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寂寞(mù) 湖畔(pàn) 霜风(shuāng)
B.差异(chà) 房舍(shè) 谎言(huǎng)
C.装饰(shì) 郊原(jiāo) 舵手(tuò)
D.漫漫(màn) 埋没(mò) 海涛(tāo)
2.下列对《短诗五首》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夜》全诗只有四行,却清晰地勾勒了一幅“月夜”的场景:霜风、月光、高树、“我”,共同构筑了“月夜”的存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物象组合,所透露的诗意信息的确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意境的朦胧感增加了这首诗的整体韵味。
B.《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悼亡之作,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在对比中展开思想,结构平衡而协调(长与短、轻与重、动与静、焦灼与安逸、生与死)。
C.《风雨吟》这首诗虽短,但诗意深邃,“风雨”这个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自然界”到“人生”,再到“社会”“民族”,由虚而实,给读者留下了基于自身阅历可以解读、想象的空间。
D.《统一》这首诗阐释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的哲理。
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断章》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写的。
B.《梅岭三章》是陈毅在梅岭被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组诗。
C.春天是江南的一个美丽的季节。
D.能否准确把握诗人在《萧红墓畔口占》中表达出的感情,是读好这首诗的关键。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中”,恰当之谓也。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④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②③④① B.①④②③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5.(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统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B.《萧红墓畔口占》——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C.《风雨吟》——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D.卡之琳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
二、语言综合运
6.对下面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泥土
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做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A.小诗押韵,便于记忆,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号召力。
B.诗人把自己当成“珍珠”,经受着风风雨雨,阴晴凉热的熬煎,让众人把他“踩”了超过四分之三世纪,才“踩”出一条堂堂正正的“道路”来。
C.《泥土》是崇高的,但又蕴涵纯美的意境,既庄严又雅洁,达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
D.这首诗中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要忠实地去做实在的事情。
三、语言综合运用
7.仿照示例,任选事物,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
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②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选取事物:
①
②
8.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为国奋斗”演讲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1701班肖菲
2 《奋斗的青春》 1702班李强
9.某学校九年级举行“传承传统文化之经典咏流传”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1)【推荐经典】
如果让你推荐一首古诗在本次活动中进行朗诵,你会推荐哪一首?说说理由。
推荐古诗:
推荐理由:
(2)【拟写对联】
本次活动中有“诵读·写”的项目,语文老师写了上联,请你补出下联。
上联:诵读文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下联:
(3)【表达观点】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在央视热播。于是,“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成了同学们热议的话题。请你就此话题发表看法并说明理由。(60字左右)
(4)【补写歌词】
下面是《经典咏流传》主题曲部分歌词,请你根据诗词积累,补全歌词。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
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
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
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
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10.本诗为表达作者情感,所选用的意象是 、 和 ;诗歌第一节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第二节表达的情感是 。
11.我们曾学过的余光中的《乡愁》和本诗在写法上共同的特点是 ;《乡色酒》还使用了 、 修辞手法。
12.本诗的意境悠远、绵长,请展开丰富的想象,任选其中一节把它描绘出来。
四、写作题
13.(2019九下·宁都期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和”字有以下几个主要词条:①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渡难关。②和洽:和睦融洽。③和解:停止争执,归于和好。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14.小练笔
在诗歌中,诗人常常把情感、哲理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哲理具有可感性。
《断章》中,诗人通过“桥上”“风景”“楼上”“明月”“窗子”“梦”这几个意象,表达出了刹那间的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风雨吟》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借鉴上述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寂寞(mò);B差异(chā);C舵手(duò)。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C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ABD.正确。
C项,应为“由实而虚”。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项,句式杂糅,“的作者”与“写的”删去其一;B项,正确;C项,搭配不当,将“江南”与“春天”互换位置;D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②为总写句,④解说统一为何,③为总结性句子。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5.【答案】A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统一》的作者是智利诗人聂鲁达。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诗中提到"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这说明作者不愿意做珍珠,不想时时刻刻提防被埋没的可能。下一句“把自己当做泥土吧”则再一次说明了作者想做泥土,接受时代的打磨。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7.【答案】示例:煤炭。;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不经受磨炼,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首先要分析例句的特点,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②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这两句话都是有蜡烛的特点进行联想,把蜡烛的特点和人的品格、命运联系起来然后再阐释一定的哲理。因此仿写的句子也要有这个特点。比如选取“煤炭”这个事物,“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由煤炭的形成过程来看,煤炭经历了磨难,最后才能发出发光发热,为他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而煤炭的形成,需要上千年的时间,而燃烧只是一瞬间的时间,由此可以生发联想,写出富有哲理的两句话即可。如: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不经受磨炼,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故答案为: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
不经受磨炼,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8.【答案】(1)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2)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活动设计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能力。考生要对杜甫、闻一多、邓稼先的作品、为人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平时的积累。示例: 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⑵要求学生把握串词及写法。串词是穿插在节目之间,承上启下,调节气氛。结合主题“为国奋斗”写出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即可。注意说清人物、节目名称。如: 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故答案为:⑴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⑵ 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⑵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材料内容的把握,结合材料,按照要求作答,注意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语句连贯,具有鼓动性。
9.【答案】(1)《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希望借这首诗让大家明白,我们如果对生活环境和自身条件不满意,那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焕发光彩。
(2)书写人生精彩品味高雅诗文
(3)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或:白居易的悲悯藏在麦穗里);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或:愁绪挣扎在易安的身旁)
【知识点】诗歌对联;见解表述;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语言生动;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推荐一首古诗。在选择推荐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且经典的古诗,写推荐理由时,可以着重写诗歌给人的感受、启发等。如:《苔》, 推荐理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希望借这首诗让大家明白,我们如果对生活环境和自身条件不满意,那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焕发光彩。
(2)根据题意,拟写对联。由题干可知,是在“诵读·写”的项目拟写对联,既有诵读,又有写,上联是“诵读”,故下联对应是“书写”,上联的句式结构为:动词+名词性短语+动词+形容词+名词,所以下联按照这样的句式结构对下联即可,如:书写人生精彩品味高雅诗文。
(3)根据题意,对于“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话题发表自己看法及理由。先表达出自己对此话题的看法,联系题意及生活实际,可以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认知方面的作用来阐明理由,语言要逻辑清晰,表达答题,同时注意字数的要求。如: 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根据题意, 结合所学诗词积累,补全歌词。通读题干给出的部分歌词,都是浓缩了诗人特点及写过的作品内容,所以在补写时,可以示例来写。如: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或:白居易的悲悯藏在麦穗里);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或:愁绪挣扎在易安的身旁)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推荐古诗:《苔》;推荐理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希望借这首诗让大家明白,我们如果对生活环境和自身条件不满意,那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焕发光彩。(2)书写人生精彩品味高雅诗文。(3)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或:白居易的悲悯藏在麦穗里);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或:愁绪挣扎在易安的身旁) (答案不唯一)。
【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积累与运用。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多背多积累,对于诗歌的作者、创作背景、诗歌意境、诗人情感表达、诗歌主旨都要掌握到位。
(2)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对联的要求: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学生在做题时,要结合对联的要求及题目要求来拟写。
(3)本题考查观点表达。一般分两步:先发表看法,明确态度;再阐明理由。
(4)本题考查诗歌积累运用与仿写。可以结合所学熟悉诗人及作品,仿照已有的句子格式来仿写。
【答案】10.柳树;椰树;月亮;喜悦温馨;漂泊无依
11.借物抒怀;对比;拟人
12.诗的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让人回味悠长。
【知识点】体会现代诗歌意境;体会现代诗歌意象;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解析】【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现代诗歌意象的能力。“意象”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因此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⑵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比较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特征。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再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与表现文章主旨的关系即可知道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
⑶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意境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①熟悉一些典型的传统意象;②展开联想想象;③明确答题思路。只有在掌握了诗歌意境的相关常识的基础上,多积累,多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考场不慌,心中有数。
10.这首诗的意象有“柳树、椰树、月亮”,根据第一节中“你圆,人也圆”可知,抒发的情感是温馨喜悦的。根据第二节中“你满,乡愁也满”可知,抒发的情感是漂泊无依,满腹乡愁。
故答案为:柳树
椰树
月亮
喜悦温馨
漂泊无依
11.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事物承载乡愁《乡色酒》借“月”抒怀,表达出浓浓的乡愁,可见,两首诗都运用了借物抒怀的手法。除此之外,《乡色酒》还将“月”人格化,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同时,将“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进行对比,突出乡愁。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借物抒怀;对比;拟人
12.第一节,30年前,“你”是家乡柳树梢头一轮又圆又满的月,“我”正年少,在故乡在父母亲人的身旁,“你”圆圆满满,“我”合家团圆,是温馨美好的画面。第二节移情于月,把“月“比作"一杯乡色酒”,取其“乡”意,用其“满”状,以酒之满杯引发乡愁之满怀。据此分析作笞即可。
故答案为: 诗的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让人回味悠长。
13.【答案】示例:家和万事兴,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组成一个家,一个大家,为复兴汉室,称霸中原而奋斗。和气可以赢得荆州,可以大败曹操。崇祯皇帝却不懂得和气的道理,他杀了袁崇焕,自毁长城,而使明朝灭亡。顺治入主中原,不和而亡。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共同的主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以和为贵,时时撷取自然的芬芳,让生活弥漫和谐的气息,营造和气的氛围,时时把和气铭记在心中,则家和国兴,世界宁。
【知识点】议论文;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是一篇微写作,即小作文,它具有内容多元、形式多变、字数有限等特点。评论类。主要是对某篇文章、某件事、某种做法、某类现象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材料内容,首先要合理运用材料中所给出的“和”的三个义项来确定论述范围并确立自己观点,然后能列举有力的论据,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流畅,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示例:家和万事兴,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组成一个家,一个大家,为复兴汉室,称霸中原而奋斗。和气可以赢得荆州,可以大败曹操。崇祯皇帝却不懂得和气的道理,他杀了袁崇焕,自毁长城,而使明朝灭亡。顺治入主中原,不和而亡。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共同的主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以和为贵,时时撷取自然的芬芳,让生活弥漫和谐的气息,营造和气的氛围,时时把和气铭记在心中,则家和国兴,世界宁。
【点评】本题属于微写作。写作时注意题目要求的文体,结合材料中给出的含义分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14.【答案】【参考例文】
你说你有淡淡的清愁
你说你有浓浓的思念
你说你总是在宁静的夜晚
想起故乡的村庄
想起自己四岁的时候
离开妈妈的目光……
你说你有自己的归宿
你说你认识回家的路
你说你回家的那条小路
紧贴着一条弯弯的小河
而小河的两岸
开满了无数你童稚希望的野花……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表达上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是赋有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如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故答案为:
你说你有淡淡的清愁
你说你有浓浓的思念
你说你总是在宁静的夜晚
想起故乡的村庄
想起自己四岁的时候
离开妈妈的目光……
你说你有自己的归宿
你说你认识回家的路
你说你回家的那条小路
紧贴着一条弯弯的小河
而小河的两岸
开满了无数你童稚希望的野花……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寂寞(mù) 湖畔(pàn) 霜风(shuāng)
B.差异(chà) 房舍(shè) 谎言(huǎng)
C.装饰(shì) 郊原(jiāo) 舵手(tuò)
D.漫漫(màn) 埋没(mò) 海涛(tāo)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寂寞(mò);B差异(chā);C舵手(duò)。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下列对《短诗五首》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夜》全诗只有四行,却清晰地勾勒了一幅“月夜”的场景:霜风、月光、高树、“我”,共同构筑了“月夜”的存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物象组合,所透露的诗意信息的确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意境的朦胧感增加了这首诗的整体韵味。
B.《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悼亡之作,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在对比中展开思想,结构平衡而协调(长与短、轻与重、动与静、焦灼与安逸、生与死)。
C.《风雨吟》这首诗虽短,但诗意深邃,“风雨”这个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自然界”到“人生”,再到“社会”“民族”,由虚而实,给读者留下了基于自身阅历可以解读、想象的空间。
D.《统一》这首诗阐释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的哲理。
【答案】C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ABD.正确。
C项,应为“由实而虚”。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断章》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写的。
B.《梅岭三章》是陈毅在梅岭被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组诗。
C.春天是江南的一个美丽的季节。
D.能否准确把握诗人在《萧红墓畔口占》中表达出的感情,是读好这首诗的关键。
【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项,句式杂糅,“的作者”与“写的”删去其一;B项,正确;C项,搭配不当,将“江南”与“春天”互换位置;D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中”,恰当之谓也。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④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②③④① B.①④②③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②为总写句,④解说统一为何,③为总结性句子。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5.(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统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B.《萧红墓畔口占》——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C.《风雨吟》——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D.卡之琳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
【答案】A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统一》的作者是智利诗人聂鲁达。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二、语言综合运
6.对下面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泥土
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做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A.小诗押韵,便于记忆,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号召力。
B.诗人把自己当成“珍珠”,经受着风风雨雨,阴晴凉热的熬煎,让众人把他“踩”了超过四分之三世纪,才“踩”出一条堂堂正正的“道路”来。
C.《泥土》是崇高的,但又蕴涵纯美的意境,既庄严又雅洁,达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
D.这首诗中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要忠实地去做实在的事情。
【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诗中提到"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这说明作者不愿意做珍珠,不想时时刻刻提防被埋没的可能。下一句“把自己当做泥土吧”则再一次说明了作者想做泥土,接受时代的打磨。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三、语言综合运用
7.仿照示例,任选事物,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
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②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选取事物:
①
②
【答案】示例:煤炭。;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不经受磨炼,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首先要分析例句的特点,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②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这两句话都是有蜡烛的特点进行联想,把蜡烛的特点和人的品格、命运联系起来然后再阐释一定的哲理。因此仿写的句子也要有这个特点。比如选取“煤炭”这个事物,“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由煤炭的形成过程来看,煤炭经历了磨难,最后才能发出发光发热,为他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而煤炭的形成,需要上千年的时间,而燃烧只是一瞬间的时间,由此可以生发联想,写出富有哲理的两句话即可。如: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不经受磨炼,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故答案为: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
不经受磨炼,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8.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为国奋斗”演讲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1701班肖菲
2 《奋斗的青春》 1702班李强
【答案】(1)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2)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活动设计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能力。考生要对杜甫、闻一多、邓稼先的作品、为人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平时的积累。示例: 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⑵要求学生把握串词及写法。串词是穿插在节目之间,承上启下,调节气氛。结合主题“为国奋斗”写出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即可。注意说清人物、节目名称。如: 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故答案为:⑴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⑵ 示例:感谢肖菲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⑵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材料内容的把握,结合材料,按照要求作答,注意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语句连贯,具有鼓动性。
9.某学校九年级举行“传承传统文化之经典咏流传”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1)【推荐经典】
如果让你推荐一首古诗在本次活动中进行朗诵,你会推荐哪一首?说说理由。
推荐古诗:
推荐理由:
(2)【拟写对联】
本次活动中有“诵读·写”的项目,语文老师写了上联,请你补出下联。
上联:诵读文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下联:
(3)【表达观点】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在央视热播。于是,“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成了同学们热议的话题。请你就此话题发表看法并说明理由。(60字左右)
(4)【补写歌词】
下面是《经典咏流传》主题曲部分歌词,请你根据诗词积累,补全歌词。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
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
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
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
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
【答案】(1)《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希望借这首诗让大家明白,我们如果对生活环境和自身条件不满意,那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焕发光彩。
(2)书写人生精彩品味高雅诗文
(3)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或:白居易的悲悯藏在麦穗里);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或:愁绪挣扎在易安的身旁)
【知识点】诗歌对联;见解表述;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语言生动;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推荐一首古诗。在选择推荐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且经典的古诗,写推荐理由时,可以着重写诗歌给人的感受、启发等。如:《苔》, 推荐理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希望借这首诗让大家明白,我们如果对生活环境和自身条件不满意,那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焕发光彩。
(2)根据题意,拟写对联。由题干可知,是在“诵读·写”的项目拟写对联,既有诵读,又有写,上联是“诵读”,故下联对应是“书写”,上联的句式结构为:动词+名词性短语+动词+形容词+名词,所以下联按照这样的句式结构对下联即可,如:书写人生精彩品味高雅诗文。
(3)根据题意,对于“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话题发表自己看法及理由。先表达出自己对此话题的看法,联系题意及生活实际,可以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认知方面的作用来阐明理由,语言要逻辑清晰,表达答题,同时注意字数的要求。如: 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根据题意, 结合所学诗词积累,补全歌词。通读题干给出的部分歌词,都是浓缩了诗人特点及写过的作品内容,所以在补写时,可以示例来写。如: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或:白居易的悲悯藏在麦穗里);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或:愁绪挣扎在易安的身旁)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推荐古诗:《苔》;推荐理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希望借这首诗让大家明白,我们如果对生活环境和自身条件不满意,那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焕发光彩。(2)书写人生精彩品味高雅诗文。(3)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或:白居易的悲悯藏在麦穗里);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或:愁绪挣扎在易安的身旁) (答案不唯一)。
【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积累与运用。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多背多积累,对于诗歌的作者、创作背景、诗歌意境、诗人情感表达、诗歌主旨都要掌握到位。
(2)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对联的要求: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学生在做题时,要结合对联的要求及题目要求来拟写。
(3)本题考查观点表达。一般分两步:先发表看法,明确态度;再阐明理由。
(4)本题考查诗歌积累运用与仿写。可以结合所学熟悉诗人及作品,仿照已有的句子格式来仿写。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10.本诗为表达作者情感,所选用的意象是 、 和 ;诗歌第一节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第二节表达的情感是 。
11.我们曾学过的余光中的《乡愁》和本诗在写法上共同的特点是 ;《乡色酒》还使用了 、 修辞手法。
12.本诗的意境悠远、绵长,请展开丰富的想象,任选其中一节把它描绘出来。
【答案】10.柳树;椰树;月亮;喜悦温馨;漂泊无依
11.借物抒怀;对比;拟人
12.诗的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让人回味悠长。
【知识点】体会现代诗歌意境;体会现代诗歌意象;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解析】【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现代诗歌意象的能力。“意象”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因此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⑵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比较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特征。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再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与表现文章主旨的关系即可知道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
⑶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意境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①熟悉一些典型的传统意象;②展开联想想象;③明确答题思路。只有在掌握了诗歌意境的相关常识的基础上,多积累,多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考场不慌,心中有数。
10.这首诗的意象有“柳树、椰树、月亮”,根据第一节中“你圆,人也圆”可知,抒发的情感是温馨喜悦的。根据第二节中“你满,乡愁也满”可知,抒发的情感是漂泊无依,满腹乡愁。
故答案为:柳树
椰树
月亮
喜悦温馨
漂泊无依
11.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事物承载乡愁《乡色酒》借“月”抒怀,表达出浓浓的乡愁,可见,两首诗都运用了借物抒怀的手法。除此之外,《乡色酒》还将“月”人格化,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同时,将“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进行对比,突出乡愁。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借物抒怀;对比;拟人
12.第一节,30年前,“你”是家乡柳树梢头一轮又圆又满的月,“我”正年少,在故乡在父母亲人的身旁,“你”圆圆满满,“我”合家团圆,是温馨美好的画面。第二节移情于月,把“月“比作"一杯乡色酒”,取其“乡”意,用其“满”状,以酒之满杯引发乡愁之满怀。据此分析作笞即可。
故答案为: 诗的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让人回味悠长。
四、写作题
13.(2019九下·宁都期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和”字有以下几个主要词条:①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渡难关。②和洽:和睦融洽。③和解:停止争执,归于和好。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答案】示例:家和万事兴,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组成一个家,一个大家,为复兴汉室,称霸中原而奋斗。和气可以赢得荆州,可以大败曹操。崇祯皇帝却不懂得和气的道理,他杀了袁崇焕,自毁长城,而使明朝灭亡。顺治入主中原,不和而亡。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共同的主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以和为贵,时时撷取自然的芬芳,让生活弥漫和谐的气息,营造和气的氛围,时时把和气铭记在心中,则家和国兴,世界宁。
【知识点】议论文;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是一篇微写作,即小作文,它具有内容多元、形式多变、字数有限等特点。评论类。主要是对某篇文章、某件事、某种做法、某类现象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材料内容,首先要合理运用材料中所给出的“和”的三个义项来确定论述范围并确立自己观点,然后能列举有力的论据,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流畅,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示例:家和万事兴,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组成一个家,一个大家,为复兴汉室,称霸中原而奋斗。和气可以赢得荆州,可以大败曹操。崇祯皇帝却不懂得和气的道理,他杀了袁崇焕,自毁长城,而使明朝灭亡。顺治入主中原,不和而亡。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共同的主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以和为贵,时时撷取自然的芬芳,让生活弥漫和谐的气息,营造和气的氛围,时时把和气铭记在心中,则家和国兴,世界宁。
【点评】本题属于微写作。写作时注意题目要求的文体,结合材料中给出的含义分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14.小练笔
在诗歌中,诗人常常把情感、哲理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哲理具有可感性。
《断章》中,诗人通过“桥上”“风景”“楼上”“明月”“窗子”“梦”这几个意象,表达出了刹那间的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风雨吟》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借鉴上述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答案】【参考例文】
你说你有淡淡的清愁
你说你有浓浓的思念
你说你总是在宁静的夜晚
想起故乡的村庄
想起自己四岁的时候
离开妈妈的目光……
你说你有自己的归宿
你说你认识回家的路
你说你回家的那条小路
紧贴着一条弯弯的小河
而小河的两岸
开满了无数你童稚希望的野花……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表达上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是赋有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如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故答案为:
你说你有淡淡的清愁
你说你有浓浓的思念
你说你总是在宁静的夜晚
想起故乡的村庄
想起自己四岁的时候
离开妈妈的目光……
你说你有自己的归宿
你说你认识回家的路
你说你回家的那条小路
紧贴着一条弯弯的小河
而小河的两岸
开满了无数你童稚希望的野花……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