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8 19:1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读拼音,写词语。(8分)
gē bo jié nàn tǔ kànɡ qiānɡ shuān
( ) ( ) ( ) ( )
xíng shǐ líng chén chèn jī huānɡ mánɡ
( ) ( ) ( ) ( )
二、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6分)
祈求(qǐ qí) 忍住(rěn něn) 熟悉(xī xì)
枪栓(shuān suān )  倔强(jué juè ) 嘱咐(zhǔ shǔ )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句子修辞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比喻)
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排比)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排比)
蓝天上的浮云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拟人)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3分)
志愿军战士________牺牲自己,________违反纪律。
A.只有……才……    B.宁可……也不…… 
C.虽然……但是…… D.即使……也……
3.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胤恭勤不倦(肃敬勤勉) B.逢老媪方磨铁杵(方正)
C.问之,曰:“欲作针。”(欲望) D.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终止学业)
4.下列成语与所对应的主人公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囊萤夜读 ——车胤 B.铁杵成针 ——李白
C.凿壁偷光 ——司马光 D.程门立雪 ——杨时、游酢
四、补充成语,完成问题(10分)
1.补充成语(6分)
(  )(   )夜读  (  )梁(  )股
凿壁(  )(  )  (  )(  )成针
程门(  )(  )  手不(  )(   )
2.我发现这些故事都与____________有关,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五、句子练习(12分)
1.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翻译成现代文)(3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翻译成现代文)(3分)
3.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缩句)(3分)
4.青铜一直疑惑着,直到人家一个劲地问他多少钱一双,他才相信他们真的要买这些鞋。
(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3分)
日积月累(10分)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
把古诗补充完整。
2.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_”。
3. 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景物。“_______”字和“_______”字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而“________”字又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境悠闲而宁静。
七、阅读天地(22分)
阅读(一)(11分) 嘎子的自白(节选)
你还不认识我吧 我叫张嘎子,家住在白洋淀,嗨,我们家那一块,尽是芦苇荡。芦苇是我们拿来卖钱的东西。爷爷奶奶用芦苇编成最好的席子、筐子来卖钱。我爸爸妈妈都是编苇席的好手。可惜他们死得早……他们死了,我是挺伤心的,但我有爷爷奶奶呀,有小伙伴们呀,我可以去找胖墩儿他们玩。我们去白洋淀里头拿大木桶当船划,抓白肚皮的鲫鱼、草鱼,摘清香清香的莲蓬,摸雪白雪白的藕。白洋淀的芦苇荡,高过大人们的头顶,苇花开了就是一望无垠白白的一片,风一吹像银白色的海浪。
你说,这么美的地方,大家要好好保护,对不对 尤其是这里是我的家乡,我绝不能让日本鬼子占领这个地方。我干嘛无缘无故这样说 因为,我已经唱这首歌给你听了呀:“1937年,鬼子就进了中原……”
中国很穷,我们虽然靠物产丰富的白洋淀里的鱼虾和芦苇好歹吃上了饭,但是我们穿得很差,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家都样。虽然穷,虽然被战争变得更穷,但是我们有志气打跑鬼子,让祖国重新变美。打跑鬼子靠谁 最可靠的,当然是八路军啦。他们很多时候不穿军装,打扮得跟老百姓一样,冷不丁来个袭击,鬼子什么都不知道就死啦。他们喜欢用另外一个名字叫“游击队员”,在白洋淀里神出鬼没的。
(选自《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 张嘎子、王二小、王濮、海娃》团结出版社)
1.“自白”在这里的意思是( )
①自己说明心意;自我陈说。 ②自己承认并陈述犯罪事实
2.“银白色的海浪”指的是 。
这里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对画线句子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句子是设问句。
B.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C.这样写是明知故问,故弄玄虚。
4.从嘎子的自白里,你了解了哪些事情?
5.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感情呢?
阅读(二)(11分)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①壁引其②光,发书映光而读之③。邑人④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⑤。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⑥成大学。  
【注释】①穿:凿穿。②其:它的,指蜡烛。③之:指代书。④邑人:同县的人。⑤偿:报酬、回报。⑥遂:于是、就。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2分)
A.不逮:烛光照不到。
B.穿壁:在墙上凿洞。
C.大姓:姓“大”的人。
D.佣作:做雇工,劳作。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
3.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4.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八、习作展示(30分)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感触最深?请你把学做这件事的过程写出来,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胳膊 劫难 土炕 枪栓 行驶 凌晨 趁机 慌忙
二、祈求(qí) 忍住(rěn ) 熟悉(xī)
枪栓(shuān )  倔强(jué ) 嘱咐(zhǔ
三、1.A 2.B 3.A 4.C
四.1. 囊 萤 悬 刺 偷 光 铁 杵 立 雪 释 卷
2.古人读书求学 
要刻苦勤奋地学习 示例:悬梁刺骨 手不释卷
五、1.夏天(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
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回去继续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学业。
小手挣扎着。
直到最后一班地铁来了,他才急匆匆往家赶。
六、1.孤云 相看两不厌
2.唐 李白 诗仙
3.鸟 云 孤 独 闲
七、(一)1.①
2.一望无垠的芦苇花 比喻
3.C
4.从嘎子的自白里,我了解了嘎子的家乡、家庭成员、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
5.我体会到张嘎子以及白洋淀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敌人、保卫祖国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八路军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二)1. C
2.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3.本文写了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到大户人家帮佣只为借书这两件事。
4. 这个故事寓意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刻苦地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