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升华与凝华 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4升华与凝华 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7 15: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结
作业提升
学习目标
课时讲解
1
课时流程
2
认识升华和凝华
升华
凝华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规律的应用
知识点
认识升华和凝华
知1-讲
感悟新知
1
1. 定义
(1) 升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2) 凝华: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知1-讲
感悟新知
2. 理解
(1)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升华现象,只有冰、碘、樟脑、干冰等少数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升华现象。
(2)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两种途径:升华,或先熔化再汽化。
(3)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凝华现象,只有少数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凝华现象。
知1-讲
感悟新知
现象辨析
固态变成气态两种方式
升华 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没有液态出现)
先熔化再汽化 先熔化后汽化(有液态出现)
感悟新知
知1-练
金属在高温、低压下较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其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
例 1
感悟新知
知1-练
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
A. 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
B. 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
C. 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
D. 金属凝华到玻璃镜头上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析: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固态的金属直接变为了金属蒸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受冷变为固态的金属膜,这是一种凝华现象,所以这层镀膜的产生是先升华后凝华。
答案:C
感悟新知
知1-练
方法点拨
初末态分析法辨别物态变化种类
确定发生物态变化的物质

明确物态变化前后该物质的状态

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种类
知识点
升华
知2-讲
感悟新知
2
1. 探究物质能否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实验目的
知2-讲
感悟新知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碘颗粒减少→出现紫色碘蒸气
结论 碘可以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知2-讲
感悟新知
实验点拨
为什么用水浴法加热碘探究升华现象
知2-讲
感悟新知
2.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清新剂内的物质不见了;盒子内却没有液体出现 衣柜里的樟脑丸不见了;衣柜里却没有液体出现
白炽灯灯丝变细了;白炽灯内没有液体出现
固态→气态 固态→气态 钨丝→钨蒸气
知2-讲
感悟新知
3. 升华吸热。
方法点拨
等效法推理升华吸热
升华是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和先熔化再汽化的始末状态相同,二者吸收的热量应该相同,故升华吸热。
感悟新知
知2-练
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
例2
感悟新知
知2-练
以上解释中( )
A. 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 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 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 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感悟新知
解析:舞台上的效果是通过喷撒干冰来完成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温下就会升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要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显然,小明的解释中,(1)正确,(2)错误。
知2-练
答案:B
感悟新知
知2-练
易错提醒
液化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不会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气态二氧化碳液化成的液态二氧化碳,和形成白雾的液态水是完全不同的物质。
知识点
凝华
知3-讲
感悟新知
3
1.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2. 凝华放热。
灯泡壁变黑 霜 窗户上的冰花 北方的雾凇
知3-讲
感悟新知
深入理解
凝华形成的固态和凝固形成的固态的区别
由于气体能够充满所在空间,所以凝华形成的固态也遍布各处,相对结构松散。
感悟新知
知3-练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
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例 3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过程,故A、B 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 正确;雪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故D 错误。
答案:C
知3-练
感悟新知
归纳总结
自然界中一些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 物态变化
雾、露 水蒸气液化成 为小水滴 液化
霜 气温急剧降到0 ℃以下时,水蒸气凝华成白色冰晶 凝华
雪 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六角形的冰花 凝华
感悟新知
知3-练
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 物态变化
云 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 液化、
凝华
雨 水蒸气不断液化成水, 云中的小冰晶也熔化成小水滴 液化、
熔化
冰花 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凝华
雾凇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挂在树枝等物体上 凝华
知识点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规律的应用
知4-讲
感悟新知
4
1. 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过程
知4-讲
感悟新知
三个吸热致冷的物态变化:熔化、汽化、升华。
三个放热的物态变化:凝固、液化、凝华。
知4-讲
感悟新知
2. 冰箱原理
结构示意图 工作过程
1. 压缩机将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气体吸出,使其变成温度较高的压缩气体
2. 该制冷剂气体在冰箱的冷凝器中液化,散热装置向外界放热
3. 制冷剂液体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汽化吸收大量的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知4-讲
感悟新知
及时总结
三个致冷作用
(1) 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如夏天在室内洒水可以降温。
(2) 升华吸热有致冷作用,如用干冰升华吸热来运输贮藏食物。
(3) 熔化吸热有致冷作用,如超市常利用冰块熔化吸热保鲜海鲜。
知4-讲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微观角度认识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过程
感悟新知
知4-练
热管是一根密封的抽掉空气的金属管,管壳外面衬
了一层多孔材料(称为吸收芯),管内装有易蒸发的物质(如酒精)循环流动,如图3 所示。
例4
感悟新知
知4-练
当图中热端温度比冷端高得多时,热管的传热主要依靠的过程是( )
A. 热端液体吸热沸腾,冷端液体凝固放热
B. 热端液体吸热后流到冷端
C. 热端液体汽化吸热,冷端液化放热
D. 热端液体吸热升华,冷端凝华放热
感悟新知
解析:“热管”里面的液体会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而汽化;当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一端时遇冷从气态变成液态而液化,而且会放出热量。
知4-练
答案:C
感悟新知
知4-练
技巧点拨
运用初末态分析法分析热管
课堂小结
升华与凝华
熔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