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 (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 (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9 13:2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天意”还是“民意”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毛泽东知道后却说:“民意”!蒋介石知道此事之后说:“天意”!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 能概述重庆谈判的经过,能梳理解放战争的进程;
2 能从国民党的灭亡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中分析胜败原因,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 能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
重点 分析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难点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一、抉择:
民心所向的和谈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民心所向:
民主、和平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今天的工作中心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再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
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美国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来电诵悉,期待正殷……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目前与共产党谈判,乃系窥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转移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清剿之。
——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
战争准备工作未做好,
为内战拖延时间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
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为内战寻找借口
蒋介石是真的想要和谈吗?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昨天下午3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民听了高兴,世界人民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1945年9月29日)
为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历史发展中的大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得到国民党方面承认,成为战后解决国内问题的根本方针。
二、中国共产党在谈判中坚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三、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与各民主党派的交往推动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凝聚与发展。
四、重庆谈判为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和平建国协议奠定了基础。
——王海蛟《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
10月10日,国共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政治协商会议
对于政治决议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该案独责中共,要求中共“使政治民主化原则不致因任何障碍而不能普遍实现”;对于整军协议,“务须切实履行。尤其目前一切停止冲突,恢复交通之成议,必须迅速实现……”此种指责,显然只能恶化本已脆弱的国共互信。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外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一、较量:
迫不得已的内战
力量对比 百分比
兵力 国民党方面 430万人 3.58
共产党方面 120万人 1
地区面积 国民党方面 731.1720万km 76.2%
共产党方面 228.5800万km 23.8%
城市 国民党方面 1545座(大中城市) 77%
共产党方面 464座(中小城市) 23%
人口 国民党方面 33893.3万人 71.4%
共产党方面 13606.7万人 28.6%
《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全面内战爆发前国共力量对比
“年余以来,政府要收复什么地方,就收复什么地方。所以在这种交通和军事情势之下,共产党绝对不能流窜幸存。现在共产党还想把政府拖倒,这无异是一个幻梦,某报反而替他们宣传,真是可笑之至!”
——蒋介石
毛泽东:“我们只要熬过明年( 1947年) 一年,后年就会好转。”
“革命胜利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我过去曾说过,少则三年到五年,多则十年到十五年。”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战略防御阶段
1948.9~1949.1
1949.1~1949.10
1946.6~1947.6
战略反攻阶段
战略决战阶段
战略决胜阶段
结合课本第二和第四子目内容,根据时间线索和阶段划分找出解放战争的发展进程。
(一)前线的较量
思考
1
2
3
4
1947.6~1948.9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战略防御
粉碎全面进攻和打退重点进攻
中原突围,粉碎全面进攻
粉粹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战略反攻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①1948.9—11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解放。
③1948.11-1949.1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②1948.11——1949.1淮海战役,解放长江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战略决战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现在摆在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面前的问题,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须知这个问题的决定在于共党,国家能否转危为安,人民能否转祸为福,乃在于共党一转念之间。
……中正毕生革命,早置生死于度外,只望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
——蒋介石《新年文告》
请大家仔细阅读1949年元旦,国共两党领导人的新年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中的玄机。
三大战役过后,中共已取得军事优势,但仍愿与国民党代理总统李宗仁进行和谈,但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
中共坚持走和平民主统一道路,力求建立符合民意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思考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迫于内外压力,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
李宗仁表示愿以中共提出的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
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李宗仁虽然求和心切,但绝非准备投降,看到《协定》内容,一时竟然全无主张,只好向蒋介石请示。蒋介石看罢,拍案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认为“共匪对政府代表所提修正条件二十四条款,真是无条件的投降处分之条件。”
——秦立海《毛泽东、斯大林与国共北平和谈》
北平和平谈判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3路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长江防线。
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后方的较量
1.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国统区民众购买物品
1947.5 北平学生游行
经济上: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政治上:国民党包办“制宪国大”、“第二条战线”;
社会上: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 巧取豪夺。
丧失民心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2.中共深得民心的措施
解放区土地改革颁布《土地法大纲》
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随着土改的完成,亿万农民分到土地,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激发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生产后方。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2.中共深得民心的措施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三、胜利
民主革命的完成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领导进北京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五四运动
191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国民大革命
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抗日战争
1931—1945
解放战争
1946—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史实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首先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高效廉能的,能实现国家统一和确保社会安定的......促进现代化的全新国家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效地清除了大多数严重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即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横亘在中国走向现代化之路的“三座大山”。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领导党、执政党,这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韦素玲等在《略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
(1)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2)经济:开启中国现代化新篇章,建立全新的国家政权,清除了严重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三座大山);
(3)政治: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有力领导核心,开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新历史任务。
(4)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3.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
(1)政治: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逐渐孤立,失去民心;
(2)经济: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滥发纸币,经济崩溃,物价暴涨;
(3)军事:发动内战,违背民意;
(4)组织:国民党党内组织涣散,纲纪废弛,缺乏凝聚力和渗透力;
(5)社会:未能解决中国社会根本矛盾,贪污腐败,道德败坏,社会秩序混乱。
蒋介石总结道: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完全是国民党组织瓦解,纪纲废弛导致的......从根本上说,国民政府在政治上败坏,导致经济崩溃、军事失利,无不是国民党自身腐败无能的结果。
——刘芳《国民党大陆失败原因及历史启示》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4.探讨中共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共产党实行的力争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坚持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与民休养生息,分给农民土地,发展多种经济的政策,代表了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从而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马也《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王树增<解放战争>》一书记述的往事》
胜利原因:
(1)政治:广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力量;
(2)经济:土地改革,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
(3)军事:坚持武装斗争,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4)组织:顺应时代潮流,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员素质;
(5)社会:清廉为政,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社会秩序稳定。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2021·广东)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 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 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
【答案】C
【解析】A项题干没有涉及国共力量的对比,无法说明出现逆转,而且这一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项题干没有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无法说明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项依据题干可知,毛泽东前往重庆进行谈判受到民主人士和《大公报》的关注和肯定,体现抗日战争后国人对于国家重建的关心,故C选项符合题意;D项毛泽东的重庆之行反映的是重庆谈判,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中日民族矛盾已基本解决,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A
【解析】根据“1947年夏季,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可知毛泽东的总结预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从而有利于增强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信息,A符合题意;B项“控制了战争进程”的说法过于绝对,B不符合题意;C项毛泽东的总结主要是鼓舞了人民的信息,不是展示战略部署,C不符合题意;D项1947年解放战争尚未取得胜利,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2021·陕西二模)1947年夏季,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毛泽东总结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毛泽东的总结( )
A.增强了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信心
B.说明人民解放军控制了战争进程
C.展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部署
D.揭示出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答案】D
【解折】A.旧式历书不再流通与“旧历书少有人同津”不符。故A错误。B.材料不能说明解放前华北地区的文化教育得到了普及。故B错误。C.农民拥护土地革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随着解放军土地改革运动的展开,毛泽东、朱总司令的肖像供不应求,反映出翻身农民对共产党的真心拥戴,折射出当地在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动员成效显著,故D正确。故答案为:D。
3.(2021·南通模拟)据1947年《人民日报》报道,华北根据地的市集上,毛主席与朱总司令肖像供不应求,仅新华书店半月来即销售四千多份。翻身农民情愿多花二十块钱购买新的印有毛主席像的农家历,旧历书少有人问津。该报道折射出华北根据地( )
A.旧式历书不再流通 B.文化教育得到普及
C.农民拥护土地革命 D.革命动员成效显著
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