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17 15:00:55

文档简介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雨后彩虹、坐井观天、镜花水月,3个词语中,   反映了光的直线传播,   反映了光的折射,   反映了光的反射。
【答案】坐井观天;雨后彩虹;镜花水月
【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词语一叶障目、坐井观天、立竿见影、凿壁偷光都反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不同的透明介质中传播会发生折射,词语雨后彩虹、杯弓蛇影、海市蜃楼、水中折筷都反映了光的折射。
2.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   、   三个圈层。而组成最外面圈层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   和   三大类。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沉积岩;变质岩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 地球内部圈层从表面到地心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厚度最薄,平均厚度只有17千米左右,地幔厚度近2900千米,地核厚度达3500千米。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管后都将通过   、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个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答案】心脏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 在人体中,血管和心脏构成了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而血液就是它们运输物质的载体。由于心脏不停的收缩和舒张,血液就不停的在体内循环。它们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和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后面画√,错误的画x )
4.手电筒的光能穿过我们的手继续向前传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我们的手是不透明的,所以太阳光不能全部穿过人的手。
5.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模拟实验时,砂纸是模拟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 岩石变化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的结果,例如温度变化、水结冰、植物、酸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时,粗糙的砂纸代表的是被风卷起的沙子。
6.(2021五上·滨城期末)日晷和圭表都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计时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考查古时计时工具的设计原理, 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
7.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多于脉搏的次数。(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一般人的心跳和脉搏跳动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8.地震发生时,应尽可能迅速地撤离到空旷地带。(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迅速跑到室外空地,并远离高压线,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
9.人体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是脊髓独立完成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所以人体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是神经系统协助完成的。
10.做水钟的关键是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 水位高低影响水滴速度,从而影响水钟的计时精度,要想保证水钟的准确性,就要保证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1.目前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原子钟。(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计时工具从日晷、水钟,发展到摆钟,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原子钟的出现更是将精度提到了新的高度,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2.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势的高低。(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地貌。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冰川。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所以它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
13.制作潜望镜时,两块镜片的反射面应相背且平行放置。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 潜望镜利用两个反射镜互相错落的位置关系成功使光线产生两次反射,从而达到将岸上的景物映射到水下观察的人的眼中的效果,所以镜子反射面要相对。
三、单项选择题
14.我们能用水、太阳、摆等计时,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  )。
A.运动有规律 B.取材比较方便 C.持续时间比较长
【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我们能用水、太阳、摆等计时,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运动有规律,符合时间以不变速度流逝的特点。
15.(2022五上·盐湖期末)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发光鱼
C.阳光下的镜子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本身可以发光的物体属于光源,月亮、阳光下的镜子都不能自己发光,不属于光源。发光鱼可以自己发光,属于光源。
16.下列关于地震和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可知,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B.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C.火山喷发对环境只有坏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A、由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可知,地球内部是运动的,选项观点正确;
B、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选项观点正确;
C、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蔽。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引起海啸,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选项观点错误。
17.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先天因素的是(  )。
A.遗传 B.饮食习惯 C.睡眠时间
【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营养、疾病、遗传、变异、精神以及体育锻炼和劳动,其中属于先天因素的是遗传。
18.(2022五上·苍溪期中)下列地表形态中,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是(  )。
A.坡度很大的 B.地表有杂草的 C.地面有树木的
【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植被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坡度越大,水流冲击造成的侵蚀越严重,越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19.下列关于精确计时的重要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车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进行
B.百米赛跑时,可以通过精确计时,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
C.中国航天器的研发很成熟,发射时可以任意挑选时间,不需要计时
【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活动越来越频繁,交流越来越密切,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工作效率提高。精确计时显得尤为重要,不精确计时对我们生活带来不变。例如,火车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进行,如果车站调度时间计时不准确,会引起交通调度混乱;运动会比赛中准确计时才能保证比赛公平合理,百米赛跑时,可以通过精确计时,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航天器的发射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故C选项的内容不正确。
20.(2022五上·浦城期末)下列情景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B.光照射到平面镜上
C.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
【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从空气垂直水面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将不变,光的传播速度将变小,故A选项正确;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都会发生改变。
21.右图是用橡皮泥制作的脑的结构模型,其中负责大脑、维持身体平衡的部分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2.管理压力的方法不包括(  )。
A.积极的体育锻炼 B.进行心理咨询 C.封闭自己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要关注心理健康,调节心理的途径包括积极的体育锻炼,进行心理咨询,与老师、同学、家长交流等,封闭自己不是调节心理的途径。
23.看到教室门框上的合页,我们可以联想到它的作用和我们身体运动结构(  )的作用相似。
A.肌肉 B.骨 C.关节
【答案】C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 关节的作用是把相邻的骨连接在一起,使这些骨能活动,门窗上的合页和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相似。
四、连线题(10分)
24.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直线连接起来。
长白山天池 板块运动岩层受到挤压
雅丹地貌 火山喷发形成
弯曲的岩层 风的侵蚀作用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降雨的冲刷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水流对泥土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答案】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形地貌成因的认识,弯曲的岩层多是由地震,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后,在火山口处积水形成;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经过长期水的侵蚀作用形成;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经过长期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经过长期风的侵蚀作用形成。
五、实验探究题(22分)
25.两个小组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来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的关系”。
第一小组:准备两根长度分别是30厘米和50厘米的粗细相同的木条,用同样长短的摆绳把它们竖直悬挂起来(如图1)。
第二小组:分别将3个相同的金属片固定在3根50厘米长的木条的不同位置上,用同样长短的摆绳将它们竖直悬挂起来(如图2)。
0-10秒 10-20秒 20-30秒 30-40秒
A摆 10次 10次 10次 10次
B摆 8次 8次 8次 8次
(1)通过表1数据发现:同一个摆,在每个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   的。通过比较还发现:A、B两个不同的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   的。
(2)第一小组的A、B两个摆中,摆长较长的是   ,摆动较快的是   。
(3)将第二小组的 a、b、c三个摆按摆动快慢(由快到慢)排序:   。
(4)通过第二小组的研究发现:金属圆片在木条上的位置越高,中心的位置也越   (选填高或低),摆长就越   (选填长或短),摆的摆动就越   (选填快或慢)。
(5)第一小组的B摆如果用60厘米的木条替代,那这个摆10秒内摆动次数   
A.大于8次 B.小于8次C.也是8次
你判断的理由是   
(6)第二小组学生测了b摆10秒内摆动7次,如果想让摆变慢,下列不可行的方法是____。
A.金属圆片往下移
B.在b摆木条最下方再安装一个金属圆片
C.在b摆木条最上方再安装一个金属圆片
【答案】(1)相同;不同
(2)B;A
(3)a>b>c
(4)高;短;快
(5)B;其他条件不变时,摆长增加,摆摆动速度变慢
(6)C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观察表中数据,发现同一个摆,在每个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通过对比还发现:A、B两个不同的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同的。
(2)观察两个摆的摆长,发现两个摆的长度是不同的,A摆的长度比B摆的长度短,由表中数据可知,A摆的次数比B摆的次数多。由此可知,摆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
(3)摆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a、b、c三个摆中,a的摆长最短,c的摆长最长, a、b、c三个摆按摆动快慢(由快到慢)排序是:a>b>c。
(4)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就是摆绳的长度的变化,对摆的快慢是有影响的,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位置越高,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反之摆动就慢。
(5)摆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60厘米的摆长比B的摆长长,所以10秒内摆动的次数比8次少。
(6)第二小组学生测了b摆10秒内摆动7次,如果想让摆变慢,可以将金属圆片往下移,也可以在b摆木条最下方再安装一个金属圆片。
1 / 1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雨后彩虹、坐井观天、镜花水月,3个词语中,   反映了光的直线传播,   反映了光的折射,   反映了光的反射。
2.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   、   三个圈层。而组成最外面圈层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   和   三大类。
3.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管后都将通过   、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个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后面画√,错误的画x )
4.手电筒的光能穿过我们的手继续向前传播。(  )
5.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模拟实验时,砂纸是模拟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
6.(2021五上·滨城期末)日晷和圭表都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计时的。(  )
7.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多于脉搏的次数。(  )
8.地震发生时,应尽可能迅速地撤离到空旷地带。(  )
9.人体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是脊髓独立完成的。(  )
10.做水钟的关键是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  )
11.目前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原子钟。(  )
12.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势的高低。(  )
13.制作潜望镜时,两块镜片的反射面应相背且平行放置。 (  )
三、单项选择题
14.我们能用水、太阳、摆等计时,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  )。
A.运动有规律 B.取材比较方便 C.持续时间比较长
15.(2022五上·盐湖期末)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发光鱼
C.阳光下的镜子
16.下列关于地震和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可知,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B.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C.火山喷发对环境只有坏的影响
17.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先天因素的是(  )。
A.遗传 B.饮食习惯 C.睡眠时间
18.(2022五上·苍溪期中)下列地表形态中,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是(  )。
A.坡度很大的 B.地表有杂草的 C.地面有树木的
19.下列关于精确计时的重要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车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进行
B.百米赛跑时,可以通过精确计时,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
C.中国航天器的研发很成熟,发射时可以任意挑选时间,不需要计时
20.(2022五上·浦城期末)下列情景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B.光照射到平面镜上
C.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
21.右图是用橡皮泥制作的脑的结构模型,其中负责大脑、维持身体平衡的部分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22.管理压力的方法不包括(  )。
A.积极的体育锻炼 B.进行心理咨询 C.封闭自己
23.看到教室门框上的合页,我们可以联想到它的作用和我们身体运动结构(  )的作用相似。
A.肌肉 B.骨 C.关节
四、连线题(10分)
24.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直线连接起来。
长白山天池 板块运动岩层受到挤压
雅丹地貌 火山喷发形成
弯曲的岩层 风的侵蚀作用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降雨的冲刷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水流对泥土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五、实验探究题(22分)
25.两个小组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来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的关系”。
第一小组:准备两根长度分别是30厘米和50厘米的粗细相同的木条,用同样长短的摆绳把它们竖直悬挂起来(如图1)。
第二小组:分别将3个相同的金属片固定在3根50厘米长的木条的不同位置上,用同样长短的摆绳将它们竖直悬挂起来(如图2)。
0-10秒 10-20秒 20-30秒 30-40秒
A摆 10次 10次 10次 10次
B摆 8次 8次 8次 8次
(1)通过表1数据发现:同一个摆,在每个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   的。通过比较还发现:A、B两个不同的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   的。
(2)第一小组的A、B两个摆中,摆长较长的是   ,摆动较快的是   。
(3)将第二小组的 a、b、c三个摆按摆动快慢(由快到慢)排序:   。
(4)通过第二小组的研究发现:金属圆片在木条上的位置越高,中心的位置也越   (选填高或低),摆长就越   (选填长或短),摆的摆动就越   (选填快或慢)。
(5)第一小组的B摆如果用60厘米的木条替代,那这个摆10秒内摆动次数   
A.大于8次 B.小于8次C.也是8次
你判断的理由是   
(6)第二小组学生测了b摆10秒内摆动7次,如果想让摆变慢,下列不可行的方法是____。
A.金属圆片往下移
B.在b摆木条最下方再安装一个金属圆片
C.在b摆木条最上方再安装一个金属圆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坐井观天;雨后彩虹;镜花水月
【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词语一叶障目、坐井观天、立竿见影、凿壁偷光都反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不同的透明介质中传播会发生折射,词语雨后彩虹、杯弓蛇影、海市蜃楼、水中折筷都反映了光的折射。
2.【答案】地壳;地幔;地核;沉积岩;变质岩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 地球内部圈层从表面到地心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厚度最薄,平均厚度只有17千米左右,地幔厚度近2900千米,地核厚度达3500千米。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答案】心脏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 在人体中,血管和心脏构成了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而血液就是它们运输物质的载体。由于心脏不停的收缩和舒张,血液就不停的在体内循环。它们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和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我们的手是不透明的,所以太阳光不能全部穿过人的手。
5.【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 岩石变化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的结果,例如温度变化、水结冰、植物、酸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时,粗糙的砂纸代表的是被风卷起的沙子。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考查古时计时工具的设计原理, 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一般人的心跳和脉搏跳动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迅速跑到室外空地,并远离高压线,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所以人体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是神经系统协助完成的。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 水位高低影响水滴速度,从而影响水钟的计时精度,要想保证水钟的准确性,就要保证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计时工具从日晷、水钟,发展到摆钟,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原子钟的出现更是将精度提到了新的高度,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地貌。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冰川。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所以它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 潜望镜利用两个反射镜互相错落的位置关系成功使光线产生两次反射,从而达到将岸上的景物映射到水下观察的人的眼中的效果,所以镜子反射面要相对。
14.【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我们能用水、太阳、摆等计时,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运动有规律,符合时间以不变速度流逝的特点。
15.【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本身可以发光的物体属于光源,月亮、阳光下的镜子都不能自己发光,不属于光源。发光鱼可以自己发光,属于光源。
16.【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A、由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可知,地球内部是运动的,选项观点正确;
B、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选项观点正确;
C、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蔽。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引起海啸,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选项观点错误。
17.【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营养、疾病、遗传、变异、精神以及体育锻炼和劳动,其中属于先天因素的是遗传。
18.【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植被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坡度越大,水流冲击造成的侵蚀越严重,越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19.【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活动越来越频繁,交流越来越密切,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工作效率提高。精确计时显得尤为重要,不精确计时对我们生活带来不变。例如,火车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进行,如果车站调度时间计时不准确,会引起交通调度混乱;运动会比赛中准确计时才能保证比赛公平合理,百米赛跑时,可以通过精确计时,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航天器的发射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故C选项的内容不正确。
20.【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从空气垂直水面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将不变,光的传播速度将变小,故A选项正确;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都会发生改变。
21.【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2.【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要关注心理健康,调节心理的途径包括积极的体育锻炼,进行心理咨询,与老师、同学、家长交流等,封闭自己不是调节心理的途径。
23.【答案】C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 关节的作用是把相邻的骨连接在一起,使这些骨能活动,门窗上的合页和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相似。
24.【答案】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形地貌成因的认识,弯曲的岩层多是由地震,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后,在火山口处积水形成;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经过长期水的侵蚀作用形成;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经过长期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经过长期风的侵蚀作用形成。
25.【答案】(1)相同;不同
(2)B;A
(3)a>b>c
(4)高;短;快
(5)B;其他条件不变时,摆长增加,摆摆动速度变慢
(6)C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观察表中数据,发现同一个摆,在每个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通过对比还发现:A、B两个不同的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同的。
(2)观察两个摆的摆长,发现两个摆的长度是不同的,A摆的长度比B摆的长度短,由表中数据可知,A摆的次数比B摆的次数多。由此可知,摆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
(3)摆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a、b、c三个摆中,a的摆长最短,c的摆长最长, a、b、c三个摆按摆动快慢(由快到慢)排序是:a>b>c。
(4)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就是摆绳的长度的变化,对摆的快慢是有影响的,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位置越高,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反之摆动就慢。
(5)摆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60厘米的摆长比B的摆长长,所以10秒内摆动的次数比8次少。
(6)第二小组学生测了b摆10秒内摆动7次,如果想让摆变慢,可以将金属圆片往下移,也可以在b摆木条最下方再安装一个金属圆片。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