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8 21:5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 泰誓》
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
——《荀子 君道》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课标要求: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 能了解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能理解儒家思想的积极意义,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发展的原因。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2 能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分析秦汉至隋唐时期律令儒家化的变化、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的形成、基层教化。
3 能分析封建国家法律的沿袭和完备、儒学教化与法律合流。
重点 先秦到明清时期中华法系发展的特点
难点 礼法结合的治国方略对封建社会的双重作用、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法治:
中国古代法治有着“法自君出”的特点,突出君主的无上权威,皇帝的言行就是法律,所以,法家的“法治”是“君权至上”、“国权至上”的法治。
礼教:
即礼仪教化,礼教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因其重视名份,又称名教,即以名为教。礼教思想统治影响中华民族两千余年。对名教系统的破坏行为称为"僭越"。
法律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二者相辅相成。
理解: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时空坐标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西周
敬天保民
春秋战国
德治与法治

法治

《九章律》
魏晋
律令
儒家化

唐律
宋元
宋:理学、乡约
元:司法实践援引唐律
明清(前期)
《大明律》
《大清律例》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220年
公元420年
公元618年
公元907年
公元960年
公元1368年
公元1840年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一)德治思想的渊源
夏商:
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西周:
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法治思想的渊源
夏商周时期:
《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有了法律
春秋时期:
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意义:
铸刑书,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②拉开中华法系序幕。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德治与法治之争
1.背景:
2.德治与法治之争:
①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周王室礼制社会秩序崩坏。
②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求治国新思想。
早期:子产VS叔向:第一次公布成文法VS反对公开刑书
春秋战国:儒家VS法家----德治VS法治
儒家的德治思想
①理论来源:人性善。
②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③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理论来源:人性恶。
②商鞅变法,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③韩非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VS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3.社会影响:
儒家思想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一)秦汉至隋唐时期法律的演变
1.秦汉--出现律令
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
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云梦睡虎地秦简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图片为《法律答问》。《法律问答》多采用答问形式对秦律条文、术语等作出解释。秦代“以吏为师”,《法律问答》可能就是当时培训官吏时使用的教材。
案例一:甲盗取财物价值千钱,乙在知情的情况下分赃一钱,则二人同罪。......
案例四:两人持剑相斗,一人削掉了一人发髻,则应被处以城旦(筑城的苦役)徒刑。......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2.魏晋——律令儒家化
1)特点:
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
2)原因: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3)发展:
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
4)影响:
A:此后,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B:儒家、法家的法律思想逐渐融合,最终产生了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
泰始律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3.唐朝:礼法结合
(1)编纂《唐律疏议》
A.意义:
①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②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B.唐律的特点:
礼法结合,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
(2)提倡礼治:
①国家层面:732年,《大唐开元礼》,是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②社会层面: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
《唐律疏议》书影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唐《唐律疏议》书影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伦理道德和法律结合
26条规定:“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家无期亲成丁者,上请。反流罪者,权留养亲”
46条规定:“诸同居,偌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
认识:
进步性:维护了皇权和封建等级,巩固了封建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繁荣。
局限性:礼法结合使定罪量刑走向主观化;礼法合一,引礼入律,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思考
专设侵犯皇帝而处死刑的不下二十条,以此来特别体现特别尊君之意。官民之间,官尊民卑。...《唐律户婚律》严格禁止自耕农出卖国家授予的口分田,如农户将口分田私自出卖,要给予笞杖不等的刑事处罚,但将没收的田地仍交农户耕种。唐律实行“一准乎礼”的方针,体现了封建伦理的基本精神,即完全以儒家礼教纲常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定罪量刑的理论依据。
——摘自曾宪义主编 《中国法制史》
基本精神: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小农经济,维护封建伦理。
原因: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小农经济的发展,对儒学的重视。
根据材料概括唐律的基本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唐律基本精神的成因。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一)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
1.律令沿袭:
④清朝法典非常重视例,沿袭《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例》。
①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②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③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
1.理学:
②南宋后期,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逐步建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①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
③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北宋五子:指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2.乡约——乡里中订立的共同遵守的规约
①起源: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②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并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使乡约约束力加强。
③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使乡约约束力加强
(1)内容:
乡约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变化:
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
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乡约从民间自发到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有利于发展生产;
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思考
我国古代为何形成以儒家思想构建的“礼”“法”结合的法律体系
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僚制度的等级结构是礼法融合的基础;
中国古代由自然经济孕育“天人合一”观,是人们作为社会规范礼和国家规范法结合的思想条件;
政治
思想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基,构建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体系,亲亲尊尊为核心的礼适合社会的需要;
经济
1.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法律实践的结晶。
2. 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诸法合一,行政司法不分,司法从属于行政。
3. 以礼法并用的方式,把“天理、人情、国法”有机融合在一个法律体系中。
4. 形成中华法系,影响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阅读教材P45“史料阅读”,思考: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谁的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为什么?
提示:(1)不同: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治理国家,儒家认为礼可以治理国家。
(2)观点:法家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
(3)原因: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而法家思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带来富国强兵的实际利益,满足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思考
提示:(1)效力: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意义:《二年律令》的出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秦律和汉律的认识。
观察教材P46“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并阅读图片下面的文字说明,思考:律和令的法律效力如何?此汉简的出土有什么意义?
思考
提示:秦朝苛政的教训为我国古代法律和儒家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加速了我国法律和儒家思想的结合;统治者重视仁政的重要性,但也清楚法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儒家思想和法治的结合是最好的选择;法律只有和儒家思想相结合才能便于百姓接受和推广。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思考
阅读教材P46“思考点”,思考:为什么法律与儒家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
思考
清代写本《圣论十六条乡约歌》中第三条写道:和乡党以息争讼;第四条写道:重农桑以足衣食。这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清代的乡约仍把教化劝谕当作非常重要的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殷人通过“求神问卜”的方式为政权提供神学支撑,但周人主张天命不在神,在于统治者的德,进而将政权的合法性从神转向德,重塑了政权的合法性来源,故C项正确;宗法制的思想基础是基于父系血缘关系的嫡长子继承制,而不是材料所强调的“德”,排除A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指的是国家大政与神祇占卜等有关,材料未体现出,排除B项;从尊神到敬德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觉醒,而不是成熟,排除D项。
1.(2021·四川遂宁·高二期末)史载“殷人尊神”,大事小事几乎无不求神问卜。周人灭商后,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理论。这一变化( )
A.奠定了宗法制的思想基础 B.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重塑了政权的合法性来源 D.标志着人文精神已经成熟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上承“承袭”“基本制度”“直接蓝本”“各朝所沿用”可以得知,承袭了前朝法制长期发展的经验,经过删繁就简、补充完善使封建法典的编纂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为我国封建法律的定型作出了极为宝贵的贡献,故A项正确;儒家思想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材料确立的是法律的统一,故排除B项;制定《开皇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和地主阶级的利益,无法充分落实民本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自然就不会削弱地方政府自主性,故D项错误
2.(2021·河南)隋文帝下令制订的《开皇律》是隋代第一部成文法典,在篇章体例和基本内容诸方面总结和发展了以往各朝代的立法经验,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唐律提供了直接蓝本,成为后世立法的模板,为宋、明、清各朝所沿用。由此可以看出,《开皇律》的编纂( )
A.进一步系统规范化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充分落实民本思想 D.削弱地方政府自主性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
3.(2020·天津)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先秦
德治:西周“敬天保民”——春秋战国儒家的仁、礼
法治:春秋“铸刑鼎”——战国法家“法、术、势”
秦——唐
秦汉:改法为律,律、令皆法
魏晋:律令儒家化
唐朝:《唐律疏议》中华法系确立
宋——清
法治:明清律例合编
教化:宋代理学、乡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