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季学期八年级下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春季学期八年级下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5 08:3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春季学期八年级下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脸颊(xiá) 鬈发(quán) 解剖(pāo) 甲胄(zhòu)
B、发髻(jì) 投掷(zhèng) 粗糙(cāo) 暼见(piě)
C、长髯(rán) 侮辱(wū) 小憩(qì) 庶民(shù)
D、锃亮(zèng) 一绺(liǔ) 弥补 (mí) 意趣盎然(àng)
2.下面八个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4分)
藏污纳垢 翻来复去 粗制烂造 冥思遐想
莫明其妙 黯然失色 颔首低眉 正襟微坐
____改____ ____改____ ____改____ ____改____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天不知怎么了,母亲总是眉头紧锁,长吁短叹的。
B、看到曾经的乡野变成狼藉的工地,我的心中泛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
C、南湖公园门口立了一块警示牌,不许市民带宠物进入公园,李海却挺身而出,带着他的贵宾犬小黑昂首走进公园。
D、小陈做事总是拖泥带水,一点都不干脆利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前方铁路立交桥竣工通车,明秀东路铁道口的交通比以前畅通了不少。
B、5月12日上午,广西区政府在南湖广场开展了“防震减灾日”的主题。
C、近日,四川省泸县桃子沟煤矿发生的瓦斯事故已造成大约22人左右罹难。
D、为了防止地震后无重大疫情发生,全体医务人员夜以继日都在灾区巡查。
5.诗词默写:(5分)
⑴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⑸行到水穷处, 。
6.综合性学习。(5分)
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的情景:废墟下面,一位已经停止了呼吸的年轻母亲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用身体紧紧护住襁褓中的孩子。在孩子的被子里塞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材料二:一名中学生与妈妈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母亲下跪吧,至少她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国。”
材料三:调查显示:某普通高校大学生中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58%、37%、7%。
⑴研读上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⑵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母亲的理解。(3分)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藤野先生(节选)(9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7.“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文中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2分)
10.选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知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态度是怎样的?(3分)
(二)那枝枯萎的康乃馨(15分)
朱克波
①在我的的日记本里夹着一枝康乃馨,那是五年前的母亲节我为母亲准备的礼物。虽然它早已枯萎,但在我的心中却依然鲜艳如初。
②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五年前,我不知道,母亲也不知道;五年后,我知道了,母亲还不知道。我没有告诉母亲,却每年开始早早计算日期。又是一个母亲节到了,满大街一大片一大片鹅黄鹅黄的康乃馨飘过阵阵幽香,温馨的气息使我想起了终日劳累的母亲,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母亲那单薄的肩上,供我跟姐姐读书很不容易的。五年前我刚到县城读书,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母亲节,所以我决定像城里的同学那样送母亲一枝康乃馨。
③记得那年母亲节那天的阳光特别灿烂,回乡的中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不停,我只得小心地把康乃馨捧在胸前。康乃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多想此刻就让这丝清香飘到母亲的身旁,让它送去孩儿的一点心意。可是母亲向来是十分节俭的,我该怎样向她提起呢?
④下了车,要走好长一段山路。到了村口,恰好碰到母亲从地里回来,烈日下母亲踩着自己的影子,背着沉重的柴火,手里还拿了两把锄头,不用说其中一把是帮父亲拿的。看着母亲被压弯的身影,想到节日中的她还是跟往常一样忙碌,我不禁鼻子一酸,连忙跑过去扛锄头。
⑤母亲一见我,愣了一下,紧张地问道:“二娃!怎么回来了,没钱花了吗?”我忙摇头道:“不是,我是回来看您的。”母亲这才舒展开眉头正色道:“看啥子哟,车费蛮贵的。哦!快去后面接你爸爸,让他歇会儿。”说着又把锄头从我手里拿了回去。看着母亲满是汗迹的脸庞,一身粗布衣服、沾满泥巴的布鞋,想到此刻城里那些母亲正在孩子的陪同下逛公园,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我赶忙转过身,心里充满了愧疚之情,要不是为了送我到县城最好的学校上学,母亲也不用这么辛苦。今天是母亲节,就算把花店的康乃馨全买来,在我看来母亲也是受之无愧的。
⑥到了晚上母亲才闲下来,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我刚准备把康乃馨拿来送给母亲,她却看着我的头说:“二娃,头发这么长了,妈妈给你剪一下,这样又可以省下三块钱了。”母亲一边剪一边又唠叨开了:什么在学校要好好学习,钱要花在刀刃上,又说今天我不应该回来,往返的车费就够我一周的生活费了……我越听越委屈,泪水情不自禁盈满了双眼。今天属于母亲,可是,母亲,我最亲爱的妈妈,这位世界上最疼我的人,您的世界里从来无所谓节假日的概念,您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您的意识,每一分钱都要供孩儿读书你才心安,但是,孩儿又该怎样报答您呢?我鼓起勇气哽咽着说:“妈妈,我没有乱花钱,今天是母亲节,我是专门回来看您的,难道这也错了吗?”母亲的剪刀在我头上停了下来,我不敢回头,但我想她脸上肯定满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出乎意料地,母亲没再责怪我什么,只是轻轻叹了一声,语重心长地说:“二娃,只要你惦记着妈就行了,咱们家不兴这个,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⑦那天我最终没有把从城里带回来的康乃馨送给母亲,因为从那轻轻的叹息声中,我体会到自己并未真的懂事。爱有许多种,亲情却尽在不言中,或许对别人而言,母亲节送一枝康乃馨意味着温馨,但对于我来说则是没能读懂母亲的心。
⑧我把那枝康乃馨夹进了当天的日记,旁边写着:妈妈,或许我再也不会送您康乃馨了,或许我已经伤了您的心无数次,或许我抢走了您头发上的黑,脸上的红,或许我不会亲口对您说我爱您,但是我爱您,在心里!
⑨如今走在大学校园里的林阴道上,想起村口的那一幕我就热泪盈眶。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把那枝枯萎的康乃馨翻出来看看,每次耳边都萦绕着母亲那句朴实的话:“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选自2014年第5期《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1分)
第③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认真阅读第⑥段,想一想“我”“哽咽”的原因是什么?(4分)
为什么“我”一方面觉得“就算把花店的康乃馨全买来”“母亲也是受之无愧的”,另一方面却没有把那枝准备好的康乃馨送给母亲?(4分)
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第①段中“虽然它早已枯萎,但在我的心中却依然鲜艳如初”一句的理解。(3分)
(四)与朱元思书(15分)
吴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6、 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D、千丈见底 有时见日
17、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经纶世务者 亲今者才略
B、蝉则千转不穷 对子骂父,则是无理
C、猛浪若奔 仿佛若有光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18、下列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 统照全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⑵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0、有人赞美从富阳至桐庐的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你觉得富春江“奇”在何处?(2分)
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3分)
三、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丰碑》,文中写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琪、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6年前发生的南京“7 . 31”空难,在清理现场时,人们发现有住叫贡红梅的年轻妈妈双手还紧紧抱着一个9个月的婴儿,在20多个幸存者中,婴儿伤势最轻。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600字。
2015年春季学期八年级下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脸颊(xiá) 鬈发(quán) 解剖(pāo) 甲胄(zhòu)
B、发髻(jì) 投掷(zhèng) 粗糙(cāo) 暼见(piě)
C、长髯(rán) 侮辱(wū) 小憩(qì) 庶民(shù)
D、锃亮(zèng) 一绺(liǔ) 弥补 (mí) 意趣盎然(àng)
2.下面八个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4分)
藏污纳垢 翻来复去 粗制烂造 冥思遐想
莫明其妙 黯然失色 颔首低眉 正襟微坐
____改____ ____改____ ____改____ ____改____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天不知怎么了,母亲总是眉头紧锁,长吁短叹的。
B、看到曾经的乡野变成狼藉的工地,我的心中泛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
C、南湖公园门口立了一块警示牌,不许市民带宠物进入公园,李海却挺身而出,带着他的贵宾犬小黑昂首走进公园。
D、小陈做事总是拖泥带水,一点都不干脆利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前方铁路立交桥竣工通车,明秀东路铁道口的交通比以前畅通了不少。
B、5月12日上午,广西区政府在南湖广场开展了“防震减灾日”的主题。
C、近日,四川省泸县桃子沟煤矿发生的瓦斯事故已造成大约22人左右罹难。
D、为了防止地震后无重大疫情发生,全体医务人员夜以继日都在灾区巡查。
5.诗词默写:(5分)
⑴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⑸行到水穷处, 。
6.综合性学习。(5分)
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的情景:废墟下面,一位已经停止了呼吸的年轻母亲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用身体紧紧护住襁褓中的孩子。在孩子的被子里塞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材料二:一名中学生与妈妈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母亲下跪吧,至少她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国。”
材料三:调查显示:某普通高校大学生中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58%、37%、7%。
⑴研读上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⑵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母亲的理解。(3分)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藤野先生(节选)(9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7.“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文中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2分)
10.选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知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态度是怎样的?(3分)
(二)那枝枯萎的康乃馨(15分)
朱克波
①在我的的日记本里夹着一枝康乃馨,那是五年前的母亲节我为母亲准备的礼物。虽然它早已枯萎,但在我的心中却依然鲜艳如初。
②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五年前,我不知道,母亲也不知道;五年后,我知道了,母亲还不知道。我没有告诉母亲,却每年开始早早计算日期。又是一个母亲节到了,满大街一大片一大片鹅黄鹅黄的康乃馨飘过阵阵幽香,温馨的气息使我想起了终日劳累的母亲,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母亲那单薄的肩上,供我跟姐姐读书很不容易的。五年前我刚到县城读书,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母亲节,所以我决定像城里的同学那样送母亲一枝康乃馨。
③记得那年母亲节那天的阳光特别灿烂,回乡的中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不停,我只得小心地把康乃馨捧在胸前。康乃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多想此刻就让这丝清香飘到母亲的身旁,让它送去孩儿的一点心意。可是母亲向来是十分节俭的,我该怎样向她提起呢?
④下了车,要走好长一段山路。到了村口,恰好碰到母亲从地里回来,烈日下母亲踩着自己的影子,背着沉重的柴火,手里还拿了两把锄头,不用说其中一把是帮父亲拿的。看着母亲被压弯的身影,想到节日中的她还是跟往常一样忙碌,我不禁鼻子一酸,连忙跑过去扛锄头。
⑤母亲一见我,愣了一下,紧张地问道:“二娃!怎么回来了,没钱花了吗?”我忙摇头道:“不是,我是回来看您的。”母亲这才舒展开眉头正色道:“看啥子哟,车费蛮贵的。哦!快去后面接你爸爸,让他歇会儿。”说着又把锄头从我手里拿了回去。看着母亲满是汗迹的脸庞,一身粗布衣服、沾满泥巴的布鞋,想到此刻城里那些母亲正在孩子的陪同下逛公园,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我赶忙转过身,心里充满了愧疚之情,要不是为了送我到县城最好的学校上学,母亲也不用这么辛苦。今天是母亲节,就算把花店的康乃馨全买来,在我看来母亲也是受之无愧的。
⑥到了晚上母亲才闲下来,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我刚准备把康乃馨拿来送给母亲,她却看着我的头说:“二娃,头发这么长了,妈妈给你剪一下,这样又可以省下三块钱了。”母亲一边剪一边又唠叨开了:什么在学校要好好学习,钱要花在刀刃上,又说今天我不应该回来,往返的车费就够我一周的生活费了……我越听越委屈,泪水情不自禁盈满了双眼。今天属于母亲,可是,母亲,我最亲爱的妈妈,这位世界上最疼我的人,您的世界里从来无所谓节假日的概念,您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您的意识,每一分钱都要供孩儿读书你才心安,但是,孩儿又该怎样报答您呢?我鼓起勇气哽咽着说:“妈妈,我没有乱花钱,今天是母亲节,我是专门回来看您的,难道这也错了吗?”母亲的剪刀在我头上停了下来,我不敢回头,但我想她脸上肯定满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出乎意料地,母亲没再责怪我什么,只是轻轻叹了一声,语重心长地说:“二娃,只要你惦记着妈就行了,咱们家不兴这个,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⑦那天我最终没有把从城里带回来的康乃馨送给母亲,因为从那轻轻的叹息声中,我体会到自己并未真的懂事。爱有许多种,亲情却尽在不言中,或许对别人而言,母亲节送一枝康乃馨意味着温馨,但对于我来说则是没能读懂母亲的心。
⑧我把那枝康乃馨夹进了当天的日记,旁边写着:妈妈,或许我再也不会送您康乃馨了,或许我已经伤了您的心无数次,或许我抢走了您头发上的黑,脸上的红,或许我不会亲口对您说我爱您,但是我爱您,在心里!
⑨如今走在大学校园里的林阴道上,想起村口的那一幕我就热泪盈眶。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把那枝枯萎的康乃馨翻出来看看,每次耳边都萦绕着母亲那句朴实的话:“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选自2014年第5期《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1分)
第③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认真阅读第⑥段,想一想“我”“哽咽”的原因是什么?(4分)
为什么“我”一方面觉得“就算把花店的康乃馨全买来”“母亲也是受之无愧的”,另一方面却没有把那枝准备好的康乃馨送给母亲?(4分)
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第①段中“虽然它早已枯萎,但在我的心中却依然鲜艳如初”一句的理解。(3分)
(四)与朱元思书(15分)
吴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6、 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D、千丈见底 有时见日
17、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经纶世务者 亲今者才略
B、蝉则千转不穷 对子骂父,则是无理
C、猛浪若奔 仿佛若有光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18、下列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 统照全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⑵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0、有人赞美从富阳至桐庐的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你觉得富春江“奇”在何处?(2分)
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3分)
三、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丰碑》,文中写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琪、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6年前发生的南京“7 . 31”空难,在清理现场时,人们发现有住叫贡红梅的年轻妈妈双手还紧紧抱着一个9个月的婴儿,在20多个幸存者中,婴儿伤势最轻。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600字。
同课章节目录