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8 17:5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图片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带来怎样的影响?
图片反映了395年罗马帝国的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年日耳曼人灭掉了西罗马帝国。欧洲古代史结束,历史进入到中古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新课标: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欧洲的多元面貌。
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兴起,欧洲开始向近代社会过渡。
封君封臣制
度、庄园
和农奴制度
中古时期是哪段时期?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历史概念
中世纪到底有多“黑”
1、森严的等级制度。
2、腐败的教会垄断。
3、暴力的军事征服。
4、落后的生产模式。
6、疯狂的宗教迫害。
5、黑暗的生活方式。
传统视角下的中世纪
古希腊罗马
文艺复兴
中世纪
7、严厉的异端审判。
8、肆虐的天灾瘟疫。
9、残忍的火刑杀人。
10、彼得拉克的误黑。(两座文化高峰之间)
含义
原因
内容(权利与义务) 封君
封臣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①封君封臣制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8世纪后封君和封臣制度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都是土地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一、西欧封建社会
1、封君封臣制度
①以封土为纽带,形成独立王国
②等级森严,依次主臣关系
③双向契约(相互权力义务)
④只对直接领主负责
特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课堂探究】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
相同点
不同点
①内容:都分土地;
②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利与义务,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③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④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
⑤影响:地方割据势力
①社会性质;
②维持形式不同:
西周:奴隶社会,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西欧:封建社会,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不可越级统治。
问题2:观察下图,归纳分析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
庄园特点:自给自足、封闭独立
土地类型 经营管理者 权利及义务
领主自营地
农民份地
自由农份地
农奴份地
领主
自由农
农奴
⑴提供农民土地;⑵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⑶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⑴交纳地租,服劳役;
⑵法律上自由
⑴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
⑵交纳地租,自备工具服劳役
⑶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2、西欧的封建庄园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也是政治组织,有相当的独立性。
性质:
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压迫
异:农奴的地位相对较高;受到的束缚更宽松。
材料一: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分到的土地不能加以剥夺,农业改良时获益。……实际上义务固定,处境比奴隶好得多,很少完全听凭领主随意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西欧中世纪史》
思考:比较奴隶与农奴的区别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王权的加强
(1)背景
(2)表现
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意义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②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王权加强
①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1)兴起条件:
① 欧洲社会走向稳定。
②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农业经济发展。
③ 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
(2)城市自治:
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兴办大学,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总之,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与封建主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2、中古西欧的城市( 10—11世纪)
①背景:
②方式:
③影响:
中国城市 西方城市
城市职能
经济基础
自治权
政治中心
经济中心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
通过金钱赎买与武装斗争的方式取得了自治权
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的比较
一直是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下
中外历史关联
出 生
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
结 婚
由教父主持婚礼
临 终
由教父主持涂香油仪式,以求灵魂能够升入天堂
死 后
葬礼在教堂举行,遗体被葬在教堂附属的墓地
3、中古西欧的基督教会
(1)经济上: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上: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3)思想上: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教徒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
公元800年,罗马教皇为
查理举行皇帝加冕礼。
497年洛维接受洗礼
政教合作
政教冲突——卡诺莎之辱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而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这就是"卡诺莎之辱"。此后,"卡诺莎之辱"在西方世界成为屈辱投降的代名词。
政治:割据征战的封君封臣-------→集权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经济: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城市经济兴起
文化:蒙昧的基督教统治-------→大学的兴起、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
结论——欧洲中世纪在缓慢的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条件,搭建起从古代世界进入近代世界的桥梁,承接着古代与近代的文明。
欧洲中世纪11世纪前后对比
认知深化
项目 西欧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
时间跨度 约5世纪——1453年 公元前221年——1840年
形成背景 希腊罗马文明,日耳曼入侵,基督教影响 小农经济,地大物博,法家思想
政治制度 封君封臣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阶级矛盾 领主与农奴 地主与农民
经济制度 庄园制 土地私有,小农经济为主
城市发展 自治传统,起步较晚 无自治权,类型多,发展早
思想文化 基督教垄断文化 儒家思想占主流
中西封建社会的对比
1、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5世纪后期)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
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由来:
(2)强盛:
①对外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②法律编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民法大全》内页
(3)查士丁尼统治:
①原因: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
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
1205年
1265年
1355年
1444年
(4)衰落:
(5)灭亡:
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
9世纪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
基辅罗斯
拜占庭帝国纹章
莫斯科大公印章
俄罗斯国徽
2、俄罗斯
(1)基辅罗斯:
①兴起: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
②强盛: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③结果: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俄罗斯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扩张
(至18世纪初)
特点:对外扩张充满暴力,崇尚军事征服,但缺乏文化上的成就。
(2)莫斯科公国:
问题探究:中世纪之问:黑暗还是曙光
中世纪的欧洲,确实有诸多让后人觉得黑暗与蒙昧的地方,如宗教迫害、审判异端和火刑杀人。但同时,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有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诸多因素,如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知识积累、大学创立、宗教信仰、城市扩张、草坪文化、建筑雕刻、图画艺术、行会商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
历史绝对不是非黑即白,必须基于客观史实才能做到理性认知。
政治: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庄园经济农奴制度
文化:基督教神学控制欧洲
黑暗
政治: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经济:生产力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城市复兴、自治和市民阶层壮大
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
曙光
中古西欧文明的特征
1、多元的社会结构:
政治
经济
文化
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
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
天主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共处
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的基础是封土制,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2、封君封臣封土的体制:
3、相对独立的庄园:
经济 自给自足是中古庄园经济的显著特征
政治 以领主为中心,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
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初期在内,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基督教文化是近代西方文化的基础。
4、追逐自由的城市:
(1)城市的“自治”。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西欧城市的兴起推动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2)市民的“自由”。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承认市民财产私有制,拥有司法自由;但是市民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决定权掌握在领主手中。
5、基督教文化是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封建社会
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拜占庭与俄罗斯
形成背景:罗马帝国灭亡、封建社会产生
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庄园、农奴制度
政治——王权加强:趋势、原因、表现
思想——基督教会:经济、政治、思想
经济——城市兴起:原因、概况、斗争
拜占庭帝国
俄罗斯帝国
建立与发展
《罗马民法大全》
帝国衰亡
兴起
扩张
强化中央集权
1.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他们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固定于土地上的人身依附关系也随之消失,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由此推知,城市自治的根源是 (  )
A.城市起义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市民阶层的出现
D.谈判的胜利
巩固训练
【解析】选B。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举行起义”“开始实行城市自治”,可知工商业发展形成市民阶层,促使人们举行起义,最终取得城市自治,故选B;城市起义促进了自治的实现,但不是根源,排除A;市民阶层的出现为城市自治提供阶级条件,排除C;依据题干信息“谈判妥协”可知,谈判没有胜利,排除D。
B
2.“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 (  )
A.使城市获得了完全的自由与特权
B.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C.采用了武力斗争的手段反抗贵族
D.迫使领主不得再向市民征税
【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城市自治运动促进西欧城市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即由传统封建社会向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早期资产阶级逐渐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故选B。
B
3.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分封的关系,使得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形成战争关系。这说明 (  )
A.国王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B.王权受到封建领主的挑战必将走向衰落
C.中世纪的西欧难以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
D.王权必须依靠教权才能掌握世俗统治权
【解析】选A。在封君封臣制度下,由于多层分封的关系,各级领主只对自己的直属上级领主负责,这样国王必然只是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故A正确;王权在受到封建领主挑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战争逐步扩大王室领地,排除B;中世纪的西欧很多国家通过战争逐渐完成了国家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排除C;王权可以凭借强大的自身力量,也可依靠城市中的市民阶层的支持来掌握世俗统治权,排除D。
A
4.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认为,“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且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这种认识表达出古罗马 (  )
A.习惯法延续的必要性  
B.成文法产生的必然性
C.公民法存在的必要性
D.万民法形成的必然性
【解析】选D。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罗马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市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万民法因时而生,故选D。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