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5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5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8 14:2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历史纲要上册精品课件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 国社会的影响,概述 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 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 迹,理解其性质和意 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 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 及存在的局限性。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
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培育唯物史 观的核心素养。
2.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
近代化的作用,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3.列举19世纪60年代以后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
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 事迹,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爱国 热情,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19世纪末)
1851年 1853年
金 田 定都
起义 天京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1856年 1861年 1862年1864年 1883年1884年1885年
1888年1894年1895年
中法
战争爆发
甲午中日 战争爆发
安庆内 军械所
京师 同文馆
成立北 洋舰队
《马关 条约》
天京 事变
新疆
建省
天京 陷落
台湾 建省
知识归纳|识记理解
准备 洪秀全提出了“ 拜上帝”的主张;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 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
经过 金田 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 动起义,建号 太平天国
定都 天京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 此
天 京, 定 都 于
军事 全盛 太平军 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的许多 地方,军事上达到鼎盛
知识点一m 太平天国运动
1.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
经过 天京 变乱
1856 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太平天国
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后期 防御 战
洪仁玕 _、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太平
军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
统率的湘军
结果 失败
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 洋 枪 队_ 进
攻下,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主张 提出了“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的主张
结果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实施
影响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 的理想
财富平均
2. 太平天国的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主张
提出新的10 社会经济 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
去的问题
结果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实施
(2)《资政新篇》。
3. 太平天国的影响。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了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2)随着11_ 湘淮系 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
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思维点拨】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主观方面。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定都天京
后 ,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断送了革命前 程。
②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犯了兵家之大忌。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思考 阅读教材第96页“史料阅读”,说明《天朝田亩制度》分
配土地的标准有哪些,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
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分析分田标准;从否定封建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角度分析其积极意义。
【答案】标准:按人口多少;男女平等;好田与坏田搭配。
积极意义: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
的强烈愿望;有利于调动农民阶级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C 知识点二 洋务运动
1. 背景。
(1)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
的船坚炮利。
(2)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 洋务派。
目 的
“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
奕诉、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主张
开办 洋务新政,购置船炮器械,“可以剿发逆,可以
勤远略”
创办近 代工业 军事工业 (官办)
创办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
局、天津机器局等
民用企业 (官督商办)
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开平煤矿等
筹划海防 建成了以 北洋舰队 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创办近 代教育 开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2. 内容。
进步性 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 现代化 的尝试
局限性 失败的 表现
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
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
失败的 原因
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 封 建 统 治_ ,只是引进
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
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3. 评价。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企业 筹划海防
创办近代教育
军事工业 两类企业 L 民用企业
“自强”
“求富”两个旗号
【巧思妙记】 洋务运动的内容
北洋 南洋 福建
三支海军
四大活动
思考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
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有哪些客观作用
[提示]阅读材料可以看出这是强调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可以从瓦
解自然经济、引进机器生产、诱导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在客观上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知识点三m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 边疆危机。
(1)概况。
①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 西 北 、 西 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
遇到了严重危机。
②俄国、英国、 日本 、法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背景 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 内乱局面
上层分子 反对清政府,形成
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 和北疆部分地区
阿古柏_趁机入侵,占领南疆
俄国出兵占领 伊犁地区
经过 1875年,清政府任命 左宗棠 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发兵新疆,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结果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
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经过
1884年8月,法军偷袭 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
年,法军进攻台湾,当地军民在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的领导
下,严密布防,多次击退法军
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
军败退
结果
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了中法《10 越南条款》,
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台湾设省
11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3)中法战争。
背景 日本通过12. 明治维新_壮大了国力
因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13日 本趁 机出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过程 丰岛战役
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偷袭清朝运兵船。1894年8
月 ,14 甲 午 中 日 战 争爆 发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
2. 甲午中日战争。
过程 黄海 海战
北洋舰队重创日本舰队,北洋舰队也在作战中遭到重
大损失。战后,李鸿章发出“|15 避战保船 ”命
令,北洋海军失去了制海权
威海卫 战役
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北洋舰队基
地 威 海 卫 军 港 ,16 北 洋 舰 队覆 灭
结果 清军战 败,签 订《马 关条 约》
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17 台湾全岛 及
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2亿两白银
增开18沙市、重庆、19_ 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20 设厂_制造
影响 《|2 殖民 马关条约 》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 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22_ 洋务运动 的破产
台湾人 民反割 台斗争 概况
1895年5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23刘永福_为首的黑旗
军一起,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
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意义
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
本的坚强意志
【知识拓展】 甲午中日战争的深远影响
(1)对中国而言,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中华民族的危机愈加深重,国内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2)对日本而言,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它向帝国
主义的过渡,对外扩张更加疯狂。
(3)对远东而言,远东的政治格局发生改变,日本国际地位迅速上
升,中国国际地位大幅度下降,同时列强对远东的争夺更趋激烈。
思考 怎样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化程度
[提示]从《马关条约》的内容及产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
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中国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三国 干涉还 辽 ”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 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 赎 辽 费”
瓜分中 国 的狂潮 划分势力范围
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强租租借地
在从渤海到南海的中国沿海地区强租租借地:
俄国租 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 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 广州湾
争夺路矿权
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 铁路和工矿利权
知识点四 瓜分中国的狂潮
重难探究|素养初培
汇合成为一个不可抵抗的革命;不管造成那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
么……这一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无疑地是由于英国大炮把名为鸦片的那种 麻醉剂强加于中国所引起的。
——摘编自[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探究点一 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一 在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存在了约有十年之久,现在已
[问题1] 马克思提到的“不可抵抗的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马克思认为革命是由哪一事件引起的 (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答案】 “ 不可抵抗的革命”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革命是由鸦片战争引起的。
材料二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
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 人断可长久支持。
——摘编自洪仁玕《洪仁玕自述》
[问题2] 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
妖 ” ,你认为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 素养)
【答案】不正确。
理由: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势
力联合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
【要点总结】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探究点二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一 曾国藩说:“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
务。 ……可以剿发(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
李鸿章说: “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中国)无以扼其气
焰”; “若火器能与西洋相埒,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
[问题1] 这两位人物提出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培育历史解释的
核心素养)
【答案】共同之处:都主张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
技”。
江南制造总局 在京师同文馆内学习外语 北洋水师
材料二
[问题2]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推进中国近代化进
程的。(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答案】兴办新式学堂,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引进机器生
产,推动近代企业的发展;创建海军,推动军事的近代化。
【要点总结】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经济上。
①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②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洋务运动兴办的民用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
制作用,使中国经济向近代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2)外交上:总理衙门的设立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
(3)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
程。
(4)教育上: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
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5)思想上:洋务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天朝上国” “夷夏之辨”等思
想观念,推动了国人思想的早期近代化。
探究点三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一 观察下面一组图片。
相互协商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问题1] 从上述图片中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培育史
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答案】上述图片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
狂潮,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材料二 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
已。
——严复《救亡决论》
甲午之前,在我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传统的忠孝节义的思
想。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激发了我的救国热忱,我需要找寻一条救亡图 存的道路。
— 摘编自吴玉章《吴玉章文集》
[问题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知识
分子价值观的变化。(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答案】变化:由重传统的忠孝节义,学而优则仕转变为寻求救亡
图存,将国家的发展与自身紧密地联系起来,民族意识觉醒。
【要点总结】 从不同层面看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后,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利益,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深渊。
(2)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政策做出了调整。
(3)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各
阶层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 ,“实业救国”、戊戌维新运
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
课堂小结|史论提升
知识导图
两次 鸦片 战争 列强 侵略 的加 剧 国家出路 的探索 边疆危机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西北 阿古柏、沙俄入侵新疆 西南 中法战争 东南 日本吞并琉球
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马关条约》
划分势力范围
强租租借地
掠夺路矿权
史论要语
1.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
来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
和新意义,也显示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3. 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
4.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积极对外扩张、蓄谋侵略中国的结果。 《马关
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随堂小练|素养达成
1.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 《资政新篇》具有的鲜明时代特色
是 ( )
A. 主张“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 符合当时中国农民阶级的愿望
C. 主张人人平等,消灭封建等级制
D. 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
篇》具有的鲜明时代特色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都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特点,均排除。
2. “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
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
多。”这说明洋务运动 ( )
A. 具备一定的开展条件
B. 得到士大夫阶层广泛认可
C. 缺乏政府的扶植支持
D. 排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
平一般要高出很多”可知,材料中认为洋务运动具备一定的开展条件, 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广泛认可 , 排除B项;洋务运动是得到政府的扶植的,排除C 项 ;D 项与材料主旨无 关,排除。
3.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
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 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出于上述考虑,洋务派决定
( )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企业
C. 派遣留学生出国 D. 创办近代海军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中“劝民自置”“解商民之困”等信息,表明与
之相关的是创办交通运输类的民用企业,故B项符合题意。
4. 恩格斯在1894年11月深刻地指出: “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
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然而,这场战争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历史 命运的分水岭。对“分水岭”含义理解正确的是,这场战争
( )
A. 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B. 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C. 中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彻底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场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后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运动此起彼伏,可见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华 民族觉醒的重要转折点, B 项符合题意;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大 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并非转折,排除A项 ;C项不符合史实 , 排除;甲午中日战争虽然警醒了国人,但依然有一些顽固派,因此不能 认定为“彻底唤醒”,D 项表述绝对,排除。
5. 《马关条约》各项规定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 )
A.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 割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C.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 开放沙市、重庆等地为商埠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各项规定中,对中国社
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一内容反映 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项符合题 意。
6.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
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 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中国乃不国
矣。”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三国干涉还辽”旨在维护中国主权
B. 清政府成功维护了国家利益
C. 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D.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答案】D
【解析】材料“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
法据广州湾……中国乃不国矣”体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故D项正确;“三国干涉还 辽”不是为了维护中国主权,而是为了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排除A 项 ; 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由材料可知日本没有独霸中国,排除C 项。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法指导
依据普通高中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将历史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和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国 际历史教育的优秀成果基础之上,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 修三类课程。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必修课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 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 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也使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有所区别和衔接。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旨在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是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这些都将成为日常教学的指导思想,体现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我们相 信,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将会真正把关注学生成长,服务于社会作为历史责任,为 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现代公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Thank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