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能够准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式。
2.通过操作、探究、对比的过程,锻炼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体会“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0+20= 20+7=
60+30= 40+5=
30+50= 30+8=
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我发现,整十数加整十数,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预设2:我发现,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
2、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例1。
1.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小林和小丽在写大字,小林已经写了26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丽写了20个字。
师:你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预设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预设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师:上面两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预设: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列式为26+2
师:26+2等于多少?请你尝试计算,并和同学交流。
(多数同学都可以直接口答出结果,在此要求学生想明白并说清楚为什么这样算,也可借助学具摆一摆。)
预设1: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左边摆二捆多6根小棒,右边摆2根,6根和2根合起来是8根,所以一共有28根小棒。
预设2:我是口算出来的,先算6+2=8。再算20+8=28。
师:为什么两种算法都是先算6加2呢?
预设:因为6和2都是个位上的数,所以要先加,再加十位上
的数。
师小结:计算时需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26中的6在个位上,要加的2是一位数,所以先算6个一加2个一。
2.几十几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小林和小丽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该如何列式呢?
预设:26+20。
师:如何计算呢?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摆小棒,在计数器上拨珠,用数的组成计算。
师:为什么要先算20加20呢?
预设:因为2和2都是十位上的数,所以先相加,再加个位上
的6。
师小结:计算时需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26中的2个十和20中的2个十相加得到4个十,4个十再加6个一,得数是46。
3.观察比较,总结计算方法。
师:26+2和26+20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预设1:26+2是先算6+2。
预设2:26+20是先算20+20。
师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要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 40+40= 20+70= 30+50= 60+30=
48+40= 24+70= 30+59= 60+37=
(1)说一说每一题第一步先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
(3)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开锁游戏。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计算时要注意,无论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还是两位数加整十数,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1)
26+2=28
先算6+2=8。
再算20+8=28。
26+20=46
先算6+2=8。
再算20+8=28。
【教学反思】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教材例1的情境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课堂上放手让学
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在探讨算法时,我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足够的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多种算法。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
计算几十几加几十或者加几时,分两步来计算。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这种算法,只有个别学生还分不清个位和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