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 (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 (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9 12:3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一户傅本,七口,开封府钧州密县民。洪武三年入籍,原系包信县人民。
男子三口。成丁二口:本身五十二岁,男丑儿二十岁;不成丁一口:次男小棒槌一岁。
妇女四口,大二口:美四十二岁,男妇二十三岁;小二口:女荆双十三岁,次女昭德九岁。
事产瓦房三间。南北山地二项。
右户帖付傅本收执。准此。
事产包括:田地、房屋、车船、牲畜鸡禽等。
——《嘉禾征献录》洪武四年月日杭字八百号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知道中国古代王朝的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 能掌握中国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并分析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2 能熟记乡里制、里甲制等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了解什伍组织、邻保制度等基层社会治理举措,分析其演变趋势及特点;
3 能复述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的基本史实,了解社会救济与优抚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结合常平仓制度、“义仓”、义田、善堂等具体举措,认识社会救济与优抚的特点。
重点 基层组织的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难点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
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
户籍制度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一)战国:
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商君书》
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二)秦朝:
分类登记制度
除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汉朝:
编户齐民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四)东汉末年:
户籍散乱
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中央集权削弱。
现象:
原因: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五)东晋:
黄籍和白籍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
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
提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连年战争,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产生大量流民。为了区分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和外来流民,东晋时期分别用黄籍和白籍登记户籍加以区分。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六)隋朝:
“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隋书·食货志》
1.大索貌阅
(1)概况:
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下令州县官吏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
(2)作用:
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六)隋朝:
2.输籍定样
(1)概况:
又称“输籍法”,是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
(2)作用:
政府利用这一手段搜括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七)唐朝: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材料一 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
——《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
材料二 由于唐政权强力推行了籍账制度,从而借此检括出大批隐漏人口,复核出人丁的实际年龄,大大防止了虚报年岁以规避税役的弊端,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最大限度搜刮租调征发力役的目的。
——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看唐代籍账制度》
(八)宋朝:
主户与客户
主户:
客户:
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没有土地的佃户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九)元朝:
诸色户计、户籍世袭
元朝的户口类型复杂,按照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十)明朝:
明初 户帖制度
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推行户贴制度。
黄册
1.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3.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十一)清朝:
永停编审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知识链接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
“摊丁入亩”: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亩中,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0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时期 具体史实
战国


西晋
东晋
东晋后期至南朝






“伍”、无论男女
分类登记制度
编户齐民
重建户籍,“黄籍”
“黄籍”、“白籍”
“土断”
输籍法、大索貌阅
管理更严、三年一造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户籍世袭
户贴制度、黄册
永停编审
简要概述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和演变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功能:
特点:
征发民力;
控制人民;
征收赋税、徭役;
统计人丁。
思考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统治者的改革;
农民的反抗斗争;
商品经济的发展;
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
财政危机;
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原因: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材料:户籍也是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法定凭证,政府希冀通过国家户籍制度,将百姓紧紧地束缚在特定区域和特定职业上,以此达到严格控制流民的数量和规模的目的。明朝严格规定路引制度,允许农民在百里之内自由通行,但超出百里范围必须检验路引。清承袭明制,严密的保甲制不仅使百姓噤若寒蝉,也充分加强了邻里之间的互相监督,遏制了人口的流动。
——整理自威阳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束缚下的人口流动》等
认识:①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历史悠久,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完善。②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④带有宗法伦理色彩。⑤等级特权色彩浓厚。⑥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谈谈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认识。
思考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皇帝
中央政府




三公九卿
郡守
县长(令)
三老、啬夫、游徼
里正
乡里制度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里甲制
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秦汉
唐朝
明朝
清朝
北宋
交通要道十里设一亭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社会治理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四家为邻,五邻为保
十家牌法
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保甲制
秦汉
唐朝
明朝
清朝
北宋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材料: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变革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
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思考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材料: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特点:
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联保连坐);
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作用: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保证了赋役征发,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
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作用
思考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孟子·梁惠王下》
(一)原因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 王制》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原因
①经济原因:
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②政治原因:
历代统治者为了缓和人民的反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
③文化因素:
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佛教的慈悲为怀、善恶报应思想,道教的劝人积德行善、劝善去恶的思想。
④自然原因:
自然灾害频发,恶化人民的生活处境。
全面认识我国古代的社会救济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社会救济
实施者 地位 举措
政府 主体 汉朝
隋唐
民间组织 宗族
慈善组织
奉天同善堂
近代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
辅助,宋朝兴起
辅助,明清兴起
常平仓制度
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
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善堂、善会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优抚政策
朝代 措施
尊敬、赡养老人 秦汉
明初
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安济院也作“养济院”。在《武林旧事》中记载,“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
鸠杖
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养病坊
福田院
众济院
养济院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四)特点
(1)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
(2)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3)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4)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救济措施
(五)作用
①具有宗教色彩。
②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救济方式相对单一。
③缺少制度和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俗对其进行调整。
①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的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
②有利于保障赋役征收,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六)不足之处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就能发挥低层次的社会共同体作用,从而弥补官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制方面留下的空白,实现基层治理官民合治模式,D项正确;A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古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不存在地方自治,排除B项;材料与尊卑有序无关,而是强调基层治理官民合治模式,排除C项。故选D项。
1.(2021·巴蜀中学高三月考)在以农为主的乡村社会中,小农世代生活于乡里,极少与官府直接接触。而以农业税为支撑的古代国家财政使得官僚体系难以直接渗透到乡村每一家农户。于是宗族就能发挥共同体作用,从而弥补官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制方面留下的空白。该学者旨在强调( )
A.政权实现绝对集权控制 B.乡村社会存在地方自治
C.尊卑有序的社会共同体 D.基层治理官民合治模式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中叶后多约成为地方政府治理乡村的重要工具,这说明的是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主要和政治军事趋向动荡有关,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并非是强化,A排除;材料与批判思想出现无关,B排除;当时仍然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排除.故选C。
2.(2021·全国)明代前期的乡约主要以宣讲圣谕及所订约规来实行道德自律,但到了明中后期的乡约逐渐变成县州官府治理乡村的重要工具,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行政功能。这一变动反映了( )
A.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B.批判思潮开始涌现
C.政治军事趋于动荡 D.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地方官员为解决地方的吏禄大量加征徭役,让百姓去完成这些事务,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反映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削弱,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明代政府难以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不能体现出积贫积弱,故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封建经济的发展停滞,故排除B;材料只能体现政府难以支撑区域内的公共服务,不能体现社会矛盾尖锐,故排除D。故选择C。
3.(2021·云南省巧家县第一中学)据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他任知县的宛平县辖区有8万人,有5官38吏,其中官俸由户部拨发,吏禄不固定,要地方自行解决。沈榜限于地方财政制约,为完成庞杂的公务,不得不大量加征徭役。据学者考证,这一做法在明朝非常普遍。这一现象反映出明代( )
A.积贫积弱问题非常严重 B.封建经济发展停滞
C.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削弱 D.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分类登记制度
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
户籍三年一造
主户与客户
诸色户计
户帖、黄册
永停编审
乡里制度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里甲制
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十家牌法
保甲制
邻保制度
什伍组织
常平仓制度
置仓积谷,义仓、社仓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慈善组织兴起
养济院
众济院
福田院
养病坊
鸠杖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