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中小学2023一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6.人体细胞内某类酶作用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缺镁后期株叶黄,老叶脉间变褐亡”—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高一年级生物学试卷
·-
B.“锅底无柴难烧饭,田里无粪难增产”一—农家肥主要给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C.“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光照强度是影响作物在夏季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之
D.“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一昼夜温差会影响植株内有机物的积累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A.甲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13.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质和染色休相互转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注意事项:
B.乙可能是麦芽糖
的是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C.甲为乙的分解提供了能量
A.甲过程中存在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D,该模型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乙过程中着丝粒分裂需要纺锤丝的牵引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7.生物体中某小分子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质存在的时间更长
X
A.该物质的组成元素与RNA的相同
OH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D.上述过程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间遗传的稳定性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B.图中圆圈内的结构A代表的是腺苷
14.细胞衰老是指正常细胞经过有限次数分裂之后,停止分裂,并伴随细胞形态和生理功能的显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
C,该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一PPP
D.α处的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A
著改变,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
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A.染色质收缩,细胞核体积缩小
B.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8.某兴趣小组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后设计了如表所示的三组实验,三组实验中最终能
C.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产生CO2的是
15.人体细胞自噬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MRSA菌是一种能引起皮肤感染的细菌。
MRSA菌与酵母菌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甲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
加入葡萄糖
置于无氧条件
A.细胞核
B.核糖体
C.线粒体
D.染色体
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
加入葡萄糖
置于有氧条件
2.在烹制过程中,鸡蛋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因生物活性丧失而变得容易被消化。高
丙
未两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
加入丙酮酸
置于有氧条件
温享制后蛋白质申容易被消化的度因是
A.只有丙组
B.只有乙组
自噬体
细胞
A氨基酸发生水解
B.肽键发生断裂
C.乙组和丙组
D.甲组和丙组
A.由图可知,自噬体的膜结构来自内质网
C,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B.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
3.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下列关于细胞器功能的叙述,正
确的是
A.增加植物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可促进根部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C.细胞自噬诱导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B在人体受伤部位包扎透气绷带主要是为了促进细菌的有氧呼吸
A.内质网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
D.细胞自噬机制的相关研究对许多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B.高尔基体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关
C.提倡慢跑的目的是防止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
D.种子储藏的最佳条件是无氧、干燥、零上低温
C.核糖体是性激素合成的“车间”
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0.持续强光照射会导致绿色植物的光系统损伤,发生光抑制。类胡萝卜素可快速猝灭过量激
16.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微生物产生的嗜冷酶在较低温
D.中心休与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有关
4,将小麦幼苗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并检测小麦根细胞对K
发态叶绿素,从而将过量激发能转化成热能以保护光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或常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在高温条件下会
10
A.使用层折夜可以提取绿叶中的类胡萝下素
80
的吸收速率与培养液中K*的浓度、溶氧量的关系,结果
快速失活。当其他反应条件适宜时,温度对嗜冷酶活
B
60
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收速率
B.绿叶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性的影响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40
A由图可知,小麦根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类胡萝卜素参与防御的场所是叶续体基质
A.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c29
B.限制ab段和f段的因素分别是培养液中K浓度
D.强光照射下,缺乏类胡萝卜素会使植物的光合速率降低
B.图中实线表示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
养液中K浓
培养液中溶氧量
和溶氧量
11.右图是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①和
C.45℃时,嗜冷酶的空间结构已经遭到破坏
15
35
C.限制bc段和g段的因素都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
②为相关反应过程,A,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H0·①
*2
>C.HoO.
D.若降低反应体系的pH,则B点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将减小
D. 点表明细胞缺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维持能量的供应
A.图中的A、B分别是O2、CO
17.下图是生物体内ATP合成与水解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①和②过程都发生在生物膜上
B
A.a、b过程均需要消耗ATP
胞吞`国
C,光合色素在①过程中发挥作用
B.通过a过程进入细胞的可能是有害物质
D.①和②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不同
+A-P-P-P
C.a,b过程均不依赖膜蛋白
12.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其中蕴含着很多的生物
A一PP+戌
→A-PP+
D,通过b过程运出细胞的物质可能具有催化功能
学原理。下列关于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
【高一生物学第1页(共6页)】
24-234A
【高一生物学第2页(共6页)】
·24-234A
【高一生物学第3页(共6页)】
·24-234A楚雄州中小学2023一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高一年级
生物学参考答案
1.B【解析】MRSA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大
的区别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
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DNA等。B项符合题意。
2.D【解析】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使蛋白质容易被蛋白酶水解,故烹
制后的鸡蛋更容易被消化,D项符合题意。
3.B【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是核糖体,A项错误。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如胃蛋白
酶的形成有关,B项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合成场所是内质网,C项错误。中心体
分布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而洋葱根尖细胞中没有,D项错误。
4.C【解析】限制bc段的因素还可能是能量,C项错误
5.C【解析】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大分子物质需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引起囊泡的形成,C
项错误
6.D【解析】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或细胞核,A项错误。
人体细胞内没有麦芽糖,B项错误。酶的作用机制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项错误。
7.B【解析】图中圆圈内的结构A代表的是腺嘌呤,B项错误。
8.D【解析】酵母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会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CO2;酵母菌细胞进行有氧呼
吸时,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产生CO2。因此,最终能产生CO2的是甲组和丙组,D项
符合题意。
9.A【解析】在人体受伤部位包扎透气绷带主要是为了抑制厌氧细菌的繁殖。提倡慢跑是为
了防止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种子储藏的最佳条件是低氧、干燥、零上低温。B、C、
D项错误。增加植物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有利于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从而为根部细胞吸收无机
盐离子提供能量,A项正确。
10.D【解析】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使用的是无水乙醇。绿叶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
光。类胡萝卜素参与防御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B、C项错误。由于类胡萝卜素可以保
护光系统,因此强光照射下,缺乏类胡萝卜素会使植物的光合速率降低,D项正确。
11.B【解析】图中②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不是在生物膜上,B项错误
12.B【解析】农家肥被分解后能给农作物提供无机盐和CO2,B项错误。
13.B【解析】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不需要纺锤丝的牵引,纺锤丝牵引染色
体移向细胞的两极,B项错误。
14.A【解析】衰老的细胞染色质收缩,细胞核体积增大,A项符合题意。
15.C【解析】细胞自噬诱导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调亡,C项错误。
16.ABC【解析若降低反应体系的pH,则B点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将增大,D项错误,A、B、
C项正确。
【高一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4-2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