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距今300多万年前的南方古猿拾捡食肉动物吃剩的猎物以及采集果实
距今3万年前的人类的祖先智人与人类近亲尼安德特人均会使用工具打造武器捕杀猎物,并使用火。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标要求: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 能分析农业出现的重要意义
2 能分析并认识影响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理解古代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国家的诞生
3 能梳理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发展线索
重点 农业文明的起源与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难点 古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渔猎采集——远古时期
1.生产方式:
2.生活方式:
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生活;
木、骨、石等材料制成;
采集、渔猎;
地区内迁徙
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女性提供大部分食物(母系氏族);
群居生活
材料:
在几百万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绝大多数时间是以采集、渔猎为生,这种智慧利用现成的天然产品的经济活动被称“攫取经济”。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史料:早在农业革命之前,人们已普遍知道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就像在哥伦布航海之前人们就知道地球是圆的一样。现已查实,现代的原始人对农业毫无所知,但对当地植物的特性和生长情况却非常熟悉。……有大量证据可相信,史前时期的人类是在与现代原始人相仿的环境下获得有关动植物的知识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1万年前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业
东亚
西亚
中美洲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
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小麦、大麦原产地
9000年前饲养绵羊和山羊
玉米、甘薯
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距今9000年前,西亚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距今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和羊驼。
农业:
主要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东亚中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栽培白菜和芥菜等蔬菜。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中美洲则是玉米等作物的原产地。
畜牧业:
1.表现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材料:
农业产生后才开始了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的改造自然,由自然的奴隶走向自然的主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尚定周、王有文《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试论农业起源》
同样是1平方英里的土地,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因此,当我们看到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300万,即足足增加25倍时,也不会感到惊奇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2.影响: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初步改变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人口增长。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材料: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原始音乐的产生与集体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人在集体劳动过程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喊声,便是最基本的声乐因素。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定居和聚落的形成;
一部分人开始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
原始音乐、文字和宗教的发展。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材料:
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各项具体劳动,如动物的繁殖、饲养和农作物的播种、收割等,更是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季”和“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原始的历法,即以物候定农时的自然历。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天文历法、数学等。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材料: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人类聚集在一起,逐渐构成小区和社群,这才是人类从合作中迈出了超越一般动物生活的一大步。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世界主要文明发源地和农耕与畜牧的起源(局部)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概况:
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共同特征:
大河流域;
灌溉农业发达;
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和灌溉系统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古巴比伦王国
古埃及
2.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①食物生产:
②社会生活:
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材料:在有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中已经说到了耕犁和耕牛等役畜。此外对有关出租和耕耘土地,放牧和管理牲畜以及修建管理果园等事,该法典也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可见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很发达。
——董恺忱《世界农业发展历程述略——兼论东西方农业的特点(上)》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材料:
呵!尼罗河,我称赞你,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呼吸。
——古埃及长诗
形成了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崇拜,成为古埃及人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思考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3.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农业生产
小农经济
国家政策
水利工程
生产分布
①食物生产:
②社会生活:
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战国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铁农具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商周时期
秦汉到
隋唐时期
战国以后
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集体耕作
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分别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铁犁牛耕
以家庭为单位生产
兴修水利
重农抑商
家庭
手工业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精耕细作: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更多的肥料、改进生产工具、提高耕作技术、修建水利工程、改进耕作制度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4.古希腊:
城邦公民拥有土地,普遍使用奴隶劳动。
(1)食物生产:
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根据地区特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或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2)社会生产:
材料:西西里、埃及和黑海地区的谷物,爱琴海北岸的木材,中欧的金属,都流向希腊本土,希腊本土的陶器、葡萄酒和橄榄油等,则输往埃及、西西里和意大利等地。在古代希腊,由于城邦制度的发展,对本族同胞奴役制度的废止,奴役外族的奴隶制广泛发展起来……正是奴隶的劳动,使一部分希腊人能够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心从事精神产品的创造。希洛人是斯巴达国家没有任何权利的被剥削者,农业奴隶。他们每7户被固定于一户斯巴达公民的份地上,每年要向份地主人交纳收获物的一半和一定数量的油和酒
——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
引进作物,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业和工商业。
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
请你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农业的特征?
思考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5.古罗马:
(1)食物生产:
(2)社会生活:
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长时期内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小农逐浙破产。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6.美洲:
(1)食物生产:
(2)社会生活:
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土地有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古代文明 古巴比伦 古代埃及 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 古代美洲
代表性农作物
驯化家畜代表 / / 骆马、羊驼、火鸡
土地、耕作、商业、手工业等其他表现 土地多为王室、神庙和贵族所有,或出租佃户,或合伙经营 商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的应用,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家庭手工业的出现,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兴修水利;秦汉到隋唐时期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并行
大麦、小麦
北方粟麦、南方稻作
引进小麦、大麦,种植葡萄、橄榄
玉米、番薯、马铃薯
山羊、绵羊、牛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尼罗河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成为宗教信仰的核心
谷物和蔬菜轮作,建立果园,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城邦公民才能拥有土地,使用奴隶劳动普遍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生产关系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农耕
畜牧
生产力
剩余产品
部落首领把集体财物据为己有
私有制
贫富分化
剩余产品掠夺
战 争
奴
隶
阶级
国家
生产关系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
私有制 生产力发展,部落首领把剩余产品据为己有
阶级 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
国家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男子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占据主导地位;女子从事家庭劳动和家庭副业,处于从属地位
生产力发展,人类产品剩余,出现私有财产。产生了富人和穷人
自由人(富人、穷人)、奴隶
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
强制机关诞生
产生阶级差别
战俘变成奴隶
贫富分化出现
男女地位变化
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
军事首领将部落战争中的俘虏变成奴隶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但是,他同时也坦承:“至于畜群怎样并且在什么时候从部落或氏族的共同占有变为各个家庭家长的财产,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恩格斯在此给出的只是( )
A.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条件 B.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过程
C.私有制导致了阶级剥削和压迫 D.私有制导致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等信息可知,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而出现的,即指出私有制出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指出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过程,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没有体现私有制产生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因果倒置,排除。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D
【解析】两位学者分别从政治、经济的研究角度研究《夏小正》,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说明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两位学者关于《夏小正》的认识是不可信的,A项错误;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与学者提出的依据不符,B项错误;学者争论过大不能说明相关《夏小正》的史料没有价值,C项错误。
2.(2021·全国)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天子亲耕”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其缘于《周礼》,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清朝统治者重视“天子亲耕”活动,反映出其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清朝继承了前朝重视农耕活动的传统,并非是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C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满洲贵族并未成为自食其力的农耕者;D选项错误,重视农业与笼络反清势力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2019·海南高考)“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关系的变化: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
采集渔猎:木石骨器;学会用火
古巴比伦:王室、神庙和贵族拥有很多土地
古代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宗教信仰
古代中国:南稻北粟;土地掌握在各级贵族手中;铁犁牛
耕;重农抑商;兴修水利;精耕细作……
古代希腊:因地制宜;城邦公民拥有土地
古代美洲:土地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
农耕畜牧
农业:主要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
畜牧业:随农业和定居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