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中化学第4单元课题2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
1.(2023下·四川南充·高一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元素代号 X Y Z M Q
原子半径/nm 0.186 0.102 0.075 0.074 0.099
主要化合价 +1 +6、-2 +5、-3 -2 +7、-1
A.Z与M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B.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C.X和M可形成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
D.将YM2和Q2按物质的量1∶1通入含少量NaOH的酚酞溶液,溶液不褪色
【答案】D
【分析】已知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则X为N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则根据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的数据可知,Y、M分别为S、O,Q为Cl(F无正价),Z为N,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A.Z是N元素、M是O元素,二者形成的氮氧化物都是有毒气体,都是大气污染物,故A正确;
B.Z是N元素,其简单氢化物氨气和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硝酸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硝酸铵,故B正确;
C.Na和O形成Na2O2和Na2O两种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故C正确;
D.SO2和Cl2按物质的量1:1混合发生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通入NaOH溶液中,生是硫酸钠和氯化钠,溶液为中性,由红色变为无色,故D错误;
故选:D。
2.(2023上·浙江湖州·高一吴兴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B.AgTs是一种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Ts
【答案】B
【详解】A.Ts的原子序数为117,为第七周期元素,最外层7个电子,为第ⅦA族元素,故A正确;
B.根据同主族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AgTs不能溶于硝酸,故B错误;
C.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故C正确;
D.中子数为176,则质量数为117+176=293,故Ts核素符号是Ts,故D正确。
答案选B。
3.(2023上·辽宁沈阳·高一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化合物(YW4)2X2Z4·W2Z为无色柱状晶体,受热易分解,已知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和为22,X、Y、Z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可利用下图装置检验该化合物分解出的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W4)2X2Z4·W2Z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B.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C.反应开始前通入Y2,可以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干扰产物的检验
D.装置中两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两种由X、Z组成的物质
【答案】B
【分析】根据反应装置分析,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CO2气体,CuO用于检验CO气体,则该物质必含的一种元素为C,结合(YW4)2X2Z4·W2Z结构特点,该物质为含结晶水的盐类物质,根据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和为22,X、Y、Z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则X、Y、Z三种元素分别为C、N、O,而W的原子序数为22-6-7-8=1,为H,则该物质为,据此解答。
【详解】A.属于弱酸的铵盐,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故A正确;
B.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浓硫酸,干燥气体,故B错误;
C.反应开始前通入N2,可以排出空气,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干扰产物的检验,故C正确;
D.装置中两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两种由X、Z组成的物质CO2、CO,故D正确;
故选:B。
4.(2024上·全国·高一假期作业)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5,6,8,8;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两种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B.元素Y和W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C.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
D.X、W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答案】A
【详解】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5和6的元素分别是,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再由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可知,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所以W是。A项,是共价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错误;B项,非金属性:,正确;C项,原子半径:(同周期)、(同周期),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正确;D项,非金属性:(同周期)、(同主族),综合可知非金属性:,所以酸性:,正确。
5.(2023上·陕西·高一陕西师大附中校考阶段练习)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稳定性:强于
B.的氧化物能与溶液反应
C.元素对应的含氧酸一定是强酸
D.和元素形成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答案】C
【分析】由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T位于第三周期,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可知T为Al;结合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Q为C、R为N、W为S,以此来解答。
【详解】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N>C,则Q和R元素简单氢化物稳定性:R强于Q,A正确;
B.T的氧化物为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B正确;
C.W元素对应的含氧酸不一定是强酸,如亚硫酸,C错误;
D.C 和 S 元素形成化合物CS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的稳定结构,D正确;
故选C。
6.(2023上·湖北宜昌·高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W、X、Y、Z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之和为 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B.元素的最高化合价:X=Y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
D.X 元素与 Y、Z、W 元素均可形成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答案】B
【分析】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之和为48,若W质子数为a,则a+a+1+a+9+a+10=48,a=7,则W、X、Y、Z分别为氮、氧、硫、氯;
【详解】A.硫酸、高氯酸均为强酸,且硫酸为二元酸、高氯酸为一元酸,故相同浓度最高价含氧酸溶液中硫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更大,故:,A正确;
B.氧的电负性很强,无正价,B错误;
C.水分子可以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升高,故简单氢化物的沸点:,C正确;
D.O与N形成NO、NO2、N2O4等,O与S形成SO3、SO2等,O与Cl形成Cl2O7、ClO2等,D正确;
故选B。
7.(2022上·辽宁·高一校联考期末)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若aX2+和bY﹣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a=b+3
B.周期表中碲在硫的下面,则碲化氢比硫化氢更稳定
C.硅、锗都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一定属于第ⅥA族元素
【答案】B
【详解】A.若aX2+和bY﹣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核外电子相同,即a-2=b+1,可得:a=b+3,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周期表中碲在硫的下面,碲元素非金属性弱,可知碲化氢比硫化氢稳定性弱,故B错误;
C.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硅、锗都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所以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
D.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一定属于第ⅥA族元素,故D正确;
选B。
8.(2022下·北京·高一人大附中校考期末)下列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Cl>HBr>HI B.酸性:HNO3>H3PO4>H2SiO3
C.碱性:KOH>Al(OH)3>Mg(OH)2 D.原子半径:C>O>F
【答案】C
【详解】A.非金属性Cl>Br>I,热稳定性:HCl>HBr>HI,故A正确;
B.非金属性N>P>Si,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NO3>H3PO4>H2SiO3,故B正确;
C.金属性:K>Mg>A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KOH>Mg(OH)2>Al(OH)3,故C错误;
D.一般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半径:C>O>F,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9.(2023上·宁夏银川·高三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校考期中)氢化铝锂(LiAlH4)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试剂,溶于水能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氢化铝锂溶于水后溶液呈中性
B.氢化铝锂与水反应的过程中,氢化铝锂中的氢被还原成氢气
C.氢化铝锂中各微粒的半径大小关系为Al3+>H﹣>Li+
D.氢化铝锂与水反应的过程中,氢化铝锂表现出强氧化性
【答案】C
【详解】A.氢化铝锂和水发生:LiAlH4+4H2O=4H2+LiOH+Al(OH)3↓,有LiOH生成,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氢化铝锂中氢负离子失电子被氧化生成氢气,故B错误;
C.Al3+有两层电子,故Al3+的半径最大,Li+、H﹣均只有一层电子,且Li+的核电荷数较大,故Li+的半径最小,故C正确;
D.反应中,氢化铝锂表现出强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C。
10.(2023下·山东青岛·高一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校考期末)X、Y、Z、M、Q、R是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B.简单离子半径:
C.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酸、碱或盐
D.Q元素的碳酸盐,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
【答案】C
【分析】X、Y、Z、M、Q、R是前20号元素,由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图可知,X为+1价,且原子半径最小,X为H元素;Y只有-2价,Y为O元素;Z有+5、-3价,且原子半径比Y大,Z为N元素;M有+7、-1价,M为Cl元素;Q为+1价,且原子半径大于M,则Q为Na;R为+2价,且原子半径最大,R为Ca,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O元素、Z为N元素、M为Cl元素、Q为Na元素、R为Ca元素,
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O>N,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Z,故A错误;
B.一般来说,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且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M(Cl-)>Q(Ca2+)>R(Na+),故B错误;
C.X为H元素、Y为O元素、Z为N元素,H、O、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硝酸、一水合氨、硝酸铵,分别为酸、碱、盐,故C正确;
D.Q为Na元素,碳酸钠溶液中含有钠元素,其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颜色反应为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1.(2023下·河南洛阳·高一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光学晶体M,其结构如图,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X和Y的质子数之和等于Z的电子数,Y和Z同周期,Z和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Z>W
C.Z分别与X、Y、W至少形成2种共价化合物
D.Y、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答案】C
【分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由光学晶体M的结构可知,X、Y、Z、W形成共价键的数目为1、3、2、6,X和Y的质子数之和等于Z的电子数,Y和Z同周期,Z和W同主族,则X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W为S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氧原子的原子半径小于氮原子,故A错误;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增强,则水的还原性弱于硫化氢,故B错误;
C.氧元素与氢元素可以形成的化合物为水、过氧化氢,与氮元素可以形成的化合物为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与硫元素可以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故C正确;
D.亚硝酸和亚硫酸都是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弱酸,故D错误;
故选C。
12.(2023上·湖南衡阳·高一湘阴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期中)由1-18号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A是金属单质Na,X为,则B和D的反应是
B.若A是非金属单质,X为,则E一定为
C.若A为,则B一定为
D.若A为,则D可能为CO
【答案】C
【分析】本题以物质推断为载体考察元素化合物的推断,短周期元素或其化合物能常温下与水反应的物质可能为钠单质、过氧化钠或氯气,需结合选项和具体化学反应的转化关系进行综合推断。
【详解】A.若A是金属单质钠,X为二氧化碳,则B为氢氧化钠,C为碳酸钠,D为碳酸氢钠,所以B和D的反应是,A正确;
B.若A是非金属单质氯气,X为碳酸钠,则B为氯化氢,C为二氧化碳,D为碳酸氢钠,氯气与水反应得到氯化氢和次氯酸,E一定为次氯酸,B正确;
C.若A为过氧化钠,B为氢氧化钠,X可以为二氧化碳,C为碳酸钠,D为碳酸氢钠,E为氧气;或者B为氧气,E为氢氧化钠,X为碳,C为二氧化碳,D为一氧化碳,C错误;
D.若A为过氧化钠,B可能为氧气,E为氢氧化钠,X为碳单质,C为二氧化碳,D为一氧化碳,D正确;
故选C。
13.(2023上·湖北宜昌·高一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期中)利用氯元素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①⑩均含氯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④的化学式为 ,⑦的酸性比碳酸 (填“强”或“弱”);
(2)比较等浓度的⑥和⑦溶液的酸性强弱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pH试纸分别测定。
(3)工业制漂白粉是将①通入 中(填名称)制成的,漂白粉放置时间长了就会失效,写出漂白粉失效的化学方程式 , ;
(4)将①通入热的NaOH溶液中,可以生成⑧和⑩两种钠盐和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某一淡黄色粉末与⑥相似,也具有漂白性,这种粉末能与⑤反应生成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Cl2O7 强
(2)不可以
(3) 石灰乳
(4)
(5)
【分析】根据化合价和物质类别①-⑩分别为:Cl2、HCl、ClO2、Cl2O7、盐酸、HClO、HClO4、NaCl、NaClO、NaClO3。
【详解】(1)④中Cl的化合价为+7价,属于氧化物,是Cl2O7;⑦是高氯酸是强酸,酸性比碳酸强;故答案为:Cl2O7、强;
(2)⑥是次氯酸,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量其pH,故答案为:不可以;
(3)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成,漂白粉在空气中被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将次氯酸钙转化为次氯酸,次氯酸分解而失效,故答案为:石灰乳、、;
(4)热氢氧化钠中通入氯气生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水:,故答案为: ;
(5)淡黄色粉末是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氧气和水:,故答案为:。
14.(2023上·陕西榆林·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⑧分别代表一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含2个中子的核素为 (填符号)。
(2)元素②、③形成的化合物 (填“属于”或“不属于”)电解质。
(3)元素③、⑤、⑦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填空)。
(4)元素④、⑤、⑥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元素④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将少量元素⑦的单质通入元素④与元素⑧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溶液中的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1)(或T)
(2)不属于
(3)
(4)
(5) 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分析】根据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依次代表H、C、O、Na、Mg、Al、Cl、Br元素。
【详解】(1)元素①为H元素,含2个中子的核素的质量数为3,符号为或T。
(2)元素②、③形成的化合物为CO或CO2,都不属于电解质。
(3)元素③、⑤、⑦形成的简单离子依次为O2-、Mg2+、Cl-,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这三种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Mg2+。
(4)元素④、⑤、⑥依次为Na、Mg、Al,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这三种元素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Na>Mg>Al;元素④、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
(5)元素④、⑧形成的化合物为NaBr,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实验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15.(2023上·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中)Ⅰ.回答下列问题:
(1)①石墨;②铜;③酒精;④稀硫酸,⑤液态氯化氢;⑥氯化钠固体;其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Ⅱ.已知X、Y、Z、W、R五种元素,X是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W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R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阳离子与Z的阴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2)含X、Y、Z、R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化合物R2Z与YZ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W的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Ⅲ.回答下列问题:
(5)3.2g某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2,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6)250mL98%的浓硫酸(ρ=1.84g 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1。
(7)由CO、CO2两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12.8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则CO、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答案】(1) ①②④ ⑤⑥
(2)NaHCO3或NaHC2O4
(3)Na2O+CO2=Na2CO3
(4)SO2、SO3
(5)
(6)
(7)3∶1
【分析】X是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为H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C元素;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为O元素;W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为S元素;R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阳离子与Z的阴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相同,为Na元素,
【详解】(1)①石墨能导电,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铜能导电,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酒精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④稀硫酸能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属于电解质;⑥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但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属于电解质;
(2)由分析知,含H、C、O、Na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HCO3或NaHC2O4;
(3)由分析知,化合物Na2O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CO2=Na2CO3;
(4)由分析知,S的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O2和SO3;
(5)由得,
(6)由;
(7)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的物质的量为,设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和y mol,则x+y=0.4,28x+44y=12.8g,解得x=0.3,y=0.1。则CO、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3∶0.1=3∶1。
16.(2023上·福建·高一校联考期中)已知几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
T 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与Ne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其某种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也是最常见的助燃剂
Z 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用作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 。X的另一种同位素可用来测定文物所属年代,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 。
(2)Y形成的另一种单质,主要存在于地球的平流层中,被称作地球生物的保护伞,该单质的化学式是 。
(3)元素Z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水中含Z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 (填化学式),电离方程式为 。
(4)画出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5)由X元素组成的单质在Y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中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12C 14C
(2)O3
(3) NaCl NaCl=Na++Cl-
(4)
(5)CO2+2NaOH=Na2CO3+H2O
【分析】T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与Ne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T为Na;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4个电子,为C元素;Y的某种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也是最常见的助燃剂,则Y为O;Z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则Z为Cl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1)X为C,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用作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12C,C的一种同位素可用来测定文物所属年代,该核素的质量数为14,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14C;
(2)Y为O,O形成的另一种单质,主要存在于地球的平流层中,被称作地球生物的保护伞,该单质为臭氧,其化学式是O3;
(3)Z为Cl,元素Z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水中含Z元素的化合物主要NaCl,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
(4)T为N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5)X为C、Y为O,X的单质在Y的常见单质中充分燃烧,生成产物为CO2,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中化学第4单元课题2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
1.(2023下·四川南充·高一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元素代号 X Y Z M Q
原子半径/nm 0.186 0.102 0.075 0.074 0.099
主要化合价 +1 +6、-2 +5、-3 -2 +7、-1
A.Z与M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B.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C.X和M可形成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
D.将YM2和Q2按物质的量1∶1通入含少量NaOH的酚酞溶液,溶液不褪色
2.(2023上·浙江湖州·高一吴兴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B.AgTs是一种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Ts
3.(2023上·辽宁沈阳·高一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化合物(YW4)2X2Z4·W2Z为无色柱状晶体,受热易分解,已知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和为22,X、Y、Z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可利用下图装置检验该化合物分解出的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W4)2X2Z4·W2Z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B.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C.反应开始前通入Y2,可以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干扰产物的检验
D.装置中两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两种由X、Z组成的物质
4.(2024上·全国·高一假期作业)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5,6,8,8;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两种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B.元素Y和W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C.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
D.X、W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5.(2023上·陕西·高一陕西师大附中校考阶段练习)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稳定性:强于
B.的氧化物能与溶液反应
C.元素对应的含氧酸一定是强酸
D.和元素形成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6.(2023上·湖北宜昌·高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W、X、Y、Z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之和为 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B.元素的最高化合价:X=Y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
D.X 元素与 Y、Z、W 元素均可形成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7.(2022上·辽宁·高一校联考期末)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若aX2+和bY﹣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a=b+3
B.周期表中碲在硫的下面,则碲化氢比硫化氢更稳定
C.硅、锗都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一定属于第ⅥA族元素
8.(2022下·北京·高一人大附中校考期末)下列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Cl>HBr>HI B.酸性:HNO3>H3PO4>H2SiO3
C.碱性:KOH>Al(OH)3>Mg(OH)2 D.原子半径:C>O>F
9.(2023上·宁夏银川·高三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校考期中)氢化铝锂(LiAlH4)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试剂,溶于水能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氢化铝锂溶于水后溶液呈中性
B.氢化铝锂与水反应的过程中,氢化铝锂中的氢被还原成氢气
C.氢化铝锂中各微粒的半径大小关系为Al3+>H﹣>Li+
D.氢化铝锂与水反应的过程中,氢化铝锂表现出强氧化性
10.(2023下·山东青岛·高一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校考期末)X、Y、Z、M、Q、R是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B.简单离子半径:
C.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酸、碱或盐
D.Q元素的碳酸盐,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
11.(2023下·河南洛阳·高一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光学晶体M,其结构如图,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X和Y的质子数之和等于Z的电子数,Y和Z同周期,Z和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Z>W
C.Z分别与X、Y、W至少形成2种共价化合物
D.Y、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12.(2023上·湖南衡阳·高一湘阴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期中)由1-18号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A是金属单质Na,X为,则B和D的反应是
B.若A是非金属单质,X为,则E一定为
C.若A为,则B一定为
D.若A为,则D可能为CO
13.(2023上·湖北宜昌·高一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期中)利用氯元素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①⑩均含氯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④的化学式为 ,⑦的酸性比碳酸 (填“强”或“弱”);
(2)比较等浓度的⑥和⑦溶液的酸性强弱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pH试纸分别测定。
(3)工业制漂白粉是将①通入 中(填名称)制成的,漂白粉放置时间长了就会失效,写出漂白粉失效的化学方程式 , ;
(4)将①通入热的NaOH溶液中,可以生成⑧和⑩两种钠盐和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某一淡黄色粉末与⑥相似,也具有漂白性,这种粉末能与⑤反应生成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2023上·陕西榆林·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⑧分别代表一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含2个中子的核素为 (填符号)。
(2)元素②、③形成的化合物 (填“属于”或“不属于”)电解质。
(3)元素③、⑤、⑦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填空)。
(4)元素④、⑤、⑥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元素④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将少量元素⑦的单质通入元素④与元素⑧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溶液中的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5.(2023上·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中)Ⅰ.回答下列问题:
(1)①石墨;②铜;③酒精;④稀硫酸,⑤液态氯化氢;⑥氯化钠固体;其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Ⅱ.已知X、Y、Z、W、R五种元素,X是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W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R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阳离子与Z的阴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2)含X、Y、Z、R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化合物R2Z与YZ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W的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Ⅲ.回答下列问题:
(5)3.2g某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2,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6)250mL98%的浓硫酸(ρ=1.84g 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1。
(7)由CO、CO2两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12.8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则CO、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6.(2023上·福建·高一校联考期中)已知几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
T 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与Ne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其某种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也是最常见的助燃剂
Z 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用作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 。X的另一种同位素可用来测定文物所属年代,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 。
(2)Y形成的另一种单质,主要存在于地球的平流层中,被称作地球生物的保护伞,该单质的化学式是 。
(3)元素Z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水中含Z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 (填化学式),电离方程式为 。
(4)画出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5)由X元素组成的单质在Y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中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