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江西通用):综合测试(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江西通用):综合测试(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7 16:1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综合测试(二)
说明:共两大题,30小题,满分90分,作答时间为90分钟。
中考对接点   课内古诗词阅读的考查内容有字音标注、句子赏析及主旨理解等,形式多为填空题、选择题,主旨理解的考查形式灵活多样;课内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内容有字音、词义、语句翻译、句子赏析、内容理解等;古诗词与文言文阅读常以对比勾连的形式考查;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内容主要有实词解释、文言文断句、词句选择、内容理解等。
一、课内古诗文对比阅读(60分)
(一)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多音字的读音常常由其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
(1)飞鸟相与还
(2)此中人语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便舍船”与“屋舍俨然”两句中的“舍”,读音不同。
B.“垂髫”是指垂下来的头发,在文中指代小孩。
C.“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两句中的“乃”,意思一样。
D.“妻子”在文中指的是妻子儿女,现多指男子的配偶。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2分)
(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这情景中蕴含着人生的真谛, 。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               ,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都可以互相听到。
4.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两文都是陶渊明的名作。请你结合两文中的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二)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湖心亭看雪(节选)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
(1)燕然未勒归无计
(2)雾凇沆砀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千嶂里 重岩叠嶂
B.上下一白 半文半白
C.独往湖心亭看雪 独具匠心
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不能自已
7.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3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湖上的影子,   。
8.请结合选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4分)
选文 内容 表达的愁思
《渔家傲·秋思》 描绘了边塞秋景 ①
《天净沙·秋思》 描绘了秋郊夕照 ②
《湖心亭看雪》 描绘了西湖雪景 表达作者孤傲清高的品性、对人生渺茫的感慨和故国愁思
(三)
过 零 丁 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
(1)干戈寥落四周星
(2)锦帽貂裘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留取丹心照汗青(      )
(2)酒酣胸胆尚开张(      )
11.《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3分)




12.爱国精神,源远流长;爱国志士,前仆后继。《过零丁洋》叙写了诗人国破家亡的身世遭遇和苦痛,也体现了诗人①               的感情;《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见闻感受,抒发了词人②                    。 (5分)
(四)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
(1)浅草才能没马蹄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4.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与示例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示例:四时俱备
A.时不我待 B.应时货品
C.时来运转 D.针砭时弊
15.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2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翻译:   。
16.两文都是写景的名篇,请你简要分析两文中的画线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赏析其表达效果。 (5分)





(五)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不宜妄自菲薄
1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臣之妻私臣 B.今齐地方千里
C.诚宜开张圣听 D.亲贤臣,远小人
19.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2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翻译:由此看来,  。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皇宫和丞相府中,都是一个整体,   。
20.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规劝君王的贤臣名相。《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①                   的劝谏方式来规劝齐王纳谏;《出师表》中的诸葛亮②                 的劝谏方式来规劝后主刘禅。他们都提出作为君王要③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向后主刘禅提出④                 、⑤                 两条建议。 (5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30分)
(一)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憎爱,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 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小人君子,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选自《陆贽集·中书奏议》)
21.古时没有标点符号,称文辞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3处) (3分)
若 录 长 补 短 则 天 下 无 不 用 之 人 责 短 舍 长 则 天 下 无 不 弃 之 士
22.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陆贽对人才的看法。 (3分)


(二)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 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2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必先富民(     )   (2)奚以知其然也(     )
24.选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一方面是因为“①                    ”;另一方面是因为“②                  ”。(用原文填空) (4分)
(三)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选自《梁书·列传第五》)
2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不私亲戚  私:偏爱,偏袒
B.汝等自有常分 分:职业,职分
C.但当速反葱肆耳 反:同“返”,返回
D.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益:利益
26.选文主要通过叙述吕僧珍①             、②             、③            这三件事,表现了吕僧珍④                  的优秀品质。 (4分)
(四)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且不问之何损 ”时皆服其量。
(选自《贾氏谭录·涑水记闻》)
2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再忘记,因此还比不上无知的人。况且不去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有什么损失呢
B.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再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况且不去问那个人有什么损失呢
C.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再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况且不去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有什么损失呢
D.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再忘记,因此还比不上无知的人。况且不去问那个人有什么损失呢
28.对于选文所蕴含的道理,下列词语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虚怀若谷      B.孜孜不倦
C.豁达大度 D.自欺欺人
(五)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选自陆游《放翁家训》)
2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如此十许年 潭中鱼可百许头
B.不然,其可虑之事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其可虑之事 高可二黍许
D.毋贻后悔 不知贻阿谁
30.在文中,陆游提出才思敏锐者更需要“①                        ”(用原文填空),否则将会带来祸端,后悔无穷。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②                                           。 (3分)
参考答案
一、
(一)
1.(1)huán (2)yù(2分,每小题1分)
2.C(“乃大惊”的“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乃不知有汉”的“乃”是“竟然、居然”的意思)(3分)
3.(1)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1分)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1分)
4.《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联,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体现了其悠然自得的心境和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桃花源记》中的“土地平旷……”四句,通过描绘一个景色优美、没有战争、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民主、平等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5分,意思对即可)
(二)
5.(1)lè (2)dàng(2分,每小题1分)
6.A(A.直立似屏障的山峰;B.白色/白话文;C.独自/独特,与众不同;D.罢了/控制)(3分)
7.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3分)
8.①征人思归,又因功业未成而不甘归退的愁苦与矛盾心理 ②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三)
9.(1)gē (2)qiú(2分,每小题1分)
10.(1)指史册(1分) (2)开阔雄伟(1分)
11.上片描绘了词人出猎的壮观场面。“狂”字奠定了全词豪壮的感情基调,是全词的线索。(3分)
12.①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2分,意思对即可) ②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3分,意思对即可)
(四)
13.(1)mò (2)yù(2分,每小题1分)
14.B(3分)
15.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分)
16.两文中的画线句子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突出景物的特点。《钱塘湖春行》中先写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场景,再写野花、春草等静景,动静结合,突出了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物特点;《答谢中书书》中先写峰的高、水的清、两岸石壁的色彩斑斓、树木的青翠,再写晓雾、夕日、猿鸟、鱼的动态,动静结合,呈现出一派绚烂气象,展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5分,意思对即可)
(五)
17.(1)cú (2)fěi(2分,每小题1分)
18.D(A、B、C三项都是古今异义,D项是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亲近)(3分)
19.(1)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1分)
(2)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1分)
20.①用自身经历设喻、委婉进谏 ②用情动人、直言进谏 ③广开言路 ④严明赏罚 ⑤亲贤远佞(5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二、
(一)
21.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3分,每处1分)
22.示例一:人的才能自古以来就没有全面的,有长处就有短处,选用人才就要录长补短(取长补短)。
示例二:通过引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说明一个人即使再贤能,也会有人非议,我们应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以“录长补短”来衡量人才。(3分,符合选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人的才华和德行,从以前到现在就很少(有人)全部具备,如果有擅长的地方,就一定有弱的地方。如果能取长补短,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如果)苛求短处舍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被录用的人。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 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的像墨翟、杨朱,从人们的议论中去要求他们,谁能避免被讥笑嫌恶 从前子贡问孔子:“全乡的人都赞扬他,(他)怎么样 ”孔子说:“不能肯定。”“全乡村的人都讨厌他,(他)怎么样 ”孔子说:“不能肯定。不如全乡人中的好人喜欢他,不好的人厌恶他。”大概是因为小人和君子行事必定相反,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君子讨厌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关键)在于慎重地选择听信(的人)。 听有道德的人的话那么小人之道就会废止,听没有道德的人的话那么君子之道就会消失。
(二)
23.(1)形容词作动词,使……富裕(1分) (2)这样(1分)
24.①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②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4分,每空2分)
【参考译文】
但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百姓富裕就容易管理,百姓贫穷就难以管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百姓富裕就能安心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己的产业,安心生活在家乡并重视自己的产业就会尊敬君主害怕刑罚,(如果百姓)尊敬君主害怕刑罚就容易管理。百姓贫穷就不会安心生活在家乡并且轻视自己的产业,不安心生活在家乡并轻视自己的产业就敢冒犯上级违犯禁令,(如果百姓)敢冒犯上级违犯禁令就难以管理了。所以太平无事的国家常常是富裕的,动乱多事的国家往往是贫穷的。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管理他们。
(三)
25.D(益:扩大)(2分)
26.①拒绝侄子求官 ②拒绝迁督邮署来扩大住宅 ③经常去姐姐而家不觉得辱没身份 ④示例:不徇私情、正直清廉(4分,每空1分)
【参考译文】
吕僧珍在任期间,以处事公平的态度来作下属的表率,不偏袒自家人。堂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舍弃贩葱的工作想向他谋求州署中的属官。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非分地要求得到不该得的职分,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这样辱没了身份。
(四)
27.C(3分)
28.C(3分)
【参考译文】
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他)刚担任参知政事时,(一日)进入朝堂,有一位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来参政啊 ”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就走过去了。与他同在朝廷做官的同僚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他们。下朝以后,吕蒙正的同僚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能再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况且不去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有什么损失呢 ”当时所有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五)
29.A(A.大约;B.这样/……的样子;C.可以/大约;D.留下/赠送)(3分)
30.①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1分) ②示例:对天生聪明、才思敏捷的人一定要加以约束和管教,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和自身修养,否则将会带来许多后患(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才思敏锐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认为是忧虑的事,不能把它认为是可喜的事。切记要经常对其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像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件。我这些话,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诫,各位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