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桃花源记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3 15:0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2、相关资料
陶渊明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避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1、辨明字音
垂髫( ) 发髻( ) 俨然( )阡陌( )( )
诣太守( )两鬓( )邑人( )豁然( )遂( )骥( )郡下( )
2、将“渔人”、“村人”两词准确的填入文中括号内。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翻译整篇课文
【合作探究】翻译下列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6、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小结提升】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当堂检测】
一、解释一词多义
1、舍: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
2、寻: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
3、志: 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4、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
5、遂:遂与外人间隔( ); 遂迷(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①渔人甚 异之 ( ) ②具答之( )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 ④欣然规往( )
⑤诣太守 ( ) ⑥未果,寻病终( ) w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古今异义词
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一、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鲜美 古义: 今义:
2、交通 古义: 今义:
3、 妻子 古义: 今义:
4、 绝境 古义: 今义:
5、无论 古义: 今义 :
6、不足 古义: 今义:
7、开朗: 古 义: 今义:
【合作探究】
1、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的哪些美景?哪些是自然景象,哪些是生活美景?
2、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 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现实?
3、村人“皆叹惋”,“叹惋”什么? X k b 1 . c o m

4、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 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
6、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小结提升】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当堂检测】
1、找出出自找本文的七个成语,写在下面:
2、 《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
3、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4、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