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科举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 能掌握并比较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2 能分析总结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
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以及官员考核、监察的方法。
难点 掌握历代官员选拔方式演进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时期选官制的利弊。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知识主线]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为两大阶段:早期(先秦时期)国家属松散的政治联盟,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秦至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专制制度逐步加强。
2.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要线索:一、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演变上、实质在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变化;二、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表现在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上,实质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三、是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时空坐标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一、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选官制度含义: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它与我们今天的人事制度中公务人员录用大体相当。
时期 选官制度
西周时期
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
九品中正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举荐与军功爵
春秋战国时期
秦朝时期
汉朝时期
察举制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一)西周至秦
即世卿世禄制
时期:西周至春秋
标准:贵族血缘
特点:官位世袭(贵族政治垄断和特权)
影响: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
世官制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 起,各国为争霸图强
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初
标准:才能 军功大小
特点: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影响: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荐举军功制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秦统一后
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为官
以吏为师,是李斯的发明,经秦始皇认可,便成了秦朝的国家政策。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以吏为师”中的“吏”不是指“所有”的官吏,而是“专指”法官、法吏
云梦睡虎地秦简
摒弃其他思想学说而专任法家思想的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特点:
实质: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汉朝察举制
察
举
制
汉武帝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德行、才能
⑴由地方官推荐取士;⑵形式多样化
常科(岁举):孝廉、茂才等;
特科: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
①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
②为两汉选拔了大批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风气改善。
③两汉豪强宗族把持孝廉;官僚阶层掌控推荐权,易导致贪污腐败;被推荐之人多非有用之才。
形成:
标准:
特点:
组成:
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察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在东汉末年暴露无遗,与吏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在较大程度上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加快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黄巾军起义拉开乱世的序幕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汉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
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 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 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家世、道德和才能→只看家世。
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九品中正制
背景:
开始:
含义:
特点:
标准:
评价: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几乎全被士族高官所垄断
制度设置的欠缺,中正官吏在确定等级时,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往往徇私枉法
战乱流离,官学和私学衰落,唯一兴盛的是士族们的家学。平民子弟缺乏学习的基本条件,平民家庭出身的人才总体上不如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
阶级力量
制度方面
教育方面
选官只看门第 士族一手遮天
九品中正制的变质
影响秦汉至魏晋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思考
⑴生产方式的变化和贵族政治的衰落;
⑵统治者对治理人才的需求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⑶尚贤思想的兴起发展;
⑷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等。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角度 西周至春秋 春秋战国至秦朝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选官制度 世官制 荐举和功劳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选官标准 贵族血缘 才能和军功 德行、才能 家世、道德和才能→只看家世
特 点 官位世袭 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⑴由地方官推荐取士;⑵形式多样化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作用 (意义)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察举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 九品中正制,前期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四)官员考核及监察办法
历史时期 官员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秦汉 上计 御史大夫(中央)
刺史制度(地方)
魏晋南北朝 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但曹魏、 西晋、南北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巡视监察
秦汉时期:上计制
(1)概念: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由郡国汇总,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2)人员:御史参与审核,防止造假。
(3)作用: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刺史制度(地方):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
位卑权重
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1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积极性: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中央集权,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
局限性:随着刺史权力范围的扩大,东汉后期地方刺史更是发展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目的:
特点:
设置:
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时期 官员选拔制度 考核办法 监察制度
隋唐 科举制确立 吏部考核 标准:品德和才能 中央:御史台
地方:道
两宋 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 中央:御史台
地方:路
台谏合一
(一)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
1.原因:
①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②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
③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2.特点:
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3.形成:
A.隋唐时期确立: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置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B.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
①誊录与糊名,②“取士不问家世”③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封锁考室
糊名与誊录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4.科目:分为制举和常举。
①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②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③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铨选后方可正式任官。
5.评价:
积极:
①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②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③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不同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社会稳定;
④官吏选拔任命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⑤为西方国家所借鉴。
消极:
①官本位价值取向单一;
②明清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③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④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唐宋时期的考核制度
1.唐朝:
(1)负责部门:吏部
(2)标准:依据品德和才能分九等
2.宋朝:
(1)制度:磨勘(磨勘指官员升迁官阶时的考核手续)
(2)京官——审查院;地方官——考课院
“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
《唐六典 吏部》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苏轼有云“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岁杀人亦为之”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御史制度的御用性质和对皇权的依赖性。御史能否履行自己的职责,跟皇帝个人的意志关系很大。离开了皇权的保护,御史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反而可能会被权贵所害。
2.宋朝:
(1)中央:御史台和谏院,台谏合一
(2)地方:路(监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通判
1.唐朝:
(1)中央:御史台
(2)地方
种类:①御史台不定期派遣御史出使州县;②分十道巡察。
作用: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比干因谏商纣而被剖心
屈原因谏楚王而被流放汩罗江
司马迁因谏汉武帝而受宫刑
举例中国古代因谏言而落悲惨境遇的人物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时代 科举选官制度 官员考核 官员监察
元朝 恢复科举 中央设立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朝 加强,南北卷制度 考满:初考、再考、通考; 考察:外察和京察 都察院和六科(科道)
清朝 加强,晚清废除 考课制度:京察和大计 都察院和六科(科道)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一)元明清科举制的发展
1.元朝:
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元朝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
2.明清:科举制日益僵化
⑴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
⑵分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为举人 。
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为贡士 。
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皇帝主持,通过者为进士 。
(3)特点:
①考试的科目内容趋于单一化。仅有进士一科,其它科目予以废止。
②学校教育已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③固定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八股取士。
④考试制度更加完善,程序更加严密。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出儒学的范畴,明清八股取士更是束缚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后期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八股文是一种格式化的答卷,这使他们能够有相对固定的评卷参照,以八股取士实际便是由此而形成的。……考试规范化是考试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进步...以八股文为考试规定,这就要求应试人必须去作政论文字,而不能随意去做任何其他形式的文字,就像诗词歌赋等等。而一般来说,政论文字对于考生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察较之其他文章形式要更加有力,由此而论,八股文虽然有其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个方面,但其仅仅作为试卷的要求则是有道理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
明清的八股取士,把唐宋以来科举制度所存在的“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弊端发展到了极限。登科者往往只能空谈心性,于治国理民一无所长。……特别是西学东渐,不仅八股文弊端层出,而且儒学从整体上已经显露出不能适应形势。 ——摘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官员考核制度
1、明朝:
⑴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⑵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考核内容:贪 、酷者削职为民, 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
疲软 、不谨者免职;
浮躁 、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清朝吸收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 、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 , 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监察机构
1.元朝:中央:御史台
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和六科
(1)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2)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兼有纠劾百官之权。
(3)特点: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
3.清朝:都察院和六科
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秦汉时期 隋唐 两宋 明朝 清朝
监察制度 ⑴(中央监察)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⑵(地方监察)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1人。刺史秩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六条”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 ⑴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⑵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⑴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⑵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以往只负责言谏的谏官与御史台官员一样拥有了监察的权力 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
⑴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⑵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兼有纠劾百官之权; ⑶御史和给事中都秩轻权重 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 ,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 当是时, 东厂番役横行, 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谬,甚至剥皮,刮舌,所杀不可胜数, 道路以目。 ” ——《明史· 魏忠贤传》
阅读材料分析监察制度的特点?
思考
三、随着皇权的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一、垂直管理,组织独立,以轻制重
二、选拔严格,文化素养要求高
积极作用: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
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时期 制度 标准 方式
西周
春秋战国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世官制
血缘亲疏
世袭
举荐与功劳制
才能和军功
举荐、授官
察举制
品行
举荐
九品中正制
门第
评定授官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演变趋势:①标准:由家世、财产血缘等发展为才学;趋向公平、公开;
②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制度化;
③选官范围:范围日益扩大;
④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A项正确;“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的说法绝对,B项错误;选拔“最优秀官吏”并非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展示的科举制的优势,C项错误;科举考试不能准确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D项错误。
1.(2016·全国高考)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C
【解析】宋朝初年科举考试中,省试主考官李防徇私一案被告发后,皇帝主持的殿试成为常制,这体现出宋朝科举制的考试录取程序渐趋完善,C项正确;在隋朝创立科举制时已经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A项错误;确立“省试考试权威”与“皇帝出题”的“殿试成为常制”不符,B项错误;“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与材料主题不符,D项错误。
2.(2020·全国高考)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是,明代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地方官员“不胜谄事”,对出身举人的地方官员则随意提出要求,这实质上反映出进士的功名比举人的功名更具威望,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故A错误;材料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信息,故B错误;出身等级不可能决定行政能力,故C说法错误。
3.(2021·全国高考)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官员选拔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
官员监察制度
荐举和功劳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上计制
中央监察体系
地方监察体系:刺史
隋唐至两宋时期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官员选拔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
官员监察制度
科举制的完善
隋唐:吏部
两宋:审官院、御史台和翰林学士
御史台→台谏合一
元明清时期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官员选拔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
官员监察制度
科举制
明朝的考满和考察
清朝的考课
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