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2.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的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
3.结合赋税制度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学习目标
一、选官制度
商周时期 战国至秦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晚清
选
官
方
式
依
据
标
准
血缘关系
军功
品德才能
一、选官制度
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材料: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考:为什么九品中正制会取代察举制呢?
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
一、选官制度
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创立:
曹魏创立,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次授以相应的官职。
(2)标准: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才能
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
(3)实质:
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不利于人才选拔和中央集权
(4)衰落:
随着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针对上述弊端,统治者做了哪些调整?
以寒门抑门阀,以考试代门第
一、选官制度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2、隋唐——科举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1)封建经济发展,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崛起,要求打破门阀政治
(2)统治者要求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3)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
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2、隋唐——科举制
自学教材40页,归纳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
科举制度形成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
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2、隋唐——科举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1:士人可以不经过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情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2: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材料3:(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4: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明)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5: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有利于形成重学的社会风气,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
被西方各国借鉴,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消极:①禁锢思想,压抑个性;②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发展
时代 选官制度 选拔标准
先秦时期 世卿世禄制
战国至秦朝 军功爵制
两汉时期 品德、才能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完善
九品中正制
家世
科举制
才学
察举制
探究从两汉到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创新之处?(从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官权利、选拔原则角度分析)
选拔标准:
选拔方式:
选官权利:
选拔原则:
由家世门第到学识、才能
由推荐品评到公开考试
由地方到中央
制度化、公开、公平
血缘
军功
魏晋南北朝
三公
九卿
皇帝
东汉
皇帝
尚书台
三公九卿
西汉
秦朝
皇帝
三公九卿
中朝
中外朝制
中书省
皇帝
尚书省
门下省
【曹魏】
【西晋】
三公九卿制
三省体制
二、中央官制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进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二、中央官制
(1)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唐太宗时期
1、隋唐——三省六部制
尚书台改成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体制
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尚书省
三公九卿制(秦朝)
皇帝
中朝
外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中外朝制(汉朝)
根据教材41页内容,比照秦三公九卿制、汉中外朝制示意图,
自主设计一幅隋唐三省六部示意图,(要求能反映隋唐三省六部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流程)
分析三省六部制有哪些变化创新,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意义是什么?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审议
审核政令
起草政令
执行政令
封驳
提交上奏
同意后交于审理
三省六部示意图
政事堂
(中书门下)
相权三分,彼此牵制
职权分工明确
集思广益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三省六部制
时期 中枢机构设置 权力配置
西汉 武帝前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武帝后 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东汉 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隋唐 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
三公九卿制
中朝和外朝
中外朝
三省六部制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三、赋税制度
古代民众的义务:
“税+役”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
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魏晋南北朝
唐初
唐中后期
租庸调制
租调制
两税法
三、赋税制度
【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大部分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
北魏 均田制: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给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农民需交纳粮食和布帛。
三、赋税制度
1、魏晋南北朝——租调制
租:纳粮(粟)
调:纳布帛
租(田亩税):粮食
调(人头税):帛或布
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以户为单位,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徭役。
(1)含义:
以均田制颁授的土地为征收标准,使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结合得更加紧密。
(2)影响:
有利于赋税收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三、赋税制度
2、唐初——租庸调制
(1)变化:
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减轻了农民负担,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保障政府赋税收入。
(2)意义:
庸:用帛或布代徭役
调(人头税):帛或布
教材43页史料阅读:分析两税法的背景:安史之乱后
材料: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
户口不实
军事作战需要
赋税名目繁多
贫富差距大,贫苦百姓负担重
官吏巧取豪夺
纳税人口数量减少
(1)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2)政府财政困难
唐中期以后——_____
两税法
三、赋税制度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纳钱), 按田亩缴纳地税(米粟) ;
②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④中央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2、唐中期以后(安史之乱)——两税法
(1)主要内容:
(2)积极作用:
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③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加速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赋税制度
材料十三:在两税法推行过程中,贪得无厌的封建官吏又在两税定额之外巧立名目,敲诈勒索,如“间架税”“除陌钱”等等。沉重的苛捐杂税,使劳苦人民陷入了生不如死的悲惨境地,“两税法”实际上已不再存在了。
——《中国通史》
材料: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
——白居易《赠友五首》
消极:①由于土地兼并严重、长期不调整户等、官吏腐败盘剥等原因,两税法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
②缴纳货币造成对百姓二次剥削,没有考虑民间疾苦。
两税法对比租庸调制的变化与创新
征税
标准
人身
控制
税收
种类
征税
内容
(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
(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①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
(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
(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
②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
(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③税收种类简化
(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制)“以庸代役”
(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
④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三、赋税制度
赋税制度的演变
时间 赋税制度 标准 趋势
魏晋
唐初 唐中期 明代 清初 租调制
按户征粮纳绢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可以庸代役
按土地和财产收税
取消人头税
按亩征收银两
三、赋税制度
以人丁为主到
以土地财产为主
人身控制逐渐松驰
税目总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
赋税内容由实物到货币
课堂练习
1.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
2.下列有关古代赋税(役)制度的描述,最早出现于唐代的是( )
A.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B.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C.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D.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C
3、(2021·湖南高考·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课堂练习
A
解析:占田制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导致土地兼并盛行,自耕农数量存在减少的趋势,而均田制普遍授田,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自耕农数量将上升,因此,A正确;官员未必是世族,而且隋唐的均田制是政府将无主的土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因此B错误;本题强调的是土地所有制,与九品中正制无关,故C错误;田制的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巩固统治,因此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