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0)·原卷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大沟”,即“鸿沟”的前身。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事实上,鸿沟的修建经历了几个阶段,几番修整才最终成型。鸿沟以黄河为水源,呈西北—东南流向,包括涡水、涣水、睢水、派水等分支,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经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将水引至都城大梁,后又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颍水。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
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与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发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南有鸿沟”更成了战略家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国都大梁,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一变,成了“诸侯四通,条达辐辕”的富饶之地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名。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民情有别、风俗各异的南北方也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有了难得的交流机会,许多北方的文化风俗悄然走进南方民众的生活。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魏国也因此富国强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令人唏嘘的是,鸿沟的加持并没有如料想般为魏国带来绵长的国祚,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很快便让大梁不攻自破,使魏国沉寂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其实,秦国很早便盯上了“鸿沟”航运带来的“香饽饽”。公元前249年,秦将蒙骜伐韩,先后取成皋、荥阳,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
毗邻鸿沟,享航运之便,依傍敖仓,据天下之粮,多重光环下,荥阳也成为秦时的军事重镇,更成为后来楚汉的必争之地。也正是一场楚汉争霸,让鸿沟有了真正“名垂青史”的机会。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
汉代鸿沟水系
自此,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鸿沟”的意义中被添上一笔——两物之界线,不可逾越。
就在项羽领兵东去途中,刘邦单方面撕毁条约,大力追击楚军,其后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汉。如今,象棋的棋盘上都赫然画着一道“楚河汉界”;前往汉王城遗址的路途中,名为“鸿沟”的石碑悄然屹立。它们都不会说话,却见证着千百年前的那场烽火狼烟,记忆着属于中华大地的一段过往。
严格来算,“鸿沟”不算长寿。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由此,开封东南的广大地区饱受水淹之苦,鸿沟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眼见苍生遭难,“鸿沟”受害,人们没有坐以待毙。永平十二年,东汉王景奉命治水,对鸿沟的支流汴渠进行疏浚。整整一年缠斗,大量人力投入,百亿钱财消耗,终于换回汴渠正常通航。
可惜的是鸿沟水系中的其他河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或再不见记载,完整的“鸿沟”水系就此与世人告别。但某种意义上说,“鸿沟”又从未远去。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鸿沟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年运六百万石粮食,被统治者作为“建国之本”置于心头。
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古今穿梭间,“鸿沟”不再是硬邦邦的界线,反而创造着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与途径。1983年,美国哲学家莱文在论文中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外在的科学视角与内在的经验视角之间存在一条无法弥补的沟壑。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报告中阐释了一种现象,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存在差距。在我们的话语里,前一种现象,叫作“解释鸿沟”,后一种差距,意为“数字鸿沟”。或许在未来,“鸿沟”还会有新的打开方式,新的内涵意指。“鸿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穿越时光,完成了一场又一场奇妙的旅行。
(改编自念缓《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各行其道”在文中是指没有开凿鸿沟时,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互不沟通。
B.“热好盒饭”在文中是指秦国很快就要灭掉魏国,使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C.“香饽饽”在文中是指“鸿沟"水系便利的航运条件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
D.“解释鸿沟”在文中是指外在科学视角与内在经验视角之间的巨大差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鸿沟是由魏国经历几个阶段、经过几番修整建成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它最早沟通了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
B.鸿沟在给魏国带来富庶的同时,也给魏国带来了灭顶之灾,秦国一计黄河淹城,让大梁不攻自破,魏国灭亡。
C.鸿沟水系在楚汉争霸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成功化身为政治符号。
D.完整的鸿沟水系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一段时间,战国时期形成,东汉时期便不复存在,但有些支流直到宋代仍在发挥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国时期,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中原地区的交通状况,而且增进了南北方的相互交流促进了鸿沟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
B.凭借鸿沟水系带来的优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黄河泛滥,鸿沟因大量河水浸灌而淤塞,其支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
D.如今,虽然“鸿沟”水系已经消失,但“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
4.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鸿沟”在历史变迁中的丰富内涵。(4分)
5.本文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寻找安详
郭震海
秋深,黄昏,风起。苍茫的群山之中,林深似海。
我轻轻地整了整衣领,有点儿微凉。
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马上天黑了,还没找到安详。”
“快了,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老乡说。
在遮天蔽日的松柏树下,我们艰难地翻越了四座大山,眼看夜幕低垂,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
“你确定我要找的人是在这里吗?他可是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名叫安详,安静的‘安’,详细的‘详’。”我说。
“是哩,他确实叫安详,是不是个画家不晓得,但俺知道,他是个守山人。”老乡说。
这真的是我要寻找的安详吗?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想起他的山水画,下笔灵动,浑然天成,自成一派,如行云流水,功力深厚,在全国书画大展中屡获大奖,被爱画者出高价争相收藏。奇怪的是,几次颁奖现场,他均是缺席。大家只是通过署名,得知他叫“安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
安详是谁?谁是安详?
只见其画,不见其人。有人说安详住在京城,有别墅,有私家花园;也有人说,安详是一位大学教授,为人十分低调等等,总之被传得神乎其神。
夜里11点多,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终于看到远处的一丝光亮,听到了狗吠声。老乡告诉我,那是守山人居住的防火瞭望塔里,那亮光是塔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我们朝着亮光走去。
“安详,安详——”走近了,老乡高喊着。狗吠声愈加猛烈。借着老乡手电筒的光亮,我看到从石砌的瞭望塔中走出一个五大三粗的老农。
他真的是画家安详?我更加怀疑。
“安详,有人找你。”老乡喊道。
安详问道:“找我有事吗?”
“您是著名画家安详?”我急切地问道。
“不,你应该是找错人了。我是安详,但不是画家,更不‘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他的回答如此干脆,让我十分绝望。
“先弄些水喝,嗓子都冒了。”老乡嚷嚷着,毫不客气地向屋里走去。
瞭望塔内部地方不大,分三层。一层陈设简单而整洁,一个荆条编织的茶几摆在正中,显得原始而古朴,周围是几个荆条编织的凳子。通向二层的旋转楼梯上挂着几把明晃晃的锄头,还有两个新编好的荆条箩筐。
“快,喝口水,我去给你们烧火做饭。”安详的女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沏茶。金色的花瓣在茶碗里翻腾,满屋子都是花茶的清香。
品茶深聊,我得知,确实叫安详,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到县林业局,来到林业局下属的林场做了守山人。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仿佛与世隔绝,苦累不说,主要是极度枯燥,别人干不了几个月就会找种种理由申请调岗,他却自告奋勇上山,带着妻子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每天清晨,朝霞初现,他和妻子会将一面鲜艳的五星升起,然后烧火做饭、巡山,防火防盗。三十多年里,他在守山的同时,亲手种活了上万株松柏。他深爱着大山,给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他深爱着山上的松柏,按照《字海》给每一株树都用一个汉字命名。山峰是他的家园,松柏就是他亲爱的家人。他可以按拼音确定区域,迅速找到每一株树,并能准确说出它的年龄。
我听着,不由肃然起敬。
老乡在一旁笑道:“这算啥!人家安详家两个娃娃都很有出息,儿子研究生毕业,留在上海工作;女儿更厉害,博士,是博士哩,现在工作在深圳。”
“是吗?!”我惊叹道。
“没啥,我们只是普通人家。”安详的女人接话道,并招呼我们吃饭。
饭后,我们被安排到三层休息。躺下后,我依然在想,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夫妻,这个安详会是我要找的画家安详吗?
清晨醒来,红日初升,鲜艳的五星已经高高飘扬在瞭望塔的上空。
我吃惊地发现,原来头天晚上我们睡觉的三层,竟然是一个画室,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山水画,地上的荆条圆筐里塞满了画卷。
“他就是安详,我确定,他就是我要寻找的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我对老乡喊着,很兴奋。
“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
安详正在安静地编织一个箩筐,他抬起头笑道:“我说过了,我是安详,但我真不是画家,更非‘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
“不,您的山水画自成一派,每一幅都是灵动的,山是活着的,松柏是活着的。您知道这是多少画家一辈子都在苦苦追寻的高度吗?”我说。
“我是自学绘画,谈不上什么高度。我只知道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我画上的山峰是现实中的山峰,入画的松柏都是我亲爱的家人。”他说。
我抬起头,眼前雄壮的山脉仿佛是从他的画中走出;苍茫天地间,每一株松柏似乎都有了灵魂。
微风吹过,群山茫茫,松柏吟唱。他依旧在安静地编着手里的箩筐。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安详住在群山之中、林海深处,连熟悉他的老乡都不晓得他的画家身份,这让安详这一人物充满了神秘色彩。
B. “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这句话表明“我”是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安详作品的价值,折射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C. 安详先后两次强调自己只守山人,而不是画家,可见山林在他心中举足轻重,而名利却是身外之物。
D. 小说结尾部分借“我”的感受来写山脉与松柏,写出了安详与自然的相融共生,这使得他的画作灵动天成、自成一派。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以环境描写开头,设置了雄浑阔大的背景,结尾与开头呼应,结构圆整,言有尽而意无穷。
B. 人们对安详身份的种种猜测、瞭望塔内的陈设、其他守山人的调岗申请,都从侧面表现出安详的低调处世。
C. 本文的主人公名为“安详”,一语双关,正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甄士隐”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D. 小说关注凡人小事和生活中的细节,叙事贴近现实,语言不事雕琢,蕴含着艺术与人生的真谛。
8. 有人评价郭震海的小说“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直抵人心的暖热”,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
9. 小说是怎样叙述“寻找安详”这个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以尚书右丞魏征守秘书监,参预朝政。玄龄明达,吏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房玄龄尝以微谴归第,褚遂良上疏,以为:“玄龄自义旗之始翼赞圣功,武德之季冒死决策,贞观之初选贤立政,人臣之勤,玄龄为最。自非有罪在不赦,缙绅同尤,不可遐弃。陛下若以其衰老,亦当讽谕使之致仕,退之以礼;不可以浅鲜之过,弃数十年之勋旧。”上遽召出之,顷之,玄龄复避位还家。久之,上幸芙蓉园,玄龄敕子弟汛扫门庭,曰:“乘舆且至!”有顷,上果幸其第,因载玄龄还宫。癸未,以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时房玄龄留守京师,有自京师来者,上问:“玄龄何言?”对曰:“玄龄闻李纬拜尚书,但云李纬美髭鬓。”帝遽改除纬洛州刺史。玄龄谓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乃上表谏,以为:“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今驱无罪之士卒,委之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独不足愍乎!向使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他日能为中国患,除之可也。今无此三条而坐烦中国,愿陛下许高丽自新,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臣旦夕入地,傥蒙录此哀鸣,死且不朽!”玄龄之子遗爱尚上女高阳公主,上谓公主曰:“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上自临视,握手与诀,悲不自胜。癸卯,薨。
(节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B.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C.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D.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戊寅,属于干支纪日法,顺序为第15天,前一位的丁丑日,后一位是己卯日。
B.文中“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后成为做官人的代称。
C.文中“上果幸其第”中的“幸”字与《孔雀东南飞》中“幸可广问讯”的“幸”含义不同。
D.文中“傥蒙录此哀鸣”的“蒙”字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终必不蒙见察”的“蒙”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房玄龄通晓政务,文采斐然,昼夜操劳,对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己之长苛责别人,因此杜如晦经常觉得自己才能比不上房玄龄。
B.房玄龄留守京城时,有人从京城前来太宗处,太宗听说,玄龄知道陛下拜李纬为户部尚书,只是说李纬是个美髯公,随后太宗改任李纬为洛州刺史。
C.唐太宗出兵讨高丽,房玄龄抱病上表劝皇上开拓疆土适可而止,让无辜的士卒肝脑涂地,他们同样值得怜悯。
D.房玄龄的爱子房遗爱迎娶高阳公主,太宗对公主说:“你的公公病得这么厉害,还能为国家的事忧心忡忡。”太宗亲去探视,与他告别,悲痛得不能自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
(2)陛下若以其衰老,亦当讽谕使之致仕,退之以礼。不可以浅鲜之过,弃数十年之勋旧。
14.房玄龄素有“贤相”的美称,文中哪些地方能间接体现房玄龄的“贤”?(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15~16题。
文士二首
陶安
其一
文士甘藜藿,林栖阅岁华。一衾春自足,千驷我何加?
雨雪欺茅屋,乾坤任钓槎。今朝烟火晚,带露采松花。
其二
文士经纶学,时来志或酬。玉堂①清不夜,金鉴②照千秋。
白发忧民瘼,丹心为国谋。所期功业盛,富贵一浮沤③。
【注】①玉堂:官署名,此处指翰林院。②金鉴:指对人进行讽喻的文章与书籍。③浮沤:泡沫。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千驷我何加”“富贵一浮沤”虽修辞手法不同,但都表现出读书人对富贵生活的蔑视。
B.“雨雪欺茅屋”一句用拟人手法描写文士的居住环境,“欺”字有“欺负、欺侮”之意。
C.“丹心为国谋”指文士一心为国谋划,其中的“丹心”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
D.两首诗歌表明文人要努力坚守自身的志向,不能依赖外部条件,坚守志向才能实现抱负。
16.两首诗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两种生活模式,每一种生活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有其艰辛和不易,请选择其中一首诗歌并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列子·汤问》中的“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极写音乐之美妙。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两句都是化用此句,写音乐感物至深,异曲同工。
(2)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扬州城进行今昔对比,表达黍离之悲。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代诗人常用猿猴哀鸣来表达内心的哀怨愁苦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这一争论冲上了热搜。经考证,不同版本的教材竟然也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差异。那么,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中华文化浸明浸昌,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 ① ,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篇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我们 ② 的唐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明代著作《唐诗品汇》中却作“黄砂直上白云间”;更为人所熟知的《静夜思》《悯农》也存在差别较大的“非主流”版本。在我国文化中类似的“斯人”与“是人”之争,实际上 ③ 。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须知,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语言文字每天都处在流变与发展中。两千三百年前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实质上并未统一,无论“是人”或“斯人”,其实都是经历了中华语言大变革洗礼和改造之后,被“抛光打磨”的产物。试图在语言文化演变当中寻找绝对正确的“唯一真理”,无异于刻舟求剑。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因果关系的句子,可以少量增删字词,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类比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作为与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的相遇之地,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现在,并打开心灵去接受未知的事物、全新的观念,这正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
21.与文中横画线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两家主题商店里游人如织,印有鲁迅作品名的铅笔袋、印有鲁迅手绘小说封面的明信片、鲁迅名言贴纸等文创产品“潮”起来了。
B.置身于博物馆之中,人们总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启迪。
C.博物馆是“活化”的历史,是生活的教师,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
D.“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
22.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使用修辞格的构成及表达效果。(6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的王安石与司马光,同朝为臣,素有私谊,但在变法问题上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很多方面甚至针锋相对。后来王安石变法受挫,被免职,司马光重新为相,但他们对对方的评价却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王安石说,他和司马光之间“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为,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和而不同”的思想既适用于人际交往,也适用于国际外交。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作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青年,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0)·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大沟”,即“鸿沟”的前身。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事实上,鸿沟的修建经历了几个阶段,几番修整才最终成型。鸿沟以黄河为水源,呈西北—东南流向,包括涡水、涣水、睢水、派水等分支,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经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将水引至都城大梁,后又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颍水。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
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与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发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南有鸿沟”更成了战略家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国都大梁,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一变,成了“诸侯四通,条达辐辕”的富饶之地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名。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民情有别、风俗各异的南北方也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有了难得的交流机会,许多北方的文化风俗悄然走进南方民众的生活。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魏国也因此富国强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令人唏嘘的是,鸿沟的加持并没有如料想般为魏国带来绵长的国祚,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很快便让大梁不攻自破,使魏国沉寂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其实,秦国很早便盯上了“鸿沟”航运带来的“香饽饽”。公元前249年,秦将蒙骜伐韩,先后取成皋、荥阳,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
毗邻鸿沟,享航运之便,依傍敖仓,据天下之粮,多重光环下,荥阳也成为秦时的军事重镇,更成为后来楚汉的必争之地。也正是一场楚汉争霸,让鸿沟有了真正“名垂青史”的机会。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
汉代鸿沟水系
自此,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鸿沟”的意义中被添上一笔——两物之界线,不可逾越。
就在项羽领兵东去途中,刘邦单方面撕毁条约,大力追击楚军,其后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汉。如今,象棋的棋盘上都赫然画着一道“楚河汉界”;前往汉王城遗址的路途中,名为“鸿沟”的石碑悄然屹立。它们都不会说话,却见证着千百年前的那场烽火狼烟,记忆着属于中华大地的一段过往。
严格来算,“鸿沟”不算长寿。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由此,开封东南的广大地区饱受水淹之苦,鸿沟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眼见苍生遭难,“鸿沟”受害,人们没有坐以待毙。永平十二年,东汉王景奉命治水,对鸿沟的支流汴渠进行疏浚。整整一年缠斗,大量人力投入,百亿钱财消耗,终于换回汴渠正常通航。
可惜的是鸿沟水系中的其他河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或再不见记载,完整的“鸿沟”水系就此与世人告别。但某种意义上说,“鸿沟”又从未远去。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鸿沟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年运六百万石粮食,被统治者作为“建国之本”置于心头。
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古今穿梭间,“鸿沟”不再是硬邦邦的界线,反而创造着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与途径。1983年,美国哲学家莱文在论文中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外在的科学视角与内在的经验视角之间存在一条无法弥补的沟壑。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报告中阐释了一种现象,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存在差距。在我们的话语里,前一种现象,叫作“解释鸿沟”,后一种差距,意为“数字鸿沟”。或许在未来,“鸿沟”还会有新的打开方式,新的内涵意指。“鸿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穿越时光,完成了一场又一场奇妙的旅行。
(改编自念缓《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各行其道”在文中是指没有开凿鸿沟时,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互不沟通。
B.“热好盒饭”在文中是指秦国很快就要灭掉魏国,使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C.“香饽饽”在文中是指“鸿沟"水系便利的航运条件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
D.“解释鸿沟”在文中是指外在科学视角与内在经验视角之间的巨大差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鸿沟是由魏国经历几个阶段、经过几番修整建成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它最早沟通了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
B.鸿沟在给魏国带来富庶的同时,也给魏国带来了灭顶之灾,秦国一计黄河淹城,让大梁不攻自破,魏国灭亡。
C.鸿沟水系在楚汉争霸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成功化身为政治符号。
D.完整的鸿沟水系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一段时间,战国时期形成,东汉时期便不复存在,但有些支流直到宋代仍在发挥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国时期,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中原地区的交通状况,而且增进了南北方的相互交流促进了鸿沟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
B.凭借鸿沟水系带来的优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黄河泛滥,鸿沟因大量河水浸灌而淤塞,其支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
D.如今,虽然“鸿沟”水系已经消失,但“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
4.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鸿沟”在历史变迁中的丰富内涵。(4分)
5.本文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C 2.C 3.A
鸿沟在战国和秦汉时代是一条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水运河道,后来曾作为项羽楚国与刘邦汉国的分界线;现在“鸿沟”只剩下少数干涸的河道,“鸿沟”这个词代表着隔阂和差距。
5.历史性:材料以时间为轴,向读者纵向介绍了鸿沟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丰富了读者的历史知识;文学性:材料夹叙夹议,叙述楚汉相争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多处使用比喻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错,原文“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香饽饽”指秦国屯兵储粮。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错,原文“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是说“鸿沟”的政治意义,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的是一番筹谋。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错,原文“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不是魏国带动的结果。
C.“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于文无据,原文只提到“东汉王景奉命治水”“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
D.“‘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错,原文“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只剩下干涸的河道,不是“鸿沟”焕发了新生的体现;“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指的是新时代“鸿沟”内涵的变化。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可知,鸿沟在战国和秦汉时代是一条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水运河道,“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后来曾作为项羽楚国与刘邦汉国的分界线;
现在“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鸿沟”只剩下少数干涸的河道,“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鸿沟”这个词代表着隔阂和差距。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历史性:“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材料以时间为轴,向读者纵向介绍了鸿沟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丰富了读者的历史知识;
文学性:“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材料夹叙夹议,叙述楚汉相争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香饽饽”多处使用比喻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寻找安详
郭震海
秋深,黄昏,风起。苍茫的群山之中,林深似海。
我轻轻地整了整衣领,有点儿微凉。
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马上天黑了,还没找到安详。”
“快了,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老乡说。
在遮天蔽日的松柏树下,我们艰难地翻越了四座大山,眼看夜幕低垂,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
“你确定我要找的人是在这里吗?他可是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名叫安详,安静的‘安’,详细的‘详’。”我说。
“是哩,他确实叫安详,是不是个画家不晓得,但俺知道,他是个守山人。”老乡说。
这真的是我要寻找的安详吗?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想起他的山水画,下笔灵动,浑然天成,自成一派,如行云流水,功力深厚,在全国书画大展中屡获大奖,被爱画者出高价争相收藏。奇怪的是,几次颁奖现场,他均是缺席。大家只是通过署名,得知他叫“安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
安详是谁?谁是安详?
只见其画,不见其人。有人说安详住在京城,有别墅,有私家花园;也有人说,安详是一位大学教授,为人十分低调等等,总之被传得神乎其神。
夜里11点多,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终于看到远处的一丝光亮,听到了狗吠声。老乡告诉我,那是守山人居住的防火瞭望塔里,那亮光是塔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我们朝着亮光走去。
“安详,安详——”走近了,老乡高喊着。狗吠声愈加猛烈。借着老乡手电筒的光亮,我看到从石砌的瞭望塔中走出一个五大三粗的老农。
他真的是画家安详?我更加怀疑。
“安详,有人找你。”老乡喊道。
安详问道:“找我有事吗?”
“您是著名画家安详?”我急切地问道。
“不,你应该是找错人了。我是安详,但不是画家,更不‘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他的回答如此干脆,让我十分绝望。
“先弄些水喝,嗓子都冒了。”老乡嚷嚷着,毫不客气地向屋里走去。
瞭望塔内部地方不大,分三层。一层陈设简单而整洁,一个荆条编织的茶几摆在正中,显得原始而古朴,周围是几个荆条编织的凳子。通向二层的旋转楼梯上挂着几把明晃晃的锄头,还有两个新编好的荆条箩筐。
“快,喝口水,我去给你们烧火做饭。”安详的女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沏茶。金色的花瓣在茶碗里翻腾,满屋子都是花茶的清香。
品茶深聊,我得知,确实叫安详,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到县林业局,来到林业局下属的林场做了守山人。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仿佛与世隔绝,苦累不说,主要是极度枯燥,别人干不了几个月就会找种种理由申请调岗,他却自告奋勇上山,带着妻子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每天清晨,朝霞初现,他和妻子会将一面鲜艳的五星升起,然后烧火做饭、巡山,防火防盗。三十多年里,他在守山的同时,亲手种活了上万株松柏。他深爱着大山,给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他深爱着山上的松柏,按照《字海》给每一株树都用一个汉字命名。山峰是他的家园,松柏就是他亲爱的家人。他可以按拼音确定区域,迅速找到每一株树,并能准确说出它的年龄。
我听着,不由肃然起敬。
老乡在一旁笑道:“这算啥!人家安详家两个娃娃都很有出息,儿子研究生毕业,留在上海工作;女儿更厉害,博士,是博士哩,现在工作在深圳。”
“是吗?!”我惊叹道。
“没啥,我们只是普通人家。”安详的女人接话道,并招呼我们吃饭。
饭后,我们被安排到三层休息。躺下后,我依然在想,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夫妻,这个安详会是我要找的画家安详吗?
清晨醒来,红日初升,鲜艳的五星已经高高飘扬在瞭望塔的上空。
我吃惊地发现,原来头天晚上我们睡觉的三层,竟然是一个画室,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山水画,地上的荆条圆筐里塞满了画卷。
“他就是安详,我确定,他就是我要寻找的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我对老乡喊着,很兴奋。
“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
安详正在安静地编织一个箩筐,他抬起头笑道:“我说过了,我是安详,但我真不是画家,更非‘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
“不,您的山水画自成一派,每一幅都是灵动的,山是活着的,松柏是活着的。您知道这是多少画家一辈子都在苦苦追寻的高度吗?”我说。
“我是自学绘画,谈不上什么高度。我只知道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我画上的山峰是现实中的山峰,入画的松柏都是我亲爱的家人。”他说。
我抬起头,眼前雄壮的山脉仿佛是从他的画中走出;苍茫天地间,每一株松柏似乎都有了灵魂。
微风吹过,群山茫茫,松柏吟唱。他依旧在安静地编着手里的箩筐。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安详住在群山之中、林海深处,连熟悉他的老乡都不晓得他的画家身份,这让安详这一人物充满了神秘色彩。
B. “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这句话表明“我”是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安详作品的价值,折射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C. 安详先后两次强调自己只守山人,而不是画家,可见山林在他心中举足轻重,而名利却是身外之物。
D. 小说结尾部分借“我”的感受来写山脉与松柏,写出了安详与自然的相融共生,这使得他的画作灵动天成、自成一派。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以环境描写开头,设置了雄浑阔大的背景,结尾与开头呼应,结构圆整,言有尽而意无穷。
B. 人们对安详身份的种种猜测、瞭望塔内的陈设、其他守山人的调岗申请,都从侧面表现出安详的低调处世。
C. 本文的主人公名为“安详”,一语双关,正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甄士隐”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D. 小说关注凡人小事和生活中的细节,叙事贴近现实,语言不事雕琢,蕴含着艺术与人生的真谛。
8. 有人评价郭震海的小说“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直抵人心的暖热”,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
9. 小说是怎样叙述“寻找安详”这个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
6.B
7. B
8.①老乡热情引路,安详夫妇真诚相待,人与人之间感情真挚;
②安详长期坚守在孤寂的深山,心怀国家,视群山为知己,把树木当亲人,令人感动;
③安详淡泊名利,用真情创作,达到极高的人生与艺术境界;
④“我”在这次寻找之旅中,找到了安详的精神世界与艺术的真谛。
9.①以“寻找安详”为叙事线索,脉胳清晰,结构紧凑;
②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叙事,使内容真实自然;
③多处设置悬念,最后解开悬念,故事具有吸引力;
④多用对话形式推动情节发展,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
【解析】
6.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对作品中形象的分析鉴赏能力。
B项“我”问画作的经济价值,实际上是强调了画作的功力深厚,并不是以金钱来衡量其作品的价值。因此判断失误。
7.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表现手法,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
人们对安详身份的种种猜测、瞭望塔内的陈设、其他守山人的调岗申请,都从侧面表现出安详的低调处世,表达欠妥。“瞭望塔内的陈设”,其实是从正面描写的。文章当中其他守山人的调岗申请与安详对大山的坚守构成对比,彰显了安详的奉献、坚守,对山林的热爱,并不能表达出“低调”来。
8.本题考查学生多层次理解文本内容、深层次理解文本主题能力。
“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直抵人心的暖热”,暖热指什么,如何理解““直抵人心”是答题的关键所在。本题学生答题角度思考不到位,可以从 老乡 “我” 安详 读者四个角度思考。
9.审题注意:
(一)了解题目是从什么方面来考察叙事方式的;
(二)知晓小说有哪些叙事方式。(1)叙述人称(2)叙述角度(视角)(3)叙述腔调(4)叙述顺序(5) 叙述速度(6 )叙述形式等。
(三)把叙事方式与小说文本对接,根据小说析实际,找到相应的叙事方式,然后迅速找到得分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以尚书右丞魏征守秘书监,参预朝政。玄龄明达,吏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房玄龄尝以微谴归第,褚遂良上疏,以为:“玄龄自义旗之始翼赞圣功,武德之季冒死决策,贞观之初选贤立政,人臣之勤,玄龄为最。自非有罪在不赦,缙绅同尤,不可遐弃。陛下若以其衰老,亦当讽谕使之致仕,退之以礼;不可以浅鲜之过,弃数十年之勋旧。”上遽召出之,顷之,玄龄复避位还家。久之,上幸芙蓉园,玄龄敕子弟汛扫门庭,曰:“乘舆且至!”有顷,上果幸其第,因载玄龄还宫。癸未,以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时房玄龄留守京师,有自京师来者,上问:“玄龄何言?”对曰:“玄龄闻李纬拜尚书,但云李纬美髭鬓。”帝遽改除纬洛州刺史。玄龄谓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乃上表谏,以为:“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今驱无罪之士卒,委之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独不足愍乎!向使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他日能为中国患,除之可也。今无此三条而坐烦中国,愿陛下许高丽自新,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臣旦夕入地,傥蒙录此哀鸣,死且不朽!”玄龄之子遗爱尚上女高阳公主,上谓公主曰:“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上自临视,握手与诀,悲不自胜。癸卯,薨。
(节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B.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C.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D.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戊寅,属于干支纪日法,顺序为第15天,前一位的丁丑日,后一位是己卯日。
B.文中“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后成为做官人的代称。
C.文中“上果幸其第”中的“幸”字与《孔雀东南飞》中“幸可广问讯”的“幸”含义不同。
D.文中“傥蒙录此哀鸣”的“蒙”字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终必不蒙见察”的“蒙”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房玄龄通晓政务,文采斐然,昼夜操劳,对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己之长苛责别人,因此杜如晦经常觉得自己才能比不上房玄龄。
B.房玄龄留守京城时,有人从京城前来太宗处,太宗听说,玄龄知道陛下拜李纬为户部尚书,只是说李纬是个美髯公,随后太宗改任李纬为洛州刺史。
C.唐太宗出兵讨高丽,房玄龄抱病上表劝皇上开拓疆土适可而止,让无辜的士卒肝脑涂地,他们同样值得怜悯。
D.房玄龄的爱子房遗爱迎娶高阳公主,太宗对公主说:“你的公公病得这么厉害,还能为国家的事忧心忡忡。”太宗亲去探视,与他告别,悲痛得不能自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
(2)陛下若以其衰老,亦当讽谕使之致仕,退之以礼。不可以浅鲜之过,弃数十年之勋旧。
14.房玄龄素有“贤相”的美称,文中哪些地方能间接体现房玄龄的“贤”?(3分)
【答案】10.C 11.D 12.A
13.(1)这大概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长于决断。二人配合相处得很好,同心协力为国出力。所以唐朝历代被称为贤相的人,首推房玄龄、杜如晦两人。
(2)陛下如果因为他上了年纪,也应该使用委婉的言语让他退休,用礼的方式让他退休;不可以因为小的过错,抛弃几十年的老功臣。
14.①房玄龄和杜如晦讨论政事,太宗最终还是采用房玄龄的建议,体现了他谋略过人。
②借褚遂良奏疏的内容,体现房玄龄为政勤勉。
③借太宗听从房玄龄意见将李纬由户部尚书改为洛州刺史,体现他善于知人。
④借太宗亲自探视房玄龄病情及与高阳公主的对话,体现他的心忧国事。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房玄龄虽然多蒙太宗宠爱,有时因某事受谴责,总是一连数日到朝堂内,磕头请罪,恐惧得好像无地自容。
“宠待”,宠幸优待,一般连用,不可断开,排除BD。
“辄”,就,总是,一般用于句中或句首,不用于句尾。且“稽颡”指磕头,应修饰“请罪”,是请罪的行为,故“稽颡请罪”句意完整,不可断开,排除A。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C.“上果幸其第”中的“幸”,指皇帝到达某处。句意:皇帝果然来到他的府邸。
“幸可广问讯”的“幸”,希望。句意: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再访求别的女子)。
D.文中“傥蒙录此哀鸣”的“蒙”,承蒙。句意:倘若承蒙陛下采纳将死者的哀鸣。
《答司马谏议书》中“终必不蒙见察”的“蒙”,承蒙。句意:最终也必定不被您谅解。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因此杜如晦经常觉得自己才能比不上房玄龄”理解错误。“常如不及”,意为“好像总是觉得没把事情做好”。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盖”,大概;“相得”,配合融洽;“徇国”,对国家忠诚。
(2)“讽喻”,委婉劝说;“致仕”,退休;“退”,让……退休;“勋旧”,有功劳的旧臣。
1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本题注意题干中“间接体现”的要求,不要将直接体现的内容写进答案。
从“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可知,虽然要等到杜如晦作最后的决断,但太宗最终还是采用房玄龄的建议,体现了他谋略过人。
从“褚遂良上疏,以为:‘玄龄自义旗之始翼赞圣功,武德之季冒死决策,贞观之初选贤立政,人臣之勤,玄龄为最’”可知,借褚遂良奏疏的内容,体现房玄龄为政勤勉。
从“癸未,以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时房玄龄留守京师,有自京师来者,上问:‘玄龄何言?’对曰:‘玄龄闻李纬拜尚书,但云李纬美髭鬓。’帝遽改除纬洛州刺史”可知,借太宗听从房玄龄意见将李纬由户部尚书改为洛州刺史,体现他善于知人。
从“上谓公主曰:‘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可知,借太宗亲自探视房玄龄病情及与高阳公主的对话,体现他的心忧国事。
参考译文:
二月,戊寅(初六),任命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尚书右丞魏征为秘书监,参与朝政。房玄龄通晓政务,又有文才,昼夜操劳,惟恐偶有差池,运用法令宽和平正,听到别人的长处,便如同自己所有,待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己之所长要求别人。与杜如晦提拔后进,好像总是觉得没把事情做好。至于尚书省的制度程式,均系二人所定。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谋划政事,一定要说:“非杜如晦不能敲定。”等到杜如晦来,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建议。这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长于决断。二人深相投合,同心为国出力。所以唐朝称为贤相者,首推房、杜二人。房玄龄虽然多蒙太宗宠爱,有时因某事受谴责,总是一连数日到朝堂内,磕头请罪,恐惧得好像无地自容。房玄龄因犯小过失回家闲居,褚遂良呈递奏疏,认为:“房玄龄自从皇上起兵开始就辅助皇上有大功劳,武德末年以死相助,贞观初年选拔贤才设立政事,臣子中最勤勉的当属房玄龄。如果不是犯了不可赦免的罪责,被其他官员共同指责,就不应将他远远抛弃。陛下如果因为他上了年纪,使用客气的方法让他退休,以礼让他退休;不可以因为小的过错,抛弃几十年的老功臣。”太宗听后急忙召房玄龄回朝。过了不久,房玄龄又离开职位回到家中。过了几天,太宗巡幸芙蓉园,房玄龄让晚辈们立即洒扫门庭,说道:“皇上的乘辇就要到了。”过了一会儿,太宗果然临幸他的宅第,于是用车马载着玄龄一同返回宫中。癸未(二十八日),任命司农寺卿李纬为户部尚书。当时房玄龄留守京城,有人从京城前来太宗处,太宗问道:“房玄龄讲些什么?”答道:“玄龄听说陛下拜李纬为户部尚书,只是说李纬是个美髯公。”太宗即刻改任李纬为洛州刺史。房玄龄对他的儿子们说:“我蒙受皇上的隆恩,如今天下无事,只有东征高丽一事没有停止,众位大臣都不敢劝谏,我明知其非如果不说话,真是死有余辜啊。”于是上表章劝谏,认为:“陛下的功名威德也可以知足了,开拓疆土也当适可而止。如今驱使无罪的士卒,让他们往刀口上送,使之肝脑涂地,难道他们单单不足以怜悯吗!假使当初高丽违背臣属的礼节,可以诛罚他们;假若侵扰老百姓,可以灭掉他们。以后会成为中原的祸患,也可以除掉他们。希望陛下容许高丽悔过自新,停止召募兵众,自然华、夷庆幸有靠,远服近安。我很快要死去的,倘若承蒙陛下采纳将死者的哀鸣,死了也将不朽。”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太宗女儿高阳公主为妻,太宗对公主说:“你的公公病得这么厉害,还能为国家的事忧心忡忡。”太宗亲去探视,握着房玄龄的手与他告别,悲痛得不能自禁。癸卯(二十四日),房玄龄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15~16题。
文士二首
陶安
其一
文士甘藜藿,林栖阅岁华。一衾春自足,千驷我何加?
雨雪欺茅屋,乾坤任钓槎。今朝烟火晚,带露采松花。
其二
文士经纶学,时来志或酬。玉堂①清不夜,金鉴②照千秋。
白发忧民瘼,丹心为国谋。所期功业盛,富贵一浮沤③。
【注】①玉堂:官署名,此处指翰林院。②金鉴:指对人进行讽喻的文章与书籍。③浮沤:泡沫。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千驷我何加”“富贵一浮沤”虽修辞手法不同,但都表现出读书人对富贵生活的蔑视。
B.“雨雪欺茅屋”一句用拟人手法描写文士的居住环境,“欺”字有“欺负、欺侮”之意。
C.“丹心为国谋”指文士一心为国谋划,其中的“丹心”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
D.两首诗歌表明文人要努力坚守自身的志向,不能依赖外部条件,坚守志向才能实现抱负。
16.两首诗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两种生活模式,每一种生活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有其艰辛和不易,请选择其中一首诗歌并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D
16.示例一:第一首诗歌代表隐者的人生模式。它的价值在于“一衾春自足”的平安,“乾坤任钓槎”的自由,以及“带露采松花”的诗情画意。它的艰难和不易是要自甘贫贱,不慕富贵,须忍受甘食藜藿、“雨雪欺茅屋”的生涯。
示例二:第二首诗歌代表出仕者的人生模式。它的价值在于“时来志或酬”的自我成就感,“金鉴照千秋”的生命不朽,“所期功业盛”中期待的盛世伟业。它的艰难和不易是要付出“玉堂清不夜”“白发忧民瘼”这样彻夜工作、忧虑缠身的代价。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不能依赖外部条件”说法有误。“时来志或酬”表明文人实现志向是需要时机的,光有时机也还不够,还需要其他条件,而且山林和庙堂本就是外部条件。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第一首诗歌展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林栖阅岁华”的生活,即隐者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衾春自足”的平安,不用为朝不保夕而忧惧,以及“乾坤任钓槎”的自由,不用日日为案牍之劳形而束缚,以及“带露采松花”的诗情画意,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但与此相对,隐者生活也意味着清贫,与世隔绝,因此,他们要忍受“甘藜藿”的粗茶淡饭、“雨雪欺茅屋”的布衣茅屋之生活。
第二首诗歌,根据“时来志或酬”“所期功业盛”可知,代表的应是出仕者的人生模式。在这里,“时来志或酬”表现的是文人豪情壮志得以实现,因此可产生自我成就感;“金鉴照千秋”的意思是自己的丰功伟绩能够光照千秋万代,为后人铭记,因此这里有生命不朽之乐;“所期功业盛”则表现自己能够生逢盛世,创造伟业之乐。而想要达到这些成就,非殚精竭虑、辛苦经营不可得,因此,诗人在诗歌里也表达了文人“玉堂清不夜”这样彻夜工作的辛苦,以及为人民与国事而“白发忧民瘼”之忧虑缠身的代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列子·汤问》中的“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极写音乐之美妙。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两句都是化用此句,写音乐感物至深,异曲同工。
(2)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扬州城进行今昔对比,表达黍离之悲。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代诗人常用猿猴哀鸣来表达内心的哀怨愁苦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老鱼跳波瘦蛟舞 舞幽壑之潜蛟
(2)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3)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形:幽壑 荠麦 猿啸 渚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这一争论冲上了热搜。经考证,不同版本的教材竟然也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差异。那么,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中华文化浸明浸昌,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 ① ,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篇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我们 ② 的唐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明代著作《唐诗品汇》中却作“黄砂直上白云间”;更为人所熟知的《静夜思》《悯农》也存在差别较大的“非主流”版本。在我国文化中类似的“斯人”与“是人”之争,实际上 ③ 。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须知,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语言文字每天都处在流变与发展中。两千三百年前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实质上并未统一,无论“是人”或“斯人”,其实都是经历了中华语言大变革洗礼和改造之后,被“抛光打磨”的产物。试图在语言文化演变当中寻找绝对正确的“唯一真理”,无异于刻舟求剑。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因果关系的句子,可以少量增删字词,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类比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案】
18.①不可胜数(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浩如烟海) ②耳熟能详 ③屡见不鲜(数见不鲜)
19.(示例 1)因为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且语言文字每天都处在流变与发展中,所以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
(示例 2)问题的核心之所以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是因为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且语言文字每天都处在流变与发展中。
20.①画横线的句子把寻找一些语言文字之争的正确答案的行为类比作刻舟求剑,
②用人们熟知的成语故事,浅显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行为的可笑和毫无意义,易于读者理解。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中形容“流传下来的典籍”很多,故可用“不可胜数”“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浩如烟海”。不可胜数:数不过来。形容多。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第二空,根据后文“更为人所熟知的《静夜思》《悯农》”可知此空成语形容“唐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个诗句大多数人都熟知,因此可填“耳熟能详”。耳熟能详: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地复述出来。
第三空,该成语形容“在我国文化中类似的‘斯人’与‘是人’之争”有很多,可填“屡见不鲜”。“数见不鲜”“司空见惯”。屡见不鲜: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数见不鲜: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司空见惯: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题干要求使用因果关系的句子改写,因此所写句子应使用“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然后在段中概括出因果关系的句子即可。
“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语言文字每天都处在流变与发展中”是流传产生争议的“因”;第二段客观分析“是人”或“斯人”变化的现象,结合“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可知,“最重要的不是给类似‘是人’‘斯人’之争一个正确答案,而是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是流传产生争议的“果”。据此改为:因为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且语言文字每天都处在流变与发展中,所以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或者:问题的核心之所以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是因为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且语言文字每天都处在流变与发展中。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类比: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也是种说理方法。
划线句把“寻找一些语言文字之争的正确答案的行为”类比为“刻舟求剑”,二者的相似点是都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而“刻舟求剑”是人们熟知的成语故事,因此给读者以形象、通俗易懂的感觉,浅显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行为的可笑和毫无意义,易于引起读者的想象和共鸣。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作为与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的相遇之地,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现在,并打开心灵去接受未知的事物、全新的观念,这正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
21.与文中横画线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两家主题商店里游人如织,印有鲁迅作品名的铅笔袋、印有鲁迅手绘小说封面的明信片、鲁迅名言贴纸等文创产品“潮”起来了。
B.置身于博物馆之中,人们总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启迪。
C.博物馆是“活化”的历史,是生活的教师,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
D.“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
22.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使用修辞格的构成及表达效果。(6分)
【答案】
21.C
22.画波浪线句使用了比喻(博喻、暗喻)修辞格。本体是博物馆,喻体有四个,分别是保存者、记录者、存储卡、解码器。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喻体贴近生活,有利于人们理解博物馆的作用;由文物到文化,由“记录” “保存”到“解码”,层层深入。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横画线处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
A.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
B.引号的作用是引用;
C.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
D.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的称谓。
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句子“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中,把博物馆比作保存者、记录者、存储卡、解码器,所以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博物馆”,喻体“保存者、记录者、存储卡、解码器”,一个本体,多个喻体,属于博喻手法,比喻词是“是”,是暗喻。该比喻利用本体喻体的相似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博物馆由文物到文化,由“记录”“保存”到“解码”的情况,在内容上层层深入;同时,喻体贴近生活,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博物馆的作用。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的王安石与司马光,同朝为臣,素有私谊,但在变法问题上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很多方面甚至针锋相对。后来王安石变法受挫,被免职,司马光重新为相,但他们对对方的评价却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王安石说,他和司马光之间“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为,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和而不同”的思想既适用于人际交往,也适用于国际外交。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作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青年,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例文1:
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春秋时期,梁丘据善于迎合景公,景公便对晏子说只有梁丘据与他“和”。晏婴不以为然,便提出了为国应“和而不同”,强调臣民的反对声是“和”的重要表现,“不同”有利于君主施政的合理性。这里的“和”与我们今日提倡的“和谐社会”之“和”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思想的探索上,我们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时任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提倡“兼容并包”的治学理念。所以当时的北大成为了中国前沿思想的集中地。那里有辜鸿铭这样的保皇派;有陈延年、陈乔年这样的无政府主义者;更有陈独秀、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各种思想齐聚一堂,那些大家们虽百家争鸣,相互论辩,却又能惺惺相惜,求同存异。这正是“和而不同”思想的重要体现。正因为蔡元培先生对自己治学理念的坚持,当时的中国才能在思想上进行各种实验探索,最终优中择优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北大也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从而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才有了今日。可见,思想探索需要和而不同。
在国家的发展上,我们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很快为亚非各国所认可,最终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新时代的今天,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强调世界各国命运的统一性,但同时我们本着和平、独立的精神,支持各国按照自己的方式治理、发展自己的国家。无论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还是新时代的理念,我国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上都本着和而不同的精神,彰显着我们的大国形象。可见,国家发展需要和而不同。
思想探索和国家发展属宏观的层面,而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青年也需要细细领会和而不同的精神。和而不同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尽管有时候他人的意见并不好听,与我们“不和”;要求我们能够包容不同的观念,尽管有时候这些观念与我们的三观“不和”;要求我们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这个多元的世界,尽管有时候我们与这个世界“不和”。一个事实是:那些学识越好、眼界越高的人,他们的宽容度也就越大。
哲学上有句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不同是世界的常态。正因为不同是种常态,那不同中的“和”才显得弥足珍贵。而这几十年来,正因为人类对那点弥足珍贵的“和”小心呵护,才有了我们所说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了这种主题的延续,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我们要坚持“和”,允许“不同”,和而不同,才能天下大同。
参考立意:
1.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2.世界因“和与不同”而绚丽多彩
3.相辅相成,和谐共荣 4.团结合作,共创人类文明成果
5.学会尊重,和谐共赢。 6.合作创造和谐世界
7.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每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