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7 17:16:56

文档简介

于楚国的屈原,深染楚风,是不容置疑的,加上他博闻强记,熟谙文史,对天文星象之类,一定深
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调研考试
怀好奇之心,并有所专研,正因此,当他一旦思想受到强烈冲击,情绪难以自已时,抒发升天国
神游、寻找理想境界和归宿之情,便是自然而然的了。鉴此,我们可以断言,屈原《离骚》中的神
语文
游描写,与楚国的出土文物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楚国的出土文物,为我们寻求屈原神游思想
及其创作表现,提供了最好的来源和富有说服力的实据。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摘编自徐志啸《从楚国出土文物看〈离骚〉的神游》)
注意事项:
材料二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的神游,就是超越时空,出入古今,在时间隧道中穿行,在虚实相兼的空间中漫游。对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于先秦楚辞抒情主人公神游的精神寄托,古今楚辞学者所作的论述可谓多矣,其中不乏真知灼
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见。但是,先秦楚辞抒情主人公神游叙事的一个重要的指向往往被忽略,那就是在时间隧道中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的逆向穿行,追本溯源,最终把楚族祖先圣地作为精神家园。由对时间隧道的逆向穿行而导致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精神依托空间挪移,表现出深沉的恋祖情结。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离骚》正文最末一段提到的旧乡,指的不是楚国疆域,而是指此次神游的目的地一西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海。西海是楚族的发祥地,传说颛顼就在那里出生。西海是孕育楚族的摇篮,屈原把那里称为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旧乡,可谓名副其实,恰如其分。抒情主人公神游太空,来到西海的上方,当他俯视到自己祖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出生之地,就悲伤怀恋而不离去。言外之意,抒情主人公要在这里驻留,守护楚族发祥的圣地。
材料
正因为如此,乱辞称“又何怀乎故都”,他认为自己决定在楚族发祥地驻守,就没有必要再怀念
在叙事性抒情长诗《离骚》的下半部分,屈原以大段篇幅,写到了诗篇主人公因在楚国处处
当下楚国的首都。由此可以断言,《离骚》正文结尾及乱辞,所表现的不是屈原的爱国情怀,而
碰壁,很不得志,而不得已离开人世远游天国的情节。他在向重华陈辞后,踏上了“往观乎四
是他的恋祖情结,即对楚族发祥地西海的眷恋,也是对祖先的崇敬和守护。这是他在现实生活
荒”的征程,几乎《离骚》诗的后半部分,诗篇的主人公一直在幻想的广阔天国遨游,上下求索,
中屡受挫折之后所作的选择,以此作为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寄托。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只是由于毕竞心系楚国,不忍心去而不返,才中止了天国
把屈原定性为忠君爱国诗人,这个历程从贾谊、司马迁就已经开始。到了王逸为楚锌作
之行,最终回到了现实人间。
注,把这种看法渗透在楚辞注解的各个方面,并且得到古今注家的普遍认可。二十世纪三十年
毫无疑问,《离骚》中这一部分远游天国的情节,乃是诗人屈原展开想象翅膀,让诗篇主人
代到六十年代,屈原的爱国情怀又被进一步放大,把他说成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与此形成
公神游天国世界的生动表现,是诗人想象力丰富的充分体现。不过,在屈原那个时代,人的想
鲜明对照的是,诗人的恋祖情结则被淡化,乃至被忽略。对屈原所作的伟大爱国诗人的定性成
象力是否已达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居然可以离开人世,去往宇宙天际?为何之前的《诗经》,
为主流话语,从而诗人的恋祖情结被遮蔽埋没,很少作为研究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屈原的
以及同时期北方地区的诗歌或歌谣中,却罕见类似艺术性的夸张描绘或表述?这就使我们想
确没有离开楚国,这是历史事实。可是,先秦楚辞作为浪漫之作,抒情主人公的神游却是上天
到了楚国的历史、风俗和文化,想到了楚国的历史史料,其中尤以楚国本土出土的文物最有说
入地,远离楚国,并且把自己的最终归宿锁定在祖先圣地,以恋祖情结取代先前的忠君爱国情
服力,它们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最能说明屈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楚人的民风、民俗。
怀。
我们先从楚国出土的工艺品说起。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凤虎纹禅衣,江陵战国楚
文如其人是中国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理念,人们往往根据作家的立身行事去解读他的作
墓出土的楚漆器圆盒等,其中禅衣的图案与纹饰、漆器圆盒的造型和绘画图式,都表现了鸟兽
品,而忽视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这种理念出发,既然屈原是爱国诗人,最终没有离开祖国,那
与云霞在天际空间的翻翔飘飞形态,给人们以强烈的漂浮动感,这些都毫无疑问地让人们了解
么,先秦楚锌抒情主人公对自己归属的设定,就只能是楚国故都,而不应该是其他的地方。根
到,楚人在当时已具有了朦胧的宇宙空间意识。
据这种逻辑推理,本来是祖先圣地的旧乡,却被说成是当时的楚国,把诗人在现实中的立身行
再看楚墓出土的帛画,这是能直接体现楚人企求灵魂升腾上天意识的文物。长沙烈士公
事与作品的叙事抒情混为一谈。
园发掘的三号墓的内棺外表丝织物上,其图案为龙凤;湖北随县发掘的曾侯乙墓,内棺上画有
(摘编自李炳海《先秦楚辞神游叙事的恋祖情结》)
鸟身执戈奋翅的羽人,羽人上方有凤,这些帛画都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一借龙凤而登天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仙,离开人世到宇宙天国去。从帛画在当时的功能来说,它主要是为死者祭魂、招魂、安魂、护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离骚》中存在神游情节,取决于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
魂,代表生者对死者的祭奠与祝愿,而这种做法的最终理想归宿,乃是死者灵魂的升入天国,到
B.材料一认为贯穿《离骚》首尾的神游情节,依靠屈原个人的想象力是难以完成的
天国世界去寻找欢乐。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神游情节蕴含着诗人受挫后找寻人生的理想或归宿的努力。
由此,我们再来看屈原《离骚》中的神游,也就更可明白问题的实质了。作为生于楚地、长
D.材料二认为,很多人正是由于忽略了诗人的恋祖情结,才将屈原定性为爱国忠君诗人。
高二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高二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分)C(A项“取决于”有误;B项“贯穿 离骚 首尾”有误;D项因果关系有误)
2.(3分)C(C项“ 离骚 并没有表现屈原的爱国情怀”有误)
3.(3分)D(第四段观点是不能忽视作家的立身行事与作品的差异,A、B项都是在证明作家与
作品的一致性,C项是在证明创作与时代的关系)
4.(4分)①通过设置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②引出对屈原的想象力与楚国文化之
间关系的分析.(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5.(6分)①材料一关注的是神游天国;材料二关注的是神游“旧乡”.②材料一侧重于分析神
游情节与楚国文化的关联;材料二侧重于分析屈原神游诗歌中恋祖情结被遮蔽的原因.(第
①点2分,第②点4分)
6.(3分)C(“胆小”错,第一次“哭”是担忧父亲安危,第二次“哭”是为父亲安全而高兴)
7.(3分)B(“埋下伏笔”错误)
8.(4分)①围绕“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叙述,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②有利于自然地展现
人物在行动过程中担心、焦灼、恐惧、高兴等心理感受.(每点2分,共4分)
9.(6分)答案示例一:不能删去,理由:①前后照应:母亲严厉的责骂与小说开篇母亲的教育观
形成呼应.②突出人物形象:“一点也不后悔”突出了“我”内心的坚定和对父亲的爱.(每点
3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二:可以删去,理由:①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爸爸打电话给妈妈”报平安已经交代
了故事的结局.②更有艺术感染力:以“妈妈的哭声”作结,蕴含着她丰富的内心感受,给读
者留下更多回味的空间.(每点3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
10.(3分)BDF
11.(3分)A( 论语 中的“以为”是“把 作为”的意思)
12.(3分)A(“修改儒家经典”有误)
13.(8分)
(1)(4分)齐国的土地,东边背靠大海,北边被黄河阻隔,土地狭窄农田稀少,百姓大多精明
巧诈.(“负”“障”各1分,大意2分)
(2)(4分)事情像这样,这一定会牵连我,被侮辱才死,更加辜负国家.(“及”“见”各1分,
大意2分)
14.(3分)列举诸家学说的产生缘由,借此阐明 淮南子 的价值和意义(1分):一是与诸家学说
相比,揭示了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1分);二是突破了诸家学说的局限,能与世推移(1分).
(意思相近即可)
高二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 1页(共3页)
{#{QQABJYSAggggAgAAABhCQQ0YCkAQkAECCAoOBAAEMAIAgQNABCA=}#}
15.(3分)C(“将屈原郦生引为知己”有误)
16.(6分)①借屈子见渔父的典故,暗讽世间尽是醉生梦死之人,批判社会的麻木沉沦;②用郦
生见刘邦的典故,暗示狂放不羁只是无奈之举,暗讽君主不识贤才的现实.(每点3分)
17.(6分)(1)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2)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3)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18.(6分)
(1)(2分)语句④;“无时无刻”修改为“无时无刻不”或者“时时刻刻”
(2)(2分)语句⑧;“不仅是”修改为“不是”
(3)(2分)语句⑩;“由于”修改为“由”
19.(4分)A:牙釉质的矿化程度越高 B:不建议过分追求牙齿的美白(每句2分)
20.(3分)运用反复的手法,(1分)使钓索“溜”的状态有延续感,(1分)暗示鱼的力量强大.(1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1.(3分)C(C项中“对付”的意思是“应付”;A 项中“对付”的意思是“将就”;B项中“对付”的
意思是“感情相投和”;D项中“对付”的意思是“将就”)
22.(4分)改为问号,表达的是老人对鱼突然跳起来的原因不确定的疑问;(2分)使用句号则是
陈述语气,说明这是老人思索后做出的回答,反映出老人为自己鼓劲的微妙心理.(2分)
23.(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20~16分) (15~11分) (10~6分) (5~0分)
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内容不当
基 20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思想基本健康 思想不健康
础 分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级 表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达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20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分 字迹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基本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特 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深意
展 征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内容较好
等 20 有文采 较有文采 略有文采 个别语句较精彩
级 分 有创意 较有创意 略有创意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
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
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高二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 2页(共3页)
{#{QQABJYSAggggAgAAABhCQQ0YCkAQkAECCAoOBAAEMAIAgQNABCA=}#}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三)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
分.
(四)属于套作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高二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 3页(共3页)
{#{QQABJYSAggggAgAAABhCQQ0YCkAQkAECCAoOBAAEMAIAgQN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