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健康一轮复习导学案 (教师版 +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1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健康一轮复习导学案 (教师版 +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7 23:01: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化学与社会
4.1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健康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燃烧与灭火 ☆☆☆☆ 本单元的知识和现代社会生活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所占分值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主要考点有:(1)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及防火措施;(2)对某些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理解程度;(3)各种燃料的使用前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等。其中合理开发与节约使用资源、新能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将是开放性试题及研究性学习命题的热点;(4)考查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的组成、性质及其对人体的营养作用;(5)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知道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外,考查的热点将是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与生活、人体健康有关的问题,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合理饮食的意义。(1--7.5分)
考点2 化学与能源 ☆☆☆☆
考点3化学与环境 ☆☆☆☆
考点4 化学与健康 ☆☆☆☆
考点5 化学与材料 ☆☆☆☆
■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1.燃烧与灭火的关系
燃烧 灭火
概念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_氧气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氧化__反应 原理 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即可
燃烧的条件 ①有__可燃物__②跟__氧气(或空气)__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__最低温度__(也叫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 ①隔离__可燃物__②隔绝__氧气(或空气)__ ③降低温度到__着火点__以下
能燃烧 三者缺一不可 能灭火 三者必具其一
特别提醒 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②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如金属钠在氯气中可以燃烧,镁带能在CO2中燃烧。③着火点:是物体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它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一般不随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对于某种可燃物来说,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常见的灭火器
灭火器种类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高压水枪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一般火灾
干粉灭火器 隔绝空气 一般失火,油、气燃烧引起的失火等
二氧化碳灭火器 降温、隔绝空气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水基型灭火器 隔绝空气 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3.发现火险或遇到火灾时的应对措施
(1)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将火扑灭。
(2)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特别提醒 ①这种燃烧引起的爆炸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但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有许多由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爆炸,如气球、轮胎充气过多而爆炸、锅炉爆炸等。②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井下就容易使其易燃物满足这三个条件,在这些地方都要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2)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
(3)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安全知识
①煤气泄漏需要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②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需远离火种、注意通风,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并经常性地进行防火检查。
③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切不可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
④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关闭电源,切不可用水灭火。
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考点二 化学与能源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热量__的变化,即有__吸热__反应或__放热__反应发生。有些化学反应还有光能等放出或吸收。
(1)放热反应:
不燃烧产生热量
(2)吸热反应:C+CO2 2CO
2.能量的利用
人类所需的大部分能量都是通过__化学反应__产生的。如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用来__做饭__、取暖、发电、__冶炼金属__、发射__火箭__、开山炸石等。
3.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它们是不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属于混合物(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煤和石油
煤 石油
形成 古代植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古代动植物的遗骸在地壳中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元素组成 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 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状态 黑色固体,有光泽 黏稠液体,黑色或棕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无固定的熔点、沸点
【 易错易混点】 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使煤分解成很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此过程是化学变化。石油的炼制是根据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分馏使之分离,此过程是物理变化。
(3)天然气
物理性质 主要成分是CH4,它是__无__色、__无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小__,__难__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__CH4+2O2__CO2+2H2O__
现象:发出明亮的__蓝__色火焰,放出大量的__热__,烧杯内壁有__水雾__,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__浑浊__的气体
【 特别提醒】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是已知最简单的有机物。使用天然气之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4.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乙醇
化学式为C2H5OH,俗称酒精。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优点:完全燃烧产物为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被称为“绿色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用途:常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的燃料,可制作乙醇汽油,也可用于饮用、消毒等。
(2)氢气
①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
②制取H2原理:Zn+H2SO4=== ZnSO4+H2↑。
③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本身无毒,热值高,燃烧后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被称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④前景:目前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被广泛使用,有待进一步开发。
(3)可燃冰
外观像冰,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具有能量高、燃烧热值大等优点。
(4)其他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考点三 化学与环境
1.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SO2等。
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CO等。
③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2)酸雨的形成
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 特别提醒】
(1)酸雨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破坏土壤、森林、植被;③腐蚀建筑物及金属制品;④导致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2)酸雨的防治:①使用脱硫煤或天然气代替煤;②开发新能源;③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等。
■考点四 化学与健康
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六大基本营养素:(1)蛋白质;(2)糖类;(3)油脂;(4)维生素;(5)无机盐;(6)水。
【 特别提醒】 其中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是有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2)各营养素主要功能及食物来源
营养素 主要功能 食物来源
蛋白质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牛肉、羊肉、猪肉、鸡蛋、牛奶等 
糖类 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60 %~70 %) 大米、小麦、玉米、马铃薯等
油脂 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 能源 植物油、动物脂肪
维生素 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人体健康 水果、蔬菜
【 特别提醒】 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D会使骨质变软,易患软骨病。
(3)给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1)蛋白质;(2)糖类;(3)油脂。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①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如O、C、H、N、Ca、P、K、S、Na、Cl、Mg共11种元素)。
②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少于0.01%的元素(如Fe、Co、Cu、Zn、Cr、Mn、Mo、F、I、Se等多种元素)。
③微量元素分类
【 特别提醒】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氧是人体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元素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主要食物来源
钙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 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 ,容易骨折 奶、奶制品、豆类、虾皮
铁 缺铁会引起贫血  肝脏、瘦肉、蛋、鱼、芹菜
锌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海产品、瘦肉、奶类、豆类
硒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补硒产品
碘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 肿大,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海产品、加碘盐
氟 缺氟易产生龋齿 ;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茶叶、海产品、粗粮
(3)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物质 危害 生活中常见事例
亚硝酸钠 有毒、致癌物 代替食盐烹调食物,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 剧毒,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机体缺氧 碳不完全燃烧,香烟的烟气中
甲醛 使蛋白质变性 浸泡水产品
黄曲霉毒素 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 霉变大米、花生、大豆等食物
重金属盐 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其变性 铅中毒,小孩血铅超标
■考点五 化学与材料
1.有机化合物:一般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无机物),常见有机化合物有:甲烷、乙醇、醋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很多,CH4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1)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特别提醒】 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跟无机物相似,所以它们属于无机物。
2.有机高分子材料: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
(1)分类: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特别提醒 ①热塑性塑料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热固性塑料包括酚醛(俗称电木)、脲醛(俗称电玉)等。取样、加热,能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②聚乙烯无毒,燃烧时无刺激性气味产生,可作食品包装袋;聚氯乙烯会分解出有害物质,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不能作食品包装袋。
(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燃烧鉴别
①棉纤维:有烧纸的气味,灰烬易碎;
②羊毛纤维: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灰烬易碎;
③合成纤维:有特殊气味,灰烬呈黑色或褐色硬块。
(3)白色污染:指废弃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①危害:破坏土壤结构,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污染地下水,焚烧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②防治措施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和塑料盒等。
c.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
■考点1:燃烧和灭火
◇典例1: (2021梧州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解析】A项,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B项,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C项,烧木柴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项,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答案:A
1.(2021本溪中考)下列有关灭火的原理或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木柴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解析】A项,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B项,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而浮在水面上,油随水流动而使火势蔓延;C项,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为不留下痕迹,既能灭火又能保护图书档案;D项,木柴着火用水浇灭,使木柴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不能提高或降低。答案:C
2.(2021嘉兴中考)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由于它的着火点低 ,因而容易点燃。
(2)1830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氧气 ,使燃烧更剧烈。
【解析】(1) 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不能提高或降低。物质的着火点越低越容易引燃;(2) 划火柴杆时,火柴头与涂有药品的火柴壁摩擦产生热量,发生KClO3与MnO2混合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氧气有助燃性。
■考点2:化学与能源
◇典例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且其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工程师们最近开发出一款太阳能板,它可以直接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其在光照、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碳。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天然气__。
(2)上述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CO22CO+O2__。
【解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进行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在光照、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即可。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
A. 汽油 B. 柴油 C. 氢气 D. 煤油
【解析】氢气燃烧生成水,不污染环境,且放热量高,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答案:C
4.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它是一种新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目前我国为改善环境,积极推进风力发电技术,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同时,在农村大力推进兴建沼气池,沼气池产生的气体也是一种常用的燃料,试写出它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2)科学家预言,氢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在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下面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CD。
A.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增加新能源的使用
B.加高燃煤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
C.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将部分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作燃料
【解析】(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化石燃料,还蕴藏着丰富的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它是一种新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具有资源丰富、燃烧值高等优点。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火力发电要燃烧大量的煤炭,污染严重。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 在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3)B.加高燃煤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最后废气降落还是造成污染。
■考点3:化学与环境
◇典例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氨(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在此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NH3水溶液的pH>(选填“>”或“<”)7。
【解析】根据氨气(NH3)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可知,氨气(NH3)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即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此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NH3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呈碱性,pH>7。
5. 2023年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行为与主题相符合的是( )
A. 野外焚烧垃圾 B . 提倡植树造林
C. 随意丢弃电池 D. 多开私家车出行
【解析】A. 野外焚烧垃圾产生有毒气体和烟尘;C. 随意丢弃电池容易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D. 多开私家车出行,汽车尾气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答案:B
■考点四 化学与健康
◇典例4:“端午佳节,粽叶飘香”。我们过节有吃盐蛋、粽子、糖包、肉包的习俗,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主要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
【解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盐蛋和肉给人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等,糖包、粽子提供糖类,所以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答案:C
                  
6.(2021白银中考)2021年4月20日,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如期进行插秧。此次插秧预计亩产量1 200公斤,将向世界纪录发起冲击。水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解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水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答案:B
7.(2021海南中考)小轩午餐点的外卖有炸鸡翅、面包和可乐,为了使营养均衡,还应该补充的是()
A.米饭 B.鸡蛋 C.青菜 D.牛肉
【解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炸鸡翅给人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等,面包提供糖类,可乐提供水和无机盐等,所以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答案:C
8.“舌尖上的化学”。以下是厨房中的一些实物图。
   
(1)牛肉富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2)碘盐中的“碘”是指元素(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b(选填字母)疾病。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3)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
B.用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适当使用食品添加剂
【解析】(1)牛肉富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2)碘盐中的碘是指元素。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肿大;(3)霉变大米不可食用,不可用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适当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可以的。
■考点五 化学与材料
◇典例5:(2021营口中考)合成材料的应用,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生活用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纯棉毛巾 B.不锈钢餐具
C.真丝睡衣 D.塑料水管
【解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纯棉、真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答案:D
                  
9.(2021郴州中考)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聚乙烯塑料 B.涤纶
C.合成橡胶 D.合金钢
【解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A.聚乙烯塑料 B.涤纶 C.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D.合金钢属于金属材料,答案:D
10.化学就在身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买了一件羊毛上衣,小芳怀疑衣服面料成分是合成纤维,她采用的鉴别方法是取衣服纤维,灼烧,闻气味,看灰烬。
(2)PV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填“合金”或“有机合成材料”)。
【解析】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简单区别方法是:取样并灼烧,有特殊气味产生,易起球,灰烬捏不碎的为合成纤维,有烧纸(或烧焦羽毛)气味产生,燃烧后是黑色粉末状的固体为天然纤维;各种塑料产品都属于合成材料。
1.(2023·广东)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锚泊主系缆由聚乙烯纤维制成,该材料属于(C)
A.天然橡胶 B.天然纤维 C.合成材料 D.金属材料
2.(2023·广东)某饼干的配料表如图所示,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B)
【品名】××饼干【配料】小麦粉、精炼植物油、白砂糖、食用盐、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硫酸钙)
A.油脂 B.维生素 C.糖类 D.无机盐
3.(2023·广东)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 B.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 D.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4. (2023·深圳)化学和生活中资源、材料、环境、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深圳海洋资源丰富,可以随意开发
B. 生活中纯金属的使用一定比合金广
C. 为减少污染,应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 为均衡膳食,应摄入合理均衡营养
5. (2023·广州)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B)
A.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B. 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
C. 从废旧汽车蓄电池中回收金属铅 D. 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
6. (2023·广州)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 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 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7. (2023·广州)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 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 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D. 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8. (2022·广州)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下列物品的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D)
A. 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 B.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蚕丝素纱单衣
C.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宣纸 D. “冰墩墩”的聚碳酸酯塑料外壳
9. (2022·广州)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之后,饮用运动饮料主要补充的是(D)
A. 蛋白质 B. 油脂 C. 纤维素 D. 无机盐
10. (2022·广州)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
B. 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 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
D. 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
11.(2021·广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
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12.(2021·广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多吃果蔬可以补充维生素
B.葡萄糖、淀粉、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炒菜用加碘盐可补充碘元素
D.CO 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O2
13.(2021·广州)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D)
A.纯羊毛衫 B.木制桌椅
C.纯棉毛巾 D.尼龙绳
14.(2023·广东,节选)炉甘石始载于《外丹本草》,主要成分为碳酸锌(ZnCO3)和碱式碳酸锌,炮制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锌(ZnO),可作为外用药使用。
(1)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  微量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15. (2023·深圳,节选)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实验方法。
(1)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_Al2O3_。
(2)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出现的反应现象:_铝丝表面附有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_。
(3)如图是探究白磷燃烧条件的图像:
从图中得知白磷燃烧的条件是_与氧气接触_。
1.(2021襄阳中考)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A)
A.钙 B.锌 C.碘 D.铁
2.(2021自贡中考)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所以维持生命和健康,进食蛋白质必不可少。在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B)
A.米饭 B.鸡蛋 C.蔬菜 D.菜籽油
3.(2021南宁中考)2020年华为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C)
A.天然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4.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B)
A.用小苏打烘焙糕点
B.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C.用干冰冷藏食物
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
5.(2021安徽中考)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龋齿,补充越多越好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
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用
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
6.(2021南充中考)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摄入过多油脂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不能食用过量油脂类食物
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其变质,因此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C.青少年因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可食用奶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D.吸烟有害健康,但吸电子烟对健康无害
7.(2021梧州中考)下列标识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8.2023年5月12日是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
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
9.(2021盐城中考)2020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
10.《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祛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回答下列问题:
(1)杨桃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2)经测定杨桃A的pH=1.35,杨桃B的pH=1.81,其中酸性较强的是杨桃A(选填“A”或“B”)。
(3)杨桃中部分元素含量如下表:
每克杨桃中部分元素的质量
元素 K Ca Zn Fe
质量/mg 0.389 0.587 0.049 0.070
给人体补充钙(填元素名称,下同)元素可预防佝偻病,补充铁元素可预防贫血。
11.厨房中蕴藏很多的化学知识。请回答。
(1)围裙是由涤纶制成的,涤纶属于合成纤维(选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2)今天的午餐有炖牛肉、海带汤、凉拌黄瓜、米饭和易拉罐饮料。海带中富含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米饭可以补充的营养素是糖类。饮料饮用后,易拉罐放入可回收(选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12.(2021北京中考)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①中白磷不燃烧,②中白磷燃烧。
(2)实验2,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水吸收了大部分热量,使温度未达到纸片的着火点。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化学与社会
4.1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健康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燃烧与灭火 ☆☆☆☆ 本单元的知识和现代社会生活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所占分值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主要考点有:(1)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及防火措施;(2)对某些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理解程度;(3)各种燃料的使用前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等。其中合理开发与节约使用资源、新能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将是开放性试题及研究性学习命题的热点;(4)考查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的组成、性质及其对人体的营养作用;(5)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知道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外,考查的热点将是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与生活、人体健康有关的问题,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合理饮食的意义。(1--7.5分)
考点2 化学与能源 ☆☆☆☆
考点3化学与环境 ☆☆☆☆
考点4 化学与健康 ☆☆☆☆
考点5 化学与材料 ☆☆☆☆
■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1.燃烧与灭火的关系
燃烧 灭火
概念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_ 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 __反应 原理 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即可
燃烧的条件 ①有__ __②跟__ __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__ __(也叫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 ①隔离__ __②隔绝__ __ ③降低温度到__ __以下
能燃烧 三者缺一不可 能灭火 三者必具其一
特别提醒 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②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如金属钠在氯气中可以燃烧,镁带能在CO2中燃烧。③着火点:是物体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它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一般不随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对于某种可燃物来说,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常见的灭火器
灭火器种类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高压水枪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一般火灾
干粉灭火器 隔绝空气 一般失火,油、气燃烧引起的失火等
二氧化碳灭火器 降温、隔绝空气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水基型灭火器 隔绝空气 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3.发现火险或遇到火灾时的应对措施
(1)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将火扑灭。
(2)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 特别提醒】 ①这种燃烧引起的爆炸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但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有许多由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爆炸,如气球、轮胎充气过多而爆炸、锅炉爆炸等。②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井下就容易使其易燃物满足这三个条件,在这些地方都要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2)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
(3)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安全知识
①煤气泄漏需要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②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需远离火种、注意通风,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并经常性地进行防火检查。
③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切不可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
④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关闭电源,切不可用水灭火。
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考点二 化学与能源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 的变化,即有__ __反应或__ __反应发生。有些化学反应还有光能等放出或吸收。
(1)放热反应:
不燃烧产生热量
(2)吸热反应:C+CO2 2CO
2.能量的利用
人类所需的大部分能量都是通过__ __产生的。如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用来__ __、取暖、发电、__ __、发射__ __、开山炸石等。
3.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 和 等,它们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煤和石油
煤 石油
形成 古代植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古代动植物的遗骸在地壳中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元素组成 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 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状态 黑色固体,有光泽 黏稠液体,黑色或棕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无固定的熔点、沸点
【 易错易混点】 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使煤分解成很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此过程是化学变化。石油的炼制是根据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分馏使之分离,此过程是物理变化。
(3)天然气
物理性质 主要成分是CH4,它是__ __色、__ 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 __,__ __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__ __
现象:发出明亮的__ __色火焰,放出大量的__ __,烧杯内壁有__ __,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__ __的气体
【 特别提醒】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是已知最简单的有机物。使用天然气之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4.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乙醇
化学式为 ,俗称酒精。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优点:完全燃烧产物为 ,对环境无污染,被称为“绿色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用途:常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的燃料,可制作乙醇汽油,也可用于饮用、消毒等。
(2)氢气
①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制取H2原理: 。
③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本身无毒,热值高,燃烧后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被称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④前景:目前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被广泛使用,有待进一步开发。
(3)可燃冰
外观像冰,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具有能量高、燃烧热值大等优点。
(4)其他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考点三 化学与环境
1.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 如SO2等。
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 等。
③未燃烧的 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2)酸雨的形成
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 特别提醒】
(1)酸雨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破坏土壤、森林、植被;③腐蚀建筑物及金属制品;④导致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2)酸雨的防治:①使用脱硫煤或天然气代替煤;②开发新能源;③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等。
■考点四 化学与健康
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六大基本营养素:(1)蛋白质;(2) ;(3) ;(4)维生素;(5) ;(6)水。
【 特别提醒】 其中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是有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2)各营养素主要功能及食物来源
营养素 主要功能 食物来源
蛋白质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牛肉、羊肉、猪肉、鸡蛋、牛奶等 
糖类 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60 %~70 %) 大米、小麦、玉米、马铃薯等
油脂 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 能源 植物油、动物脂肪
维生素 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人体健康 水果、蔬菜
【 特别提醒】 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D会使骨质变软,易患软骨病。
(3)给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1)蛋白质;(2)糖类;(3)油脂。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①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如O、C、H、N、Ca、P、K、S、Na、Cl、Mg共11种元素)。
②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少于0.01%的元素(如Fe、Co、Cu、Zn、Cr、Mn、Mo、F、I、Se等多种元素)。
③微量元素分类
【 特别提醒】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氧是人体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元素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主要食物来源
钙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  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  ,容易骨折 奶、奶制品、豆类、虾皮
铁 缺铁会引起贫血  肝脏、瘦肉、蛋、鱼、芹菜
锌 缺锌会引起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海产品、瘦肉、奶类、豆类
硒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  ;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补硒产品
碘 缺碘会引起  肿大,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海产品、加碘盐
氟 缺氟易产生  ;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茶叶、海产品、粗粮
(3)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物质 危害 生活中常见事例
亚硝酸钠 有毒、致癌物 代替食盐烹调食物,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 剧毒,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机体缺氧 碳不完全燃烧,香烟的烟气中
甲醛 使蛋白质变性 浸泡水产品
黄曲霉毒素 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 霉变大米、花生、大豆等食物
重金属盐 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其变性 铅中毒,小孩血铅超标
■考点五 化学与材料
1.有机化合物:一般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无机物),常见有机化合物有:甲烷、乙醇、醋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很多,CH4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1)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特别提醒】 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跟无机物相似,所以它们属于无机物。
2.有机高分子材料: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
(1)分类: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特别提醒 ①热塑性塑料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热固性塑料包括酚醛(俗称电木)、脲醛(俗称电玉)等。取样、加热,能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②聚乙烯无毒,燃烧时无刺激性气味产生,可作食品包装袋;聚氯乙烯会分解出有害物质,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不能作食品包装袋。
(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燃烧鉴别
①棉纤维:有烧纸的气味,灰烬易碎;
②羊毛纤维: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灰烬易碎;
③合成纤维:有特殊气味,灰烬呈黑色或褐色硬块。
(3)白色污染:指废弃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①危害:破坏土壤结构,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污染地下水,焚烧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②防治措施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和塑料盒等。
c.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
■考点1:燃烧和灭火
◇典例1: (2021梧州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解析】A项,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B项,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C项,烧木柴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项,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答案:A
1.(2021本溪中考)下列有关灭火的原理或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木柴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2.(2021嘉兴中考)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由于它的 ,因而容易点燃。
(2)1830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 ,使燃烧更剧烈。
■考点2:化学与能源
◇典例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且其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工程师们最近开发出一款太阳能板,它可以直接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其在光照、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碳。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 __。
(2)上述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解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进行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在光照、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即可。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
A. 汽油 B. 柴油 C. 氢气 D. 煤油
4.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 ,它是一种新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目前我国为改善环境,积极推进风力发电技术,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 ;同时,在农村大力推进兴建沼气池,沼气池产生的气体也是一种常用的燃料,试写出它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科学家预言,氢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在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火焰。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下面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增加新能源的使用
B.加高燃煤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
C.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将部分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作燃料
■考点3:化学与环境
◇典例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氨(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在此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NH3水溶液的pH>(选填“>”或“<”)7。
【解析】根据氨气(NH3)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可知,氨气(NH3)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即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此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NH3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呈碱性,pH>7。
5. 2023年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行为与主题相符合的是( )
A. 野外焚烧垃圾 B . 提倡植树造林
C. 随意丢弃电池 D. 多开私家车出行
■考点四 化学与健康
◇典例4:“端午佳节,粽叶飘香”。我们过节有吃盐蛋、粽子、糖包、肉包的习俗,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主要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
【解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盐蛋和肉给人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等,糖包、粽子提供糖类,所以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答案:C
                  
6.(2021白银中考)2021年4月20日,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如期进行插秧。此次插秧预计亩产量1 200公斤,将向世界纪录发起冲击。水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7.(2021海南中考)小轩午餐点的外卖有炸鸡翅、面包和可乐,为了使营养均衡,还应该补充的是()
A.米饭 B.鸡蛋 C.青菜 D.牛肉
8.“舌尖上的化学”。以下是厨房中的一些实物图。
   
(1)牛肉富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2)碘盐中的“碘”是指元素(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b(选填字母)疾病。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3)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
B.用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适当使用食品添加剂
■考点五 化学与材料
◇典例5:(2021营口中考)合成材料的应用,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生活用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纯棉毛巾 B.不锈钢餐具
C.真丝睡衣 D.塑料水管
【解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纯棉、真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答案:D
                  
9.(2021郴州中考)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聚乙烯塑料 B.涤纶
C.合成橡胶 D.合金钢
10.化学就在身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买了一件羊毛上衣,小芳怀疑衣服面料成分是合成纤维,她采用的鉴别方法是 。
(2)PVA塑料属于 (选填“合金”或“有机合成材料”)。
1.(2023·广东)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锚泊主系缆由聚乙烯纤维制成,该材料属于( )
A.天然橡胶 B.天然纤维 C.合成材料 D.金属材料
2.(2023·广东)某饼干的配料表如图所示,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
【品名】××饼干【配料】小麦粉、精炼植物油、白砂糖、食用盐、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硫酸钙)
A.油脂 B.维生素 C.糖类 D.无机盐
3.(2023·广东)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 B.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 D.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4. (2023·深圳)化学和生活中资源、材料、环境、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深圳海洋资源丰富,可以随意开发
B. 生活中纯金属的使用一定比合金广
C. 为减少污染,应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 为均衡膳食,应摄入合理均衡营养
5. (2023·广州)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 )
A.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B. 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
C. 从废旧汽车蓄电池中回收金属铅 D. 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
6. (2023·广州)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 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 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7. (2023·广州)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 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 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D. 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8. (2022·广州)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下列物品的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 B.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蚕丝素纱单衣
C.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宣纸 D. “冰墩墩”的聚碳酸酯塑料外壳
9. (2022·广州)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之后,饮用运动饮料主要补充的是( )
A. 蛋白质 B. 油脂 C. 纤维素 D. 无机盐
10. (2022·广州)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
B. 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 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
D. 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
11.(2021·广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
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12.(2021·广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吃果蔬可以补充维生素
B.葡萄糖、淀粉、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炒菜用加碘盐可补充碘元素
D.CO 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O2
13.(2021·广州)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纯羊毛衫 B.木制桌椅
C.纯棉毛巾 D.尼龙绳
14.(2023·广东,节选)炉甘石始载于《外丹本草》,主要成分为碳酸锌(ZnCO3)和碱式碳酸锌,炮制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锌(ZnO),可作为外用药使用。
(1)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15. (2023·深圳,节选)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实验方法。
(1)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_ _。
(2)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出现的反应现象:_ 。
(3)如图是探究白磷燃烧条件的图像:
从图中得知白磷燃烧的条件是_ _。
1.(2021襄阳中考)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
A.钙 B.锌 C.碘 D.铁
2.(2021自贡中考)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所以维持生命和健康,进食蛋白质必不可少。在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
A.米饭 B.鸡蛋 C.蔬菜 D.菜籽油
3.(2021南宁中考)2020年华为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 )
A.天然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4.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小苏打烘焙糕点
B.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C.用干冰冷藏食物
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
5.(2021安徽中考)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龋齿,补充越多越好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
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用
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
6.(2021南充中考)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摄入过多油脂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不能食用过量油脂类食物
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其变质,因此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C.青少年因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可食用奶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D.吸烟有害健康,但吸电子烟对健康无害
7.(2021梧州中考)下列标识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8.2023年5月12日是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
9.(2021盐城中考)2020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
10.《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祛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回答下列问题:
(1)杨桃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 。
(2)经测定杨桃A的pH=1.35,杨桃B的pH=1.81,其中酸性较强的是杨桃 (选填“A”或“B”)。
(3)杨桃中部分元素含量如下表:
每克杨桃中部分元素的质量
元素 K Ca Zn Fe
质量/mg 0.389 0.587 0.049 0.070
给人体补充钙(填元素名称,下同)元素可预防佝偻病,补充铁元素可预防贫血。
11.厨房中蕴藏很多的化学知识。请回答。
(1)围裙是由涤纶制成的,涤纶属于 (选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2)今天的午餐有炖牛肉、海带汤、凉拌黄瓜、米饭和易拉罐饮料。海带中富含的碘元素,可以预防 。米饭可以补充的营养素是糖类。饮料饮用后,易拉罐放入 (选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12.(2021北京中考)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
(2)实验2,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 。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