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1四则运算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四下·集美期中)用○、□、△分别代表一个不为0的数。如果○-□=△,那么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已知○-□=△可得:○=□+△或者□=○-△。
故答案为:B。
【分析】○-□=△是一道减法算式,○是被减数,□是减数,△是差,根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判断即可。
2.(2023四下·南召期末)两个数相减,如果减数增加了0.4,被减数不变,那么差( )。
A.增加0.4 B.增加0.88 C.减少0.4 D.减少0.8
【答案】C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果减数增加了0.4,被减数不变,那么差减少0.4。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减法计算中,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那么差就减少几。
3.(2023四下·奉化期末)已知▲-●=■,那么下列算式正确的有( )个。
①▲-■=● ②●+■=▲ ③▲+■=● ④●+■+▲=2个▲
A.1 B.2 C.3 D.4
【答案】C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①▲-■=● ②●+■=▲ ④●+■+▲=2个▲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据此解答。
4.(2023四下·潮南月考)已知一道减法算式的减数和差都是140,则被减数是( )。
A.0 B.70 C.140 D.280
【答案】D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40+140=280
故答案为:D。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由此计算被减数即可。
5.(2023四下·期中)刺槐是荒山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王叔叔有a棵刺槐苗,李叔叔送给王叔叔3棵后,两人的刺槐苗棵数相同。李叔叔原来有( )棵刺槐苗。
A.a-3 B.a+6 C.a+3 D.a-6
【答案】B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3+3=a+6;
故答案为:B。
【分析】李叔叔送了3棵给王叔叔后一样多,此时为a+3,而李叔叔原来的还要加上他送出的3棵,因此为a+3+3。
二、判断题
6.(2023四下·永善月考)因为 + = ,所以 + =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因为 + = ,所以 - = ,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是加数, 是另一个加数, 是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据此判断即可。
7.(2023四下·崆峒期中)被减数增加100,减数减少100,差不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被减数增加100,减数增加100,差增加2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解答。
8.(2021四下·番禺期末)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0。(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被减数
=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被减数=差+减数,所以被减数-(减数+差)=0。
9.(2021四下·万州期末)已知:○+△=□,可得出算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已知:○+△=□,可得出算式□-△=○,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据此解答。
10.(2023四下·岳池期末)△-□=○,如果△增加0.9,□增加0.9,那么○不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果△增加0.9,□增加0.9,那么○不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数,差不变。
三、填空题
11.(2023四下·新会期末)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325。如果减数是320, 被减数是 ;如果被减数是520,减数是 。
【答案】645;195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320+325=645;520-325=195。
故答案为:645;195。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12.(2022四下·囊谦期中)根据254+74=328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 。
【答案】328-254=74;328-74=254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328-254=74
328-74=254。
故答案为:328-254=74;328-74=254。
【分析】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13.(2020四下·邕宁期末)根据67-55=12,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也可以写出另一个减法算式 。
【答案】55+12=67;67-12=55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67-55=12,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55+12=67,也可以写出另一个减法算式67-12=55。
故答案为:55+12=67;67-12=55。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那么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14.(2023四下·潮南月考)把两个数 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做减法。
【答案】合并;和;加数;加数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故答案为:合并;和;加数;加数。
【分析】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15.(2022四下·兴县期中)两个数的差是20,如果被减数增加10,减数不变,差是 ;如果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10,差是 。
【答案】30;10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被减数增加10,减数不变,差是20+10=30;
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10,差是20-10=10。
故答案为:30;10。
【分析】减数不变,被减数加几,差也加几,被减数减几,差也减几;
被减数不变,减数加几,差减几,减数减几,差加几。
四、计算题
16.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1)190+672=
(2)980-795=
(3)769+331=
【答案】(1)190+672=862
验算:
(2)980-795=185
验算:
(3)769+331=1100
验算: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
17.(2022三上·西峰期中)
加数 132 369
加数 150 245
和 600 420
被减数 720 482
减数 265 169
差 236 263
【答案】解:第一行加数=600-150=450;
第二行加数=420-132=288;
第三行和=369+245=614;
如表所示:
加数 450 132 369
加数 150 288 245
和 600 420 614
第四行被减数=169+263=432;
第五行减数=482-236=246;
第六行差=720-265=455;
如表所示:
被减数 720 482 432
减数 265 246 169
差 455 236 263
【知识点】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第一个表格: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计算即可;
第二个表格: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五、解答题
18.(2020三下·蓬江期中)小明在做减法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7,正确的差是多少?
【答案】解:287-50=237
答:正确的差是237。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看成了8,也就是说被减数多了50,即差多了50,用所得的差减50即可解答。
19.(2022一下·蓬江月考)从下面数字中选出三个数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答案】8+7=15;15-7=8;15-8=7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0.2017年投入运营的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是350千米,2019年5月在青岛下线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设计时速是600千米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时速比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快多少?(先计算,再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答案】解:600-350=250(千米)
验算:250+350=600(千米)
答:最高时速快600千米。
【知识点】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 解:600-350=250(千米)
验算:250+350=600(千米)
答:最高时速快250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时速-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时速比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快的部分,据此列式计算;
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验算减法,可以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如果等于被减数,计算正确,否则,计算错误。
1 / 1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1四则运算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四下·集美期中)用○、□、△分别代表一个不为0的数。如果○-□=△,那么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3四下·南召期末)两个数相减,如果减数增加了0.4,被减数不变,那么差( )。
A.增加0.4 B.增加0.88 C.减少0.4 D.减少0.8
3.(2023四下·奉化期末)已知▲-●=■,那么下列算式正确的有( )个。
①▲-■=● ②●+■=▲ ③▲+■=● ④●+■+▲=2个▲
A.1 B.2 C.3 D.4
4.(2023四下·潮南月考)已知一道减法算式的减数和差都是140,则被减数是( )。
A.0 B.70 C.140 D.280
5.(2023四下·期中)刺槐是荒山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王叔叔有a棵刺槐苗,李叔叔送给王叔叔3棵后,两人的刺槐苗棵数相同。李叔叔原来有( )棵刺槐苗。
A.a-3 B.a+6 C.a+3 D.a-6
二、判断题
6.(2023四下·永善月考)因为 + = ,所以 + = 。( )
7.(2023四下·崆峒期中)被减数增加100,减数减少100,差不变。( )
8.(2021四下·番禺期末)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0。( )
9.(2021四下·万州期末)已知:○+△=□,可得出算式□-△=○。( )
10.(2023四下·岳池期末)△-□=○,如果△增加0.9,□增加0.9,那么○不变。( )
三、填空题
11.(2023四下·新会期末)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325。如果减数是320, 被减数是 ;如果被减数是520,减数是 。
12.(2022四下·囊谦期中)根据254+74=328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 。
13.(2020四下·邕宁期末)根据67-55=12,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也可以写出另一个减法算式 。
14.(2023四下·潮南月考)把两个数 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做减法。
15.(2022四下·兴县期中)两个数的差是20,如果被减数增加10,减数不变,差是 ;如果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10,差是 。
四、计算题
16.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1)190+672=
(2)980-795=
(3)769+331=
17.(2022三上·西峰期中)
加数 132 369
加数 150 245
和 600 420
被减数 720 482
减数 265 169
差 236 263
五、解答题
18.(2020三下·蓬江期中)小明在做减法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7,正确的差是多少?
19.(2022一下·蓬江月考)从下面数字中选出三个数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20.2017年投入运营的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是350千米,2019年5月在青岛下线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设计时速是600千米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时速比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快多少?(先计算,再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已知○-□=△可得:○=□+△或者□=○-△。
故答案为:B。
【分析】○-□=△是一道减法算式,○是被减数,□是减数,△是差,根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判断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果减数增加了0.4,被减数不变,那么差减少0.4。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减法计算中,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那么差就减少几。
3.【答案】C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①▲-■=● ②●+■=▲ ④●+■+▲=2个▲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据此解答。
4.【答案】D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40+140=280
故答案为:D。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由此计算被减数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3+3=a+6;
故答案为:B。
【分析】李叔叔送了3棵给王叔叔后一样多,此时为a+3,而李叔叔原来的还要加上他送出的3棵,因此为a+3+3。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因为 + = ,所以 - = ,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是加数, 是另一个加数, 是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据此判断即可。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被减数增加100,减数增加100,差增加2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解答。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被减数
=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被减数=差+减数,所以被减数-(减数+差)=0。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已知:○+△=□,可得出算式□-△=○,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据此解答。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果△增加0.9,□增加0.9,那么○不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数,差不变。
11.【答案】645;195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320+325=645;520-325=195。
故答案为:645;195。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12.【答案】328-254=74;328-74=254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328-254=74
328-74=254。
故答案为:328-254=74;328-74=254。
【分析】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13.【答案】55+12=67;67-12=55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67-55=12,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55+12=67,也可以写出另一个减法算式67-12=55。
故答案为:55+12=67;67-12=55。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那么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14.【答案】合并;和;加数;加数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故答案为:合并;和;加数;加数。
【分析】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15.【答案】30;10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被减数增加10,减数不变,差是20+10=30;
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10,差是20-10=10。
故答案为:30;10。
【分析】减数不变,被减数加几,差也加几,被减数减几,差也减几;
被减数不变,减数加几,差减几,减数减几,差加几。
16.【答案】(1)190+672=862
验算:
(2)980-795=185
验算:
(3)769+331=1100
验算: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
17.【答案】解:第一行加数=600-150=450;
第二行加数=420-132=288;
第三行和=369+245=614;
如表所示:
加数 450 132 369
加数 150 288 245
和 600 420 614
第四行被减数=169+263=432;
第五行减数=482-236=246;
第六行差=720-265=455;
如表所示:
被减数 720 482 432
减数 265 246 169
差 455 236 263
【知识点】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第一个表格: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计算即可;
第二个表格: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8.【答案】解:287-50=237
答:正确的差是237。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看成了8,也就是说被减数多了50,即差多了50,用所得的差减50即可解答。
19.【答案】8+7=15;15-7=8;15-8=7
【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0.【答案】解:600-350=250(千米)
验算:250+350=600(千米)
答:最高时速快600千米。
【知识点】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 解:600-350=250(千米)
验算:250+350=600(千米)
答:最高时速快250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时速-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时速比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快的部分,据此列式计算;
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验算减法,可以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如果等于被减数,计算正确,否则,计算错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