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7 21:0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知道文艺复兴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概况。
唯物史观: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西欧社会工商业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史料实证:运用文字史料分析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赏析不同时期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体会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历史解释:归纳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家国情怀:感悟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敢于追求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2022年课程标准: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导入新课
1600年2月17日罗马上空阴云笼罩,百花广场上戒备森严,恐怖压抑的气氛阻挡不了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的人们,他们来为此刻昂首屹立在火刑架下的人送行……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
布鲁诺因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被视为异端活活烧死,从布鲁诺之死谈谈你眼中的中世纪。
中世纪即欧洲封建社会:5世纪—15世纪,欧洲基督教盛行和罗马天主教会主宰一切。
教会利用至高无上的地位,控制科学,政治,经济,垄断文化,他们认为,凡与信仰无关的知识都是无用的。为了维护神学的权威,教会把一切敢于公开反对和置疑神权的学说或人视为异端,疯狂的消灭和摧残。
中世纪,没有自由、没有个人幸福、没有理想,人们成为上帝忠实的奴仆(欧洲当时95%以上是文盲。)。14到15世纪,就有5万人以上被投河或烧死。
14到16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
“文艺复兴”一词狭义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对古典文学、学术和艺术的热情以及由此在15世纪和16世纪期间给欧洲带来的新文化。
——[美]迈尔斯著《世界通史上册》
概念阐释: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指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的生活哲学。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
(1).经济基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本原因)
材料1:14世纪意大利的许多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都是西欧和东方贸易的枢纽,工商业相当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手工工场。
交流与分享
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意大利佛罗伦萨
材料2:13世纪威尼斯、米兰等城市取得自治权。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材料3: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发源地。拜占庭帝国后期,东罗马人带着大批古代典籍逃往西欧避难。一些学者在佛罗伦萨开办学校,讲授古典文化。
(2).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
(3).文化基础:具有古希腊罗马丰富的文化遗存
材料四:1348——1350年黑死病在意大利传播的特别厉害,人民在绝望恐怖中向教会求援,向上帝祈祷,请求上帝息怒······——《剑桥艺术史:文艺复兴艺术》【英】罗萨·玛利亚·莱茨
材料五:在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以上。在许多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美】坚尼·布鲁克尔
(4).社会(现实)因素: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宗教信仰的怀疑
(5).思想环境: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六: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材料七:教会内部圣职买卖现象严重,还到处推销赎罪券,宣称“当你为某个炼灵捐献的银钱投进捐献箱,发出叮当一响时,他就从炼狱中应声而出。”
材料:从14世纪中叶起, 欧洲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致命瘟疫,它被称为黑死病(即鼠疫)。据估计整个欧洲的死亡人数约2500万人(1347-1351年间),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连上帝都不能依靠了,只能依靠人自己了,所以就重视人自己的价值。
社会:
黑死病的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直击中考
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场运动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运动 D.宪章运动
2.(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
A.希腊城邦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C
B
二、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和著作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
天才辈出
灿若群星
大师巨匠
横空出世
人物 国籍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名言 地位
但丁 意大利
达 芬奇 意大利
莎士比亚 英国
《神曲》
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学三杰”
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 ,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美术三杰”
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
《哈姆雷特》
《罗密欧和朱丽叶》
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文学巨匠
思想---自由的精灵。
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文学三杰
但丁
薄伽丘
彼得拉克
以人为中心,批判教会
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宣扬人性自由。
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名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
内容: “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梦游三界→描写现实、抨击教会贪腐→
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人文主义色彩)
地狱
炼狱
天堂
美术三杰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蒙娜丽莎》1517年
达芬奇与《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而不是神)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
歌颂人的情感
特点:
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完美生动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
米开朗琪罗雕塑《摩西》
米开朗琪罗雕塑《大卫》
他双眉紧锁,目光炯炯,全神贯注,显示出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雕像宣扬了人的力量充分体现了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
米开朗琪罗作品
拉斐尔罗作品
中世纪圣母像
拉斐尔圣母像
威廉·莎士比亚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台词
莎士比亚(1564-1616)
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的高贵
该剧讲述朱丽叶与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他们以死捍卫爱情,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
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父亲猝死、叔父篡取了王位。父亲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叔父毒死。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最后的告白:
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还没有被他征服,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死亡,即使能夺走爱人的生命,却永远也不能消灭恋人间不渝的爱情。
宣扬个性解放
追求自由平等
文学三杰
艺术三杰
莎士比亚
抒写人性
顺从人的本性,肯定人的自然欲求
歌颂人的感情及外在的美
追求人的尊严和价值
刻画人性
提升人格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哈姆雷特》
《麦克白》
《李尔王》
《奥赛罗》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威尼斯商人》
《仲夏夜之梦》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直击中考
1.(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莎士比亚说:“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这充分体现了( )
A.契约精神 B.神权至上 C.禁欲苦行 D.人文主义
2.(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下列属于此次“变革”中的“巨人”是( )
A.哥伦布 B.达·伽马 C.麦哲伦 D.莎士比亚
D
D
三、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阅读材料,说说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首诗
材料三: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
材料一:“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
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
合作探究: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新兴的资产阶级
追求财富、现世享乐
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现实
追求
基 督 教
以“神”为中心
祈求来世幸福
矛盾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精神
探究与分享
据材料,如何理解“文艺复兴”中的“复兴”二字?其实质?
材料1:马克思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
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的语文,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材料2: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
  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世界史·近代史编》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的目的: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反对教会思想文化统治。
合作探究:依据材料,归纳文艺复兴的影响。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文艺复兴使欧洲冲破了中世纪巨大束缚,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文艺复兴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3.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促进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民族集权国家形成(15世纪)
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
宗教改革(16世纪)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16世纪)
启蒙运动(17—18世纪)
在谈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时,德国学者鲍尔生写道:“首先,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
解放思想,唤醒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太阳中心说
自由落体定律
宇宙无限论
行星运动规律
关注世界、关注宇宙






西

非 洲
西 班 牙
法 国
英 国
德 意 志
波 兰






威尼斯
维也纳
巴黎
科隆
汉堡
里斯本
托莱多
文艺复兴发源地
文艺复兴活动中心
伦敦
莎士比亚
哈 维
培 根
开普勒
谷腾堡
哥白尼
布鲁诺
伽利略
但 丁
达·芬奇
塞万提斯
拉伯雷
韦 达
笛卡尔
波兰 哥白尼 天文学家
德意志地区 开普勒 天文学家
谷腾堡 西方印刷之父
英国 莎士比亚 戏剧家
哈维 近代生理学鼻祖
培根 科学家、思想家
法国 拉伯雷 作家
笛卡尔 数学家
韦达 数学家
意大利 布鲁诺 思想家
伽利略 天文、物理学家
西班牙 塞万提斯 作家
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一时期文艺复兴从地域和领域上呈现出的特点:
意大利
佛罗伦萨
地域:从意大利到欧洲
领域:从文艺到多领域
直击中考
1.(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这场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下列对“这场运动”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大解放B.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
C.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D.十月革命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
2.(2023·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当时许多意大利人深信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生活的目的是发展自己本身的潜能。该观念体现了( )
A.种姓制度的特点B.西欧庄园的性质C.大化改新的内涵D.文艺复兴的核心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