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土壤的形成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土壤的形成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7 19:2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土壤的形成
第五章 第二节
我国土壤有“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的说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五色土呢?
东北黑土
华北黄土
贵州红土
1.运用材料,分析土壤的形成因素。
2.了解土壤剖面及其结构。
探索
寻乌位于赣东南边陲,地处武夷山与九连山余脉相交处,这里群山拱卫,古代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然而,在寻乌的群山中,却隐藏着许多造型奇特的古民居。一些规模较大的古民居,还建有密布箭孔的碉楼。那么,人们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定居,并修建了这些有如城堡的建筑呢?原来,在寻乌的山脉中,分布着富含硒元素的岩石,山中溪流将硒元素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山间盆地,最终形成了富
寻乌古民居
1.想一想,吸引人们选择在寻乌的群山之中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2.寻乌富硒土壤是怎样形成的?议一议,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硒土壤。这种独特的土壤,再加上良好的气候资源,使得当地出产的农产品不仅产量较高,而且品质优良。适宜耕种的自然条件,在农耕时代吸引了一批批山外的百姓,他们纷纷迁移至此。他们耕田种地,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家族的集聚,也为了防备旧时的匪患,这些迁入的居民,才修建了一座座防卫森严的巨型围屋。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土壤
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的比例组成
一、成土因素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示意
矿物颗粒
水分
空气
(一)成土母质
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
(一)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紫色砂页岩
紫色土
风化
成土
母质
继承
(一)成土母质
阅读
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化学成分
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在不同的成土母质中,风化物颗粒大小不一。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沙和黏粒较多,含沙粒较少;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沙粒较多,含粉沙和黏粒较少。
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例如,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在45%~52%的岩浆岩)母质上的土壤,其铁、锰、镁、钙的含量,要显著地高于酸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在65%以上的岩浆岩)母质上的土壤,其中钙的含量最高,而硅、钠、钾的含量则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一)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与土壤有何区别和联系呢?
VS
区别
成土母质是风化产物,没有肥力;土壤具有肥力
联系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成土母质在气候和生物作用下形成土壤
思考
(二)生物
植物
土壤动物
土壤微生物
植物残体提供有机质
分解有机残体
动物残体提供有机质
分解有机残体
(二)生物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生物残体
腐殖质
植物
选择性吸收
营养元素
提供有机质
循环
生物作用
腐殖质
生物残体
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地表。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以枯枝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
  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外,有些动物如蚯蚓、白蚁等,还可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度等。微生物则主要通过对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以及腐殖质的合成,来促进成土过程。
乔木发达的根系
(二)生物
生物循环示意图
枯枝落叶掉落地面
分解有机质
岩石风化
矿物质和营养物质渗入土壤
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植被具有重要作用,植被类型能直接影响土壤形成方向。例如,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一带的暗棕壤,是在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
在适宜的日照和湿度条件下,岩石表面滋生出苔藓类生物,它们依靠雨水中溶解的微量矿物质得以生长,同时产生大量分泌物,对岩石进行化学、生物风化。随着苔藓的大量繁殖,生物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岩石表面慢慢地形成了土壤。此后,一些高等植物在“年幼”的土壤上逐渐生长起来,进一步促进土壤的形成。
(三)气候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增加10℃,化学反应速率平均增加1~2倍。温度从0℃增加到 50℃,化合物的分解速率约增加7倍。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降水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湿热地区的红壤
干旱地区的荒漠土
温度与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多集中在土壤表层,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土壤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以及经过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低温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保存。我国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夏秋多雨,植物繁 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冬季漫长寒冷,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土质肥沃的黑土。黑土有机质含量为3%~10%,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黑土
活动
有人认为,热带地区的土壤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要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要丰富。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没有道理。土壤理性质与温度、降水相关。热带雨林地区,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因而土层厚度较大;但热带沙漠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层也较薄。另外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跃,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很低。
活动
读图和教材127页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燥红土
砖红壤
赤红壤
黄壤
水稻土
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
1000
500
200
0
年降水量/毫米
海南岛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
(1)据图归纳海南岛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
海南岛土壤中砖红壤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赤红壤面积仅次于砖红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黄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燥红土分布在西南部沿海地区;水稻土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的东部和北部平原地区。
活动
读图和教材127页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燥红土
砖红壤
赤红壤
黄壤
水稻土
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
1000
500
200
0
年降水量/毫米
海南岛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
(2)燥红土分布在海南岛西南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西南部地处背风坡,夏季降水少,蒸发量大;在高温干燥的特殊气候条件下,植被为稀疏草原或稀疏灌丛草原。燥红壤有特殊的有机质积累过程,雨季中植物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旱季中有机质分解缓慢,有利于粗有机质的相对积累。
活动
读图和教材127页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燥红土
砖红壤
赤红壤
黄壤
水稻土
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
1000
500
200
0
年降水量/毫米
海南岛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
(3)议一议,海南岛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为什么发育有亚热带的土壤?
海南岛中部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山地对夏季风有抬升作用,多云雾天气,降水较多,发育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
山区
(四)其他因素——地形
阳坡土壤较阴坡干燥
高度
坡度
坡向
影响光照、热量和
水分、物质的转换。
低洼地土层较厚
陡峭的山坡土层较薄
(四)其他因素——地形
小结
活动
比较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和江南丘陵红壤,说明哪一类土壤的发育程度较好。
冲积土
寒漠土
红壤
黄河三角洲冲积土较好。黄河三角洲冲积土是黄河携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黄河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发育程度较好。江南丘陵地区地形坡度较大,流水作用强烈,地表物质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形成深厚的土壤。青藏高原形成时间短,地势高,气温低,形成发育程度较差的寒漠土。
(四)其他因素——时间
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土因素,反映的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历史动态过程。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
土壤的形成过程示意
(四)其他因素——人类活动
阅读
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方面。积极的影响如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以水稻土为代表。水稻土是在长期栽培水稻,灌溉浸淹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人们年复一年地在土壤上进行泡水耕耘,排水晒田,精整田面,轮作施肥,使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水稻须根的发展。典型水稻土的耕作层呈深灰色,锈色条纹多;其下为犁底层,紧密坚实,有锈色斑点。水稻土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及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洲的部分地区,我国的水稻土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南一带,华北、东北分布则相对分散。水稻土的肥力,因其所分布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而各异。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对土壤造成消极的影响,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
(四)其他因素——人类活动
南方水稻土
北方黑垆土
合理的改造——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生产能力,比如水稻土、黑垆土。
(四)其他因素——人类活动
耕耘
Ploughing
灌溉
Irrigation
施肥Fertilize
收获Harvest
改变土壤结构
保水性、通气性
改变土壤水分
温度状况
剥夺归还土壤
的部分有机质
改变土壤的
营养元素组成
(四)其他因素——人类活动
盐碱地
水土流失
不合理的改造——破坏土壤的结构与性状,导致土地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
(四)其他因素——人类活动




不合理利用
合理耕作经营
收获
施肥
灌溉
耕作
结构、保水性、通气性
水分、湿度状况
养分循环状况
营养元素组成、数量
微生物活动
水土流失
沙漠化
盐碱化
土壤退化








土壤肥沃
小结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
2
3
气候
4
5
时间
6
人类活动
成土母质
生物
地貌
小结
活动
(1)该学说认为,各成土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成土过程产生综合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土壤成因进行了科学解释,建立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该学说认为,土壤的形成取决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海南岛黄壤成土过程分析:黄壤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山地,当地气温较低。又因中部山地对夏季风有较强的抬升作用,故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充足,使土壤中的氧化铁水化而导致土壤颜色变黄,表现为淀积层中土壤颜色为黄棕色。当地木本植物居多,少部分有机物以枯枝落叶方式归于土壤表层,所以枯枝落叶层较厚。另外土壤中的蜗牛等动物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海南岛黄壤
活动
(2)在教材所论述的成土因素中,道库恰耶夫没有考虑哪一个因素?结合自己所学,简述该因素对土壤形成的深刻影响。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土壤成因进行了科学解释,建立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该学说认为,土壤的形成取决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没有考虑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因素对土壤的作用表现为人类在利用土壤时对土壤的影响。若合理利用,则土壤向良性方向发展;若利用不合理,则容易引起土壤退化。如在南方丘陵红壤区,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针对土壤的酸性特征,可以种植茶树等;若乱砍澄伐,则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人类长期耕作的肥沃高产水稻土
二、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
(一)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母岩层
母质层
淀积层
淋溶层
腐殖质层
有机层
土层通常可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
(一)土壤剖面
在野外观察中,怎么区分这些土层呢?
(一)土壤剖面
有机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母岩层
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含
枯枝落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质层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下渗向下移动,导致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坚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坚硬的岩石
(一)土壤剖面
耕作层
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一般15-30厘米厚。
犁底层
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
耕作土壤剖面图
砖红壤
赤红壤
红壤
黄壤
黄棕壤
棕壤
暗棕壤
寒棕壤
(漂灰土)
褐土
黑钙土
黑土
栗钙土
棕钙土
黑垆土
荒漠土
高山草甸土
高山漠土
紫土
水稻土
阅读
森林土壤剖面
森林土壤是指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森林土壤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从亚寒带到热带均有广泛分布。在我国,森林土壤主要分布于东半部广大地区,西部山地的一定高度上也有分布。在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因而腐殖质明显地集中在土壤表层,向下突然减少。
棕壤发育在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剖面具有鲜棕色的淀积层,土层较厚,质地黏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自然肥力较高。
 红壤发育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肥力较低。
我国棕壤、红壤的分布及其土壤剖面
棕壤剖面
红壤剖面
阅读
草原土壤剖面
草原土壤是指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大陆内部,我国的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由于气候较干旱,除黑土外,土壤下部均有明显的钙积层,有机质主要以根系的形式进入土壤,腐殖质含量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黑土是在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具有深厚而肥沃黑土层的土壤。黑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高。表层疏松,通气透水;底土黏重,保水保肥。土壤结构良好,易于耕作。
黑钙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暗黑色土壤。剖面上部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自然肥力较高,结构良好。
我国黑土、黑钙土的分布及其土壤剖面
黑土剖面
黑钙土剖面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泥岩地区的土壤遇水易形成泥浆,干燥时则迅速硬实结块,对植物根系造成极大伤害,在这种土壤中植物难以存活。在泰国泥岩地区,人们利用一种名叫培地茅的植物来改良土壤。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在雨季来临之前,密集种植培地茅;第二阶段,待培地茅长成后,在种植果树之处挖除培地茅,再植入果树树苗。
生长在培地茅之间的果树
培地茅茂密的根系
(1)说出泰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泰国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泥岩地区的土壤遇水易形成泥浆,干燥时则迅速硬实结块,对植物根系造成极大伤害,在这种土壤中植物难以存活。在泰国泥岩地区,人们利用一种名叫培地茅的植物来改良土壤。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在雨季来临之前,密集种植培地茅;第二阶段,待培地茅长成后,在种植果树之处挖除培地茅,再植入果树树苗。
(2)在泰国泥岩地区,为什么要种植培地茅?
泥岩土质较差,遇水易形成泥浆,干燥时迅速硬实结块。泰国为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明显,降水季节变化大。培地茅根系密集发达,能够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培地茅在雨季时能增加雨水下渗,减小地面径流,防止土壤受到冲刷侵蚀;旱季时能增加土壤水分,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活动
  读教材128页材料和图,完成相关任务。
(1)据图描述土壤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土壤处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地带。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会受到其他圈层的影响。气候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也可以通过影响植被、水源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土壤圈与大气圈在近地表进行频繁的水分、热量等的迁移和交换,对地区气候产生直接影响。土壤圈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大气降水通过土壤进入水圈。土壤是直接在岩石圈表层的风化产物上发育形成的,这些风化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土壤覆盖于岩石上,能够减少外力对母质的破坏。土壤圈是陆地生物圈的载体,土壤支撑绿色植物,为其供应水分、养分;而植被是土壤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
活动
  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2)希施金是俄国绘画题材较为单一的艺术家,其作品以反映森林为主。希施金以一种学者的态度来研究和描绘大自然,他的绘画原则是“临摹画不应当加上想象”。有人对希施金作品的评价是:土壤学家看到他的风景画,不但可以判断土壤本身的性质,而且能够判断土壤下面岩石的性质。这种评价有道理吗?试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谈一谈你的看法,以及你会如何欣赏希施金的作品。
希施金代表作《砍伐树木》
正如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一样,植被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
有道理。土壤的分布具有地带性的规律。希施金的风景画真实地反映了森林景观。而通过真实的森林景观,科学家们能够判断森林植物群落类型,进而推断当地的气候类型。同时,结合绘画中的地形、水文等条件,人们能够判断当地土壤的性质,最后根据土壤与岩石圈的关系,推断出土壤下方岩石的性质。
土壤的形成
成土因素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其他因素
土壤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