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中小学2023一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高二年级
生物学参考答案
1.A【解析】溶酶体、麦芽糖、血红蛋白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A项符合题意。
2.B【解析】猪咀嚼食物分泌唾液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项错误。给猪安排跳水,主要是
为了增加蛋白质含量,C项错误。猪进食后,血糖会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会减少,D项
错误。
3.C【解析】若AP=PB,则刺激P点,A点先兴奋,A项错误。刺激P点,若B点未兴奋,则B
点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若B点兴奋,则其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项错误。
4.A【解析】通过二氧化碳调节机体呼吸,这主要利用了体液调节,A项符合题意。
5.C【解析】激素的受体可能位于细胞膜上,也可能位于细胞内,A项错误。酶与底物相结合
发挥催化作用,B项错误。神经递质往往不会进入下一个神经元,D项错误。
6.B【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的,B项错误。
7.D【解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处积累,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出现顶端优势,“打
顶”可以减少生长素在侧芽处的积累,有利于侧芽生长,D项符合题意。
8.B【解析】夜晚延长光照,会使褪黑素分泌量减少,不利于延长睡眠时间,A项错误。体内褪
黑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相关神经的作用,进而抑制褪黑素的释放,所以体
内的褪黑素不会一直增加,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符合“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的
分级调节的特点,褪黑素的分泌不符合该特点,D项错误。
9.D【解析】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A项错误。两种野生牧草大小差别不大,但冰
草数量明显多于紫花苜蓿,在选取样方时,紫花苜蓿的样方面积可适当大于冰草的,B项错
误。求平均值时,不需要去除种群数量最多和最少的样方,C项错误。样方法得到的数值是
估算值,选取样方数量的多少会影响冰草种群密度的调查值,D项正确。
10.A【解析】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A项错误。
11.D【解析】成年雄鼠占6.5%,成年雌鼠占14.5%,成年雄鼠的生存能力弱于成年雌鼠的,D
项错误。
12.C【解析】50天后拟谷盗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群增长速率几乎为0,C项错误。
13.C【解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C项错误。
14.D【解析】棉田里的全部生物构成了棉田生物群落,A项错误。棉蓟马和棉之间也属于寄
生关系,B项错误。若瓢虫数量减少,则棉花植株的产量可能会下降,C项错误。螟蛉绒茧
蜂寄生在棉铃虫体内,喷洒杀死棉铃虫的农药也会使螟蛉绒茧蜂的数量减少,D项正确
15.B【解析】第30年,丙的相对多度较小,但其种群数量不一定较少,一般利用样方法统计植
物的种群数量,B项错误。在第40~60年,乙的相对多度下降,但是该时间段该群落所有植
物个体数的变化是未知的,所以不能确定乙种群密度变化情况,C项正确
16.ABC【解析】IgG和IgE均属于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A、B项错误。胸腺受损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4-234B·楚雄州中小学2023一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6.下列有关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的合成部位、主要作用部位对应错误的是
12.拟谷盗和锯谷盗均属于面粉虫,某研究小组将等量的拟谷盗和锯谷盗放在盛有面粉的容器
高二年级生物学试卷
选项
合成部位
激素
主要作用部位
内共同培养,两者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肝细胞等
A.拟谷盗和锯谷盗为种间竞争关系
,150
垂体
抗利尿澈素
肾小管,集合管
B.前100d,拟谷盗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拟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C.50d后拟谷盗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肾小管、集合管
50
注意事项:
D.拟谷盗属于影响锯谷盗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D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垂体
生长激素
儿乎全身各处细胞
50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1015020时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7.在果树栽培过程中,需要“打顶”去除顶端优势。这样做使侧芽的生长素
A.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A.含量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B.含量增加,有利于其生长
C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是可有可无的部分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含量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3章第1节。
D.含量减少,有利于其生长
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8.褪黑素是一种能缩短入睡时间并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的激素,它是由哺
14.棉田里有多种害虫,棉蓟马是一种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可造成棉花生长迟缓;棉铃
虫危害棉花时,幼虫蛀食嫩叶成缺刻或孔洞,危害棉蕾后苞叶张开变黄,蕾的下部有蛀孔,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抑制(-)
2~3天后即脱落,造成棉花减产。棉铃虫的天敌很多,有寄生性天敌如玉米螟赤眼蜂、螟岭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物质中,全部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暗信号
网膜下的格光饰果的园流家
绒茧蜂,还有捕食性天敌如瓢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C+、尿素、水
B.溶酶体、葡萄糖、氨基酸
A.棉田里的全部动植物构成了棉田生物群落
A.夜晚延长光照有利于人体延长睡眠时问
C.麦芽糖C1、O2
D.Na+、血红蛋白抗体
B.题中存在寄生关系的生物只有棉铃虫与其寄生性天敌
B.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可作为效应器
2.某养猪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了改革。给猪投放饲料的同时播放音乐,还安排猪进行跳
C.若瓢虫数量减少,则棉花植株的产量不受影响
C夜晚,人体中的银里素分够量不新增加
水活动来健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褪黑素的分泌过程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同
D.喷洒杀死棉铃虫的农药也会使螟蛉绒茧蜂的数量减少
A.猪咀嚼食物分泌唾液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9.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野生牧草品种繁多,其中冰草和紫花苜蓿较为常见。两种野生牧草大小差别
15.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
B,猪在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加强
不大,但冰草数量明显多于紫花首蓿。下列有关调查两种牧草的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度(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C.给猪安排跳水,主要是为了增加脂肪含量,使体重增加
A.应采用样方法,分别在植被稀疏和密集的地方取几个样
述错误的是
D.猪进食后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升高,从而升高血糖
B在选取样方时,冰草的样方面积应大于紫花苜蓿的
A.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快
3.人体的某两个神经元如图所示,假设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需要去除种群数量最多和最少的样方后再求平均值
B.第30年,丙的种群数量较少,应采用逐个计数法进行计数
内
乙③B
D.选取样方数量的多少会影响冰草种群密度的调查值
C.在第40~60年,乙相对多度下降,但种群密度不一定会下降
②
10.根据群落的外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
D.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可能与其植株高度有关
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
A.若图中距离AP=PB,刺激P点,则B点比A点先兴奋
A.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绿体颗粒较小,呈浅绿色
B,刺激P点,若在A、B两点检测到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体内的传导是双向的
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都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C.刺激P点,兴奋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形式在上述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
16.根据抗体大小和功能的差异,可以将抗体分为IgG、IgMIgE、IgA.IgD这五个类别。IgG是
C,森林牛物群核中,营树西和基线牛活的动物种类较多
D.刺激P点,在B点检测到的电位一定表现为外负内正
血清中的主要抗体,具有与病原体结合的能力;gE则参与过敏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荒漠生物群落中,蜥蜴的外表皮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4.吸氧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由病理性、生理性因素导致的缺氧。给病人
11.研究人员对某地某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按体重划分)分
A.初次接触病原体和过敏原,可诱导B细胞合成分泌IgG和IgE
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来刺激呼吸中枢,这主要利用了
性别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0.5%
0.5%
成年Ⅱ组(70g以上》
B.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过敏原会刺激肥大细胞分泌gE引起组织水肘
A.体液圆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
D.激素调节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数量
14%
成年1组(36-70g)
C.胸腺受损可导致IgG和IgE的分泌量增加,免疫功能增强
5.在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很多时候都离不开受体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该田种群出生率可能大于死亡率
21%
亚成年组(26-35g)
D.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IgE水平来判断机体对何类物质过敏
A激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C.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接近1:】
229%
幼年组(25g以下)
17.种群存活力分析是一种了解种群灭绝机制的方法,该方法通常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
24%
B.酶在起催化作用时,必须与底物的受体相结合
D.成年雄鼠的生存能力强于成年雌鼠的
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某小组用这种方法对某地大熊猫的种群存活力
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被免疫细胞识别,是因为免疫细胞有相应受体
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6页)】
·24-234B
【高二生物学第2页(共6页)】
·24-234B
【高二生物学第3页(共6页)】
,24-23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