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课标解读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课标呈现】
1.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识别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描述水循环的过程,指出水循环的类型。
2.结合实例,分析水循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体会水量平衡的思想。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强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认同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协调观。
【课标解读】
请问每天农夫山泉都生产那么多的水,千岛湖的水会不会干?
1)从水资源的分布来看,农夫山泉浙江水源地的水属于那种水?
2)全球水体的水是那种水?其占据全球储量的多少?
3)陆地水的主体是那种水?人类利用较多的水是那种水?占全球储量的多少?
陆地水、湖泊水
海洋水、97%
冰川水
河水、淡水湖泊、浅层地下水;0.3%
活动探究(1)
“水的行星”
地球表面约71%的表面覆盖着水
1.存在形式
固态(南极冰雪)
液态(青海湖鸟岛)
气态(西藏羊八井地热)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 液 态、气态
水体类型
海洋水:
陆地水
水量:
类型
地表水
冰川
河水、湖泊水、沼泽
地下水
大气水:
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以水汽的形态存在
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海洋水
其他淡水
淡水
易利用淡水
冰川
97%
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利用较多的: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不能大规模使用
目前淡水储量并不多,而人类每天都在使用,会不会有一天造成水资源枯竭?为什么
不会。虽然储量不多,但是通过水循环,这些水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不停运动,使地球上的总量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生产农夫山泉这么多水从哪来?最总又走往哪去?
什么是水循环?
蒸发、降水、水汽输送、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蒸腾、蒸发
降水
水汽输送
下渗
径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结合教材“自然界的水循环”内容,动手画一画水循环简图。
【画一画】
要求:①图文结合 ②标明水体的运动方向 ③标明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蒸发
植物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蒸发
植物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有人认为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常温常压下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外因是太阳能和地球的重力作用。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
同意,水循环的产生有其内外因。
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固液气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的转移,能量的交换成为可能,
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太阳辐射热力作用为三态转化提供条件,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空气的流动,从而为水的移动提供了条件,重力促使雨水降落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蒸发
植物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水圈
大气圈
生物圈
岩石圈
外因:太阳能、地球重力
内因:水的物理性质(三态变化)
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之间。典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海陆间循环发生领域: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典例: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陆地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典例: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海上内循环水汽输送降水下渗陆地 海洋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降水植物蒸腾陆地海洋蒸发降水连连看
你能正确选择水循环的类型吗?
A 塔里木河的河流径流
B 亚马孙河的河流径流
C 洞庭湖水注入长江
D 未登陆的台风形成降水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思考:
1、温州位于那种类型的水循环?
2、画出温州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思考:
1、塔里木盆地位于那种类型的水循环?
2、画出塔里木盆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蒸发
植物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发生范围最高,最重要的循环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循环水量少,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蒸发
植物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思考:
人类活动能够干预和影响水循环哪些环节?
2. 植树造林,对当地水循环环节产生了哪些影响?
蒸发加强,降水增多
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总量流减少
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减小,年际变化小
3.问题探究: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肥。试从水循环的角度想一想,鱼鳞坑为什么能保土、保水、保肥?
鱼鳞坑一般建在较陡的坡上,下雨时可拦蓄坡面径流;在鱼鳞坑中植树造林,可增加水的下渗作用,达到涵养水源、固定表土等目的,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土、保水、保肥。
城市内涝:
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 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地面硬化率上升
3:思考在雨季时,道路硬化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蒸发、蒸腾、下渗减少
地表径流增加
加剧城市
内涝
下凹式绿地
生态树池
透水性路面
雨水花园
城市内涝常见解决措施:
建设海绵城市:增加下渗,地下径流增多;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
海绵城市
01 光照
光照越强,蒸发越旺盛,蒸发越量大。
03 风速
02 气温
04 湿度
气温越高,蒸发越旺盛,蒸发越量大。
风速越大,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
湿度越小,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
05 裸露的水域表面积
裸露的水域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
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风带(信风带、西风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海洋上空的水汽
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充足的水汽
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
凝结核
形成降水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地面性质 硬化路面不利于下渗、沙质土壤利于下渗
坡度 坡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
植被 植被越茂密,越有利于下渗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
降水持续时间 降水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下渗
5、影响下渗的因素
如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地下河、地下水丰富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水循环环节 人类活动
地表径流 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围湖造田
地下径流 地下工程建设、地下水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
地下交通线路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
局部地区大气降水 人工降雨
蒸发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以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 的影响。
地表径流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____,C___________,E______,F___________。
(2)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__;
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__。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课后练习
【2】下列地球的各种水体,淡水含量最多的是( )
A.冰川水 B.河流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3】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水资源不包括( )
A.河流水 B.淡水湖泊水
C.冰川水 D.浅层地下水
【4】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
A. ①-降水 B. ②-蒸发 C. ③-水汽输送 D.⑤-地表径流
A
C
D
习题
【5】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如果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图中四个环节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增加
b增加
c减少
d减少
B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蒸发
水汽输送
蒸发
植物蒸腾
陆地
海洋
地表径流
湖
降水
降水
地下径流
下渗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1)联系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更新,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2)维持了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表-地球上不同的水体更新周期 水体 江河 湖泊 深层地下水 高山冰川 极地冰川 海洋
周期 16天 17年 1400年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3)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水循环作为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
(3)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②水循环的强弱及路径,直接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
天气过程
气候特征
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六七月,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天气
③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引发区域性的旱涝灾害
(4)塑造多姿多彩的的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地貌得到发育、演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使得各地气温、湿度等不断调整,有效避免极端天气的发生,建立与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的联系。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除了课本上的描述外,你还有哪些看法?
2016年7月19日,山西太原遭遇强降雨天气,城市多处路段内涝严重,行车如行船。自2006年入夏以来,暴雨突袭致使全国不少城市陷入“看海”窘境,“逢雨必涝”成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远比江河洪水造成的损失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然而,自2010年以来,有4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了1998年洪水所造成的损失(2551亿元),面对损失逐年增高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太原城市内涝的原因?人们该如何应对?
原因:
①夏季多暴雨,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
②地势低洼,地表径流排水不畅;
③路面硬化导致下渗作用减小,地表径流增多。
措施:增加下渗,增加对地表径流的拦蓄﹣﹣打造"海绵城市"。
理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人类可以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但是人类的活动也可能会对水循环产生不良影响。
2016年7月19日,山西太原遭遇强降雨天气,城市多处路段内涝严重,行车如行船。自2006年入夏以来,暴雨突袭致使全国不少城市陷入“看海”窘境,“逢雨必涝”成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远比江河洪水造成的损失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然而,自2010年以来,有4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了1998年洪水所造成的损失(2551亿元),面对损失逐年增高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
遥感技术相比于传统水文资料收集方式相比,在洪水分析方面具有哪些显著的优势?
水文统计数据
收集周期长,统计不全面,费用高,不能直观展示;
遥感技术
收集迅速,价格低,直观易分析,方便洪涝灾害防治和应急措施制定。
暴雨洪涝防御措施
项目 内容
监测
预报
防 洪 措 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 措施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RS)
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②修建水库③修建分洪区
①洪泛区土地管理
②建洪水预报系统
③预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④实行防洪保险等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