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同步习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利用Cl2易溶于CCl4的性质,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如图所示可作储能设备的无膜新型氯流电池。放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NaCl溶液的pH不变 B.充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减小
C.充电时电极b反应为:Cl2+2e-=2Cl- D.电极a增重4.6g时,设备内生成0.1molCl2
2.汞曾被用于氯碱工业,如图所示。水银电解室中石墨与底部循环流动的水银分别为两极,电解过程中形成钠汞齐(,即钠汞合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银电解室中石墨为阴极
B.解汞室产生的气体b为、C为NaOH
C.可在溶液中放电生成钠单质并溶于汞
D.电解室总反应为
3.根据Ca(OH)2/CaO体系的能量循环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4>0 B.ΔH1+ΔH2+ΔH3+ΔH4=0
C.ΔH1+ΔH2+ΔH3+ΔH5=0 D.|ΔH1|=|ΔH2+ΔH3+ΔH4+ΔH5|
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B.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
C.大多数化合反应发生时,断键时吸收的热量小于成键时放出的热量
D.在101kPa、25℃时,12gC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110.35kJ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110.35kJ·mol-1
5.新型电池工作原理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钠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B.放电时,从正极迁移到负极
C.充电时,碳纳米管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D.充电时,新型电池可以释放二氧化碳
6.利用电化学原理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流向:A电极→用电器→B电极
B.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若左池有转化为Y,理论上右池溶液增加的质量为
D.若有机物为葡萄糖,处理葡萄糖,理论上消耗的体积为
7.如图是某研究小组采用电解法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废气的工艺流程。该方法对H2S的吸收率达99%以上,并可制取H2和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H2S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2-=2Fe2++S↓
B.电解过程中的阳极反应主要为:2Cl--2e-=Cl2↑
C.实验室可用点燃充分燃烧的方法消除H2S污染
D.该工艺流程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8.锰酸锂电池曾在大型蓄电池应用领域占主导地位。放电时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Li1-xMnO4+xLi=LiMn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Li-e-=Li+
B.充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C.放电过程中,电极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
D.充电时电池上标注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9.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称为反应热。反应热()又因化学反应的分类给予不同的名称。如我们学过的燃烧热,又如由稳定单质化合生成1mol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生成热,断裂化学键时,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如图分别表示水与二氧化碳各1mol时分解能量变化情况(单位: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生成热:
B.的燃烧热:
C.O—H键的键能:
D.
10.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其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B.放电时,温室气体被转化为储氢物质
C.充电时,阳极室中浓度增大
D.充电时,电解池总反应为:
11.高铁酸钠 (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可用电解浓溶液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两端隔室中离子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阳极反应式:
B.甲溶液可循环利用
C.离子交换膜a是阳离子交换膜
D.当电路中通过电子时,电极会有生成
12.肼可以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一种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过程中会有少量在电极表面发生自分解反应生成、、逸出。
下列关于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化学能完全转化变为电能
B.放电过程中,负极区溶液pH增大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消耗的NaOH与正极区生成的NaOH物质的量相等
13.利用电化学方法可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我国科学家采用单原子和纳米作串联催化剂,通过电解法将转化为乙烯。该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过程中溶液浓度保持不变
B.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
C.纳米催化剂上发生反应:
D.离子从左侧穿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
二、填空题(共9题)
14.回答下列问题:
Ⅰ.以原油为原料生产聚烯烃的几个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是 ,其同分异构体有 种。
(2)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③的反应类型是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是 。
Ⅱ.电化学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所示,M、N均为石墨电极,请回答下列问题:
(4)甲池中通入O2一极为 极(填“正、负”)。
(5)甲池中通入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6)乙池中总的离子方程式是 。
(7)电解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0.02 mol Ag2O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状态。若电解后乙池中剩余溶液体积为400mL,则溶液的pH为 。
15.填空题:
(1)实验测得16g甲醇CH3OH(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363.2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①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H2SO4稀释 ④醋酸电离 ⑤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3)
则ΔHl ΔH2(填“>”、“<”或“=”)。
(4)合成氨反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通常用铁作催化剂,加催化剂会使图中E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图中△H 。
②有关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N-H N≡N
键能(kJ mol-1) 436 391 945
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为 。
(5)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
写出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16.(1)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第一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判断依据是 。
(2)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①
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kJ·mol-1②
则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目为 。
(3)已知H2(g)+Br2(l)=2HBr(g) ΔH=-72kJ·mol-1,蒸发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H2(g) Br2(g) HBr(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200 a
则表中a= 。
17.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2FeCl3+Cu=2FeCl2+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 。当线路中转移0.4mol电子时,则被腐蚀铜的质量为: g。(已知:铜的相对原子量是64)
(2)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溶液氢氧化钠中,一组插入浓硝酸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 。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3)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是电解质为稀硫酸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酸式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正极电极反应式是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
(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其中某一产物为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下列反应的焓变:
①2O2(g)+N2(g)=N2O4(1) △H1
②N2(g)+2H2(g)=N2H4(1) △H2
③O2(g)+2H2(g)=2H2O(g) △H3
④2N2H4(1)+N2O4(1)=3N2(g)+4H2O(g) △H4=-1048.9 kJ·mol-1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 ,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 。(至少答两条)
19.新冠肺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出现发热,体温枪能快速检测人体体温。该体温枪所用的电池为一种银锌电池(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Zn+Ag2O+ H2O=Zn(OH)2+ 2Ag。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测体温时,电池将 转化为 (填“化学能”或“电能”) 。
②电池中电子的流向:由 到 (填化学式),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0.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 21 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二甲醚是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二甲醚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
(1)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请写出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2)用(1)中的燃料电池为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500mLNaCl溶液,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请写出电解过程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当燃料电池消耗 2.8 LO2 (标准状况下)时,计算此时:NaCl 溶液中c(OH-)= mol/L (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③短暂电解之后,要使溶液恢复原状,应该向溶液中加入物质 (填名称)。
(3)用(1)中的燃料电池为电源,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c(OH-)制备纳米Cu2O,其装置如图乙所示。
①上述装置中 D电极应连接二甲醚燃料电池的 (填“正极”或“负极”),该电解池中离子交换膜为 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
②该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
21.电化学的应用十分广泛,是现代生产、生活、国防,乃至整个人类生活不可缺的物质条件。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将氧化还原反应:2Fe3++Cu=2Fe2++Cu2+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①电解液: ,
②正极材料: ;
③负极反应式: 。
(2)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iO(OH)+MHNi(OH)2+M
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当该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
A.H2O的还原 B.NiO(OH)的还原 C.H2的氧化 D.Ni(OH)2的氧化
(3)按如图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式: ;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酚酞试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2016年9月我国成功利用大功率运载火箭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H2O2),如图是一定量肼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1 mol气态水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
(1)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写出该火箭推进器中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若该火箭推进器中H2O2有24 mol共价键发生断裂,则反应释放出的热量为 kJ。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已知放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则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为,充电时,电极a为阴极,电极反应为NaTi2(PO4)3+2Na+ +2e-=Na3Ti2(PO4)3,电极b为阳极,电极反应为。
【详解】A.放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电极b的反应为,NaCl溶液浓度变大,pH不变,故A正确;
B.充电时,电极a电极反应为NaTi2(PO4)3+2Na+ +2e-=Na3Ti2(PO4)3,电极b电极反应为,故充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减小,故B正确;
C.充电时电极b反应为:,故C错误;
D.电极a增重4.6g时,应为充电过程,电极a电极反应为NaTi2(PO4)3+2Na+ +2e-=Na3Ti2(PO4)3,4.6gNa+物质的量为0.2mol,转移电子0.2mol,此时电极b发生反应为,根据两电极转移电子数相同,可知设备内生成0.1molCl2,故D正确;
故选C。
2.A
【分析】水银电解室中间为石墨电极,底部循环流动的水银为阴极,从新鲜盐水进入生成淡盐水知该水银电解室消耗NaCl,失电子生成氯气,则解汞室上面进水被消耗,得电子生成b气体H2;水银电解室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详解】A.由分析可知,水银电解室消耗NaCl,失电子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则水银电解室中石墨为阳极,故A错误;
B.解汞室上面进水被消耗,得电子生成b气体H2,水银法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C为NaOH,故B正确;
C.电解过程中,可在溶液中放电生成钠单质并溶于汞形成钠汞齐(),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水银电解室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D正确;
故选:A。
3.D
【详解】A.从510°C的CaO转化为25°C的CaO放出热量,则△H4<0,故A错误;
B.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④+⑤=-③,即△H1+△H2+△H4+△H5=-△H3,可知△H1+△H2+△H3+△H4+△H5=0,故B错误;
C.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④+⑤=-③,即△H1+△H2+△H4+△H5=-△H3,可知△H1+△H2+△H3+△H4+△H5=0,故C错误;
D.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④+⑤=-③,即△H1+△H2+△H4+△H5=-△H3,可知△H1+△H2+△H3+△H4+△H5=0,故D正确;
答案选D。
4.C
【详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说明反应吸热,反应能否发生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无关,例如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结晶水合物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而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需在高温下才能进行,故A错误;
B.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中和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
C.大多数化合反应都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中,断键时吸收的热量小于成键时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
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C的燃烧热为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
答案选C。
5.C
【分析】放电时,钠电极失电子为负极,碳纳米管为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为:,正极的电极反应为:,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充电时,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为阴极,电池的正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
【详解】A.放电时,钠电极失电子为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为:,故A正确;
B.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从正极迁移到负极,故B正确;
C.放电时,碳纳米管电极为正极,则充电时,碳纳米管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故C错误;
D.充电时,新型电池的总反应为:,可以释放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C。
6.C
【分析】由图可知,B电极上氧元素价态降低得电子,B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A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X-2e-═Y+2H+;
【详解】A.该装置中,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则电流流向:B电极→用电器→A电极,故A错误;
B.由图知X到Y少了2个H,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有机物升高2价,失去2个电子,电极反应式为X-2e-═Y+2H+,故B错误;
C.物质的量为,由电极反应式为X-2e-═Y+2H+,转移2mol电子,左侧质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右室参与反应O2+4e-+4H+=2H2O,右池溶液增加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水的质量,转移2mol电子,则生成1mol水,即右侧溶液增加18g,故C正确;
D.1molC6H12O6反应,C6H12O6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24e-+6H2O═6CO2↑+24H+,所以处理葡萄糖,转移12mol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消耗3mol氧气,未指明气体状态,无法计算气体体积,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FeCl3有氧化性,H2S有还原性,二者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H2S=2Fe2++S↓+2H+,A正确;
B.将上述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FeCl2和HCl。电解时由于溶液中的离子的还原性Fe2+>Cl->OH-,所以电解过程中的阳极反应主要为:2Fe2+-2e-=2Fe3+,B错误;
C.若点燃则发生反应:2H2S+3O22SO2+2H2O。燃烧产物SO2也是大气污染物,C错误;
D.由于电解的产物又重新用来吸收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废气。物质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该工艺流程充分体现绿色化学思想,D正确;
答案选D。
8.B
【详解】A.放电时为原电池,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Li-e-=Li+为负极反应,A错误;
B.充电时为电解池,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极即为放电时的负极,B正确;
C.放电过程中,正极反应为Li1-xMnO4+xe-+xLi+=LiMnO4,所以正极材料质量增加,C错误;
D.放电时,电池上标注有“+”的电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充电时电池上标注有“+”的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9.D
【详解】A.氢气、氧气生成水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的生成热:,故A错误;
B.的燃烧热是1molCO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
C.根据图示,H-H键的键能为436、O=O键的键能为494,,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O—H键的键能:,故C错误;
D.①
②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 ,故D正确;
选D。
10.C
【分析】由图可知,放电时,锌为原电池的负极,碱性条件下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锌离子,电极反应式为,选择性催化剂材料为正极,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甲酸,电极反应式为CO2+2e—+2H+=HCOOH;充电时,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锌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水分子作用下,四羟基合锌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锌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选择性催化剂材料为阳极,水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电解池总反应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放电时,锌为原电池的负极,碱性条件下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锌离子,电极反应式为,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放电时,选择性催化剂材料为正极,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甲酸,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充电时,选择性催化剂材料为阳极,水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放电生成氢离子,则阳极室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充电时,电解池总反应为,故D正确;
故选C。
11.D
【分析】根据工业上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Na2FeO4,故铁做阳极,铁放电生成FeO42-,铜棒做阴极,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导致阴极室溶液产生大量OH-,则吸引中间隔室中的Na+移向阴极室,故所得溶液甲为浓的NaOH溶液。中间隔室中的NaOH溶液浓度降低。
【详解】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选项A正确;
B.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甲溶液为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循环利用,选项B正确;
C.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通过离子交换膜a的是,故a为阳离子交换膜,选项C正确;
D.阳极是发生氧化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2.D
【分析】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电极反应为,,加入燃料肼的电极为负极,发生反应,该反应的总电极反应式为,N2H4+O2=N2+2H2O。
【详解】A.任何实用电池都不可能将化学能完全转变为电能,A错误;
B.由图可知放电时负极反应消耗,pH减小,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负极反应式是,C错误;
D.该电池放电总反应是,即负极消耗的NaOH与正极生成的NaOH物质的量相等,D正确;
故答案为D。
13.A
【分析】电极a实现了CO2→CO→C2H2的转化,C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所以电极a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极b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详解】A.电解过程中总反应方程式为:,电解过程消耗水,KOH溶液浓度增大,故A错误;
B.根据分析,电极a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故B正确;
C.由图知纳米Cu催化剂上发生的反应为CO转化为乙烯,氢元素由电解质溶液中的水提供,则反应为:,生成OH—导致溶液的pH会增大,故C正确;
D.根据分析,左侧为阴极,右侧为阳极,离子从阴极穿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14. C5H12 3 加聚反应 正 1
【详解】(1) 烷烃的通式是CnH2n+2,含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是C5H12,其同分异构体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共3种。
(2)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③为烯烃转变为聚烯烃,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聚丙烯的结构简式是。
(4)甲池为甲烷碱式燃料电池,氧气为氧化剂、通入O2一极为正极。
(5) 甲烷为还原剂作负极,甲烷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产物为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
(6)乙池为电解池,惰性电极电极硝酸银溶液得到银、硝酸和氧气,总的离子方程式是。
(7)电解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0.02 mol Ag2O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状态。则按可知,电解后乙池中生成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0.02 mol=0.04mol,若剩余溶液体积为400mL,则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溶液的pH为1。
15.(1)
(2)①②
(3)>
(4) 变小 不变 -93
(5)
【详解】(1)16g甲醇CH3OH(l)的物质的量为,CH3OH(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属于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浓H2SO4稀释属于物理变化;醋酸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吸热;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属于吸热反应,综上属于放热反应有①②,故填①②;
(3)CaCO3(s)=CaO(s)+CO2(g)属于吸热反应,;CaO(s)+H2O(1)=Ca(OH)2(s)属于放热反应,,所以,故填>;
(4)①如图,E为该反应的活化能,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反应热没有影响,故填变小;不变;
②从键能角度,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根据表中数据,即,所以,故填-93;
(5)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化学方程式为,可以由反应②×2-反应①得到,即,故填。
16. 放热 ΔH<0(或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NA(或1.204×1024) 369
【详解】(1)第一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是放热反应;
(2)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①
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kJ·mol-1②
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得到Na2O2(s)+CO(g)=Na2CO3(s) ΔH=-509kJ·mol-,1molCO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因此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目为2NA。
(3)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能量的差值,又因为蒸发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则436+200+30-2a=-72,解得a=369。
17. Cu 12.8 A H2-2e-=2H+ O2+4e-+4H+=2H2O 增大
【详解】(1)该电池反应中铜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做负极,当线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腐蚀1molCu,当线路中转移0.4mol电子时,腐蚀的铜为0.2mol,质量为0.2mol×64g/mol=12.8g;
(2)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金属铜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此时金属铝做负极,铜做正极;插入浓硝酸溶液中,金属铝会钝化,金属铜和浓硝酸之间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此时金属铜做负极,金属铝做正极;故选A;
(3) 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H+;通入氧气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根据正负极反应可知总反应为O2+2H2=2H2O,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生成水,使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硫酸的浓度减小,酸性减弱,pH增大。
18.(1)
(2)NaClO+2NH3=N2H4+NaCl+H2O
(3) 2△H3-2△H2-△H1 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
【分析】根据电子式和原子成键的特点进行书写分子的电子式,根据电子式和结构式的定义进行书写结构式,利用盖斯定律计算总反应的焓变;
(1)
根据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氢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结合电子式是用最外层电子表示进行书写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 ;结构式:;
(2)
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为:NaClO+2NH3=N2H4+NaCl+H2O;
(3)
根据盖斯定律,2×③-2×②-①得反应④,故计算出△H4=2△H3-2△H2-△H1;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盖斯定律计算焓变,利用反应的特点进行加合。
19. 化学能 电能 Zn Ag2O Zn + 2OH--2e-=Zn( OH)2
【分析】该体温枪所用的电池为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反应Zn+Ag2O+ H2O=Zn(OH)2+ 2Ag可看出,Zn失去电子,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作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 + 2OH--2e-=Zn( OH)2;而Ag2O得到电子,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
【详解】①该体温枪所用的电池为原电池,在测体温时,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电池中电子的流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即由Zn到Ag2O,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 + 2OH--2e-=Zn( OH)2。
20. 1 氯化氢 正极 阴
【详解】(1)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甲醚在负极放电,碱性条件下生成碳酸根与水,电极反应式为:;
(2)①电解氯化钠溶液,溶液中的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燃料电池消耗 2.8 LO2(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电极反应为,消耗0.125 molO2转移0.5 mol电子,电解池中阴极发生的反应为,所以NaCl 溶液中;
③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了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恢复原溶液浓度,需加入氢气和氯气组成的物质,所以应向溶液中加入氯化氢;
(3)①上述装置中D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应连接二甲醚燃料电池的正极;该装置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则只有使用阴离子交换膜才能控制OH-的浓度;
②在该装置中D电极为阳极,Cu失去电子生成Cu2O,电极反应式为:。
21. 含Fe3+的盐溶液 石墨(或铂等惰性电极) Cu-2e-=Cu2+ MH+OH--e-=M+H2O D NaCl+H2ONaClO+H2↑ 先变红后褪色
【分析】(1)由方程式可知,Cu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可为碳棒或不如Cu活泼的金属,电解质溶液为含有铁离子溶液,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2)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根据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iO(OH)+MHNi(OH)2+M,则负极上MH失去电子,生成的H+在碱性条件下生成H2O,电极反应为:MH+OH--e-=M+H2O,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可得正极反应:NiO(OH)+H2O+e-=Ni(OH)2+OH-,充电时,为放电的逆过程,阳极的电极反应为:Ni(OH)2+OH--e-= NiO(OH)+H2O,阴极的电极反应为M+H2O+e-= MH+OH-,据此分析解答;
(3)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按如图电解,石墨电极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氯气,铁电极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氯气在逸出过程中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由氧化还原反应:2Fe3++Cu=2Fe2++Cu2+可知,Cu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反应为Cu 2e =Cu2+,正极Fe3+被还原,电极方程式为2Fe3++2e =2Fe2+,正极可为石墨(或铂等惰性电极),电解质溶液为含有Fe3+的盐溶液,
①根据分析,电解液为含Fe3+的盐溶液;
②正极材料为石墨(或铂等惰性电极);
③负极反应式:Cu 2e =Cu2+;
(2)①根据分析,电池放电时,负极上MH失去电子,生成的H+在碱性条件下生成H2O,电极反应为:MH+OH--e-=M+H2O;
②当该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根据分析,阳极电极反应为Ni(OH)2+OH--e-= NiO(OH)+H2O,答案选D;
(3)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按如图电解,石墨电极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氯气,铁电极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氯气在逸出过程中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故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NaCl+H2ONaClO+H2↑,电解后得到NaClO溶液,显碱性,且具有强氧化性,滴入酚酞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22. 放热 N2H4(l)+2H2O2(l)N2(g)+4H2O(g) ΔH= 641.6 kJ·mol 1 2566.4
【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N2H4和H2O2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1molH2O(g)放出的热量为160.4 kJ的热量,据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1molH2O2有3mol共价键,含8molH2O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
(2)N2H4和H2O2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1molH2O(g)放出的热量为160.4 kJ,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 ΔH= 641.6 kJ·mol 1
(3)1molH2O2有3mol共价键,含8molH2O2,由热化学方程式得,0.5molH2O2反应放出160.4 kJ的热量,因此8molH2O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6×160.4=2566.4kJ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