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2025 届高二(上)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D。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2.D。解析:因为玉米是收获种子,因此在传粉时节正好遇上连续阴雨天气,采用生长素调
节剂处理的方法并不能提高产量。
3.A。解析: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通过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互换实现非等位基因
的重新组合。
4.D。解析:F1红花的基因型为 AaBb,纯合白花的基因型 AAbb或 aaBB或 aabb,子代红花:
白花分别为 1:1或 1:1或 1:3。
5.D。解析: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转录通常只能以其中的一条链作为模板。
6.D。解析:图示 tRNA 可以搬运密码子为 ACC(5′→3′)的氨基酸
7.D。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图示为有丝分裂过程,因
此细胞中不会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8.B。解析: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HIV 病毒对人类种群具有选择作用,定
向改变基因频率;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 HIV-1 的几率下降;该突变基因丰
富了人种群的基因库。
9.C。解析:慢跑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肝糖原分解加快、非糖物质转化增多。
10.D。解析:胰蛋白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11.C。解析:交感神经兴奋膀胱不收缩,副交感神经兴奋膀胱收缩。
12.A。解析:当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量增加之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
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会解除该受体对 A 蛋白基因表达的抑制,因此人体内 TSH 含
量与 A蛋白的含量成正比。
13.A。解析:慢跑过程中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中细胞的代谢产热。慢跑过程中血糖不断
消耗,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肝糖原分解加快、非糖物质转化增多。慢跑过程
中汗腺分泌增加,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14.D。解析:禁水加压实验后,CDI患者在 ADH的作用下,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
收,因此尿液渗透压升高;NDI 患者 ADH 敏感性缺陷,因此禁止饮水 10 h 后补充 ADH,尿
液渗透压不变。
15.A。解析:激活 PD-1 会使 T 细胞的活化受阻,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下降,有利于移植器官
的存活。
16.C。解析:c细胞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也不能增殖分化。
17.C。解析:若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则所用激素应对免疫反应起抑制作用。
18.A。解析:由图 1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作用于尖端下部,使背光侧比
向光侧长得快;图 2 实验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尖端接触,因变量为是否表现弯曲生长。
图 2实验证明了尖端能产生促进其下部生长的是某种物质,但不知道为吲哚乙酸。
+
19.D。解析:若抑制细胞膜上 H 外排的转运蛋白,不利于细胞壁酸化,不利于细胞伸长。
20.D。解析:若酵母菌初始接种量增大一倍,则该培养体系所能容纳的酵母菌不变
21.(11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1)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作用时间长、不易被酶降解等(任意两点均可)
茎芽顶端(1分) 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2)茎芽长度 一定浓度的 GA3和 IAA都可以促进茎芽生长,而且两者共同作用的效果
更好
(3)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22.(12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突触小泡(1分) 信息交流
(2)突触前膜(1分) 防止突触前膜持续释放 5-HT,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维持突触
间隙神经递质的相对稳定或通过负反馈调节防止突触前膜释放过多 5-HT(合理即可)
(3)生理盐水 杨梅素 杨梅素能降低 MAO的活性,减少 5-HT氧化成 5-羟色醛,突触间
隙的 5-HT增多
23.(12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磷脂和蛋白质
(2)人体肺部细胞表面的 ACE2 受体更多或机体其他部位的组织细胞 ACE2受体较少
细胞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 B细胞
(3)GP73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 ATP转化为 cAMP,进而激活 PKA信号通路,促
进糖异生过程使血糖升高 抑制 GP73 的活性或降低 GP73 的表达或抑制 GP73受体活性或
降低 GP73受体的表达
24.(11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衰退型
(2)先增加后减少 不变
(3)密度(1分) 不会因标记对动物身体或活动造成影响 M/N(或 m/n)
25.(14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隐性
(2)母 M品系自交获得的种子长出来的是黄叶苗,与常规品系杂交获得的种子长出
来的是绿叶苗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F 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叶色和育性的基因
所在染色体发生了互换
(3)③④ 1/4或 1/2或 7/16
解析:(3)Ⅰ、杂交组合①与②子代为光滑形,①与⑤的子代光滑形,说明①与②、①与
⑤所具有的隐性基因是非等位基因,是由不同基因经隐性突变产生的;杂交组合①与③子
代为锯齿状,①与④的子代锯齿状,说明①与③、①与④所具有的隐性基因是等位基因,
是由同一基因经隐性突变产生的。
Ⅱ、①和②的后代与①和⑤的后代杂交,若②和⑤不为同一隐性突变,且位于非同源染色
体上,则第一组的 F1基因型可表示为 AaBbCC,第四组的 F1基因型可表示为 AaBBCc,两者
杂交,子代叶片边缘锯齿 aa_的概率为 1/4,若②和⑤为同一隐性突变,则第一组的 F1基
因型可表示为 AaBb,第四组的 F1基因型可表示为 AaBb1,两者杂交,其子代叶片边缘锯齿
(带 aa或者 bb1)的概率为 1/4+1/4-1/16=7/16,若②和⑤为同一隐性突变,且①和②⑤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则第一组的 F1基因型可表示为 AaBb(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
Ab和 aB配子),第四组的 F1基因型可表示为 AaBb1(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 Ab1和 aB配子),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两者杂交,子代叶片边缘锯齿的概率为 1/2×1/2+1/2×1/2=1/2。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AYwEggggAgBAABgCQQkYCEEQkAACAIoOxBAIMAAAQQF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