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练测试(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03 大气运动(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中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图中的气压带与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风带控制下气候干燥
C.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 D.丁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
【答案】C
【详解】读图可知,甲气压带气流下沉,且位于30°附近,结合右图中风向可判断,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进而可判断乙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乙风带控制下气候湿润;丙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C正确,AB错误;丁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D错误。故选C。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端,三面临海。某年4月16日21:03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遭遇一次暴发性浓雾,自21:20开始,机场航班无法正常起降,近百个航班被迫取消。该日15:00在机场东北部同安湾(海湾)附近形成了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冷舌(槽状低温区),冷舌逐渐加强,17:00达到最强,为机场提供近地层冷平流(较冷空气向较暖空气方向输送)。下图示意该年4月16日17:00厦门岛及其周边地区气温分布(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该日17:00,机场最可能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3.机场东北面冷舌的形成有利于( )
A.促进机场大气的垂直运动 B.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
C.增加机场大气中水汽含量 D.提高机场地面保温效应
【答案】2.D 3.B
【解析】2.该日15:00在机场东北面同安湾一带形成了一条东南一西北向的冷舌,即该冷舌位于厦门岛的东北部地区,17:00冷舌达到最强,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湾,海面为冷高压中心,机场最可能盛行东北风,D正确。故选D。
3.分析可知,冷舌在机场东北部形成了一个冷空气源,海风将此处的冷空气不断输送至机场,使机场气温快速下降,冷空气在下,暖空气在上,形成逆温层和冷平流,有利于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不利于大气垂直运动,A错误,B正确;机场大气较稳定,水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C错误;冷舌将冷空气不断输送至机场,使机场气温快速下降,无法保温,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风形成的力: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风向和风速,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②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③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下垫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风力就小。海平面的摩擦力就小。高空中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某年8月28日,小李乘HU7238次航班从西安(34°N,108°E)直飞北京(34°N,116°E)。下图分别示意小李的登机牌和飞机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小李登机时所在地地方时为( )
A.15点02分 B.16点50分 C.15点50分 D.16点22分
5.某时刻小李发现阳光从飞机右后方射入,此时飞机最可能处于( )
A.①航段 B.②航段 C.③航段 D.④航段
6.即将降落时,飞机剧烈颠簸,其原因是( )
A.大雾天气,能见度较低 B.飞机进港拥堵
C.阳光照射太强 D.大气对流运动剧烈
【答案】4.A 5.B 6.D
【解析】4.结合所学可知,经度每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由于西安位于北京的西侧,时间比北京晚,可算出西安比北京的地方时晚(120-108)×4=48分钟,小明登机时为北京时间15:50,可算出此时为西安地方时15:02,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八月底太阳直射北半球,结合所学太阳方位相关知识可知,下午太阳位于西侧,结合第1题计算得到的时间可估计,当飞机飞行在②航段时,太阳大约位于西南方,此时阳光从飞机右后方射入,B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结合所学可知,正常情况下,飞机飞行在平流层,平流层大气状况稳定,飞机较为平稳,当飞机快要着陆时会降低高度,会进入到对流层中,由于对流层的大气对流运动比较剧烈,飞机在飞行时遇到对流的气流会产生颠簸,故D正确;飞机颠簸的情况与大雾天气、航空港拥堵和光照强烈无关,ABC错误。故选D。
【点睛】飞机颠簸指飞机飞行中突然出现的忽上忽下、左右摇晃及机身振颤等现象。飞机颠簸主要是由于飞机飞入扰动气流区,扰动气流使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和力矩失去平衡,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飞机姿态等发生突然变化而引起的。飞机颠簸强度与扰动气流强度、飞行速度等有关。
下图为2021年12月26日8时到27日8时湖南省降水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降水预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雪区域地势西高东低 B.岳阳较长沙大气垂直运动强
C.张家界处在锋面过境前 D.预报时段内该省洗车指数高
8.正确示意冻雨区域近地面气温垂直变化特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7.A 8.D
【解析】7.本题以湖南省降水预报图为信息材料,考查天气系统。本次湖南省降雪过程受冷锋影响,图中降雪区西侧降雪量明显大于东部,说明西侧受地形抬升影响更加显著,地势表现出西高东低特点,A正确。岳阳此时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长沙低,大气更加稳定,垂直运动弱,B错误。读图可知,此次天气系统并没有影响张家界,C错误;降雪天气,不适合洗车,洗车指数低,D错误。所以选A。
8.本题考查形成冻雨的气温条件。冻雨是当液态的雨滴从空中落下,由于近地面受强冷空气影响而使气温低于0℃,快速冻结成冰。因此高空至近地面气温需要有高于0°C 到低于0℃的变化,D正确;水汽充足条件下如果气温一直低于0℃则形成降雪,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冷锋过境以前,该地受暖气团控制,比较温暖,天气晴朗。随着冷锋到来,气温逐渐下降,风力逐渐增大,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如果冷空气势力强移动速度快,夏季可能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冬季可能形成暴风雪天气。冷锋过境以后,冷气团控制了该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地面有效辐射是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与大气向下的长波逆辐射之差。地面有效辐射一般呈正值,即地面与大气的热量交换中地面损失热量。我国某环境研究所选取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段的张掖(39°N,100°E,典型绿洲区)和与之相差60km的沙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下图示意某年8月14日(晴天)张掖和沙漠地面有效辐射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日8时( )
A.沙漠区大气层结稳定 B.沙漠区大气对流运动旺盛
C.绿洲区大气层结稳定 D.绿洲区大气对流运动旺盛
10.与沙漠区相比,该日绿洲区地面有效辐射低的原因是绿洲区( )
A.白天地面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强 B.白天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强
C.晚上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 D.晚上地面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弱
11.研究沙漠地面有效辐射可以用于( )
A.预测局地气候变化 B.分析太阳活动规律
C.预防气象灾害 D.指导农事活动
【答案】9.C 10.A 11.A
【解析】9.读图分析,8时绿洲区地面有效辐射为0,说明地面与大气几乎无热量交换,大气层结稳定,应出现了逆温现象,C正确,D错误;8时沙漠区地面有效辐射出现了低值,说明此时地面热量损失不大,地面温度较低,有对流运动,但不旺盛,AB错误。所以选C。
10.地面有效辐射取决于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之差,而地面辐射取决于地温,大气逆辐射取决于气温。白天绿洲区地温低于沙漠,地面辐射弱;绿洲区空气湿度较大,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大气逆辐射都强于沙漠区,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1.地面有效辐射与地表状况密切相关,地面有效辐射的长期变化结果,可推知当地植被覆盖状况的变化,进而预测局地气候变化,A正确;地面有效辐射受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云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无法确定太阳活动规律,B错误;植被覆盖状况的变化与气象灾害虽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并不密切,C错误;沙漠地区农事活动少,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地面有效辐射的强弱随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云况而变化。1、根据辐射强度的关系,地面温度增高时,地面辐射增强,如其它条件(温度、云况等)不变,则地面有效辐射增大。2、空气温度高时,大气逆辐射增强,如其它条件不变,则地面有效辐射减小。3、空气中含有水汽和水汽凝结物较多,则因水汽放射长波辐射的能力比较强,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也使地面有效辐射减弱。4、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存在,大气逆辐射更强,使地面有效辐射减弱得更多。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图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 )
①市区比郊区气温高②郊区比市区气温高③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高④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2.B 13.B
【分析】12.本题考查热力环流以及几种演变题型。①图为热力环流,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冷却的低点空气收缩下沉,所以①图近地面气流标注方向与实际正好相反,因此A错误。②图中草地相对裸地同样受热增温慢,草地应为冷源,故草地处气流应该下沉,图示标注与实际一致,B对;③图所示时间为夜晚,陆地降温速度比海洋快,因此陆地上空气流下沉,海洋上空气流上升,图示标注的是白天的状况,与实际不符,C错。④图为“城市热岛”效应,市区气温较郊区高,市区气流应为上升气流,如图环流与实际相反,故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B。
13.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市区有大量人为热排放,比郊区气温高,近地面气压比郊区低,导致城市近地面气流上升,郊区气流相对下沉,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往城市,形成热力环流,①④对,本题选B。
【点睛】热力环流在生活中的运用: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平均的气压值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
A.植被恢复,吸收大气中C02最多 B.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
C.全球变暖,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 D.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
15.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答案】14.D 15.B
【分析】考查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温压关系。
14.对流层顶的高度,与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有关,近地面大气温度越高,对流越旺盛,对流层顶的海拔也越高,海拔越高,导致气压越低。故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D对。植被恢复,雨季来临,全球变暖等不是主要原因,A、B、C错。故选D。
15.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在相同时间间隔内,对流层顶的气压值变化幅度越大,说明对流层顶的上升幅度越大。根据图中曲线,4-5月气压值变化最大,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4-5月,B对。A、C、D错。故选B。
二、综合题
16.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海洋航行等都有重要的影响。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目前每年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来自各地游客。而冰川的分布常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下图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材料二:鳕鱼多为冷水性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16 世纪被发现的纽芬兰渔场曾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纽芬兰渔场获鱼量剧增,渔民们捕获的鳕鱼,除了满足自己日常需求之外,基本流向了欧洲。到 20 世纪 90 年代,纽芬兰渔场基本消失。
(1)冰山随 (洋流名称)漂向纽芬兰岛附近,该岛观赏冰山的最佳季节是 。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 温变化影响。随全球 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 。这些冰山会使附近海水盐度 (升 /降低)。
(2)与图中北大 洋中纬地区东部洋 相比, 部洋 年平均水温较 ( /低),海 温差较 ( /小)。造成东西两个海域水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造成图示海域南北 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3)分析纽芬兰渔场从兴盛走向消失的主要 为原因。
(4)图中除了纽芬兰渔场外还有 个世界级渔场,试分析其成因。
(5)北美东部沿海地区每年都会遭遇飓 的侵袭,飓 过境会给沿海地区带来 暴潮灾害,以下关于 暴潮说法正确的是( )
A.多由 运动引起,属于 象灾害
B.按引起的原因可分为热带 暴潮、温带 暴潮和寒带 暴潮三种类型
C.海啸是威力最大的 种风暴潮
D.是 种由热带 旋或温带 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 异常升降现象
(6)据图推测纽约附近的主要植被类型可能是 ,而拉布拉多半岛处则以 为主。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热带季 林
(7)以上植被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 。
【答案】(1) 拉布拉多寒流 夏季 增多 降低
(2) 低 大 洋流 太阳辐射(纬度)
(3)人类过渡的渔业捕捞;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鱼群减少。
(4)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主要由北冰洋南下的东格陵兰寒流交汇,海水搅动,底层营养盐类上翻,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吸引大量的鱼群集聚;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在此滞留。
(5)D
(6) A B
(7) 纬度地带性 热量
【分析】本题以纽芬兰岛为背景材料,涉及洋流、天气系统、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等知识,旨在考查阐释能力和调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纽芬兰附近的冰山是来自高纬度地区,顺着拉布拉多寒流南下到此处。夏季气温高,冰山融化量大,因此适合观赏冰山的季节是夏季。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消融增多,大量碎裂的冰体会顺着海水运动漂浮南下,因此冰山会增多;冰川融化会稀释海水,使海水盐度降低。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北大西洋中纬地区西部洋面有拉布拉多寒流流经,东部为北大西洋暖流,依据图示等温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西部洋面年平均水温较低;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更大。综上所述,造成东西两个海域水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性质不同,造成图示海域南北水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
(3)纽芬兰浴场消失说明鱼类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人类过渡的渔业捕捞;加上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鱼群减少,最终导致渔场消失。
(4)在大西洋的东岸的北海附近,由于北大西洋暖流和南下的东格陵兰寒流交汇,表层海水搅动,使得底层丰富的营养盐类上翻,促使大量的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吸引大量的鱼群集聚;另外受寒暖流影响,该区域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在此滞留,渔业资源丰富,形成了北海渔场。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暴潮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不属于气象灾害,属于海洋灾害,A错误,D正确;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和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两大类,B错误;海啸是由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而形成的,C错误。故选D。
(6)根据纬度位置可以判断纽约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植被为落叶阔叶林,A正确,针叶林位于亚寒带,B错误;常绿硬叶林位于亚热带,C错误;热带季 林地处热带,D错误。故选A。
(7)以上植被由热带到亚热带到温带,到亚寒带,主要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其主导因素为热量。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被称为世界“旱极”,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盛产硝石、银矿和铜矿。阿塔卡马沙漠是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科学家对其自然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材料二 中国和智利合作建设的天文观测基地,位于智利北部海拔2900米的文达罗斯山巅,它是我国在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一个天文观测基地。阿塔卡马沙漠地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光学天文实测基地,美国、日本、欧洲多国长期在此开展天文科研。
材料三 图为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区域图。
(1)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
(2)分析智利北部吸引我国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自然条件。
(3)从三大产业角度说出阿塔卡马沙漠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答案】(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东南信风来自内陆,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西部沿岸地区受寒流影响,易形成逆温现象,抑制气流上升。
(2)气候干旱,晴天多,可观测时间长;海拔高,空气较稀薄,能见度高;纬度低,可观测的星空范围广;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观测的星空范围互补。
(3)第一产业:发展绿洲农业、节水农业;第二产业:发展采矿业、矿产品深加工;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设立教育科研基地。
【分析】本题以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区域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影响降水的因素、天文基地的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纬20°-30°之间,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该地区位于大陆西岸,东南信风从南美内陆吹来,水汽含量少,空气较为干燥,且该地位于山地背风坡,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形成降水;同时西部沿岸地区受秘鲁寒流影响,空气下冷上暖,形成逆温层,抑制气流上升,空气对流弱,亦难以形成降水。
(2)注意关键词“自然条件"。可从天气能见度、星空范围的大小和互补性等角度加以回答。该天文观测站点所在地位于智利北部,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多晴天,可观测时间长;根据材料可知该天文台建设在2900米的文达罗斯山巅,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透明度高,能见度高利于天文观测;该天文台位于南半球,而我国位于北半球,观测星空的范围存在互补性,且该天文台所处纬度较低,可观测星空的范围更大。
(3)阿塔卡马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适宜发展绿洲农业、节水农业,可以高效利用水资源,利于可持续发展;盛产硝石、银矿和铜矿,矿产资源丰富,发展采矿业,矿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科研机构在当地建立了天文台和射电望远镜,地质学家认为在该沙漠地区的某些地方地质环境近似于火星地表,利用沙漠风光,天文观测基地发展旅游业,建设科普教育基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南麓,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湖风与天山谷风共同存在。下面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博斯腾湖区域图湖风、陆风风速月变化统计图
(1)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大气 运动显著;傍晚乘舟荡漾在波浪涟漪的水域中,望着这碧波荡漾的湖面,纵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之景,“落霞”是大气 (填削弱作用的具体形式)作用形成的。
(2)在水平方向上,图中湖区上空的水汽含量 (高于/低于)山顶,甲地气温 (高于/低于)乙地,甲乙两地中更容易产生逆温的是 地。
(3)下列四幅图中,能准确表示博斯腾湖地区白天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根据材料可知,博斯腾湖区湖风和陆风两者中风速更强的是 ,甲地湖风的风向是 风;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 ,此季节湖陆风弱是因为湖陆间温差 (大/小)。
(5)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白天湖风将 (增强或减弱),说明理由 。
【答案】(1) 降低 对流 散射
(2) 高于 高于 甲地
(3)A
(4) 湖风 东南风/偏南风 冬季 小
(5) 强 ①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②白天陆地与湖泊的温度差增大
【分析】本题以博斯腾湖湖陆风为背景,涉及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应用,逆温形成、等压线图的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详解】(1)该层为对流层大气,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落霞”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形成。
(2)在水平方向上,图中湖区上空的水汽含量高于山顶,原因是湖面蒸发量大,水汽含量多;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原因甲地地势更低,气温较高;甲乙两地中更容易产生逆温的是甲地,甲地位于山谷,晚上吹山风,容易出现逆温。
(3)白天湖泊气温低于陆地,形成高压,等压线上凸,陆地形成低压,等压线下凹,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①图符合,故选A。
(4) 由图可知,湖风强于陆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甲地湖风的风向是大致是东南风或偏南风;由图可知,湖陆风最弱的季节为冬季,因冬季湖泊与陆地热力差异小,温差小。
(5)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温度比原来要高,白天湖泊与城市的热力差异更大,白天湖风将增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练测试(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03 大气运动(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中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图中的气压带与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风带控制下气候干燥
C.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 D.丁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端,三面临海。某年4月16日21:03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遭遇一次暴发性浓雾,自21:20开始,机场航班无法正常起降,近百个航班被迫取消。该日15:00在机场东北部同安湾(海湾)附近形成了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冷舌(槽状低温区),冷舌逐渐加强,17:00达到最强,为机场提供近地层冷平流(较冷空气向较暖空气方向输送)。下图示意该年4月16日17:00厦门岛及其周边地区气温分布(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该日17:00,机场最可能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3.机场东北面冷舌的形成有利于( )
A.促进机场大气的垂直运动 B.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
C.增加机场大气中水汽含量 D.提高机场地面保温效应
某年8月28日,小李乘HU7238次航班从西安(34°N,108°E)直飞北京(34°N,116°E)。下图分别示意小李的登机牌和飞机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小李登机时所在地地方时为( )
A.15点02分 B.16点50分 C.15点50分 D.16点22分
5.某时刻小李发现阳光从飞机右后方射入,此时飞机最可能处于( )
A.①航段 B.②航段 C.③航段 D.④航段
6.即将降落时,飞机剧烈颠簸,其原因是( )
A.大雾天气,能见度较低 B.飞机进港拥堵
C.阳光照射太强 D.大气对流运动剧烈
下图为2021年12月26日8时到27日8时湖南省降水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降水预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雪区域地势西高东低 B.岳阳较长沙大气垂直运动强
C.张家界处在锋面过境前 D.预报时段内该省洗车指数高
8.正确示意冻雨区域近地面气温垂直变化特点的是( )
A. B.
C. D.
地面有效辐射是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与大气向下的长波逆辐射之差。地面有效辐射一般呈正值,即地面与大气的热量交换中地面损失热量。我国某环境研究所选取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段的张掖(39°N,100°E,典型绿洲区)和与之相差60km的沙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下图示意某年8月14日(晴天)张掖和沙漠地面有效辐射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日8时( )
A.沙漠区大气层结稳定 B.沙漠区大气对流运动旺盛
C.绿洲区大气层结稳定 D.绿洲区大气对流运动旺盛
10.与沙漠区相比,该日绿洲区地面有效辐射低的原因是绿洲区( )
A.白天地面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强 B.白天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强
C.晚上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 D.晚上地面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弱
11.研究沙漠地面有效辐射可以用于( )
A.预测局地气候变化 B.分析太阳活动规律
C.预防气象灾害 D.指导农事活动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图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 )
①市区比郊区气温高②郊区比市区气温高③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高④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平均的气压值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
A.植被恢复,吸收大气中C02最多 B.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
C.全球变暖,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 D.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
15.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二、综合题
16.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海洋航行等都有重要的影响。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目前每年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来自各地游客。而冰川的分布常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下图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材料二:鳕鱼多为冷水性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16 世纪被发现的纽芬兰渔场曾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纽芬兰渔场获鱼量剧增,渔民们捕获的鳕鱼,除了满足自己日常需求之外,基本流向了欧洲。到 20 世纪 90 年代,纽芬兰渔场基本消失。
(1)冰山随 (洋流名称)漂向纽芬兰岛附近,该岛观赏冰山的最佳季节是 。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 温变化影响。随全球 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 。这些冰山会使附近海水盐度 (升 /降低)。
(2)与图中北大 洋中纬地区东部洋 相比, 部洋 年平均水温较 ( /低),海 温差较 ( /小)。造成东西两个海域水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造成图示海域南北 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3)分析纽芬兰渔场从兴盛走向消失的主要 为原因。
(4)图中除了纽芬兰渔场外还有 个世界级渔场,试分析其成因。
(5)北美东部沿海地区每年都会遭遇飓 的侵袭,飓 过境会给沿海地区带来 暴潮灾害,以下关于 暴潮说法正确的是( )
A.多由 运动引起,属于 象灾害
B.按引起的原因可分为热带 暴潮、温带 暴潮和寒带 暴潮三种类型
C.海啸是威力最大的 种风暴潮
D.是 种由热带 旋或温带 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 异常升降现象
(6)据图推测纽约附近的主要植被类型可能是 ,而拉布拉多半岛处则以 为主。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热带季 林
(7)以上植被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 。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被称为世界“旱极”,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盛产硝石、银矿和铜矿。阿塔卡马沙漠是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科学家对其自然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材料二 中国和智利合作建设的天文观测基地,位于智利北部海拔2900米的文达罗斯山巅,它是我国在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一个天文观测基地。阿塔卡马沙漠地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光学天文实测基地,美国、日本、欧洲多国长期在此开展天文科研。
材料三 图为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区域图。
(1)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
(2)分析智利北部吸引我国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自然条件。
(3)从三大产业角度说出阿塔卡马沙漠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南麓,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湖风与天山谷风共同存在。下面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博斯腾湖区域图湖风、陆风风速月变化统计图
(1)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大气 运动显著;傍晚乘舟荡漾在波浪涟漪的水域中,望着这碧波荡漾的湖面,纵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之景,“落霞”是大气 (填削弱作用的具体形式)作用形成的。
(2)在水平方向上,图中湖区上空的水汽含量 (高于/低于)山顶,甲地气温 (高于/低于)乙地,甲乙两地中更容易产生逆温的是 地。
(3)下列四幅图中,能准确表示博斯腾湖地区白天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根据材料可知,博斯腾湖区湖风和陆风两者中风速更强的是 ,甲地湖风的风向是 风;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 ,此季节湖陆风弱是因为湖陆间温差 (大/小)。
(5)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白天湖风将 (增强或减弱),说明理由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