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综合测试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综合测试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7 11:2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综合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
B.乙醇的沸点比乙烷的沸点低
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石油分馏可以得到丙烯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B.含淀粉或纤维素的物质可以制造酒精
C.向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硫酸铜、硫酸铵的浓溶液都可以发生盐析
D.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
3.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贡献者,人类错肋于这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单个的蛋白质分子。下列有关叙述不符合题意是(  )
A.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B.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
D.消毒过程中细菌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4.生命科学和人体健康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无甜味,糖尿病患者多食无碍
B.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
C.油脂在体内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乙醇被小肠吸收
D.任何金属离子均可使蛋白质变性而使人中毒
5.从科技前沿到日常生活,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三星堆“祭祀坑”提取到丝绸制品戏留物,其中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用于包装食品的塑料袋材料聚乙烯属于高分子材料
C.“天和”核心舱中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空气捕捉”法能实现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
6.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
B.乙烯和乙烷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
C.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
D.苯能发生取代反应,所以苯是饱和烃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都可用于生产乙醇
B.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它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但吞服钡餐(BaSO4)不会引起中毒
D.多糖、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8.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多糖类可以水解
B.植物油可以使溴水褪色
C.所有蛋白质遇到浓硝酸都变黄
D.淀粉和纤维素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9.据《自然》杂志报道,在300 ℃~400 ℃的高温下,将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焦糖与碳之间“半成品碳”状态,再放进硫酸溶液中高温加热,生成了一种叫“焦糖烯”的物质,其分子式为C36H50O2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半成品碳”是碳元素的一种新单质
B.蔗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焦糖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D.“焦糖烯”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10.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仍在世界各地蔓延,李兰娟院士指出:新冠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50~60℃持续30分钟,病毒就死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核酸检测是确认病毒种类的有效手段,核酸属于生物大分子
B.新冠病毒颗粒直径在80~120nm之间,在空气中能形成气溶胶,可能传播较远的距离
C.戴口罩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熔喷布的主要原料聚丙烯是丙烯缩聚而成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75%
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D.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12.2016年里约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其中各种各样的材料为奥运会成功举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有关奥运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炬燃料丙烷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泳池中加入的适量硫酸铜可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C.举重和体操运动员手上涂抹的碳酸镁白色粉末可吸水防滑
D.撑杆跳高运动员使用的碳纤维撑杆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摄入后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将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于新鲜的水果箱中,其作用是催熟水果
C.苯酚有毒,但低浓度时可用作杀菌消毒剂。因此常用来制造有消毒作用的酚皂
D.防控新冠病毒常用75%的酒精或“84”消毒液,二者可混用以增强消毒效果
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成功研制出多款新冠疫苗,采用冷链运输疫苗,以防止蛋白质发生盐析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其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C
C.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酸中毒后,可用静脉注射NaHCO3溶液的方法解毒
D.石墨烯液冷散热技术是华为公司首创,石墨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15.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C.医用防护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单体四氟乙烯属于卤代烃
D.“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为了提升消毒效果,可以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16.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油脂和汽油都是油 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皂化反应
B CuSO4可以用作游泳池消毒剂 铜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C 蔗糖、淀粉、纤维素是还原性糖 它们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D 蛋白质结构中存在肽键 蛋白质能表现出两性
A.A B.B C.C D.D
17.化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口罩的原料之一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受热变性
C.用于医疗消毒的酒精中乙醇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95%
D.医用硝酸铵速冷冰袋是利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性质
18.由于血液中存在如下平衡过程: 、 、 ,使血液的pH维持在7.35~7.45.如超出这个范围会造成酸中毒(pH过低)或碱中毒(pH过高),急性中毒时需静脉注射 或 进行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 浓度过高会导致酸中毒,使血液中 的值增大
B.治疗碱中毒时,患者需降低呼吸频率,以增加血液中 浓度
C.急性酸中毒时,救治方式是静脉注射 溶液
D.酸或碱中毒时,会导致血液中的酶发生水解
19.化学与生活、科技、医药、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叙述正确的是( )
A.《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B.我国预计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可用浓硫酸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20.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甜度仅为蔗糖40%的麦芽糖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B.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
C.用纤维素制取硝酸纤维的过程中发生了酯化反应
D.5G技术中使用的光导纤维不与任何酸碱反应
二、综合题
21.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如下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淀粉的分子式是   ,它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是   。
(2)过程④在氧气、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检验葡萄糖时,可使其与   反应,现象是   。
22.从A.甲烷 B.乙醇 C.乙酸 D.淀粉 E.油脂 F.蛋白质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   ;
(3)属于酯类的是   ;
(4)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的是   ;
(5)常用作燃料和医用消毒剂的是   ;
(6)普通的食醋中含3%~5%(质量分数)的   .
23.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1)单质碘可与氢气反应生成碘化氢。将物质的量比为2:1的氢气和碘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I2(g) 2HI(g),反应经过5分钟测得碘化氢的浓度为0.1mol L-1,碘蒸气的浓度为0.05mol L-1。
①前5分钟平均反应速率v(H2)=   ,H2的初始浓度是   。
②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
a.氢气的生成速率等于碘化氢的消耗速率
b.单位时间内断裂的H-H键数目与断裂的H–I键数目相等
c.c(H2):c(I2):c(HI)=1:1:2
d.2v(I2)正=v(HI)逆
e.反应混合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2)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进行“碘钟实验”:将浓度均为0.01mol L-1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
已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 +2H+= +2H2O,反应分两步进行:
反应A:…...
反应B:I2+2 =2I-+
①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是   。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是   。
②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Ⅰ、Ⅱ。(溶液浓度均为0.01mol L-1)
  H2O2溶液 H2SO4溶液 Na2S2O3溶液 KI溶液(含淀粉) H2O
实验Ⅰ 5 4 8 3 0
实验Ⅱ 5 2 x Y z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I是30min、实验II是40min。实验II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   ;对比实验I、II、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4.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请回答:
(1)合金在生活中的应用很普遍,其优点是   ,常见的合金有   .
(2)金属的腐蚀使我们生活中常看到的现象.家用铁锅洗后容易生锈,请举出一种避免生锈的办法   .
(3)服用药物时要对症下药.以碳酸氢钠为主要成分的药物适合治疗   .
(4)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的基石是   .常利用   (填“盐析”“变性”或“颜色反应”)分离、提纯蛋白质.
25.下列七种有机物中:
A.CH4 B.CH2=CH2 C.
D.CH3COOH E.淀粉 F.葡萄糖 G.蛋白质
(1)酸性比碳酸强的是   (填字母编号,下同).
(2)易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3)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
(4)通常用于检验碘单质的是   .
(5)可用于合成聚乙烯塑料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先写出C4H10的同分异构体,即为CH3CH2CH2CH3(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CH3)3CH(有2种不同的氢原子),因此一氯代物有4种,故A符合题意;
B、乙醇分子间存在分子间氢键,乙烷不存在分子间氢键,乙醇的沸点高于乙烷,故B不符合题意;
C、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能水解,油脂、蛋白质能够水解,故C不符合题意;
D、石油分馏不能得到丙烯,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丙烯等,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碳链结构和氯原子的位置进行判断;
B.含有氢键的物质的沸点较高;
C.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
D.石油分馏产品中不含烯烃。
2.【答案】C
【解析】【解答】A.油脂分为油和脂,油主要指植物油,主要成分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主要指动物脂肪,主要成分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A不符合题意;
B.淀粉或纤维素均为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酒化反应生成乙醇,则含淀粉或纤维素的物质可以制造酒精,故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溶液是重金属盐溶液,硫酸铜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则鸡蛋清凝聚,加水不溶解,故C符合题意;
D.多肽结构复杂,与氨基酸中氨基、羧基的数目与顺序有关,即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中性盐,随着盐浓度增大而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
3.【答案】D
【解析】【解答】A.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等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 天然蛋白质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故C不符合题意;
D. 消毒的过程实质是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失去活性,不是盐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消毒过程是蛋白质的变性
4.【答案】B
【解析】【解答】A. 淀粉无甜味,但淀粉在人的消化道中可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利用,糖尿病患者不能多食淀粉食物,A不符合题意;
B. 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B符合题意;
C. 油脂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C不符合题意;
D. 重金属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而使人中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淀粉属于多糖,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B、DNA中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含有N-H键,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C、油脂在体内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D、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5.【答案】C
【解析】【解答】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白装食品的塑料袋为聚乙烯,聚乙烯为高分子材料,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氮化硼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说法符合题意;
D.“空气捕捉”法能实现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聚乙烯为高分子材料;
C.氮化硼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6.【答案】C
【解析】【解答】A.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该变化为物理变化,乙烯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该变化为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能发生加聚反应,乙烷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水解产物相同,C符合题意;
D. 苯属于不饱和烃,但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所以苯性质较特殊,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如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苯与溴水发生萃取,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乙烷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C.淀粉和纤维素水解都生成葡萄糖;
D.苯属于不饱和烃;
7.【答案】B
【解析】【解答】A.淀粉和纤维素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可用于生产乙醇,A不符合题意 ;
B.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几万、几十万的很大的化合物,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符合题意 ;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硫酸钡不溶于酸,不会反应,吞服钡餐不会引起中毒,C不符合题意 ;
D.多糖能水解生成单糖;油脂,蛋白质分别含酯基、酰胺基,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
【分析】A.淀粉和纤维素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可用于生产乙醇 ;
B.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几万、几十万的很大的化合物,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
C.硫酸钡不溶于酸,不会反应,吞服钡餐不会引起中毒;
D.多糖能水解生成单糖;油脂,蛋白质分别含酯基、酰胺基可发生水解反应。
8.【答案】C
【解析】【解答】A.多糖类可以水解,A不符合题意;
B.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可使溴水褪色,B不符合题意;
C.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变黄,C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多糖类可以水解;
B.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可使溴水褪色;
C.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变黄;
D.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9.【答案】D
【解析】【解答】A.“半成品碳”是蔗糖部分失去水的产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A不符合题意;
B.蔗糖无还原性,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不符合题意;
C.焦糖烯是蔗糖部分失去水的产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与乙烯结构不相似,C不符合题意;
D.由焦糖烯的分子组成,分子中应含有谈谈不饱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描述信息分析;
B.含有-CHO的物质具有还原性,蔗糖中无-CHO;
C.乙烯属于烃,只含C、H元素;
D.含不饱和键的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10.【答案】C
【解析】【解答】A.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病毒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序列,通过检测病人体内的病毒核酸,就可判断病人体内是否存在病毒,A不符合题意;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在80-120nm,它形成的气溶胶粒径一般在100nm左右,B不符合题意;
C.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应形成,C符合题意;
D.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可进入细菌的细胞内,完全的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乙醇的浓度太高,会在表面形成保护膜,浓度太低,杀菌效果差,75%浓度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
C.是加聚反应;
D.乙醇的浓度太高,会在表面形成保护膜,浓度太低,杀菌效果差。
11.【答案】C
【解析】【解答】A.油脂中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因此其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但二者的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乙烯中的碳碳双键能被KMnO4溶液氧化,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选项错误,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为苯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NO2取代的过程,属于取代反应,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油脂中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
C.KMnO4具有氧化性,能将乙烯中的碳碳双键氧化;
D.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特点分析;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丙烷中只有碳、氢元素,根据元素守恒知,丙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确;
B、属于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铜离子可以杀菌,泳池中加入的适量硫酸铜可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故B正确;
C、运动员在比赛时,手掌心常会冒汗,碳酸镁能吸去掌心汗水,同时还会增加掌心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故C正确;
D、碳纤维是碳的单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丙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铜离子可以杀菌,属于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
C、举重和体操运动员用碳酸镁能吸去掌心汗水,同时还会增加掌心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
D、碳纤维是碳的单质.
13.【答案】C
【解析】【解答】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摄入后,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蔬菜具有催熟的作用,将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于新鲜的水果箱中,可以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其作用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故B不符合题意;
C.苯酚具有杀菌消毒能力,可以用来制造有消毒作用的酚皂,故C符合题意;
D.“84”消毒液具有氧化性,乙醇和“84”消毒液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成分被消耗,消毒效果被减弱,不能增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淀粉和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中不含有分解纤维素的酶,故不能被人体吸收
B.乙烯具有还原性,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减少乙烯的量,故可以保鲜
C.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苯酚含有酚羟基,故可以制备成酚皂,苯酚有毒,故可以杀毒
D.乙醇、次氯酸钠均可以消毒,但是混合后,消毒的物质减小,消毒消毒效果降低
14.【答案】C
【解析】【解答】A.我国成功研制出多款新冠疫苗,采用冷链运输疫苗,以为了防止蛋白质在温度较高时发生蛋白质的变性,A不符合题意;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其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晶体Si,B不符合题意;
C.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酸中毒后,可用静脉注射NaHCO3溶液的方法解毒,C符合题意;
D.石墨烯是C元素的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温度过高,会使蛋白质变性而死亡;
B.芯片的主要成分为晶体Si;
C.阿司匹林为常用感冒用药,过量服用会造成酸中毒;
D.石墨烯是C元素的单质。
15.【答案】C
【解析】【解答】A.新型冠状病毒是蛋白质,其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主要将病毒变性而达到消毒的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四氟乙烯中含有F元素,属于卤代烃,故C符合题意;
D.NaClO 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气,因此“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蛋白质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乙醇可使病毒变性;
C.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D.NaClO 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气。
1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汽油的成分为烃类物质,不能发生皂化反应,而油脂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皂化反应,故A错误;
B.硫酸铜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则CuSO4可以用作游泳池消毒剂,故B正确;
C.蔗糖、淀粉、纤维素均不含﹣CHO,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
D.含﹣COOH和氨基具有两性,与在肽键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汽油的成分为烃类物质;
B.硫酸铜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蔗糖、淀粉、纤维素均不含﹣CHO;
D.含﹣COOH和氨基具有两性.
17.【答案】C
【解析】【解答】A.生产口罩的原料之一聚丙烯化学式是: ,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因此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A不符合题意;
B.温度升高,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因此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受热变性,B不符合题意;
C.用于医疗消毒的酒精中乙醇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75%,C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因此在医疗上可以用硝酸铵作速冷冰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聚丙烯是丙烯进行加聚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对温度比较敏感,高温易造成蛋白质失活,过低温保存
C.浓度过高不利于杀死病毒,选择是题为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下降,因此可利用其做降温冰袋
18.【答案】B
【解析】【解答】A.血液中 浓度过高,氢离子浓度增大,会导致酸中毒,其中 的值减小,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太快、太深地过度呼吸运动使得肺泡内CO2浓度大大降低,从而加快了肺部血液中地CO2过多地扩散进入肺泡,排出体外,所以治疗碱中毒时,患者需降低呼吸频率,以增加血液中 浓度,B符合题意;
C.急性酸中毒时,救治方式是静脉注射 溶液,C不符合题意;
D.酸或碱中毒时,会导致血液中的酶发生变性而不是水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利用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行替换即可判断
B.pH过高导致碱中毒,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可以消耗氢氧根
C.酸中毒是pH过低,可以注射碱性的碳酸氢钠
D.酶是蛋白质,酸性或者碱性环境易变性失活
19.【答案】A
【解析】【解答】A.该方法利用了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可鉴别钾盐和钠盐,故A符合题意;
B.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硅,不是二氧化硅,故B不符合题意;
C.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浓硫酸不能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应可喝大量的牛奶或鸡蛋清解毒,和食盐水不能解毒,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利用了元素的颜色反应,钾元素紫色,钠元素黄色
B.电池板材料是单晶硅
C.腐蚀石英用的氢氟酸
D.重金属中毒可服用大量的蛋白质催吐解毒
20.【答案】D
【解析】【解答】A.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是一种还原糖。因此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也可以与新制碱性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可以提供自己的羟基或羰基上的氢或氧去形成氢键,从而破坏了蛋白质中原有的氢键,使蛋白质变性,故B不符合题意;
C.纤维素分子中有羟基,能够与硝酸发生反应生成酯硝酸纤维和水,发生的是酯化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D光导纤维成分是二氧化硅,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导纤维中的物质是二氧化硅,可以和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强碱反应,其他选项均正确
21.【答案】(1)(C6H10O5)n;提供能量
(2)C6H12O6(葡萄糖)+6O2 6H2O+6CO2
(3)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或出现光亮的银镜)
【解析】【解答】(1)淀粉的分子式是(C6H10O5)n,它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是提供能量;故答案为:(C6H10O5)n;提供能量。
(2)过程④在氧气、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6H12O6(葡萄糖)+6O2 6H2O+6CO2;故答案为:C6H12O6(葡萄糖)+6O2 6H2O+6CO2。
(3)检验葡萄糖时,主要利用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因此可使其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现象是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或出现光亮的银镜);故答案为: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或出现光亮的银镜)。
【分析】(1)淀粉的分子式是(C6H10O5)n,淀粉是多糖,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葡萄糖是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结合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图分析;
(3)依据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分析.
22.【答案】(1)A
(2)D
(3)E
(4)F
(5)B
(6)C
【解析】【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则选择A,故答案为:A; (2)大米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可以提供人体能量,故答案为:D;(3)含有﹣COO﹣的化合物称为酯类,而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属于酯类,故答案为:E;(4)蛋白质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物,故蛋白质的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答案为:F;(5)75%的酒精经常用于医用消毒,还可以做燃料,故答案为:B;(6)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即乙酸,故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故答案为:C.
【分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2)大米的主要成分为淀粉;(3)含有﹣COO﹣的化合物称为酯类;(4)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5)75%的酒精经常用于医用消毒;(6)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
23.【答案】(1)0.01mol·L-1·mol-1;0.2mol·L-1;de
(2)H2O2+2I-+2H+=I2+2H2O;作催化剂;8,3,2;其它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解析】【解答】(1)①平衡后碘化氢的浓度为0.1mol L-1,碘蒸气的浓度为0.05mol L-1,根据碘元素守恒,则反应前浓度为0.1mol/L,已知氢气与单质碘的物质的量比为2:1,则氢气的初始浓度为0.2mol/L;氢气与碘为1:1反应,则反应的氢气的浓度为0.05mol/L,v(H2)= =0.01mol·L-1·mol-1;
②a.氢气的生成与碘化氢的消耗为相同方向,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a不正确;
b.单位时间内断裂的H-H键数目是断裂的H–I键数目的0.5倍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而相等时,未达到平衡状态,b不正确;
c.c(H2):c(I2):c(HI)=1:1:2时,无法判断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也不能确定浓度是否还要改变,则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不正确;
d.2v(I2)正=v(HI)逆=2v(I2)逆,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正确;
e.反应物I2有颜色,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碘的浓度不再改变,则混合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e正确;
答案为de;
(2)①总反应式减去反应B,可得反应A,则反应A为H2O2+2I-+2H+=I2+2H2O;I-在反应前后质量、化学性质未发生变化,为催化剂;
②为了便于研究,在反应中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即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其它条件都相同,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I和实验II相比,硫酸的体积减少,所以其他条件都相同,而且混合后总体积也要相同,则x=8,Y=3,z=2;通过实验对比,溶液中的酸性越强,则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分析】(1)①根据元素守恒,确定反应的碘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的关系计算;②依据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及平衡时的特征判断;(2)①总反应式减去反应B,可得反应A;②对比实验时,只改变一个条件,而其它条件完全相同。
24.【答案】(1)密度小,强度高;钢、硬铝
(2)干燥
(3)治疗胃酸过多
(4)氨基酸;盐析
【解析】【解答】解:(1)合金密度小,强度高,生活中常使用的合金有钢、硬铝等,故答案为:密度小,强度高;钢、硬铝;(2)金属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为防止金属腐蚀,可隔绝空气或外加防护膜等,家用铁锅在干燥的环境中不易生锈,故答案为:干燥;(3)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答案为:治疗胃酸过多;(4)蛋白质由氨基酸缩聚反应生成,蛋白质在氯化钠、硫酸铵等溶液中浓度较小,蛋白质可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故答案为:氨基酸;盐析.
【分析】(1)合金密度小,强度高;(2)为防止金属腐蚀,可隔绝空气或外加防护膜;(3)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4)蛋白质由氨基酸缩聚反应生成,蛋白质可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
25.【答案】(1)D
(2)F
(3)A
(4)E
(5)B
【解析】【解答】(1)酸性比碳酸强的是醋酸,故答案为:D;
(2)易发生银镜反应的是含有醛基的葡萄糖,故答案为:F;
(3)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是甲烷,故答案为:A;
(4)碘遇淀粉显蓝色,通常用于检验碘单质的是淀粉,故答案为:E;
(5)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可用于合成聚乙烯塑料的是乙烯,故答案为:B。
【分析】(1)乙酸可以和碳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找出含有醛基的有机物
(3)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式sp3
(4)淀粉遇碘变蓝色
(5)聚乙烯的单体式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