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台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台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7 09:15:5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台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台阶》是军旅作家李森祥所写的一篇小说,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自读文章。本篇课文的教学需要落实第三单元如下目标:“学习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本文可以让学生在自读中,体悟、发现、文本的细节之美,力争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小说蕴含的情感意蕴。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短篇小说,篇幅较长,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读懂,悟透文本中的意蕴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在《阿长与<山海经>》《老王》等课文中已经学到了一些熟读精思的阅读方法,本课学生自读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描写,在品析语言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带领学生读懂人物形象,从而悟出小说的主题。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文本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在欣赏人物形象的同时,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自读,并抓住细节适当做些批注。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自读,并抓住细节适当做些批注。
难点:引导学生在欣赏人物形象的同时,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同学们在家里你们和父母谁的关系最好?大家都认为和母亲关系最好,父亲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一个人。父亲默默为家庭付出很多,却总是不说什么。父爱深沉如山,让我们走近作家李森祥的父亲,共同领略文本的语言魅力,读懂一位父亲一生的辛劳换来的荣光。
二、了解作家李森祥的故事:
1.了解作家的成长经历李森祥是73届高中毕业生,那个时代没有大学可考,毕业后他只能回家务农。没有机会上大学,在李森祥看来,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了。然而,父亲却极力反对,原因很简单,李森祥是家里的长子,一旦离家,就少了一个健壮的劳动力。然而,第一年报名计划的失败,并没有动摇李森祥的决心,第二年,他瞒着父亲,偷偷报了名。18岁的他,第一次出门远行,当了兵。那时候的李森祥,满心想着的就是当一名职业军人。他是某军校的首届学生,毕业后在基层连队带过兵。他做过书记员、管理员、机关后勤。直到1986年,开始写短篇小说,一连写了3篇,直接投给了《上海文学》。他还记得其中一期,发了他的两篇文章。在部队呆了多年,他突然觉得另一个视野被打开了。“一下子信心很足,感觉我是一个作家了。而我想在部队之外交的文化界的朋友,只要通过一篇小说,就可以交到了,那个时代,发表一篇小说是可以改变一切的,一个作家,就这样起来了。”1988年,他的第四个短篇小说《台阶》又发表在《上海文学》。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发表小说颇多,主要有《十八里营房》《小学老师》《塌鼻大娘》。1987年开始文字创作,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等。他创作非常认真,在创作《卧薪尝胆》时,几年来他光看相关史料就有一千多万字,剧本也已九易其稿,废稿纸摞起来已有一人多高。2.学生板书:小说,第一人称
三、讲好“台阶”故事
1.用简洁的语言讲述父亲和台阶的故事。2.请在“父亲”和“台阶”之间加一个词或一些句子,你想怎么说?
四、品析“父亲”形象
1.第一部分静静地读,静静地品:
①自读课文第1-16节,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的词句作点批注,分析概括台阶砌成前的“父亲”。
②课文第一部分,请大家勾画圈点出能够显示父亲性格特点的词语:
③课件出示描写父亲的洗脚的场景作批注: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父亲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凼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那天,母亲就特别高兴,亲自为他端了一大木盆水。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2.第二部分静静地读,静静地品:
自读课文第10-17节,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的词句作点批注,品读细节描写并分析概括造新屋时的“父亲”。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学生朗读并赏析:板书:执着坚韧朴实
3.第三部分静静地读,静静地品:
自读课文第18-24节,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的词句作点批注,品读细节描写并分析概括准备建台阶时的“父亲”。“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学生朗读并赏析:板书:吃苦耐劳
4.第四部分静静地读,静静地品:
自读课文第25-32节,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的词句作点批注,品读细节描写并分析概括台阶砌成后的“父亲”。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学生齐读,请给最后一段,改换一下标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五、感悟“台阶”意蕴
1.补充句子:台阶是父亲的 台阶是父亲的 台阶是父亲的 台阶是父亲的
2.学生回答:
六、感悟“台阶”主旨
1.课件出示:李森祥: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台阶》创作谈在《台阶》发表之后的一个早春,我回家乡过年,喝着酒时我想到了早已作古的父亲,与我母亲一起回忆起他。母亲仍旧那句老话,“你是上辈子欠了他的”。此番母亲的这句话,竟令我热泪盈眶……那一个本该是欢聚的夜晚,我却酩酊大醉。第二日酒醒后,母亲告诉我,昨夜我发疯一般,哭着喊着说最对不起的人是父亲,我早就并且一直踩在他的肩膀上。是的,我早已经不是童年的那个懦弱的孩子。我自迈进成年后,内心很强大。我不怕挫折,不担心失败,我会一再地站起来!我终于明白,《台阶》给了我与真实而严厉的父亲沟通的能力。我读懂并理解了他。父亲用他的肩膀作为我人生的《台阶》,虽然我不赞成他棍棒式的教育方式,但我对他充满了感恩。父亲,儿子以此文来永远地怀念你。
2.学生悟出《台阶》一文的主旨:朗读材料后半部分并板书:感恩、怀念
3.父亲指的仅仅是一个人吗?他的一生具有怎样的时代意义?
材料助读:小说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对父亲来说,台阶既是他的物质期待,更是他的精神追求。当父亲用汗水和辛劳终于砌成了向往已久的台阶后,他却又处处感到“不自在”,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寂寞。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通过父亲这个形象,引发我们对父亲这一代人人生价值和精神生活的追问——我们的农民父辈,我们的像农民一样的父辈,我们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父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可以有尊严的真正像个人一样不再一辈子低眉顺眼,不再卑微的驼着背生活。
4.“小人物”的故事材料助读: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卖油翁》《台阶》
5.学生领悟本文的另一层意蕴:
①学生板书:悟出并板书:关注、尊重
②教师总结:关注我们的农民父辈,像农民一样的父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父辈;、尊重父亲这一代人人生价值和精神生活的追问。让他们可以有尊严的真正像个人一样,不再一辈子低眉顺眼,不再卑微的驼着背生活。
七、致敬你的父亲:
1.播放音乐筷子兄弟的《父亲》。
2.“父亲”是我们人生的“台阶”,站在父亲的肩膀上,我们慢慢长大——请你给父母说说心里话:
八、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背影》、阎连科的《盖房》,比较探究,体会父亲形象。
2.回家用你的方式,表达一下对父亲的感谢和爱。
【板书设计】
(关注尊重) 新台阶造好,父亲老了
(感恩怀念) 造新屋垒新台阶
渴望尊严 造台阶漫长的准备过程
吃苦耐劳 我们家的台阶底
老实厚道低眉顺眼
【备课反思】
本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这篇文章有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因此品析细节描写是文本的重点,在设计时,我紧扣自读课文的特点。教师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多指导学生品析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但本文的主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1.课件出示:李森祥: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台阶》创作谈;2.材料助读:父亲指的仅仅是一个人吗?他的一生具有怎样的时代意义?3.出示单元提示:小人物”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悟出小说主题:感恩、怀念父亲的同时,引发大家对像父亲一样的普通人的关注和尊重。一篇课文,潜藏在文字背后的那些情感,只有文本和孩子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之后,美好的情感就会传递出来,孩子们在讲述中获得了感动,在心灵深处受到了爱的启迪与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