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中化学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
1.(2020·高一单元测试)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样品溶于稀后,滴加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可以检验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B.浓氨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可制得胶体
C.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D.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D
【详解】
A. 酸性条件下,能将氧化为,无法检验晶体是否变质,故A错误;
B. 浓氨水与饱和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故B错误;
C. 足量氯气将和全部氧化,在反应中转移个电子,故C错误;
D. 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和,故D正确;
故选D。
2.(2020·高一课时练习)某溶液能与Al作用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能与Al作用生成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或,
A. 与能生成白色沉淀,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项不符合;
B. 与、均能反应,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项不符合;
C. 与()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能与反应生成沉淀,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项不符合;
D. 、、、和、均不反应,则离子能大量共存,故D项符合;
故选D。
3.(2022下·河南商丘·高一虞城县高级中学校考期中)从黑铜矿(主要含有Cu2S、FeS和少量SiO2杂质),利用黑铜矿湿法炼铜并制取硫酸亚铁溶液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铜矿在“高温煅烧”前需要经过粉碎处理
B.“高温煅烧”时,每生成1molSO2,转移6mol电子
C.酸浸时,应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提高浸出率
D.固体X可以为铁粉,试剂Y可以为CuSO4溶液
【答案】B
【详解】A.黑铜矿在“高温煅烧”前需要原料预处理,经过粉碎处理,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原料利用率,A项正确;
B.“高温煅烧”时,除了硫元素被氧化外,元素和元素化合价均升高,每生成,转移电子数大于,B项错误;
C.酸浸时,应加入稍过量的硫酸溶液,使原料充分反应,提高浸出率,C项正确;
D.固体X为铁粉,氧化性:,铁粉先与浸出液中的反应生成,铁粉再与溶液反应可以除去中的,D项正确;
答案选B。
4.(2017下·河北邯郸·高二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检验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
A.用氯水、KSCN溶液检验FeCl3中是否有FeCl2
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中是否有FeCl2
C.用NaOH溶液检验MgCl2中是否有FeCl2
D.用硝酸检验某黄色固体是纯铜还是黄铜
【答案】C
【详解】A.检验FeCl3中是否有FeCl2可选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变色来判断,故A错误;B.FeCl3溶液显黄色,若原溶液不含有FeCl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后被稀释,颜色变化不明显,不能判断是否有Fe2+,故B错误;C.用NaOH溶液可以检验MgCl2中是否有FeCl2,因滴加NaOH溶液后生成的白色沉淀能迅速变灰绿色再变为红褐色即可证明含有Fe2+,故C正确;D.硝酸有强氧化物,Cu和Zn均能溶解于稀硝酸,则无法用硝酸检验某黄色固体是纯铜还是黄铜,故D错误;答案为C。
5.(2018下·湖北宜昌·高一校联考期末)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课外兴趣小组对X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8g固体可能为Fe2O3 B.混合物X的成分为Al2O3、Fe2O3、Cu、SiO2
C.Fe2O3、Cu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m>24.8
【答案】D
【分析】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mg固体X中加入足量盐酸过滤得到蓝色溶液,说明一定含氧化铁和铜,氧化铁溶解后得到铁离子,铁离子氧化铜反应生成铜离子,溶液显蓝色。得到24.8g固体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到12.8g固体,二氧化硅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质量减小为二氧化硅的质量,为24.8g-12.8g=12g,又因为Cu与NaOH不反应,12.8g固体只能是Cu。据此解答。
【详解】A.因为盐酸是足量的,则12.8g固体不可能为Fe2O3,故A错误;
B. 混合物X中Al2O3不一定含有,故B错误;
C. 盐酸是足量的,所以Fe2O3会完全反应,但是铜不一定会完全反应,但当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SiO2和Al2O3会完全反应,所以剩余的固体只能是铜,根据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2FeCl3+Cu=CuCl2+2FeCl2,得到关系式:Fe2O3∽Cu,因为铜有剩余,则Fe2O3、Cu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1,故C错误;
D.固体X中一部分Fe2O3和Cu溶于盐酸后剩余24.8g固体,则m>24.8,故D正确;
答案选D。
6.(2015上·河南·高三阶段练习)从含有CuCl2、FeCl2、FeCl3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a是铁,试剂b是稀硫酸
B.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所用的仪器完全相同
C.试剂c是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D.用KSCN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有Fe2+
【答案】C
【分析】从某含有FeCl2、FeCl3、CuCl2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工业废水中加入试剂a为过量的铁,操作Ⅰ为过滤,得到滤渣Y为Fe、Cu,滤液氯化亚铁溶液,滤渣Y中加入试剂b为盐酸溶解过量的铁生成氯化亚铁溶液,铜不溶,操作Ⅱ过滤得到铜和滤液Z为氯化亚铁溶液,滤液Z和X合并通入氯气,氧化亚铁离子为氯化铁溶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氯化铁晶体,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由最终得到FeCl3及其流程图可知,b为盐酸,若为硫酸会引入硫酸根杂质离子,故A错误;
B.上述分析可知,操作Ⅰ、Ⅱ是过滤,操作Ⅲ是蒸发结晶,过滤,所用仪器不同,故B错误;
C.滤液X,滤液Z中均含有FeCl2,c为氯气,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反应为:2Fe2++Cl2═2Cl-+2Fe3+,故C正确;
D.KSCN溶液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检验Fe2+应选择铁氰化钾溶液,滴加后有蓝色沉淀,即说明溶液W中含有Fe2+,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2021上·广东中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除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铁粉中混有铝粉:加入过量氨水充分反应、过滤
B.中混有:将其通入溶液
C.溶液中混有少量:往该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
D.中含有:滴加过量的溶液
【答案】C
【详解】A.铁、铝与氨水均不反应,不能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A错误;
B.HCl与CO2均与NaOH溶液反应,应该选用饱和NaHCO3溶液,B错误;
C.碳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可以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C正确;
D.和都能和反应生成和,不能除杂,可用过量铁粉除杂,D错误;
故选C。
8.(2023上·吉林长春·高一吉林省实验校考期中)工业制备锰(Mn)单质的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SO2。酸性条件下,用MnO2进行脱硫处理的原理如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2H2O=2Fe3++Mn2++4OH-
B.若只发生反应2,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C.反应过程中Fe2+需要随时补充
D.反应中消耗87gMnO2,理论上可脱去64gSO2
【答案】D
【详解】A.反应1中Fe3+与OH-不能共存,溶液为酸性,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2 H+=2Fe3++Mn2++2H2O,故A错误;
B.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2Fe3++2H2O= 2Fe2+++4 H+,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上述过程中Fe2+、Fe3+可以循环使用,不需要需要随时补充Fe2+,故C错误;
D.根据关系式MnO2~2Fe3+~ SO2,消耗1mol MnO2脱去1mol SO2,则消耗87gMnO2,理论上可脱去64gSO2,故D正确;
故选:D。
9.(2023上·辽宁·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由于为两性氧化物,因此试剂X既可以是强酸,也可以是强碱
B.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
C.反应I和反应II结束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相同,所用仪器都是漏斗、烧杯、玻璃棒等
D.工业上还可采用Fe还原的方法制Al,成本更低
【答案】C
【分析】氧化铝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溶液,过滤后向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Al(OH)3加热分解产生Al2O3,电解生成Al;
【详解】A.和均可以与酸反应,因此试剂X不可以是强酸,故A错误;
B.反应II通入过量的CO2,生成NaHCO3,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反应I和反应II结束后进行的实验操作均为过滤,所用仪器都是漏斗、烧杯、玻璃棒等,故C正确;
D.Fe的金属性比Al弱,工业上不可采用Fe还原,故D错误;
故选C。
10.(2023上·云南保山·高一腾冲市第一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如图所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的是(已知:苯为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A
【详解】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出,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①正确;
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出,关闭止水夹a,生成的氢气将硫酸亚铁压入B管中与NaOH接触而反应,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②正确;
没有隔绝空气,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故③错误;
苯隔绝空气,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④正确;
故选:A。
11.(2023上·湖南长沙·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可以用如下流程进行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中不能用生锈的铁屑
B.“氧化”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制备”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转化”中使用饱和KOH溶液的目的是利于晶体析出
【答案】D
【分析】铁屑加盐酸溶解,转化为氯化亚铁,通入过量空气转化为氯化铁,再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制备高铁酸钠 ,加入饱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将高铁酸钠转化为溶解度小的高铁酸钾,沉淀分离获得高铁酸钾。
【详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酸溶”时会反应生成铁离子,而流程中铁屑酸溶后也要氧化成铁离子,故可以用生锈的铁质,A错误;
B.“氧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制备的反应中为,,氯化铁作还原剂,次氯酸钠作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C错误;
D.饱和KOH溶液中钾离子浓度较大,利于晶体析出,D正确;
故选D。
12.(2023上·广东东莞·高一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考期中)从某含有、、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酸性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含有
B.试剂a、b分别是铁粉和稀硫酸
C.加入试剂a过程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后,说明溶液中已经反应完全
D.若操作Ⅱ前后固体质量减少28 g,则理论上该步骤应产生11.2 L气体
【答案】C
【分析】从某含有FeCl2、FeCl3、CuCl2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工业废水中加入试剂a为过量的铁,操作Ⅰ为过滤,得到滤渣Y为Fe、Cu,滤液X为氯化亚铁溶液,滤渣Y中加入试剂b为盐酸,溶解过量的铁生成氯化亚铁溶液,铜不溶,操作Ⅱ过滤得到铜和滤液Z,Z为氯化亚铁溶液,滤液Z和X合并通入氯气,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氯化铁晶体。
【详解】A.亚铁离子、氯离子都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用酸性KMnO4溶液不能检验溶液W中是否还有Fe2+,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a、b分别为铁粉、盐酸,若b为硫酸会引入硫酸根杂质离子,B错误;
C.铁离子的氧化性大于铜离子,故当红色固体析出后,说明溶液中已经反应完全,C正确;
D.未告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生成气体的体积,D错误;
答案选C。
13.(2020上·江苏南通·高一海门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只能由金属和金属熔合而成
B.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钠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C.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碳酸钠属于碱
D.加热铝箔时,铝箔熔化,但液态的铝不滴落,说明熔点:氧化铝>铝
【答案】D
【详解】A.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混合物,故A错误;
B.漂白纸浆时,活性炭利用吸附性、次氯酸钠利用强氧化性使纸浆漂白,二者漂白原理不同,故B错误;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碳酸钠不属于碱,属于盐,故C错误;
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的熔点高,而铝的熔点较低,则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故D正确;
故选D。
14.(2021上·四川绵阳·高一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资源利用等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服用维生素C,可以使药品中的Fe3+转化为Fe2+”,说明维生素C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
(2)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 来灭火,金属钠需密封保存,其中一个目的是与水隔离,原因是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3)Al(OH)3可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片,其中Al(OH)3中和胃酸的原理为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4)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是Al,含少量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 (填序号)
A.NaOH溶液 B.H2SO4溶液 C.氨水 D.HCl溶液
②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沉淀B的化学式为: 。
【答案】(1)还原
(2) 沙土 2Na+2H2O=2Na++2OH-+H2↑
(3)Al(OH)3+3H+=Al3++3H2O
(4) A 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OH)3
【解析】(1)
“服用维生素C,可以使药品中的Fe3+转化为Fe2+”,说明维生素C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所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2)
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氧气,所以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沙土灭火;钠极易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所以保存钠时,要密封保存,一般放在煤油中保存;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3)
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4)
废易拉罐(主要成分是Al,含少量Fe、Mg杂质),加入试剂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出铁和镁,滤液为偏铝酸钠溶液,加入碳酸氢铵,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加入硫酸钾和稀硫酸,反应后得到明矾晶体;
①金属铝能够与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与一水合氨不反应,而铁和镁只能溶解在强酸溶液中,所以在满足尽量少引入杂质的条件下,选择氢氧化钠溶液,故选A;
②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③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滤液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后,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所以沉淀B的化学式为Al(OH)3。
15.(2016·河北保定·高三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为一定量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Al(OH)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已参加反应的AlCl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AB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向B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向含有0.1 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 1 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
【答案】 1∶3 Al(OH)3+OH ===AlO2 +2H2O 生成白色沉淀
【详解】(1)分析图象可知,A点是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3NaOH=Al(OH)3↓+3NaCl,A点时已参加反应的AlCl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答案为1:3;
(2)AB段是氢氧化铝沉淀溶解的过程,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3)向B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发生反应2AlO2-+CO2+3H2O=2Al(OH)3↓+C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答案为生成白色沉淀;
(4)含有0.1mol NH4Al(SO4)2溶液中含有NH4+离子0.1mol,Al3+物质的量为0.1mol,逐滴加入5mol L-1 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NH4++OH-=NH3 H2O,Al(OH)3+OH-=AlO2-+H2O,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需要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0.3mol,体积==0.060L=60mL,和铵根离子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0.1mol,氢氧化钠溶液体积==0.020L=20mL,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物质的量量为0.1mol,溶解需要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0.1mol,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mL,依据沉淀量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描出图象为,故答案为。
16.(2019上·四川成都·高一四川省新津中学阶段练习)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
(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有 。
(2)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烘干。
【答案】 过滤 普通漏斗(或漏斗) CuSO4+Fe=FeSO4+Cu Fe+H2SO4=FeSO4+H2↑ 冷却结晶或结晶
【详解】(1)根据框图可知,步骤1应为过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普通漏斗(或漏斗);
(2)步骤2中加入过量的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
(3)步骤3中加入稀硫酸将固体混合物中的铁溶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或结晶、过滤、洗涤、烘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中化学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
1.(2020·高一单元测试)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样品溶于稀后,滴加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可以检验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B.浓氨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可制得胶体
C.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D.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2.(2020·高一课时练习)某溶液能与Al作用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
C.、、、 D.、、、
3.(2022下·河南商丘·高一虞城县高级中学校考期中)从黑铜矿(主要含有Cu2S、FeS和少量SiO2杂质),利用黑铜矿湿法炼铜并制取硫酸亚铁溶液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铜矿在“高温煅烧”前需要经过粉碎处理
B.“高温煅烧”时,每生成1molSO2,转移6mol电子
C.酸浸时,应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提高浸出率
D.固体X可以为铁粉,试剂Y可以为CuSO4溶液
4.(2017下·河北邯郸·高二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检验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
A.用氯水、KSCN溶液检验FeCl3中是否有FeCl2
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中是否有FeCl2
C.用NaOH溶液检验MgCl2中是否有FeCl2
D.用硝酸检验某黄色固体是纯铜还是黄铜
5.(2018下·湖北宜昌·高一校联考期末)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课外兴趣小组对X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8g固体可能为Fe2O3 B.混合物X的成分为Al2O3、Fe2O3、Cu、SiO2
C.Fe2O3、Cu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m>24.8
6.(2015上·河南·高三阶段练习)从含有CuCl2、FeCl2、FeCl3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a是铁,试剂b是稀硫酸
B.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所用的仪器完全相同
C.试剂c是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D.用KSCN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有Fe2+
7.(2021上·广东中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除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铁粉中混有铝粉:加入过量氨水充分反应、过滤
B.中混有:将其通入溶液
C.溶液中混有少量:往该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
D.中含有:滴加过量的溶液
8.(2023上·吉林长春·高一吉林省实验校考期中)工业制备锰(Mn)单质的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SO2。酸性条件下,用MnO2进行脱硫处理的原理如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2H2O=2Fe3++Mn2++4OH-
B.若只发生反应2,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C.反应过程中Fe2+需要随时补充
D.反应中消耗87gMnO2,理论上可脱去64gSO2
9.(2023上·辽宁·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由于为两性氧化物,因此试剂X既可以是强酸,也可以是强碱
B.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
C.反应I和反应II结束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相同,所用仪器都是漏斗、烧杯、玻璃棒等
D.工业上还可采用Fe还原的方法制Al,成本更低
10.(2023上·云南保山·高一腾冲市第一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如图所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的是(已知:苯为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11.(2023上·湖南长沙·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可以用如下流程进行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中不能用生锈的铁屑
B.“氧化”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制备”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转化”中使用饱和KOH溶液的目的是利于晶体析出
12.(2023上·广东东莞·高一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考期中)从某含有、、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酸性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含有
B.试剂a、b分别是铁粉和稀硫酸
C.加入试剂a过程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后,说明溶液中已经反应完全
D.若操作Ⅱ前后固体质量减少28 g,则理论上该步骤应产生11.2 L气体
13.(2020上·江苏南通·高一海门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只能由金属和金属熔合而成
B.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钠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C.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碳酸钠属于碱
D.加热铝箔时,铝箔熔化,但液态的铝不滴落,说明熔点:氧化铝>铝
14.(2021上·四川绵阳·高一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资源利用等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服用维生素C,可以使药品中的Fe3+转化为Fe2+”,说明维生素C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
(2)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 来灭火,金属钠需密封保存,其中一个目的是与水隔离,原因是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3)Al(OH)3可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片,其中Al(OH)3中和胃酸的原理为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4)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是Al,含少量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 (填序号)
A.NaOH溶液 B.H2SO4溶液 C.氨水 D.HCl溶液
②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沉淀B的化学式为: 。
15.(2016·河北保定·高三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为一定量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Al(OH)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已参加反应的AlCl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AB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向B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向含有0.1 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 1 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
16.(2019上·四川成都·高一四川省新津中学阶段练习)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
(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有 。
(2)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烘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