学生对于时区换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时钟等教学用具。
有关地球自转和时区的PPT课件或视频资料。
时区换算练习题。
2. 学生准备:
课前阅读有关地球自转和时区的书籍或资料。
准备好个人观察记录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导入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不同地区会在不同时间迎来黎明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并补充。
播放有关地球自转的动画演示,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讲解】(20分钟)
1. 地球自转的方向
讲解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
使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进行模拟实验:将手电筒固定在地球仪的某侧代表太阳,让地球仪自转,观察并解释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自转的过程,理解地球自转方向对时间的影响。
2. 时区及时差的概念
讲解时区的划分依据和目的。
通过地图展示世界时区分布,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差异。
讲解时差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简单的时区换算。
3. 师生对话与讨论
提问:“如果我们现在在北京,想要知道纽约现在是几点钟,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时区换算的方法。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给予补充和纠正。
通过对话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时区换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时区换算练习,互相检查答案并讨论遇到的问题。
代表发言: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练习结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提问与答疑:学生就本节课所学内容向教师提问,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包括地球自转的方向、时区及时差的概念和时区换算方法。
强调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地球自转和时区的故事或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知识点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顺序,以及时区及时差的概念和简单的时区换算方法。通过模拟实验、讨论和练习,学生们对地球自转和时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时区换算的基本方法。同时,本节课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以及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导入环节通过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新课的讲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讲解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模拟实验、对话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强了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互动环节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小组活动和代表发言环节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2. 改进之处:
在模拟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现象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对实验目的和原理的讲解。
在时区换算练习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情境的练习题目,如航班时刻计算、国际电话时间对接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课后作业布置上,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实践性和探究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本地日出时间的变化情况或进行简单的时区换算游戏等,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3. 后续教学计划:
在后续课程中,将继续关注学生对地球自转和时区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将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如地理、数学等,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地球自转和时区的认识和理解。
将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如天文观测、时区换算游戏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