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时光匆匆,我们已经迎来期末考试,希望你能仔细复习 ,认真作答,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一单元 声音
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
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例如,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2.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它与物体的 有关。
4.声音通过外耳道到达 ,引起它的振动, 将振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觉神经把 传递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它与物体的 有关。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夜晚,睡梦中的状状被倾盆大雨声吵醒了,吵醒状状的声音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 )
2.雷声通过雨水传递到我们的耳朵。 ( )
3.铁路巡逻工将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在钢轨上行驶的声音,这说明固体的传声能力比气体的强。 ( )
4.耳郭的作用是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 )
5.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
6.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 )
7.同一个人发出的声音不会改变。 ( )
8.琴弦的粗细不同,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音高也不同。 ( )
9.在进行探究音高变化的实验时,应先后用不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 ( )
10.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力量不一样,与其他因素无关。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用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面左右晃动
B.水面有所下降
C.水面产生波纹,并逐渐向四周扩散
2.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会停止,这是因为( )。
A.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
B.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C.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B.声音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不能在气体中传播
C.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
4.为了听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 )的作用。
A.耳郭 B.鼓膜 C.听小骨
5.一般情况下,成年男性的声带长而宽,成年女性的声带短而狭。据此,我们可以推测( )。
A.女性发出的声音高
B.男性发出的声音高
C.男性和女性发出的声音基本相同
6.用相同的力按下钢琴的三个键,钢琴发出了“1”“4”“5”三个声音,这三个声音( )。
A.音量不同 B.音高不同 C.完全相同
7.元元弹拨橡皮筋,要让橡皮筋发出更高一些的声音,她应该( )。
A.用力弹拨橡皮筋 B.将橡皮筋放松点 C.将橡皮筋拉紧点
8.要研究声音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择的一组材料是( )。
9.下列关于音叉发出不同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B.用相同的力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高低相同、强弱不同
10.路路自制了一个小乐器——排箫(如图),如果从短管向长管方向依次吹奏,发出的声音( )。
A.由低到高
B.由高到低
C.音高相同
四、综合题。(共40分)
1.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对应的解释用线连接起来。(10分)
钓鱼时河岸上的人声把鱼吓跑 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手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感觉发麻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琴弦被按住后琴声立即停止 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校园里各处都能听见上课铃声 物体停止振动,发声就停止
2.我们认识了新的工具——音叉,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8分)
(1)用手触摸敲击后的音叉,感受到的现象是音叉在 。
(2)如图,小嘉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填“水”“空气”或“桌面”)传播的。
(3)理论上,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是听不到音叉声音的,这是因为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科利用音叉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敲击音叉 音叉与气球皮的远近不变
轻轻敲击 重重敲击
碎纸屑跳动情况 跳动不明显 跳动明显
①图中将气球皮套在杯口,是模拟耳朵中( )的作用。
A.耳郭 B.鼓膜 C.耳蜗
②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说明音叉在 ,且通过 传给了气球皮。
③音叉与气球皮的远近不变时,先轻敲再重敲,发出的声音( )。
A.一样 B.高低不同 C.强弱不同
④碎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的( )。
A.振动幅度大 B.振动速度快 C.振动幅度小
3.请你利用如图所示的四瓶水,完成下列实验。(10分)
(1)不能使图中的水瓶发出声音的方法是( )。
A.按压瓶身
B.摇晃水瓶
C.碰撞水瓶
(2)轻轻敲击水瓶,发出的声音 ;用力敲击水瓶,发出的声音 。(均填“高”“低”“强”或“弱”)
(3)用相同的力分别敲击1号、2号、3号和4号水瓶,请你按声音从低到高将水瓶排序: (填序号)。若用相同的力依次向1号到4号水瓶吹气,则发出声音的高低顺序是 (填“高→低”或“低→高”)。
4.菲菲用吸管和棉签自制了一个小乐器,利用棉签的上下移动调试出了1、2、3、4、5、6、7这七个音符,其中音符1的音高最低,音符7的音高最高。该乐器的设计图如图甲所示。(12分)
(1)菲菲调好一个音符之后如图乙,如果她想调出一个音高更高的音符,她应该把棉签 (填“往上推”或“往下拉”)一点。
(2)如果菲菲要使这个乐器发出的声音更强一点,她应该 (填“用力”或“轻轻”)地吹。
(3)简易排箫是指能连续发出1、2、3、4、5、6、7这七个音符的七管乐器。成成也想制作一个排箫,于是他找来了7根吸管,请你利用棉签或其他材料帮他设计一个排箫,将设计图画在下表中,标出每根吸管发出的音符,并简单写出排箫的发声原理。(8分)
我的设计 发声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
1.人的呼吸器官有 、咽喉、 、支气管、 等。
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我们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用来咀嚼食物, 用来撕碎食物, 用来切割食物。
3. 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4. 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
5.鸡蛋、牛奶等食物中富含 。
6.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呼一吸算两次呼吸。 ( )
2.人在运动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变得急促。 ( )
3.人体呼出来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 )
4.测量肺活量时,如果一口气断了,可以迅速再吸一口气继续向测量袋里吹气。 ( )
5.给食物分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食物。 ( )
6.我们可以利用滴碘酒的方式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 ( )
7.水果、蔬菜类食物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 )
8.研究食物的消化过程时,我们用透明塑料管来模拟食道的工作。( )
9.常吃比较烫的食物对我们的消化器官是有好处的。 ( )
10.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的饮食建议,我们每天要多吃肉类和脂肪类食物。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体通过呼吸获取(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血液
2.人体的消化器官不包括( )。
A.胃 B.大肠 C.肺
3.早餐时,路路同学吃了一碗鸡蛋肉丝面,应该记录为( )食物。
A.1种 B.2种 C.3种
4.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
A.经常开窗通风
B.经常闻二手烟
C.空气不良时,戴口罩出门
5.如果按照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进行分类,下列食物中,不能分在同一类的是( )。
A.番茄和青椒 B.鸡蛋和红薯 C.牛肉和酸奶
6.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
7.下列属于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是( )。
A.早餐不吃,午餐少吃,晚餐吃饱
B.只吃爱吃的食物
C.有荤有素,粗细粮搭配
8.口腔中的( )起到对食物的搅拌作用。
A.牙齿 B.舌头 C.唾液
9.食物的营养主要是在人体的( )里被吸收的。
10.下列有关肺活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人的肺活量都是一样的
B.元元爱运动,状状不爱运动,元元的肺活量可能要比状状的大
C.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弱
四、综合题。(共40分)
1.研究“我们的呼吸”。(16分)
下图是吸气和呼气时相关器官工作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的括号里标注“吸气”或“呼气”。
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肺是我们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当我们吸气时,胸腔 ,腹部 ;而当我们呼气时,胸腔 ,腹部 。
成成是一名健康的四年级男生,他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得自己的肺活量是1 700毫升。根据下面表格,我们可以知道成成的肺活量属于 等级。为了提升肺活量,请你给成成提个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我们的消化”。(16分)
除呼吸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根据所学知识,菲菲决定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于是制订了如下食谱。
主食 米饭
菜品 红烧肉、清蒸鱼、炒鸡蛋
零食 牛奶、西瓜
(1)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填写消化器官的名称)
( )→食道→( )→小肠→( )
(2)根据所学知识,你建议菲菲应该增加的食物类型是( )。
A.谷薯类 B.畜禽类 C.蔬菜类
(3)假如菲菲一日三餐不换食谱,这样会导致营养( )。
A.均衡 B.不均衡 C.丰富
(4)请你针对(2)的建议,设计一道菜给菲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菲菲喜欢吃西瓜,有一次她不小心把一大块果肉整个吞下,然后有噎到的感觉,你觉得她把果肉卡在 里了。为了避免下次再噎到,你认为菲菲吃东西时应该 。
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8分)
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它除了担负切割、咀嚼、撕碎食物的功能外,还能起到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这三类。人的一生中要萌出两次牙齿。第1次萌出的叫乳牙,上下颌左右侧各5颗,共20颗,由出生后6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长全。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第2次萌出的叫恒牙,上下颌左右侧各8颗,共32颗。6~7岁时萌出第1磨牙,并开始更换乳牙,至13~14岁乳牙全部换完。但第3磨牙(又称“智齿”或“尽头牙”)要到20岁左右才生长出来。
(1)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请你写出图中牙齿的种类。
(2)(多选)下列有关牙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保护好我们的恒牙,如果恒牙没了就再也长不出新牙来了
B.正确刷牙可以预防蛀牙
C.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所以我们可以咬任何坚硬的东西
D.对于食物的消化而言,牙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 。
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的一种工具。
3.力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 ,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
5.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 、 、 、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 ( )
2.小推车靠人推作为动力,马车靠马拉作为动力。 ( )
3.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如果气球里的气体向东喷出,小车就会向东运动。( )
4.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一定限度内,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移动的距离越远。 ( )
5.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
6.用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搬运同一重物时产生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
7.我们经常会在自行车的链条处加润滑油,这样做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8.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但是正在运动的人没有能量。 ( )
9.在设计制作小车的过程中,绘制设计图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 )
10.不成功的模型浪费了时间,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和“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落到地面”这一现象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树枝的拉力作用 B.重力作用 C.重力方向向下
2.要想使气球驱动的小车运动得更远,我们需要( )
A.把气球吹得更小一些
B.把气球吹得更大一些
C.把气球吹得大小适中
3.喷气式飞机和火箭都是靠A运动的。
A.反冲力
B.重力
C.弹力
4.下面物体不具有弹力的是( )
A.拉开的弓
B.压缩的弹簧
C.翻开的书
5.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面挂的钩码数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6.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动力来自( )
A.车轮
B.橡皮筋
C.车身重力
7.小朋友们玩的蹦床是利用蹦床受压变形后会产生C的原理制成的。
A.压力
B.重力
C.弹力
8.关于图中的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B.使用弹簧测力计前,不用检查指针的位置
C.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N
9.下面描述的力中,属于摩擦力的是( )
A.弹簧被拉长时产生的力
B.将吹足气的气球的气嘴放开后产生的力
C.停止蹬自行车后,使车慢慢停下来的力
10.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磁悬浮列车
B.自行车轴承中的滚珠
C.鞋底的花纹
四、综合题。(共40分)
1.如图所示,探究小组的同学要做小车动力实验,他们找来了垫圈、小车、绳子等材料进行研究。(8分)
(1)该实验中小车能运动起来是利用了垫圈受到的 。
(2)为了不让小车跑偏,应该把绳子系在小车车头的 位置。
(3)在该实验过程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该小组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拉力的大小(用垫圈个数表示) 小车行驶的时间
2 2秒67
4 1秒50
6 0秒99
从上表可推测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状状想制作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他找来一根最大可以挂10 N重物的橡皮筋,先将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硬纸板上,下端挂上曲别针。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在A点处,再在曲别针上挂上重5 N的物体,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在B点处,如图所示。(8分)
(1)弹簧测力计是利用“ 越大,弹簧伸得越 ”的原理制成的。
(2)如果要在这个测力计上标一个“0”刻度,那么标在 (填“A”或“B”)点比较合适。
(3)如果将曲别针上重5 N的物体取下,再在曲别针上挂上一个重4 N的物体,橡皮筋下端将会在( )。
A.B点位置
B.B点略偏上的位置
C.B点略偏下的位置
成成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运动与能量的关系。(12分)
(1)小车能从斜面上滑下,是因为小车受到了 的作用。
(2)成成将小车从不同坡度的斜面滑下。在操作过程中他应当将小车从斜面的
(填“相同”或“不同”)位置释放,木块放置在 (填“相同”或“不同”)位置,通过观察 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来比较从不同坡度的斜面滑下的小车的能量大小。
(3)通过比较发现:坡度越大,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 ,能量越 。
4.设计和制作小车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完成吧。(12分)
(1)(多选)可以作为小车动力的是( )
A.重力 B.反冲力
C.摩擦力 D.弹力
(2)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发现轮子在原地打滑,原因是轮子与地面的 ,解决方法是 。
(3)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动力是 。小车越 (填“重”或“轻”),运动得越快、越远。
(4)在设计制作小车过程中,遇到失败时要( )。
A.加以反思,不断改进方案
B.自暴自弃,放弃方案与制作
C.承认失败,看其他同学制作
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 四年 班 姓 名 学号
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