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3六上·通榆月考)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用一枚摆锤的实验证实了地球的 ;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 ”理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 ”。
【答案】自转;地心说;日心说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法国科学家傅科用傅科摆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他认为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
2.(2023六上·通榆月考)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座城市, 先迎来黎明。
【答案】北京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 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由于地球的自转,世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京和乌鲁木齐相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3.(2023六上·通榆月考)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 和 的结构特点。
【答案】斜面;杠杆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形式多祥的剪刀也是多项技术组合的产物,用以解决不同任务的需要。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
4.(2023六上·通榆月考)我们的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声能、 、 、 、磁能、 等。
【答案】光能;电能;热能;太阳能
【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错误的画X)
5.(2023六上·通榆月考)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地轴是倾斜的,贯穿南北两极。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6.(2023六上·通榆月考)只要是中央厚、边缘薄的物体就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具有放大的作用,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放大镜就是一种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而不是中央厚、边缘薄的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故题干说法错误。
7.(2023六上·通榆月考)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能;光与热
【解析】【分析】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太阳是万物之母,能源之“源”,它为地球提供着巨大的能量,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8.(2023六上·通榆月考)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 利用微生物可以处理垃圾和污水。某些细菌具有吸食降解特定的污染物的作用;固体微生物在污水处理领域里应用很广,具体操作方法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等等。所以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9.(2023六上·通榆月考)所有的工具使用起来都省力、方便。(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我们在工作中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一些工具成装置叫机械。这些工具使用起来有的省力,如螺丝刀;有的方便,如镊子使用时费力,但能带来方便。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0.(2023六上·通榆月考)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 我们把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1天,即24小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其公转一周的时间为1年,即约为365天。
11.(2023六上·通榆月考)电路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两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12.(2023六上·通榆月考)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是陆地。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海洋占71%,陆地占29%,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13.(2023六上·通榆月考)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能源,不仅是对地球资源的爱护,而且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14.(2023六上·通榆月考)抄写的低效推动着印刷术和印刷工具的发展。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印刷术
【解析】【分析】当文字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时,记录文字的需要推动着人们不断改进记录文字的纸张,抄写的低效又推动着印刷术和印刷工具的发展。
三、单项选择题
15.(2023六上·通榆月考)为了便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我们一般把( )放到显微镜下。
A.整个洋葱
B.洋葱片
C.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显偷说,在学校实验室基本都接触过,它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实验室仪器。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制成玻片标本,所以为了便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我们一般把洋葱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
16.(2023六上·通榆月考)我们坐在旋转椅上向左转动,视线中的物体会向右运动。同理,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可以推理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答案】B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参照物
【解析】【分析】运动方向具有相对性,根据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过程可知,某同学坐在旋转椅上向左转动,他视线中的物体是向右运动的。同理,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可以推测地球自转的方向应该是自西向东运转。故B选项正确。
17.(2023六上·通榆月考)关于信息的交流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具与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的交流传播无关
B.信息交流传播的方法能促进工具与技术的发展
C.工具与技术的发展能改变信息交流传播的方式
【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就像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
A、工具与技术的发展能改变信息交流传播的方式。A的说法错误。
B、信息交流传播的方法能促进工具与技术的发展。B的说法正确。
C、古时候人们需靠人力或物力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为了缩短信息传播的时间,现代人发明了利用无线信号传播的技术,发明了电视、电脑、电话等工具。工具与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的交流传播有关系。C的说法正确。
18.(2023六上·通榆月考)下列现象是昼夜交替对生物影响的是( )。
A.大雁南飞 B.杨树落叶 C.猫头鹰昼伏夜出
【答案】C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会对生物造成影响,大雁南飞、杨树落叶是四季变化造成的,猫头鹰昼伏夜出是昼夜交替造成的。
19.(2023六上·通榆月考)奥斯特实验中,通电导线旁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证明了( )。
A.电能转化成了磁能
B.磁能转化成了电能
C.电和磁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A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 奥斯特实验中,通电导线旁小磁针的偏转现象证明了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即电能可以转化为磁能。
20.(2023六上·通榆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
C.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
【解析】【分析】 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从结构上看,植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由: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动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由: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除病毒外,其它的微生物的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从功能上看,细胞能独立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代谢的基本单位,具有分裂、遗传的功能,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除病毒外,最小的生物体为单细胞生物。
21.(2023六上·通榆月考)我们制作的电磁铁有南北极,下列关于电磁铁南北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
B.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C.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圈数有关
【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因素,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电流的方向)都可以影响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电磁铁线圈的圈数只能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不能影响磁极的方向。
22.(2023六上·通榆月考)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时,在地球模型表面贴反光片的目的是( )
A.更美观
B.更清楚显示该地点的昼夜情况
C.增加环境亮度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改进地球模型时,在地球模型表面贴反光片的目的是更清楚显示该地点的昼夜情况。
23.(2023六上·通榆月考)我国正午时物体影子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物体的影子最长。
24.(2023六上·通榆月考)下列电器中没有用到电动机的是( )。
A.电饭锅 B.电风扇 C.电动玩具车
【答案】A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用电来工作的。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根据对电动机的认识,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电风扇、洗衣机、电动牙刷都有电动机,电饭煲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用电器,用不到电动机。
四、探究实践题
25.(2023六上·通榆月考)学习了《微小世界》单元后,晨晨做了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右图),并继续进行探究实践。
(1)组装简易显微镜的步骤:①找到最大、最清晰的图像;②固定镜片;③上下调整镜片距离。正确的顺序是____。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2)晨晨找来了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镜片,其中放大倍数最高的镜片是____
A.面积最大的 B.凸度最大的 C.凸度最小的
(3)晨晨做了下列几种放大倍数的简易显微镜,用来观察同一物体时,视野最大的是____。
A.15倍 B.30倍 C.50倍
(4)使用简易显微镜时,上下调整镜片到物体的距离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的____。
A.调焦 B.对光 C.上片
(5)晨晨捕捉到一只蝴蝶,在简易显微镜下看到的蝴蝶触角可能是____.
A. B. C.
(6)晨晨想要培养微生物继续观察,最好选择____。
A.鱼缸里的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答案】(1)C
(2)B
(3)A
(4)A
(5)C
(6)A
【知识点】凸透镜;微生物;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知道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2)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中间厚度),中间厚度最大的凸透镜,放大倍数最大。
(3)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会越小,视野越暗。因此,在15倍、30倍、50倍三种简易显微镜中,用来观察同一物体时,视野最大的是15倍显微镜,故A正确。
(4)使用简易显微镜时,上下调整镜片到物体的距离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的调焦过程,调整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5)在用显微镜观察蝴蝶时可以发现蝴蝶的触角是一节一节的。
(6)A.池鱼缸的水有机质含量高,活性物质多,适宜用来培养微生物,故A正确;
B.矿泉水是人为加工的饮用水,也不适宜用来培养微生物,故B错误;
C.自来水是经过人工沉淀、过滤、消毒的饮用水,杂质少,不适宜用来培养微生物,故C错误。
26.(2023六上·通榆月考)学习完《工具与技术》单元,晨晨想要制作一个简易挖掘机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晨晨想要更直观快速的了解挖掘机模型的制作方法,下列获取信息的途径中,最合适的是____.
A.广播 B.电脑 C.书本
(2)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晨晨制作出如图所示的简易挖掘机模型。我们可以把挖掘机前臂看做是一个杠杆,其中:A点为 B点为 C点为 .
(3)你认为此挖掘机前臂是一个____杠杆。
A.省力 B.费力 C.不省力不费力
(4)晨晨用螺丝对材料进行固定,螺丝上的螺纹可以看做是简单机械中____.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5)为了拧紧螺丝时更加省力,晨晨应该选择螺丝中____使用。
A.螺纹最疏 B.螺纹最密
(6)想要轻松转动螺丝钉,螺丝刀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螺丝刀可以看做是简单机械中的____.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7)晨晨发现,该挖掘机模型不便于移动,想要减小在桌面上移动挖掘机模型时受到的阻力,最好的方法是____。
A.增加车轮
B.在挖掘机下方增加橡胶垫
C.增加挖掘机模型重量
【答案】(1)B
(2)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3)B
(4)A
(5)B
(6)C
(7)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杠杆;轮轴
【解析】【分析】(1)电脑能够快速获取信息,晨晨想要更直观快速的了解挖掘机模型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电脑去获取信息。
(2)杠杆有支点、动力点、阻力点,其中A点为动力点,B点为支点,C点为阻力点。
(3)杠杆分为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图中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4)螺丝钉上有很多螺纹,相当于斜面。由机械功原理可知,使用斜面的好处是省力但费距离。
(5)在拧螺丝钉时,螺纹密集的螺丝钉比螺纹稀少的螺丝钉更省力。
(6)螺丝刀在使用时绕中心轴转动,所以属于轮轴,轮轴是杠杆的一种变形;其轮半径和轴半径分别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轮轴是一种省力杠杆。
(7)模型在桌面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增加车轮能够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1 / 1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3六上·通榆月考)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用一枚摆锤的实验证实了地球的 ;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 ”理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 ”。
2.(2023六上·通榆月考)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座城市, 先迎来黎明。
3.(2023六上·通榆月考)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 和 的结构特点。
4.(2023六上·通榆月考)我们的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声能、 、 、 、磁能、 等。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错误的画X)
5.(2023六上·通榆月考)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
6.(2023六上·通榆月考)只要是中央厚、边缘薄的物体就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
7.(2023六上·通榆月考)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 )
8.(2023六上·通榆月考)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
9.(2023六上·通榆月考)所有的工具使用起来都省力、方便。( )
10.(2023六上·通榆月考)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
11.(2023六上·通榆月考)电路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
12.(2023六上·通榆月考)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是陆地。 ( )
13.(2023六上·通榆月考)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14.(2023六上·通榆月考)抄写的低效推动着印刷术和印刷工具的发展。 ( )
三、单项选择题
15.(2023六上·通榆月考)为了便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我们一般把( )放到显微镜下。
A.整个洋葱
B.洋葱片
C.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
16.(2023六上·通榆月考)我们坐在旋转椅上向左转动,视线中的物体会向右运动。同理,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可以推理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17.(2023六上·通榆月考)关于信息的交流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具与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的交流传播无关
B.信息交流传播的方法能促进工具与技术的发展
C.工具与技术的发展能改变信息交流传播的方式
18.(2023六上·通榆月考)下列现象是昼夜交替对生物影响的是( )。
A.大雁南飞 B.杨树落叶 C.猫头鹰昼伏夜出
19.(2023六上·通榆月考)奥斯特实验中,通电导线旁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证明了( )。
A.电能转化成了磁能
B.磁能转化成了电能
C.电和磁可以相互转化
20.(2023六上·通榆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
C.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1.(2023六上·通榆月考)我们制作的电磁铁有南北极,下列关于电磁铁南北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
B.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C.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圈数有关
22.(2023六上·通榆月考)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时,在地球模型表面贴反光片的目的是( )
A.更美观
B.更清楚显示该地点的昼夜情况
C.增加环境亮度
23.(2023六上·通榆月考)我国正午时物体影子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24.(2023六上·通榆月考)下列电器中没有用到电动机的是( )。
A.电饭锅 B.电风扇 C.电动玩具车
四、探究实践题
25.(2023六上·通榆月考)学习了《微小世界》单元后,晨晨做了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右图),并继续进行探究实践。
(1)组装简易显微镜的步骤:①找到最大、最清晰的图像;②固定镜片;③上下调整镜片距离。正确的顺序是____。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2)晨晨找来了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镜片,其中放大倍数最高的镜片是____
A.面积最大的 B.凸度最大的 C.凸度最小的
(3)晨晨做了下列几种放大倍数的简易显微镜,用来观察同一物体时,视野最大的是____。
A.15倍 B.30倍 C.50倍
(4)使用简易显微镜时,上下调整镜片到物体的距离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的____。
A.调焦 B.对光 C.上片
(5)晨晨捕捉到一只蝴蝶,在简易显微镜下看到的蝴蝶触角可能是____.
A. B. C.
(6)晨晨想要培养微生物继续观察,最好选择____。
A.鱼缸里的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26.(2023六上·通榆月考)学习完《工具与技术》单元,晨晨想要制作一个简易挖掘机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晨晨想要更直观快速的了解挖掘机模型的制作方法,下列获取信息的途径中,最合适的是____.
A.广播 B.电脑 C.书本
(2)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晨晨制作出如图所示的简易挖掘机模型。我们可以把挖掘机前臂看做是一个杠杆,其中:A点为 B点为 C点为 .
(3)你认为此挖掘机前臂是一个____杠杆。
A.省力 B.费力 C.不省力不费力
(4)晨晨用螺丝对材料进行固定,螺丝上的螺纹可以看做是简单机械中____.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5)为了拧紧螺丝时更加省力,晨晨应该选择螺丝中____使用。
A.螺纹最疏 B.螺纹最密
(6)想要轻松转动螺丝钉,螺丝刀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螺丝刀可以看做是简单机械中的____.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7)晨晨发现,该挖掘机模型不便于移动,想要减小在桌面上移动挖掘机模型时受到的阻力,最好的方法是____。
A.增加车轮
B.在挖掘机下方增加橡胶垫
C.增加挖掘机模型重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自转;地心说;日心说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法国科学家傅科用傅科摆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他认为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
2.【答案】北京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 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由于地球的自转,世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京和乌鲁木齐相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3.【答案】斜面;杠杆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形式多祥的剪刀也是多项技术组合的产物,用以解决不同任务的需要。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
4.【答案】光能;电能;热能;太阳能
【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5.【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地轴是倾斜的,贯穿南北两极。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具有放大的作用,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放大镜就是一种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而不是中央厚、边缘薄的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故题干说法错误。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能;光与热
【解析】【分析】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太阳是万物之母,能源之“源”,它为地球提供着巨大的能量,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 利用微生物可以处理垃圾和污水。某些细菌具有吸食降解特定的污染物的作用;固体微生物在污水处理领域里应用很广,具体操作方法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等等。所以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9.【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我们在工作中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一些工具成装置叫机械。这些工具使用起来有的省力,如螺丝刀;有的方便,如镊子使用时费力,但能带来方便。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 我们把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1天,即24小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其公转一周的时间为1年,即约为365天。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两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海洋占71%,陆地占29%,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能源,不仅是对地球资源的爱护,而且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印刷术
【解析】【分析】当文字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时,记录文字的需要推动着人们不断改进记录文字的纸张,抄写的低效又推动着印刷术和印刷工具的发展。
15.【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显偷说,在学校实验室基本都接触过,它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实验室仪器。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制成玻片标本,所以为了便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我们一般把洋葱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
16.【答案】B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参照物
【解析】【分析】运动方向具有相对性,根据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过程可知,某同学坐在旋转椅上向左转动,他视线中的物体是向右运动的。同理,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可以推测地球自转的方向应该是自西向东运转。故B选项正确。
17.【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就像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
A、工具与技术的发展能改变信息交流传播的方式。A的说法错误。
B、信息交流传播的方法能促进工具与技术的发展。B的说法正确。
C、古时候人们需靠人力或物力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为了缩短信息传播的时间,现代人发明了利用无线信号传播的技术,发明了电视、电脑、电话等工具。工具与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的交流传播有关系。C的说法正确。
18.【答案】C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会对生物造成影响,大雁南飞、杨树落叶是四季变化造成的,猫头鹰昼伏夜出是昼夜交替造成的。
19.【答案】A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 奥斯特实验中,通电导线旁小磁针的偏转现象证明了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即电能可以转化为磁能。
20.【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
【解析】【分析】 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从结构上看,植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由: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动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由: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除病毒外,其它的微生物的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从功能上看,细胞能独立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代谢的基本单位,具有分裂、遗传的功能,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除病毒外,最小的生物体为单细胞生物。
21.【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因素,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电流的方向)都可以影响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电磁铁线圈的圈数只能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不能影响磁极的方向。
22.【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改进地球模型时,在地球模型表面贴反光片的目的是更清楚显示该地点的昼夜情况。
23.【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物体的影子最长。
24.【答案】A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用电来工作的。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根据对电动机的认识,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电风扇、洗衣机、电动牙刷都有电动机,电饭煲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用电器,用不到电动机。
25.【答案】(1)C
(2)B
(3)A
(4)A
(5)C
(6)A
【知识点】凸透镜;微生物;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知道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2)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中间厚度),中间厚度最大的凸透镜,放大倍数最大。
(3)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会越小,视野越暗。因此,在15倍、30倍、50倍三种简易显微镜中,用来观察同一物体时,视野最大的是15倍显微镜,故A正确。
(4)使用简易显微镜时,上下调整镜片到物体的距离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的调焦过程,调整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5)在用显微镜观察蝴蝶时可以发现蝴蝶的触角是一节一节的。
(6)A.池鱼缸的水有机质含量高,活性物质多,适宜用来培养微生物,故A正确;
B.矿泉水是人为加工的饮用水,也不适宜用来培养微生物,故B错误;
C.自来水是经过人工沉淀、过滤、消毒的饮用水,杂质少,不适宜用来培养微生物,故C错误。
26.【答案】(1)B
(2)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3)B
(4)A
(5)B
(6)C
(7)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杠杆;轮轴
【解析】【分析】(1)电脑能够快速获取信息,晨晨想要更直观快速的了解挖掘机模型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电脑去获取信息。
(2)杠杆有支点、动力点、阻力点,其中A点为动力点,B点为支点,C点为阻力点。
(3)杠杆分为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图中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4)螺丝钉上有很多螺纹,相当于斜面。由机械功原理可知,使用斜面的好处是省力但费距离。
(5)在拧螺丝钉时,螺纹密集的螺丝钉比螺纹稀少的螺丝钉更省力。
(6)螺丝刀在使用时绕中心轴转动,所以属于轮轴,轮轴是杠杆的一种变形;其轮半径和轴半径分别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轮轴是一种省力杠杆。
(7)模型在桌面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增加车轮能够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