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马说课件 (新版)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马说课件 (新版)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4 19:2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马说 业精于勤 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 请说出有关“马”的成语或俗语!一马平川 千军万马 马革裹尸
指鹿为马 万马奔腾 老马识途
天马行空 马不停蹄 马到成功

马首是瞻 走马观花 快马加鞭 马 说韩 愈《马 说》《爱 莲 说》走近韩愈
韩愈 (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写 作
背 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 说韩 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通“饲”,喂
通“现”,显示
通“才”,才能
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通假字:归纳整理: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连词,表转折,但是
连词,表承接
吃,动词
同“饲” 喂养,动词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恐怕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才能,能力
能够
鞭打,驱使(动词)
马鞭(名词)
一词多义本文的思路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性作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无知。思考: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有哪些遭遇?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千里马人才伯乐赏识人才的人 借千里马遭受屈辱,比喻奇才异能之士沉沦下僚,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马说食马者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拓展思维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你怎么看待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呢?
  千里马一定要有机会展示其特长,才能被人发现,受到重视,甚至一战成名。这个道理,不论古今都是一样的。但是,时代不同了,社会环境变化了,人的观念也在改变。在当代,我们不能坐等机遇的来临,更不能坐失良机。“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过时了。有些人只会埋怨别人不了解自己,埋怨领导不重视自己,幻想有朝一日遇见“伯乐”,一举成名,这是不现实的。年轻人既要努力学习,不断增长才干,也要有抢抓机遇的观念,这样才能在机遇到来时先行一步,增大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 另寻高就寻发展
D.陶渊明 归隐田园乐悠悠活动迁移     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马价十倍 《战国策》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 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顾之,臣请献 一朝之贾。” 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接连,连续扩展阅读早晨过问同“环”,环绕回头望同“价”,酬金根据课文回答
1、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_____比作“伯乐”,将______比作“千里马”,将______比作“食马者”,文中集中抨击了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2、文章表面写千里马被埋没,实际上是写___________,表面上写食马者的愚妄无知,实际上是写___________
3、 对文中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一句该如何理解?
我来背一背
祝同学们成为驰骋于生活中的一匹千里马!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课后学习:
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现今社会的状况及自己身边的情况,试着从多个角度,《假如我是千里马》写写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