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文成公主入藏
乾隆皇帝接见英使马戛尔尼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 能够运用历朝疆域图,明确历朝疆域的四至,了解历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认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几代的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历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能了解朝贡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主要模式,也是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体制。能认识到朝贡制度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是中国向海外各国推广中华传统封建礼制的重要载体。
3 通过探讨历代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能从微观层面提高历史解释水平,提升宏观认识,涵养家国情怀。能了解通过创造历史情境,提出思考类型问题,培养用唯物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对外交往。
难点 历代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的方式。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中华民族在先秦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夏、商、西周,发展形成了华夏族;
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春秋时代,华夏诸大国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与四夷斗争,护卫和扩大了华夏文明,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则开拓国土,力图争霸中原,但还是被中原各诸侯国视为夷狄。而在战国时期,秦、楚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各民族走向交融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
1.设官:
2.边疆管理:
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在中央设置典客、典属国管理民族事务。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汉朝: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扩展
1.设官:
2.边疆管理:
①军事打击和行政管辖:
北面:对匈奴,先和亲,后出击。著名将领:卫青,霍去病、窦宪。
西面:设立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等。
东北:设乌桓校尉。
南方:攻灭南越,重置郡县。
②屯垦戍边与经济开发:
在边疆实行屯戍政策;
向北方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
大鸿胪
大鸿胪是西汉与东汉时期最主要的外交主管机构。它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礼宾、翻译等外交工作,因此对于大鸿胪及其属官的选拔任用就有一些特殊的条件和要求。
第一个条件是要具备礼仪文化修养。
第二个条件是要形体容貌端庄,也就是说要长得俊美,容貌比较端正。
第三个条件是熟悉边事与外国事务。
第四个条件就是要骁勇善战,有领兵的才能。
(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大批内迁,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杂居。
(2)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战乱,迫使各族人民联合斗争。
(3)友好往来:魏晋以来,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各族人民频繁交往。
(4)各民族间的征战:打破了各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
(5)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思考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隋朝:
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
1.机构:
2.隋朝的民族关系:隋朝政府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和加强边疆治理的?(注意四件事)
①北方:东突厥接受管辖;西突厥与隋朝密切往来。
②岭南:隋文帝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③边疆地区:推行郡县制,以当地的豪强大姓任郡守、县令。
④流求:隋炀帝先后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礼部和鸿胪寺(具体职责见课本)
谯国夫人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唐朝:
1.民族关系:
与周边民族保持密切联系,各民族呈现大交融局面
2.机构:
中央:
边疆:
有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
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礼部和鸿胪寺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3.方式:唐朝政府是怎样加强边疆治理的?
①归顺:
②和亲与会盟: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数次会盟。
③册封:
④设机构:
⑤军事打击:
⑥经济文化交流
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册封南诏王。
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等。
突厥等国
3.特点:
①唐朝正式形成了羁縻制度。
②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
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两宋:
1.多民族政权并立:
2.封建制度拓展:
民族关系的表现
宋朝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3.民族交融主流:
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材料一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结合材料一思考,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蕃汉分制”制度。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契丹人和汉人担任);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物(契丹人担任)。
思考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材料二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为什么采取因俗而治的办法?实行这样的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原因:统治者文化落后、不同民族的发展程度不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强化统治的需要。
积极作用:是对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利于游牧民族学习先进的农耕文明,并向封建社会过渡;利于民族交融。
思考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一)元朝: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首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1.背景:
2.民族政策:
①“行汉法”;
②“因其俗而柔其人” :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3.周边民族管理方式:
①人分四等,任用大量色目人当官;
②对西藏地区: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
③在东北、云南分别设立行省。
④东南,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屿与琉球(今台湾)。
元朝结束分裂局面,重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帝师八思巴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明朝的边疆民族问题
2.周边民族管理:
(1)北方:防御与交流并存:
a.防御:在北方修筑边墙,形成明朝长城;设置军镇,号称“九边”。
b.交流:册封俺答汗,并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贸易。
(2)实行羁縻政策:
东北,设立奴尔干都司。漠南,设蒙古卫、所。西南,设土司(实行土官制度)。
(3)西藏:
敕封西藏宗教首领“法王”、“国师”等称号。
军镇防御、卫所制度、册封制度、边疆贸易
1.中央机构:
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明朝对边疆的管理方式: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清朝:
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基本奠定
1.管理机构:
2.联姻行动:
3.军事行动:
4.册封管理:
5.改土归流:
6.意义:
理藩院
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平定噶尔丹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巩固西北边疆。
册封达赖与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
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如魏晋时期“五胡”的内迁、三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
(表现为反对外族侵扰、平定分裂叛乱),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争。
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北宋时期榷场的设置。
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等。
如西汉后期的昭君出塞,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
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南宋与金国的绍兴和议。
如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明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清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如秦朝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管理新疆;明朝设立奴尔干都司管理东北。
(1)民族迁徙:
(2)民族战争:
(3)友好交往:
(4)政治改革:
(5)和亲与联姻:
(6)会盟与和议:
(7)进行册封:
(8)羁縻政策(主要指设置机构):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民族交融的作用
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发了边疆地区,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一)先秦:
(二)汉朝:
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 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斯湾一带。
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1)以商业贸易为主;水陆并举。
(2)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文化圈。
(3)实现了经济、文化的文明往来。
1.汉朝对外已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
(1)陆路:
(2)海路:
2.对日本:
3.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隋唐时期:
1.背景:
2.陆路交流通畅:
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1)商业:
(2)技术:
(3)海陆交流活跃:
(4)特点:
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
汉人俘虏将中国技术带到阿拉伯地区,造纸术西传
①马来半岛: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
②日本: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①对外交往范围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
②同亚洲国家交往最为密切,唐朝成为亚洲文化的中心。
怛罗斯之战——唐帝国vs阿拉伯帝国
唐朝战败,大量技术传入阿拉伯帝国
《东征传绘卷》新任遣唐使藤原清河前来拜会鉴真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四)宋朝:
1.原因:
2.表现:
宋朝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①恢复旧路:恢复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②开辟新路:开辟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五)元朝:
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六)明朝:
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
1.明前期:
2.明后期:
开放,如: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古代航海史的壮举。
封闭,实行海禁政策。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七)清朝:
1.随着对外交往增多,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清朝皇帝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①明清前期实行对外开放,海上贸易繁华,对外政策比较强硬。
②明清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治制度腐朽,东方逐渐落后于西方
明清的对外交往的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魏晋以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给音乐发展带去了活力,B正确;A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
1.(2020·北京高考)“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
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
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C
【解析】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也展现了唐代美术发展水平,承载着史学研究和艺术审美双重价值,C项正确;西域指新疆以及更西的地方,《步攀图》的画面上没有反映西域风情,A项错误;《步辇图》中没有体现市民生活和市井风情,B项错误;《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重视想象、突出情感等特点,D项错误。
2.(2020·全国高考)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宙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D
【解析】围场是北巡时设置,在地理纬度上偏北,气候温凉,适宜避暑。根据材料可知,围场有练兵的功能。根据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可知,围场具备围猎功能。围场地点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此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接壤地区,因此可以处理民族事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排除A,B、C。
3.(2020·浙江高考)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肆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 )
①避暑 ②练兵 ③围猎 ④处理民族事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